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漢中褒河棧道

2020-12-14 鹿夕瑤

「棧道千裡,通蜀漢,使天下之人皆畏秦。」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秦國為了一統巴蜀之地,加大了對褒斜古道的修繕。這一便利的交通,提高了秦王國管控巴蜀的能力,加速了統一天下的進程。

褒河棧道,北通關中眉縣斜峪關,一路南下經太白穿秦嶺過石門,終止漢中,全長500華裡。在古代,是連接關中與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古代人民以勤勞的智慧,通過「火焚水擊」的方法,結合「五裡一閣,十裡一亭,三十裡一驛」的修築特色來修建棧道。

無論是「烽火戲諸侯」褒姒的故鄉在此,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歷史在這上演,都為峰巒疊翠,美景麗人的褒河增添了幾分歲月激蕩的神韻。

今天,我再次駐足於此。浩浩湯湯的褒河水,平息了歷史的戰火。它發源於太白山,是漢江最大的支流,長達175.5公裡。旁邊石頭上的二字「袞雪」,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公元219年,曹操率軍駐紮於漢中褒谷口,閒時來欣賞美景。見褒河流水飛流直下,驚浪拍石,激起了雪白的浪花,形似飛雪,於是親自提筆寫下「袞雪」。隨從提醒他:「袞」字少了三點水。他仰天長笑三聲曰:「一河流水,豈缺水乎?」,後來這句話廣為流傳。

再往前走,就是有名的「情人橋」。一條鐵鎖鏈搭建的廊橋,貫穿兩岸,它的寬度只適合兩人並排走。據說,一同走過的情侶,會有終成眷屬的好運。因此,兩旁的鐵管上面掛滿了情人鎖。

