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斑斕交匯 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的車站設計太炫了

2021-01-10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通訊員 龍怡 青島報導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青島地鐵集團創新團隊與青島地鐵藝術設計專家委員會將「空間一體化設計」為指導理念,將車站裝飾裝修、公共藝術、導向標識、服務設施、商業廣告、管線綜合等專業統籌一體設計,這在國內也是首次提出,提高地鐵建設和運營服務品質。

  1號線「城市之光,斑斕青島」

  1號線作為一座城市公共運輸的主動脈,連接城陽區、老城區與西海岸新區,在高效完成交通功能使命的同時,也是市民共同的客廳,是展示城市精神、青島文化氣質的平臺,是一座現代城市文明進程的重要標誌。創作設計團隊廣州集美組從青島地鐵編纂的《青島地鐵地域文化報告》、《公共藝術設計導則》整理出層級分明、條理清晰的全線設計脈絡,從近現代文人墨客描述青島印象的文學作品汲取靈感,研究1號線串聯青島百年城市化、工業化發展之路的特點,整條線空間設計以「城市之光,斑斕青島」為線路主題。藝術家主張強化1號線的整體色彩印象,對空間諸多設計要素進行整合與重塑,大膽運用斑斕的色彩、詩性的表達和抽象藝術手法,將百年青島的建築、工業發展的記憶、城市的四季、海浪礁石、花卉等元素進行抽象化呈現,運用琉璃馬賽克、陶瓷拼切、金屬釉板拼合等工藝,營造出更為輕鬆愉悅、藝術化的車站空間,讓乘客享受到公共藝術作為市民的文化福利。

  藝術家強調建構1號線獨特空間語彙系統,模塊化專屬系統設計理念,重點站、標準站層級分明,從密集的功能設施與諸多專業中歸納梳理出脈絡清晰、相互拱衛的設計語言系統,使其統一在1號線獨有的語言體系中。如藝術家匠心營造出繽紛多彩立面牆體、立柱,全開敞的天花、藝術燈具、內置燈光的扶手、扁平化的欄杆、有未來感的服務中心、模塊化的座椅等,均通過統籌設計、色彩遴選搭配、材質工藝對比、燈光藝術設計等,是一個個藝術化演繹的過程,處處承載著公共藝術所擔當的人文精神、都市美學與情感,形成1號線的鮮明特點,如同沉浸在詩情畫意的藝術長廊。

  針對性研究燈光照明和燈具設計,貫徹「見光不見燈」的設計理念,1號線最大化減少車站天花直射光源和地面反射光斑帶給乘客的不適感,使LED燈光經定製藝術燈具折射,均勻柔和地灑落在車站空間,營造出更為整體、舒適、浪漫的光環境;同時,樓梯欄杆扶手內嵌燈具,照亮整個通道,使車站區域照明更有溫度、體現地鐵的人文關懷。在部分車站建築結構設計中,1號線應用了弧形中板技術,實現了公共區「無柱」的突破,將更加高敞、通透、流暢的車站空間還給乘客,提高了乘客舒適度。導向標識系統設計遵循青島地鐵導向標識相關規範為前提,提出了在車站通道上方晶瑩的亮起的藝術化標識設計,引導乘客快速高效出站,提升了車站視覺品味;又增設了電子信息屏、觸控螢幕等新媒體,提高了信息承載量,方便乘客搜尋更多的資訊。

