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人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的方式千千萬,不同孩子的教育方式萬萬千,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卻只有一種,那就是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每個孩子通向成長和成功的路卻只有一條。孩子的成長之路錯了不能重來。7歲女童偷商場玩具,媽媽效仿視頻報警,網友各抒己見,褒貶不一,這樣的教育方式值得深思。
7歲女童偷商場玩具,媽媽效仿視頻報警
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佛山,有這樣一件事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的關注。此事也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大家一起去回顧事件的撲朔迷離。
廣東佛山一個商場,一名7歲小女孩和媽媽一起在逛商場的時候,由於看到小玩具「扭扭蛋」很漂亮,她也知道家裡條件不太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便偷拿了幾個。
店員在清點貨物時發現丟失了玩具,通過對店內視頻監控的反覆觀看下,初步判斷女孩有可能就是偷拿貨物的人。
事情就是這麼湊巧,也是小孩子的天性使然。如果小女孩多少天再不來此,這個故事也就沒有下文。恰好,小女孩又經過商場門口,被店員生生攔了下來。店員也知道和小孩子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便用小女孩隨身佩戴的電話手錶給她媽媽打了電話,店員把事情的原委跟女孩的媽媽如實相告,並希望媽媽來解決此事。小女孩的媽媽心急火燎地趕赴商場,但是在媽媽和店員的詢問下,小女孩就是不願承認偷拿玩具的事實。
店員在場,對自己的孩子束手無策,媽媽忽然想起自己看過的一個家庭教育視頻:「我看過類似的一個視頻,是一位爸爸教育女兒,做父母的也是報了警,然後帶她到警察局。所以我也想用這個方法,給自己女兒一個教訓。」礙於情面,在當時的情境下媽媽也效仿視頻中的做法,選擇了報警。
最後,小女孩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承認了偷拿玩具的事實,並決心以後再也不偷拿東西了。經過協商,小女孩的母親也原價賠償了商店丟失的玩具。
網友褒貶不一
此事看似完美結局,7歲的小女孩因為此事受到了教育,商場也沒有任何損失,這位媽媽的效仿視頻教育方式得到了現實應用。這樣的事情一經媒體曝光,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大家褒貶不一。
支持的網友認為: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很好!甚至用大義滅親來概括,沒有選擇傳統的棍棒教育,而是選擇了這樣的方式,很有教育意義。這樣的教育方式也給其他家長上了很生動現實的一課!
也有網友反對這樣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可取,不是最好的辦法。孩子進警局,在孩子心裡留下的「犯罪前科」會造成一生的心理陰影嗎?其他小朋友會不會冠以「小偷」的罵名?
這樣的教育方式值得深思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對於贊同的觀點我們不必去枕在好聽話兒的舒服枕上睡大覺,對於反對方的意見細思極恐,究竟有何利與弊,這樣的教育方式值得深思:
1、媽媽的出發點:
據媽媽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教訓,但我們深思幾個細節問題:一是店員和媽媽詢問孩子不承認;二是媽媽想起曾經看過的視頻教育方式;三是礙於情面。試想一下:撇開店員不在場,媽媽把小女孩叫到一邊詢問孩子,再不行讓看一下視頻監控,或者回家裡找一下玩具------方法總是有的,用叫警察審問這一極端的教育方式確實有待商榷,而且我們成年人對孩子的詢問一貫的習慣用大人的「威逼利誘加恐嚇」思維,試想一下小女孩是在這種方式下能承認事實嗎?
2、有問題找警察教育孩子的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出了問題就找警察,一方面要看孩子的問題多大?如果有違法犯罪事實,必須大義滅親,如果事情不夠著違法,那就有謊報警情之嫌,試想孩子犯個錯就去找警察,那警察叔叔可要忙壞了!而且有那麼多案情還忙不過來呢!另一方面從孩子的角度來分析,是否有「一有事就告狀」,正如在班裡最愛在老師跟前告狀的孩子大家都不待見,孩子會不會也產生逆反心理。自己能處理的儘量自己處理,才是最好的方式方法。
3、這樣做的後續問題需要媽媽長期關注
事情表面看來,恢復平靜:孩子承認了錯誤,受到了教育,商場得到了賠償,媽媽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讚揚。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是永遠在路上,切不可沾沾自喜,這樣做的後續問題需要媽媽長期關注。正如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
感謝您的點讚與分享,對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怎麼看?可以在評論區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