走到褒河大壩的時候,一陣涼意襲來,突然覺得這裡也算夏天乘涼的好地方。

穿過石門發電站,就是棧道的入口。木板鋪成的小道蜿蜒曲折,走在上面,不覺心中有一絲的遺憾。

心境與歷史產生了碰撞,遙想當年兵戈鐵馬,刀光劍影從此經過,而今,已成了供人觀光遊行的好去處。這山,這水雖不語,卻見證了跨越時空的事實。

歷史的斑駁已成往昔,時光依舊往前攀爬,這兒已是風景迷人的遊覽風景區。

我是鹿夕瑤,帶你領略怡人美景。

相關焦點

  • 漢中石門水庫見底,古石門、古棧道是否重現?
    石門水庫的線路是:下南河、上南河與北棧河到了留壩縣的武關驛鎮後,就匯成了褒河,褒河一路收納百川,就成就了石門水庫。石門棧道風景區是漢中著名風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位於漢中市漢臺區、勉縣、留壩三縣(區)交界的褒谷口。這裡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各種地方美食,被譽為「中國棧道之鄉」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傳說中褒姒的故裡。這裡既有水利工程石門水庫,又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的所在地,又是珍稀動植物的保護區。
  • 褒姒故裡,漢中石門棧道
    石門棧道風景區是漢中著名的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位於漢中市漢臺區、勉縣、留壩三縣(區)交界的褒谷口。石門棧道是石門水庫修建後新建的仿古棧道,並按漢代風格恢復了一座驛站、三座郵亭、兩座棧橋以及天心橋遺蹟。
  • 穿越漢中石門棧道,烽火戲諸侯主角褒姒的家鄉在這裡
    石門棧道是漢中名勝,和廣元明月峽一樣,都是棧道景觀。石門棧道在漢中市漢臺區,留壩,勉縣三縣交界的褒谷口。因為這裡是褒姒的家鄉,就是周幽王為了逗褒姒一笑,諸侯親王,結果被騙,所以褒姒成了禍水。
  • 天漢——漢中
    在「石門十三品陳列館」中,收藏著來自石門棧道兩壁的摩崖石刻。石門棧道和褒河兩岸的石壁上遍布著從東漢、魏晉至明清的詩詠碑刻與古棧道修鑿碑記。石門十三品又稱漢魏十三品,是這些摩崖碑刻中的珍品。它包括漢代的《石門》、《君開通褒斜道碑》、《玉盆》等摩崖,曹魏時期的的《李苞通閣道題名》摩崖,南宋時期的《晏袤釋鄐君開通褒斜道》、《山河堰落成記》等摩崖。
  • 長度僅16米的隧道卻是公認的「天下第一」,石門棧道的2000年傳奇
    這條隧道連接著石門棧道,是古蜀道之一的「褒斜古道」最重要的一段。而這道石門就是褒斜古道的「咽喉」,出了石門便是一馬平川的漢中平原,往南15公裡就到漢中市,過了漢中就進入四川盆地。祁山道是最西邊的一條,路途最遠,從漢中繞到了甘肅天水境內的祁山,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說的就是甘肅的祁山,不過諸葛亮只有兩次走的是祁山道,並不是六次。褒斜道是從陝西眉縣經太白縣、留壩縣到漢中的這條古道,石門棧道就是褒斜道秦嶺南麓的一段,因為是沿著褒河西岸修建,所以稱褒斜道。石門所在的位置兩山對峙、立壁千仞、水流湍急,稱褒谷。
  • 歷史上,一度以褒河為漢江的正源
    通過衛星圖片,我們將目光聚焦漢水與褒河的相匯處,漢江一邊是豐盈的江水,褒河一邊是近乎乾涸的河道,那麼褒河水到哪兒去了呢?我們知道,石門水庫攔截了褒河水源,一部分用於發電,大部分通過東乾渠、南乾渠、西乾渠,將河水分流至百萬畝農田和漢中城區30萬人口的生活和工業用水。石門水庫蓄滿水,可達1.098億立方米,完全能夠攔截褒河上遊3908平方公裡,大大小小36條河流的來水,可防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 「再次通告」前往石門棧道景區的遊客請從西門進入
    因水利部石門大壩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石門棧道風景區關閉東門,遊客請從西門進入景區。本次公告除2018年10月25日在景區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外,還在褒河橋頭設置明顯遊客引導牌。在景區東門入口處,設置了兩處公告提示牌,引導來往廣大遊客朋友。
  • 山瀾漫筆 | 漢中行(二):走褒斜古道,感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這是不能不去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如今,不少名山大川都興起一股修棧道之風,在懸崖峭壁之上下功夫,特別是修建玻璃棧道,以此吸引遊客。但你可知道,棧道的「祖宗」在漢中,首屈一指的是古褒斜道、陳倉道……漢中位於秦嶺以南、大巴山以北,群山環饒,是塊不大的平地,古時交通極為不便。春秋戰國時期,先人們在此修築起幾條棧道。漢中往北分別有4條,從東到西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和陳倉道。
  • 航拍漢中石門,真正「美上天」!
    以石門水庫為依託的國家4A級石門棧道風景區,景色秀麗,人文古蹟薈萃。 兩千多年前,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開鑿的通車隧道石門隧道在此誕生;褒斜棧道,開啟了中國古代交通大動脈的先河;中國書法藝術的結晶、國之瑰寶「漢魏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千古流芳。
  • 陝西漢中,石門棧道一日遊,不愧是中國棧道之鄉
    石門棧道前年暑季,我們在西安遊玩之後準備去成都,發現正好順路漢中,就想起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歷史故事。當時正好在微信讀書上看完《劉邦傳》,豈能錯過。漢中火車站臺漢中石門棧道,中國棧道之鄉,褒姒故裡。
  • 漢中石門棧道最值得一看的東西,離它18公裡遠,大部分人都錯過!
    在漢中數不勝數的旅遊景區裡,石門棧道風景區是最受歡迎的景區之一,相當於杭州的西湖、西安的城牆,是外地遊客來此必遊的地方。然而,少為人知的是,石門棧道風景區最珍貴的寶藏其實已經不在原地,而在離它18公裡的漢中市區。這便是藏於古漢臺——漢中博物館的「石門十三品」。
  • 權儉檢查褒河的防汛備汛工作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喻東平)4月30日下午,褒河市級河長、漢中市委副書記權儉到褒河石門水庫、市水電物資站檢查防汛備汛工作,看望並慰問防汛值班工作人員。
  • 陝南民歌傳承人深情演繹《一曲山歌漢中情》
    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的城市,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 的美譽。漢中的故事講不完,漢中的歌兒唱不盡,《一曲山歌漢中情》是對漢中由衷的讚美,表達了歌者對漢中的深厚情感。
  • 漢中最不容錯過4A景區,內藏百米大壩,氣勢磅礴,風景極好
    石門棧道風景區可以說是漢中最具看點的景區了。雖只是一座AAAA級旅遊景區,但其中風景卻極具看點,既有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褒河石門棧道,又有漢代以來書法和篆刻兩者的最高藝術結晶」石門十三品「,而且還有建成時中國第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鋼筋混凝土雙曲拱壩——石門水庫。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略論秦嶺巴山棧道的前世今生
    《戰國策·秦策》記載:「棧道千裡,通於蜀漢。」位於秦嶺、巴山之間的漢中,就成了棧道的交匯、樞紐之地。當初褒斜棧道在修建過程中,到漢中褒河雞頭關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石山。原來褒谷口地勢非常複雜險要,在懸崖上打孔埋樁搭建棧道的常用技術在此處無效,因而褒斜棧道只能修到褒谷口。
  • 陝西漢中此鎮在秦嶺腹地景美空氣好 有多條古棧道如露天博物館
    陝西漢中此鎮在秦嶺腹地景美空氣好 有多條古棧道如「露天博物館」漢中留壩這個小鎮 古代很重要 有古棧道 有漂流玩陝西漢中有個近些年名氣和人氣均大增的小城留壩,這裡是夏天非常適宜的度假休閒地,一來平均溫度較低
  • 山瀾漫筆 | 漢中行(三):觀曹操書法真跡 賞「石門十三品」
    大家已經知道明修棧道的故事就發生在漢中的古褒斜道這條古道也因此為人們所知不過,這條古道之所以出名還有一個因素《史記·范椎蔡澤列傳》載:「棧道千裡,通於蜀漢」即指開通了這條隧道的褒斜道毫不誇張地說褒斜道在東漢時期就是一條著名的「高速公路」隧道開鑿成功後其形狀像一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