  車站設計方面,東郭莊站廳以溫和的米色調為主,選擇不同色階的卡其色、米色,搭配大小不同的色塊,呈現一種親和、溫馨、舒適的歸屬感,同時展現出城市的繁榮與活力,也傳達出了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熱烈的期盼與憧憬。溝岔站廳以藍色調為主,提取海洋元素進行藝術化處理,立面設計以錯落疊加造型展開,猶如海水蕩起層層富有韻律的浪花,地面採用藍灰色調,兩者相互映射,形成波光粼粼、海天一色的優美景象,營造了清爽、活力的時尚感,進入站廳,海洋的味道撲面而來,讓遊客仿佛置身於海洋之中。農業大學整座站廳充滿了春天的氣息,以「春日暖陽」為主體,同前兩站一樣,採用的大塊色面組合手法,以溫暖的淡蜜黃為主色調,溫和的色調將牆面、天花、柱面有機地接在一起,通過燈光輔助空間的方式,營造輕鬆自然的氛圍,暖意融融,令人充滿舒適的愉悅心情。正陽中路採用了青島百合的元素,嶗山的青島百合在山谷中爛漫的盛開,滿目橙黃,淡泊,永恆,傲然的在城市燦爛綻放,整個站廳明亮色暖色色調,折射出青島城市活力明朗的節奏。正陽路的天花造型燈具也採用了花瓣的抽象處理手法,體現出了青島植物豐富花卉叢生的風貌。鳳崗路以青島特有的磚石圍牆為靈感作為牆面的設計,結合海浪的碧藍色,在牆面上端部分做局部造型凸出造型處理,且不會影響乘客快速通行,且造型並非為整段牆面貫穿,為點綴式設計,使空間不單調卻又充滿統一性。該站的設計將站廳空間統一成藍綠簡約的設計風格,站廳站臺色調整體且具有豐富性。小寨子以青島的藍色為主色調,用長方形的鋁板做出層次豐富的藍色牆面,不同明度的藍色色塊鋁板交相使用,配以局部的暖色重色點綴空間,使整個站廳空間有整體統一而又豐富的設計效果。站廳燈具也是延續明挖站的燈具設計,空間整體簡約時尚,符合青島現代化海邊城市的特點。流亭站廳內以藍色為主色調,象徵著藍天和未來感。玻璃藝術鑲嵌品清亮溫婉,蔓延在整個站廳,藍色的冷靜和奔放的線條產生鮮明對比,人們從機場走進地鐵,像似走進藝術空間。藍色的玻璃鑲嵌藝術和天花的漫反射燈具完美的融合,展現青島這座現代化海濱城市獨特氣質,給乘客視覺上直觀而又深刻印象。仙家寨(汽車北站)藝術家以抽象的藝術手法,借城市與海風的元素,徐徐展開了青島都市夜色景象,在站廳內,乘客仿佛可以看到青島夜幕降臨城市的靈動,一輪滿月把清亮的光投射到墨藍色的海波上。汽車北站和南段青島站用抽象藝術的手法各自詮釋了青島日升和夜幕兩種不同的城市風光。瑞金路採用有序列的大塊面組合形式,以釉藍為主色調,通過直線和塊面組合,反映速率、科技感,體現海納百川、生生不息、萬物互聯的時代特色同時也與周邊物流園欣欣向榮的環境相融。以老建築屋頂造型為靈感來源的漫反射燈具,簡約美觀且有青島文化意味,站廳、站臺呈現出整體統一且具細節的空間效果。遵義路車站周邊有景色宜人的十梅庵,是北方最大的梅園,整個站廳以粉色為主題,冬末春初,春寒料峭,盛開的梅花豔似朝霞,白如瑞雪,將生命的靈動與活力盡情展現,為居於城市生活的人們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置身其中,滿是愜意。整個展廳升騰著欣欣向榮、繁花似錦的生機,表達了對生命和時代發展的讚美和熱情。南嶺延續了淺紫色的空間色調,標準站的牆面對比重點站相對簡化和易於施工,用了長直線條做牆面設計,充分體現了1號線空間線條簡約明快,色彩斑斕的藝術特點。明挖標準站中統一採用魚骨造型的漫反射燈具,較之重點站的燈具更加簡約和易於施工及維修,站廳站臺呈現出整體統一且具細節的空間效果。永年路延續明挖標準站簡約的特點,採用了灰粉色和灰紫色的方形色塊做牆面設計,點綴小三角的裝飾,使牆面和整個站廳空間統一且不單調。站廳燈具延續使用標準站燈具設計,結合牆面色塊的造型設計,整個站廳空間明亮溫馨大氣,站臺空間統一協調。滄安路為暗挖標準車站,順應標準站簡約、經濟、易施工的特點,搭配了為標準暗挖站設計的幾何造型燈,燈具造型以山東風箏為原型,利用漫反射原理,將光線反射至燈具上部的反射板,增大站廳光源的明快並與黃色和灰色交錯使用,使空間呈現高級明快的色調。興國路從丁香花的自然形態裡汲取了獨特的藝術形態,呈現出奼紫爛漫的藝術氛圍。爛漫的紫色給乘客沉浸式的空間體驗,站廳的柱身、牆身的紫色與主牆面的玻璃鑲嵌壁畫相互拱託,天花的漫光反射,沒有刺眼的直射光線,見光不見燈,漫步在站廳空間內,就像走在這迷人的丁香小道上。漫反射燈光給站廳和站臺的創造出更多溫馨柔和的自然氛圍。

