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呼倫貝爾牙克石塔爾,在和小李,小梅遊覽了古營河林場,錫伯族風情園後,我們決定,直奔大黑山,興安山頂。
呼倫貝爾,不光有遼闊的草原,奔馳的駿馬,還有莽莽的大興安嶺,連綿起伏的群山,如一條巨龍。
而大黑山,就是這一帶呼倫貝爾的最高峰,它是塔爾氣一個重要景點,也是無數嚮往興安嶺朋友的目標旅行地。
來塔爾氣,獨享整片油菜花田
時近6月下旬,祖國其它地方已進入炎炎盛夏,而位於塞北的呼倫貝爾卻剛剛進入春天,路旁的油菜花開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望不到邊,像一片浩瀚的金色的海洋,我們不禁駐車觀看。
小李告訴我,在塔爾氣,這樣的景致多得不得了,而且全都無人觀賞,不像咱們內地,好不容易有了一片油菜花,肯定到處是人群,到處是人頭。
我深以為然,自從來到了呼倫貝爾,來到地廣人稀景色優美的塔爾氣,深深被這片廣袤土地壯麗的風景吸引,內蒙,東北,真是一片被低估了的旅遊聖地。
在這裡,經常獨享一大片森林,一大片草原,一大片牧場,一大片草原,何止是獨享一片油菜花田呢。
小李和小梅撒著歡地在油菜花叢中奔跑,像一對翩翩起舞的蝴蝶,開心得要飛起來。
大興安嶺深處觀景臺
塔爾氣到大黑山約30公裡,沿途少有村莊,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森林,大片的草場,偶爾從林中露出一排木籬笆和一群群的牛羊,那是森林深處的牧場。
汽車在森林裡飛奔,非常愜意,山勢漸陡,這裡已經是海拔1000多米的興安嶺深處了。
路過一處觀景臺,小李將車停下,拿出手機噔噔噔地爬上臺階,小梅也蹦蹦跳跳地跟上來,到了野外,心情突然變得異常輕鬆。
這處觀景臺全部用木梯搭成,一百多級的臺階,架設在路邊陡峭的山坡上,最頂上是一個高高的觀景臺,像矗立在雲端,讓人一看都忍不住想爬上去看個究竟。
新打造的臺階還有松木的香味,旁邊雜草叢生,開滿野花,我一邊往上走,一邊好奇地觀察著眼前的一切,以前都是在遠處看大興安嶺,今天又走到興安嶺的腹地了。
不知這個觀景臺是用來幹什麼的,我想要麼是防火的觀察瞭望,要麼就是供路人駐足休息觀景。
無論如何,大興安嶺裡的觀景臺,本身就是森林裡一道靚麗的風景,它讓莽莽的森林山野,不再荒涼,不再冷清。
登上觀景臺了,哇,眼前豁然開朗,寬廣的觀景平臺,只有我們三個人在,憑欄張望,頓覺心曠神怡,頗有一種把酒臨風,人生豪邁之感。
眼前的興安嶺森林茂密,鬱鬱蔥蔥,山間溝溝壑壑盡收眼底,如一片綠色的海洋,連小梅的背影,都成了一道風景。
觀景臺附近小鳥啾啾啾叫個不停,這裡樹木倒是很稀疏,而且都長得很細,小李告訴我,因海拔太高,營養跟不上,所以這裡樹長得少,而且大興安嶺地處寒帶,樹木生長緩慢,即便眼前碗口細的樹,也要幾十年才能長成。
我聽了不禁感嘆,原來是這樣,莽莽的興安嶺,需要多少多少年,才能長成這樣一望無際的林海?
大黑山興安雲頂,呼倫貝爾第一峰
從觀景臺已經可以看到大黑山,再開了不到10分鐘,興安雲頂,大黑山到了。
大黑山,巍巍屹立於呼倫貝爾的大興安嶺南端,這裡海拔1600.08米,是呼倫貝爾第一峰。
目前的大黑山已經在打造興安雲頂景區,這裡有山頂的花園綠化,有高聳入雲的瞭望塔,供遊客來這裡觀光遊覽,據說冬季的大黑山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到處是晶瑩剔透的冰掛。
而眼前的大黑山頂除了幾棟房子,暫時還是荒涼,空曠的,到處是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石,火山堆,山頂上也只稀稀拉拉地長著幾棵樹,因為太高,都被雷電劈得黑乎乎的,到處都像過火了一樣。
正所謂高處不勝寒吧,許多人不辭辛苦來到大黑山,就是體驗這種荒涼,空曠而深邃的美。
大黑山的瞭望塔,我登了一小半就下來了,風吹得譁啦啦地,說實話我心裡害怕,但小梅一個女孩子噔噔噔就上去了,還面不改色心不跳的。
而且這次來的遊客中也都是女士們爬上去的,爬到頂上還大喊大叫地,不得不佩服內蒙大姐們的彪悍豪爽,據說千萬別和她們喝酒,會讓你不知道咋那個的嘿嘿。
大黑山也有幾處觀景臺,站上觀景臺,只見遠處的興安嶺連綿起伏,層層疊疊,心中驀然升起一股久違的感動,想起那首大氣磅礴,飽含深情的歌曲:
「連綿的大興安,山連著山
守望綠色 千古不眠
你像父親的脊梁 高聳在雲端
你是蒙古民族的搖籃
啊,大興安
心中的歌兒獻給你
讓歌聲永遠飄蕩在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