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特-格雷厄姆,這個名字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他是2018年次輪總第34順位。去年這個名字可謂是平平無奇。在NBA這個世界籃球強者的大舞臺,沒有絕對的實力是很容易被淘汰的,每年NBA都將迎來近百個新名字,能真正被大家記住的寥寥無幾,尤其是在樂透秀之後,大浪淘沙,每年都有幾十個這樣的名字被人遺忘。確實,你不夠努力不夠優秀,別人為什麼關注你?
「德文特-格雷厄姆」也是大浪淘沙的其中之一。場均4. 7分,2.6個助攻,投籃命中率34%、三分命中率28%,這樣的球員在聯盟裡多如牛毛,這樣的球員原本應該被迅速遺忘。但當這個數字變成場均18. 2分7. 5助攻呢?是的,他非不認命,不甘願做一顆普普通通的小草,他想成為人們需要抬頭仰望的參天大樹。
這就是格雷厄姆在一年之內不可思議的飛躍。上賽季,他還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次輪秀,在一個毫不起眼的球隊裡打著毫不起眼的數據。但本賽季,格拉漢姆場均時間全隊第一、場均得分全隊第一、場均三分全隊第一、場均罰球全隊第一、場均助攻全隊第一,簡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格雷厄姆是一名經過實戰檢驗的防守者和跳投球員,他作為大四球員已經展現出了在組織進攻方面的巨大進步,這也是他首個賽季身邊沒有後場搭檔弗蘭克-梅森。作為2014屆高中潛力排名前70的球員,雖然格拉漢姆在大一時期僅扮演角色球員,但是從大二開始就逐漸擔任球隊的常規先發。在大三期間場均砍下13.4分3.1籃板4.1助攻,成功入選BigXII聯盟最佳陣容二隊。而今年,他場均17.3分5籃板7.2助攻,獲得BigXII聯盟最佳陣容一隊的殊榮以及年度最佳球員。格拉漢姆率領堪薩斯大學殺入最終四強,並且成為連續第14個賽季的BigXII聯盟冠軍。
進入NBA後,一個賽季下來他的表現是沒能達到預期的:他擅長的三分投射可謂大失水準,三分線外接球就投命中率32.9%,就算是大空位三分他的命中率也只有36.7%,他的急停跳投有效命中率不過33.1%,運球投三分命中率更是低至21.6%,總體投籃命中率只有34.3%。
沃克的遠走波士頓,反倒給了格雷厄姆機會,或許是一個休賽期的苦練以及更加適應這個聯盟,我相信他會表現更好,但這著實給了所有人驚喜。
時隔一個賽季,格雷厄姆如今球權和戰術地位都得到極大的提升,已經成為了黃蜂隊進攻端上的核心,他在三分球投射上有著不錯的手感,三分命中率直接從28.1%上升到了37.3%,這是多麼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並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格雷厄姆場均三分出手9. 3次命中3. 5次,這在全聯盟都高居第6位,而且,他超過60%的三分出手都是幹拔三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37. 3%的命中率已經十分不錯,拿現在NBA的頂級巨星的三分與其作對比,他也並沒有暗淡。哈登三分命中率為35. 2%、東季奇三分命中率31. 8%。
黃蜂並不是一支只圍繞他來打擋拆的單核球隊。羅齊爾和華盛頓都是場均上場時間超過30分鐘的後衛,兩人都會分走不少球權,在這樣的情況下,格雷厄姆仍然交出場均7. 5次助攻難能可貴。
作為對比,小編找資料總和了黃蜂隊幾個持球率較高的球員和場均助攻數的對比圖,這四個球員的持球率相差並不大,可是格雷厄姆的助攻數卻高出了不少,這足以表明格拉漢姆本賽季的表現有多麼亮眼,當格拉漢姆和羅齊爾站在一起,你會恍惚究竟誰是去年的次輪秀、誰又是年薪1800萬的「沃克接班人」。
這當然是個隱患:黃蜂新籤下的羅齊爾原本都對歐文不甚服氣,如今大概更加不會甘心認同格雷厄姆排在自己前面,二人年齡相仿(格拉漢姆僅比羅齊爾小一歲), 數據也沒差多少(格拉漢姆場均18. 2分,羅齊爾場均18. 0分), 但終究,還是領先一點、更年輕一點、數據更好一點、打法更優化一點。
格雷厄姆超強的投射能力和組織能力並不能掩蓋住他身體單薄,對抗性嚴重不足的問題。在人高馬大,肌肉橫飛的NBA聯盟,對抗不足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不管是在進攻端還是在防守端,對抗都是必不少的,尤其是在季後賽尤為明顯,進攻端對抗能力強,過人就越輕鬆,持球進攻,上籃和投球等等都會越穩定。在防守端對抗強,對對手的制約效果就越好,可以很大程度的遏制對手的得分效率。
