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點燃光明

2020-12-26 今晚報

王爾唐生前照片

  武清區豆張莊鎮西洲村疫情防控工作突擊隊黨員王爾唐,值了一宿夜班後,2月24日14時40分,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死去世,終年62歲。在連續奮戰抗擊疫情的整整一個月裡,不論白天還是夜晚,到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王爾唐生前是西洲村的電工,在疫情防控最緊要關頭,他不怕風險深入隔離點進行電路搶修,用生命點亮人們的希望。

  日前,中共天津市委決定追授王爾唐「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3月8日9時,記者來到王爾唐家。大門邊上兩個印著「共產黨員戶」字樣的紅色牌子格外醒目。走進堂屋,王爾唐的遺像擺在桌子上,照片裡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帶著微笑。遺像前放著他生前防控疫情時穿的迷彩服、戴的袖標,還有一本黨章。一份志願書上,王爾唐的筆跡依舊清晰——「服從黨支部指揮,聽從黨支部安排,在此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自己的貢獻。」這份諾言是他用生命踐行的。

  「疫情防控這麼大的事,我不能不管!」

  1月24日,除夕,本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西洲村隨即啟動疫情防控工作。王爾唐坐不住了,「我是老黨員,疫情防控這麼大的事,我不能不管。我先去卡口把電搭上,再報名執勤!」王爾唐拿起電工工具就往卡口值班室走,架電線、安電燈、裝電暖器一氣呵成。平時除參加執勤外,入戶排查、噴灑消毒液、清理環境衛生等各項防疫工作,王爾唐只要有時間,都要參與進去。村裡鄉親都勸他別這麼拼命,他卻說:「西洲是咱家,我是黨員,這是我的義務!」

  「我和他搭了十年班子,王爾唐任勞任怨,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西洲村黨支部書記王加貴說。王爾唐生前曾擔任西洲村黨支部副書記,2018年村級組織換屆剛剛啟動,61周歲的王爾唐因年齡原因主動讓賢,提出不再擔任村黨支部的職務,但是鄉親們是他永遠的牽掛。

    「疫情發生後,聽說夜班人手緊張,王爾唐提出要承擔夜班任務。我說讓年輕人來值夜班,他說自己歲數大了,能盯整宿,讓年輕人多睡會兒。」王加貴提起這件事感慨地說,王爾唐心裡總是裝著別人,從不為自己考慮。

  「20多個電工不敢來,他一刻鐘就到了」

  「王爾唐走了,我到現在還沒有緩過神來。」黃德森是豆張莊鎮武裝部部長,也是豆張莊鎮隔離點的負責人。他回憶說,一個月前,王爾唐剛為鎮裡解決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豆張莊鎮隔離點2月5日籌建,2月9日入住19人。當天住進去沒多久,隔離點部分房間突然停電,這可急壞了黃德森。「我給20多個電工打電話,用豐厚的報酬請他們來維修,得知要去隔離點,他們說給多少錢都不來。」正當黃德森心急如焚的時候,突然想到了王爾唐。當時是晚上7點多,王爾唐正在值夜班,黃德森給王爾唐打電話說明情況,也提到了傳染的風險,但出乎意料地是他只回了一句話「我馬上過去」,一刻鐘後王爾唐便出現在隔離點。

  「我看到他的時候,心裡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了,我說『你為鎮裡幫了大忙!』」王爾唐只是憨厚一笑,回了句「這是我應該做的」。很快,在醫護人員的引領下,穿上防護服的王爾唐開始了緊張的搶修。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過去了,王爾唐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承受著高強度的搶修壓力,完成一系列精細操作,豆粒大的汗珠順著額頭直往下掉……將近5個小時,王爾唐檢修了4層樓54個房間的供電線路,最終恢復供電。當他脫下防護服時,渾身上下全部溼透了,眼前的場景讓在場所有人為之動容。此時,已經是深夜,王爾唐又趕回卡口繼續值班。

