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縣龍津風雨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歷經滄桑400多年,號稱「三楚第一橋」,並被收錄金氏世界紀錄。
在溪河上修建風雨橋是侗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一個顯著特徵。潕水河將芷江城劃為東西兩半,滔滔潕水,終年不斷。以舟為渡的兩岸百姓及商旅行人,常常因潕水河而葬身魚腹。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沅州城有個叫寬雲的和尚,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橋資金15000兩白銀、糧食11萬石,在此修建了風雨橋。因該橋橋形雄偉、壯觀,「若晴虹將飲,似遊龍浮水」,故名「龍津風雨橋」,是芷江的八大景觀之一。
萬曆三十年(1602年)的夏天,農曆五月初六「大雨傾盆,河水暴漲,濁浪排空,驚天動地」,但龍津風雨橋卻依然穩立河中,任憑湍急的河水拍打撞擊。
後來,龍津風雨橋經宗禎六年(1633年)重修,1934年、1958年、1970年三次改建,成為了通向雲貴川的主要通道,是芷江「商賈遊客往來雲集」最熱鬧的地方。
抗戰時期,龍津風雨橋是大西南主要軍需供給線。因此也是日機的主要轟炸目標之一,最多的一天有27架日機輪番轟炸。但令人驚奇的是,任憑日機怎樣狂轟濫炸,它卻安然橫臥在舞水河之上。
萬和鼓樓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侗族標誌性建築鼓樓群,寬闊的鼓樓廣場也是芷江當地舉辦各種大型活動的重要場所。萬和鼓樓群修建於2005年,在芷江舞水邊的民族文化廣場裡,是規模最大的侗族鼓樓群。由中心蘆笙樓、琵琶樓、地簡樓與兩個對歌樓五個鼓樓組成,再由360個龍燈組成的簷廊將外圍四個鼓樓相連,圍成一個圓寶,護住中心鼓樓,比喻龍到此處護著寶永遠不走了。
在湖南湘西,還有一座和它們相媲美的古城。他還曾被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的美稱。走進這裡,充滿著濃鬱的苗族風情,有著獨具一格湘西韻味。會讓你不由自主的就會喜上喜歡上了這裡。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邊,因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故得名。這裡是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
鳳凰古城,風景非常的秀麗,歷史年代也非常的久遠,名勝古蹟也是眾多的。作為我國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裡的風景獨具江南水鄉特色。
在鳳凰古城內,有很多的主要景點像陳鬥南宅院、還要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故居、楊家祠堂。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數古城內一棟棟古色生香、富有土家族風韻的吊腳樓了。
鳳凰古城因沈從文小說《邊城》聞名(沈從文是鳳凰人,但邊城所指並非這裡);紐西蘭作家艾黎稱這裡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去過的人都說,清晨和夜晚的鳳凰景色最美。
世人知道鳳凰,了解鳳凰,是從沈從文開始的。1902年12月28日,沈從文先生誕生在鳳凰古城中營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裡。四合院是沈從文先生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貴州提督)於同治五年(1866年)購買舊民宅拆除後興建的,是一座火磚封砌的平房建築。
四合院分前後兩進,中有方塊紅石鋪成的天井,兩邊是廂房,大小共11間。房屋系穿鬥式木結構建築,採用一鬥一眼合子牆封砌。馬頭牆裝飾的鰲頭,鏤花的門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沈從文在此先後創作了《從文自傳》、《記丁玲》、《月下小景》、《八駿圖》等名著名,《邊城》也是在這期間醞釀而成的。
沱江跳巖,位於鳳凰古城北門外沱江河道中。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舊時是進出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為方便百姓進出,乃在原址上遊20米處修一石墩木橋,也稱「跳巖」。
乾嘉苗民起義,辛亥革命鳳凰光復起義、解放戰爭,這裡都是進攻古城鳳凰的主要通道。跳巖全長100米。共有15個巖墩,依次橫列在沱江河床上。巖墩均用紅砂塊石修砌,墩與墩之間相距5米,上面用木板搭鋪,木板再用鐵鏈捆牢,固定在河兩邊的鐵樁上,防洪水衝走。跳巖仍堅固牢實,保存完好,成為鳳凰古城頗具民族特色的亮麗風景。
熊希齡清同治九年(1870年)出生於鳳凰。故居在古城北文星街的一個小巷裡,東去不足200米便是秀麗的沱江。故居總佔地面積800平方米,是一座由堂屋、臥室、廂房組成的平房建築。
出堂屋正門有一小天井,廂房數間環之。門、窗、牆大部分為木結構,其上或雕花或繪圖案,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房屋不大,但結構精巧,雖封閉而不死、敞放而不亂,是典型的苗族古代建築格式,極富苗族情調。
楊家祠堂位於鳳凰古城沱江鎮東門城樓和北門城樓之間,北邊街史家弄入口處。楊家祠堂的大門和一般的祠堂不同,側開,很是奇怪。
原來,楊家人信風水,大門斜開,正對著沱江,可以使祖業千秋,萬世榮昌,如沱江之水源源不斷,興旺發達。