進攻端的限制:
格雷厄姆三分線外他是一個資深殺手般的存在,而三分線以內只能用實習殺手來形容。他的籃下命中率54.3%,近距離兩分27.4%,中距離35.2%和遠距離的36.5%都遠低於聯盟的平均值。出現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就是格雷厄姆的對抗性不足,面對三分線內的高壓防守,他由於身體對抗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很難從容的出手,命中率低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格雷厄姆的比賽我們經常能看到這種現象,三分手感好的時候能很輕鬆的拿下30分以上的高分,一旦三分球手感不好,他很難通過殺入籃下來獲得得分機會。而且只要抓住你的弱點,針對你的優勢,那你整場比賽想拿高分是很難的。
防守端的限制:
對抗能力差對防守能力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格雷厄姆的防守效率是111.4排在聯盟的第260位,這樣的防守效率是不太樂觀的,幹擾投籃4.8排在聯盟第179位,幹擾兩分投籃1.7排在聯盟第227位,幹擾三分還稍微不錯3.1,排在聯盟第62位。對抗能力差,就對進攻方球員造成的壓迫感小,心理壓力小,每當對手在面對你的防守的時候,都是自信滿滿的,而不是心裡慌張。
增強投籃穩定性,雖說格雷厄姆的三分能力出色,但是總的投籃來說,還是不太穩定,他需要對投籃的穩定性進行針對訓練,以達到更加穩定的投籃命中率。
增強防守強度,由於身高體重的限制,他在防守上的天然劣勢很難彌補。但是他可以在防守技巧和防守意識上下功夫,最大限度的彌補身體上的不足。這一點可以借鑑猛龍隊的羅瑞,羅瑞身高也存在限制,但是他的下盤非常穩、對抗也強、防守積極,以至於他的防守效率非常出色。
身體對抗性也是格雷厄姆的必修課,即使很難通過增重來來提高身體對抗,但至少要學會如何在身體對抗之後投籃。
在一個賽季的轉變下,格雷厄姆從一個沒人關注的板凳球員衝到了黃蜂隊的主要得分手和助攻王,比起本賽季薪水將近2000萬的羅齊爾,他更像是黃蜂的當家球星。在黃蜂的進攻體系中,也慢慢的圍繞格雷厄姆組建,畢竟他的三分能力不可小覷啊!在這裡小編就和大家來分析分析黃蜂隊其中一個進攻戰術:
首先先由格雷厄姆帶球過半場,三個防守人被吸引,隊友順下,格雷厄姆將球傳到隊友手上,此時三個防守被右側吸引過去,而格雷厄姆停在弧頂三分線處。
此時隊友持球突破,吸引三個防守者包夾,此時將球又傳到埋伏在弧頂的格雷厄姆,接到球之後拔起就投了,手起刀落,籃球應聲入網,三分穿雲箭。戰術是多變的,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所以這都主要是考驗控球球員的分球意識和開闊的籃球視野。這樣的配合讓出手不那麼勉強,提高投籃的命中率和穩定性。
今年夏天夏洛特黃蜂隊換掉了球隊的當家球星肯巴·沃克,而被寄予厚望的新援特裡·羅齊爾雖然數據不錯,但是卻始終不能稱之為球隊的頭牌。反而二年級新生德文特·格雷厄姆異軍突起,交出了場均19.1分、3.7籃板、7.8助攻、三分命中率42.7%的數據,場均得分更是位列黃蜂隊內第一。
作為一名剛打第二個賽季的球員,格拉厄姆的出色發揮完全超乎球隊和球迷的預估,如果他能保持住狀態,好好訓練補齊短板,甚至有希望進入本賽季的全明星替補陣容,更有機會衝擊賽季進步最快球員獎項。目前來看,格拉厄姆幾乎可以說是起到了沃克曾經在球隊的作用,那麼他是否能成為黃蜂繼肯巴·沃克之後新的領軍人物呢?我們拭目以待。
其實從格雷厄姆身上,我們隱約可以看到沃克的影子,但他依然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失誤,作為黃蜂實際上的組織者,他的助攻失誤比並不樂觀,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經驗不夠豐富;其次是他的中距離投籃,目前格雷厄姆的三分投射已經是優秀水準了,但他在中距離的命中率慘不忍睹,儘管這是小球時代,但中投也是必要的得分手段。
還好這僅僅是格雷厄姆在NBA的第二個賽季,作為讀完大學四年才入行的大齡新秀,格雷厄姆本該屬於那種毫無潛力可挖的球員,然而事實上他是那種非常少見的每一年都在持續進步的球員,能夠打出這樣的表現也在情理之中。以次輪秀的身份進入聯盟並且不被看好對他來說其實不算什麼,之前他就經歷過更加困難的時候,但是他都扛過來了,或許在未來的這幾年他可以站在NBA後衛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