  「是共產黨員,必須衝在一線!」

  王爾唐生前是村裡遠近聞名的電工師傅,不光技術嫻熟,還特別熱心,鄰裡鄉親誰家電路有問題都願意找他來幫忙。他幹起活來,不嫌髒不怕累。曾經有一次,他因為給鄉親家接電掉進糞池裡,渾身汙穢,手機也壞了,卻沒有一句怨言;去鄉親家串門,看到門框破損,他當下就給修好;為了給鄉親們幫忙,王爾唐常常吃著半截飯撂下碗筷就走。

  「王大爺是個特別熱心的人,經常看到他背著電工包為村民修這修那,村裡的人幾乎都得到過王大爺的幫助。」村民宋會雪嫁到西洲村十年了,住在王爾唐家後身,她親切地叫他王大爺。宋會雪說,就在王爾唐去世前幾天,她家煤氣用完了,封村後不知道去哪換,宋會雪的公公隨口問了一下王爾唐,沒想到他親自帶著他們去換了煤氣。「我知道家裡就王大爺一個人,給他打電話讓他來我家吃飯,他說什麼也不來,說疫情期間不能聚集。」

  宋會雪動情地說:「只要我們出入村,總能看到王大爺守在卡口處,雖然戴著口罩也能看出他在衝我們微笑,消毒、測體溫、登記,他一項不落做得特別認真。我勸他不要太辛苦了,王大爺卻說,『我是共產黨員,必須衝在一線,衝在前面,給村裡做點貢獻!』」宋會雪頓了頓,哽咽著繼續說,「我說您不能和年輕人比啊,王大爺連說好幾個『沒事兒』,我讓他趕緊回家休息,他說還得給人家接電去」。

  「他用生命給我上了一堂終身難忘的黨課」

  王爾唐去世前,家人都沒有在身邊。因為封村無法回娘家,父親如何度過生命中的最後一個月,兩個女兒不得而知。後來從街坊鄰居的隻言片語中,才把父親的生活碎片恢復完整。因為去給隔離點修電擔心被傳染,王爾唐編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把老伴兒支走,「騙」過了所有家人。直到他去世後,家人才恍然大悟。

  「從小到大,我爸從來沒有兇過我,可是這一次卻非常嚴厲地說了我,還騙了我們一家人。」讓二女兒耿耿於懷的是,她沒有聽出父親話裡的反常。她把母親接回家三四天後,說要把母親送回去照顧父親,話還沒說完,王爾唐高聲斥道:「沒事別回來!」「我當時一愣,沒再提這件事,可是當我知道真相後,心裡像針扎一樣疼!」二女兒泣不成聲。

  「我和我爸都是2007年入的黨,那年我剛上大學,我爸認為入黨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閨女,你趕緊向學校申請,咱爺倆一起入黨!」回想起和父親同一年入黨的事,二女兒情緒有所平復。「我爸沒有多少文化,50歲才入黨,但是他樂觀、堅強、樂於助人,他用自己的生命給我上了一堂終身難忘的黨課,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再也等不到老伴兒帶我去趕集了」

  「閨女,我腿有點冷,冷得難受。」2月21日凌晨2時,正在值夜班的王爾唐給大女兒發微信說夜裡值班很冷,想要一個長護膝。王爾唐去世前一天下午3時,大女兒在村口把護膝遞給父親,她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這竟是他們父女見的最後一面……那個只戴過一次的護膝,那次未能多寒暄一會兒的見面,成了大女兒心中永遠的痛。

  「我爸經常給我發他的工作照,他說自己能參與到防控疫情的工作中特別自豪!」大女兒看著父親的遺像流著淚說,她知道值夜班不能睡覺,所以囑咐父親白天一定要休息,誰知王爾唐根本不和家人說實話。直到給他辦理後事的時候,鄉親們說經常看到王爾唐下了夜班還在發防控疫情的宣傳單,大夥也勸他休息,王爾唐卻總說還有好多事要做。

  記者在採訪王爾唐兩個女兒的時候,他的老伴兒一直低著頭默默垂淚。當記者手撫老人肩頭想要安慰她的時候,老人突然失聲痛哭。「好好的一個人怎麼說沒就沒了,一句話都沒跟我交代。我要是知道他去了隔離點,成心把我支走,我說什麼都不會離開!」老人泣不成聲,「老伴兒生前還說,等到疫情結束,還要帶著我出去走走,我最開心的就是他開著三輪車帶我去趕集,以後再也等不到了……」

