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道千裡,通蜀漢,使天下之人皆畏秦。」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秦國為了一統巴蜀之地,加大了對褒斜古道的修繕。這一便利的交通,提高了秦王國管控巴蜀的能力,加速了統一天下的進程。
褒河棧道,北通關中眉縣斜峪關,一路南下經太白穿秦嶺過石門,終止漢中,全長500華裡。在古代,是連接關中與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古代人民以勤勞的智慧,通過「火焚水擊」的方法,結合「五裡一閣,十裡一亭,三十裡一驛」的修築特色來修建棧道。
無論是「烽火戲諸侯」褒姒的故鄉在此,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歷史在這上演,都為峰巒疊翠,美景麗人的褒河增添了幾分歲月激蕩的神韻。
今天,我再次駐足於此。浩浩湯湯的褒河水,平息了歷史的戰火。它發源於太白山,是漢江最大的支流,長達175.5公裡。旁邊石頭上的二字「袞雪」,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公元219年,曹操率軍駐紮於漢中褒谷口,閒時來欣賞美景。見褒河流水飛流直下,驚浪拍石,激起了雪白的浪花,形似飛雪,於是親自提筆寫下「袞雪」。隨從提醒他:「袞」字少了三點水。他仰天長笑三聲曰:「一河流水,豈缺水乎?」,後來這句話廣為流傳。
再往前走,就是有名的「情人橋」。一條鐵鎖鏈搭建的廊橋,貫穿兩岸,它的寬度只適合兩人並排走。據說,一同走過的情侶,會有終成眷屬的好運。因此,兩旁的鐵管上面掛滿了情人鎖。
走到褒河大壩的時候,一陣涼意襲來,突然覺得這裡也算夏天乘涼的好地方。
穿過石門發電站,就是棧道的入口。木板鋪成的小道蜿蜒曲折,走在上面,不覺心中有一絲的遺憾。
心境與歷史產生了碰撞,遙想當年兵戈鐵馬,刀光劍影從此經過,而今,已成了供人觀光遊行的好去處。這山,這水雖不語,卻見證了跨越時空的事實。
歷史的斑駁已成往昔,時光依舊往前攀爬,這兒已是風景迷人的遊覽風景區。
我是鹿夕瑤,帶你領略怡人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