進入大門,抬頭可見二重門上的牛頭和門上蝙蝠木雕。牛頭是湘西人的崇拜物事,用以闢邪,保佑平安;蝙蝠則是帶來福氣,帶來吉祥。
東門城樓為鳳凰古城四大城門之一。位於城東,面對東嶺,緊靠沱江,古樸典雅。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站在城樓裡面,透過鏤空的牆,可以看到城樓之外的古城,窄窄的巷子中,或是遊人,或是居民,行走著,也有排著隊買東西的,滿滿的都是古城的生活氣息。
從北門城樓向沱江下行不遠就到了北門碼頭,北門碼頭是沱江泛舟的放舟處。放舟的多是漢子,他們年富力強,能夠牢牢控制住舟船的穩定,能給遊客帶來更多的安全保障。
只需小心翼翼地上了小船,就把自己全然放心地交給了為我們划船把舵的石老大和這一方綺麗的山水之中了。不遠處響起動聽的山歌,在這條小江上迴蕩,悠遠綿長,此時此刻,堪比神仙。
虹橋風雨樓與民族一條街豎橫交錯,互為輝映,構成了古, 城市井風俗畫面的,便是虹橋風雨樓。這座橋始建於明洪武初年。站在樓上可以觀沱江江景,或相機或手機自拍,樂意無窮。
虹橋橫臥於沱江之上,風雨樓以它的壯觀和俊美拔然而起,這其實就是成了一道重疊的風景,這道風景,由下而上、由古而今穿越著六百多年的歷史。
據說1914年,沱江漲了一次三百年未遇的大洪水,導致虹橋受到重大創傷,進行修復之後,加固了橋墩,補了橋面,然後還在橋的兩側各建了12間房。經過歲月的流逝,現在的虹橋已滿目滄桑,橋木構件已有黴腐,兩側的房間也已破舊。
萬壽宮又叫江西會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鳳凰東門外沙灣,始建於明末清初,規模建築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鹹豐四年(1854年)江西人楊泗在西側建遐昌閣;民國十七年(1928)又在大門北側建陽樓。萬壽宮形成建築規模宏大設計精巧獨特,雕琢玲瓏剔透的建築群落。
崇德堂位於鳳凰城中史家弄進去大概100米遠吧。這家的主人是江西人,中過進士(有許多匾額為證),後來做生意發了財,在40歲時修起了崇德堂,成為鳳凰城中首富。
崇德堂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崇德堂內現有他從商時期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名貴古玩及珍稀文物,而最出名的便是那些匾額。
矮寨大橋橫亙於矮寨峽谷之顛,是目前世界上峽谷間跨度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矮寨大橋不只是連接湘渝重要交通設施,還是湘西絕無僅有的標誌性景點。大橋底部開通有觀景平臺,遊客立於其上,仿佛置身彩虹之顛,看千峽萬壑,賞村落田園,沐風雲聚會,慨天地渾然……若騰雲駕霧之勢,有飄然欲仙之感。
2013年,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旗下網站推薦的「10個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標」,矮寨大橋是中國唯一入選的景點。
2017年9月27日,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發表題為《在雲端上開車:中國花1.7億英鎊建成1100英尺的高架橋》的報導,矮寨大橋宏大的橋體蔚為壯觀,在播放的視頻中盡顯無餘,被譽為「世界上最美大橋」。
矮寨懸崖(玻璃)棧道位於德夯大峽谷峭壁之上,全長1.5公裡,連接牌樓停車場與矮寨大橋,是由懸崖棧道與觀景平臺組成的高空遊覽線,採用現代設計語言,萃取「蝴蝶」、「飄帶」等苗族文化元素,形成戲劇性「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旗幟性遊步道系統。遊覽懸崖棧道時不僅可以欣賞到山高谷深、崖陡壁俏、林深路幽、巍峨險峻的武陵山脈中最精彩、最險峻、最夢幻的地段,還可以體驗由玻璃棧道帶來的視覺刺激、衝擊遊人接受極限的潛能,更有天橋(矮寨大橋)、天路(公路奇觀、空中飄帶)、天台交相輝映、互為景致,構成人文與自然共生,壯麗於精巧同在的峽谷奇觀。
活動費用:499元/人 一價全含
鳳凰古城接駁車現免費乘坐,如遇景區開始收費,請大家自費購買車票。
【報名須知】:1、活動接受8~70歲健康人士報名;2、報名須提供個姓名,身份證號碼及聯繫電話;
3、此價不含發票,要開發票需收7%的稅點;
4、請務必帶好身份證,如沒帶產生費用自理。
安全須知: 1、戶外活動有一定的危險性和不可預知性。參加者對自己的行為及後果負完全責任,組織方不對任何戶外運動本身具有的風險以及往返路途中因交通工具意外發生的危險所產生的後果負責。2、如在活動中發生人身損害後果、賠償,組織方不承擔責任,由受損害人依據法律規定和本聲明依法解決。因此,參加活動的隊員必須投保個人戶外意外保險,代他人報名者,被代報名參加者如遭受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組織者不承擔。本聲明中關於免除組織者責任及賠償責任之約定效力。
3、對於活動中因個人因素和不可抗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和傷害,其他所有成員不負法律、經濟和醫療責任。
4、當由於意外事故和急性疾病等不可預測因素造成身體損傷時,團隊的其他成員有義務盡力救助,但如果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永久損傷,團隊的其他成員不負擔任何責任。
5、遊客出行前請確保自身身體條件能夠完成旅遊活動。70歲以上遊客必須有 親友陪同以及身體健康證明。
6、請您仔細閱讀全文。參與活動均視同接受本活動全部條款。
【報名諮詢】 江波 QQ:446709080,電話:18974718056(微信同號)。 鏡 電話:15073457700(微信同號)。
關注足跡戶外微信公眾平臺,也可掃描上圖二維碼,每周即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