  本報記者  狄慧

相關焦點

  • 他用生命託舉另一個生命!「帕米爾雄鷹」的精神永遠流傳……
    他用生命託舉另一個生命!十多分鐘過去,孩童成功獲救,但託舉起他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上來,將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對這位英雄的事跡進行了報導!
  • 傳喜法師:點燈,就是點燃、啟發我們的智慧光明
    佛教中國漫談之六十四傳喜法師:點燈,就是點燃、啟發我們的智慧光明
  • 從0到10000,這個數字點燃生命
    是10000多次用生命點燃生命。9月15日,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舉行。23歲的福建女孩林彬彬,正是第10000例捐獻者。骨髓捐獻,即造血幹細胞捐獻,人們並不陌生。
  • 點燃,生命之火
    第一份工作裡,使我深刻地感覺到生命的光榮使命:做螺絲釘是在浪費擁有巨大創造力的生命!所以,離開第一份工作,並不是說年輕人不能夠沉澱。我始終覺得,每個人都其獨特的人生軌跡,不能以老年人式的「年輕人」這樣那樣的口吻去定位。有些人知道自己今生的去處,所以才會在社會的流裡,在各種碰壁裡調整自己的方向。這是合理也是必然的!嚴格意義上來說,我現在做著第二份工作。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接受挑戰,贏得生命中的光明
    最早接觸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小時候從收音機裡收聽到的。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有一搭無一搭聽著,當聽到莎莉文老師為了讓海倫記住「水」這個單詞,她的老師打開水龍頭,讓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水龍頭下面感受水流,然後在她的手上反覆寫water這個單詞。
  • 他用生命中最難熬的時光,點燃了2億美元的火炬
    他和命運鬥爭了8年,但是他點燃的火炬仍然在燃燒。你也可以從中點燃你的火炬,繼續將火焰傳遞下去。關於作者:曲亦直,曲作直時直亦曲。悟生活之道,尋幸福之美;賞斯多葛哲學,品人世間百味。
  • 我心光明 唯愛與生命不可辜負!光明新零售之音頻課件
    愛,是人的同義詞 個體的健康就是對家人、對朋友、對社會負責 你身體病了,家人、朋友要難過,社會要損失 你的心病了,家人、朋友要買單,負能量蔓延 來吧,加入光明健康大課堂 這裡沒有藩籬、沒有教室
  • 活躍鄉村的「火焰藍」,點燃生命的希望!
    活躍鄉村的「火焰藍」,點燃生命的希望! 原創 高安市融媒體中心 高品高安他們每一次赴湯蹈火,都是用生命在守護生命
  • 老子:黑暗與光明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享有光明擁抱黑暗
    同樣地,道分陰陽,也分黑白,也就是光明與黑暗。心知光明的所在,又不拋棄黑暗,這是天下的法則,可不能出差錯。黑白陰陽,陰陽黑白,它們越轉越快,最後混為一色,也就是最開始時的一團白,也可以說是一團黑,總之是一個空圏圈裡包含一切,這,就是無極。無極就是無邊。大道有什麼邊呢?沒邊,沒際,不離,不遇。好像有,卻沒有。好像沒有,卻又有。沒有指看不見,有指摸得著。再說人。
  • 為他人點燃生命之光
    吳細蘭 本報記者 洪懷峰12月9日上午,黎川縣紅十字會聯合黎川縣公安局,給民警趙天宇頒發了「造血幹細胞特別貢獻獎」,以表彰他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同一患者的生命。如果我的捐獻能夠救對方的生命,我覺得值得一試。」趙天宇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由此,趙天宇成為黎川縣第一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年1月15日,趙天宇在黎川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及其親屬的陪同下前往湖南長沙,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 用藝術點燃生命 以奉獻照亮他人
    在藝術團的眾多公益演出中,最為精彩和最受關注的當屬《生命之歌》大型公益專場演出。 年輕團員口中的「郭媽媽」 帶領團隊用奉獻升華生命 生命的意義來自於選擇,郭麗英和團員們選擇用藝術賦予生命色彩、以奉獻升華生命意義,必然承受著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身心考驗。在藝術團的運行中,最讓郭麗英操心的還不是排練、演出的艱辛,而是病魔對病友不時的侵擾。有些團員前天還在排練現場,今天就躺在搶救室的病床上。
  • 譚千秋:汶川地震中,他用生命詮釋師魂
