國民黨改革委員會19日召開全體大會,兩岸論述小組的初步報告中,僅肯定「九二共識」過去貢獻,另外提出四大支柱來處理兩岸關係。但這樣的兩岸新論述建議案在國民黨內部引發議論,甚至可以用「炸鍋」來形容,連戰對此罕見發新聞稿強調,「九二共識」是充滿智慧的發明,表達對「九二共識」的堅定立場。馬英九和吳敦義方面也傳出對此不滿,這都讓打著改革名號的江啟臣重重摔了一跤。
23日晚上,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秘書長李乾龍家中宴請歷任國民黨主席餐敘溝通,江啟臣還安排了改革委員會的兩岸論述小組召集人林郁方出席,希望進一步向前主席們解釋國民黨兩岸新論述建議案的核心,以及並沒要拋棄「九二共識」的意思。
但未料,六位前主席中,連戰、馬英九和吳敦義都以有重要行程為由無法前來,準時出席的洪秀柱和朱立倫,又僅待了半個多小時,甚至連前菜還沒上完就以趕行程為由先行離去,席上僅剩吳伯雄一人。等於江啟臣想借這場餐敘和黨內大佬們進一步溝通但未果,讓這場餐敘失去了意義。這狀況是否代表國民黨歷任黨主席都不想為江的改革之路背書?
吳伯雄在席間發表肯定「九二共識」的談話,他表示,「九二共識」的可貴在於兩岸求同存異,擱置爭議,推動交流合作,這在過去已實踐證明可行,民進黨不承認,國民黨反而更要珍惜,深信「九二共識」可為兩岸共創雙贏局面。
洪秀柱受訪也直言,她特地前來,是希望提醒江啟臣不要把國民黨的路帶歪了。從這些狀況可以看出,江啟臣的改革之路面臨重大難關。不只黨內大佬不滿,藍營很多支持者對那份兩岸新論述建議案,也大聲質疑。這些天江啟臣親訪大佬求諒解,23日也澄清改委會提出的版本只是為未來徵詢做基礎,真正要定案,要等到黨代會,等等,可見黨內反彈力道之大。
臺灣南部兩岸關係研究會理事長、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認為,國民黨的兩岸新論述建議案基本上是選舉考量凌駕在兩岸之上,把「九二共識」當作歷史產物,而且提出新的主張與民進黨毫無區別,不僅大陸不會接受,臺灣選民也未必埋單。
國民黨籍臺南市議員王家貞23日上午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國民黨不講「一中」和「九二共識」,根本忘記自己是誰,很擔心這樣下去國民黨將面臨打包回家的命運。
國民黨改委會提出的兩岸新論述建議案遭外界質疑在淡化「九二共識」,對此,江啟臣強調,這是改委會提出的版本,會聽取各方包括黨內的意見,最後如何定案,這段時間可以有更充分的討論,最後的定案會以黨代會通過的版本為主。
對此,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接觸、對話和交流的基石,是國共兩黨互信與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保證。拋棄「九二共識」就是拋棄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正是有了「九二共識」,才實現了1993年的「汪辜會談」。但陳水扁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於2006年2月27日宣布「國統綱領」在處理兩岸事務中「終止適用」。不過,2008年5月馬英九上任後,在兩岸事務中強調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由此,兩岸兩會於2008年6月恢復了中斷九年的事務性協商。從2008年6月至2015年底,兩岸兩會共舉行了11次會議,籤署了23項協議(生效20項),務實解決了兩岸交流衍生的各種問題,造福了兩岸民眾,成果相當顯著,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識」這個基石上的。特別是2015年11月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裡拉大酒店,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約600名記者的聚焦下緊握雙手,這是66年來兩岸領導人的第一次握手,也是雙方堅持「九二共識」的結果。倘若失去了「九二共識」這個兩岸交流的重要基石,那麼建立起來的兩岸政治互信及相關的商談機制必然完全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