    譚千秋:汶川地震中,他用生命詮釋師魂■新華社記者 張海磊>「5·12」汶川大地震中,他張開雙臂,為學生撐起一方安全地帶,用51歲的生命詮釋不朽師魂。他用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他那張開雙臂的身軀成為人們心中一座永不倒塌的豐碑。地震當天,他講的最後一課是《人生的價值》,危難時刻,他以實際行動給所有人上了最好的一課。
  • 火箭試驗第一人,700年前他用生命嘗試
    這次他讓人拿來火把,點燃引線。這時候大家才知道,難道這老陶不想活了,要自殺,紛紛出來勸阻,僕人更是忙不迭地跪下磕頭,勸老爺不要想不開。陶成道說,我並不是要自殺,我也不是不想活了。這是我精心研究設計的蛇形飛車,綁著的是火箭,我是要親自飛上藍天去看一看。
  • 三種點燃蠟燭的方法……不管是什麼來源,都是光!
    一支蠟燭通過點燃另一支蠟燭不會損失任何東西。在高科技時代,我們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為手頭的一切選擇和選擇。我們珍視的過去的東西很少,而這樣神聖的財產就是蠟燭。難道我們不知道光允許所有生命存在於宇宙的任何地方嗎?沒有光的日子,只有黑暗。最重要的是,事實是…我們都能成為光的存在!很多人對此一無所知,但這仍然是一個赤裸裸的事實!
  • 新疆女孩為北京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點燃他人生命
    新疆女孩為北京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點燃他人生命 2020-12-01 19:22:09 用生命種子,點燃他人生命希望。  今年27歲的方亞是布爾津縣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在讀中學生時,從父親那裡了解了紅十字會的工作。父親經常會給她和母親講單位大病救助、慰問困難家庭的事情。從那時起,幫助他人就成為小方亞心的一個念頭。  2017年,布爾津縣紅十字會組織造血幹細胞入庫集中採樣時,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方亞第一時間報名留取了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中華骨髓庫登記志願者。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有感
    我觀賞著面前獨佔一隅美麗的盆景,目光忽然掃到書架上的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如果是海倫,此刻在如此豔麗的光景下,一定也會頗有意味地觀摩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卷吧!雖然她眼盲,卻可以用心靈來撫慰世間萬物的美好。不論是富有韻律的藝術品,還是春天裡的可愛蓓蕾,一樣能讓她體會到多姿多彩與樂不可支。
  • 科比:有死亡才有生命,有黑暗才有光明
    科比在生前的一次的採訪中,與主持人談到了死亡,不過科比並無對此感到懼怕:「我對死亡感到坦然,這是一種體悟,有死亡才有生命,有黑暗才有光明,所以對於死亡我是接受的,我已經到了決定退役的時候,這實際上是在接受生命的有限,所有運動員都會面對,如果你與之對抗,你內心就會一直掙扎,所以我對死亡是坦然。」
  • 看不見世界 他用雙手尋找光明——記白銀市靖遠縣盲人按摩師馬天慧
    幼時的眼疾,讓他不幸失去了光明。但他沒有被貧困嚇倒,更沒有被困難裹住腳步,而是選擇樂觀地面對現實。最終,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從黑暗的世界中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光明。他,就是44歲的白銀市靖遠縣盲人按摩師馬天慧。
  •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縣衛生健康局、縣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我國每年有400多萬患者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僅白血病而言,全國每年新增4萬餘人,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兒童佔50%以上,他們每天都在生死線上期盼著、等待著,許多病人因缺乏相匹配的造血幹細胞
  • 開悟的人,就是點燃自己生命的人
    開悟的人心不離身,身心合一,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他的心定在生命的本真上,「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也只有身心合一的人,才能做到不為物喜不為己悲,寵辱不驚,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悲觀,「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