  1號線公共藝術品設計上,藝術家的創作汲取了將百年青島的建築、工業發展的記憶、城市的四季、海浪礁石、城市天際線、花卉等元素進行抽象化呈現,大膽運用斑斕的色彩、詩性的表達和抽象藝術手法,運用琉璃馬賽克、陶瓷拼切、金屬釉板拼合等多樣的藝術手法,謳歌美麗的青島,將斑斕青島的主題再次升華和演繹,不再是傳統的獨立式藝術品粘貼設計,將色彩和空間的設計融合提升到更高的藝術水平,營造出更為輕鬆愉悅、浪漫抒情的、藝術化的車站空間,青島地鐵站在時代的前沿,以國際的視野,塑造屬於青島獨一無二的地鐵空間藝術,讓乘客享受到公共藝術作為市民的文化福利。

  正陽中路——《傲然》青島百合在嶗山山谷中爛漫的盛開,這些珍貴的、青島特有的植物,點綴了整座城市。以青島百合為創作元素,提取其橙黃花色和淡紫斑點等特徵,用靈動飄逸的抽象手法,以熱熔玻璃色料工藝,經手工鑲嵌拼貼出豐富動感的畫面。畫面構圖以散點反透視平面展開,以適應公共運輸空間中乘客在快速行進中瀏覽的條件受限,力圖吸引觀者多方向視覺切入,觀其勢可百步之遙,品其細節可觸於指掌。畫面色調濃鬱,滿目金黃,永恆淡泊相擁,燦爛綻放傲然在城市之中,折射出青島城市發展的魅力。作品以熱熔玻璃、馬賽克為材質工藝。

  流亭——《琉莛》以玻璃熔塊鑲嵌的畫面清亮溫婉,蔓延著整個站廳,乘客尤如走進了蔚藍的大海,仿佛聽到海浪拍打的濤聲,此起彼落,畫面像一面寬闊熱情奔放的紐帶,引領人們走近青島,走進1號線藝術空間,感受青島的獨特氣質。畫面以藍綠為主基調,輔以紫灰和暖白穿插點綴,反覆提煉演繹熱熔塊料的色澤變化和穿透產生無限的魅力,活躍的小色塊在排山倒海般藍色潮水中跳動,色塊與結構大中見小,無垠中見精微。一碧萬頃的海面、海天交織處的暖陽、湧動的浪花,呈現出壯闊、蔚藍的景象,體現出濱海城市的繁榮和活力。

  仙家寨(汽車北站)——《明月》以抽象輕鬆的藝術手法,借城市與海風,徐徐地展開夜晚青島城市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青島夜幕降臨時迷人的城市和海,湛藍的夜空中,一輪滿月把它清亮的明輝投到暗藍色的海波上。層層嫋嫋,迎面而來,是青島另一種獨有的城市風貌,又如一曲婉如流水的現代輕音樂。藝術品以城市縮影為創作元素,提取了建築天際線中高低起伏的層次特徵,用幾何形切割拼接手法整合畫面構圖,工藝上借鑑宋瓷影青刻花技藝,在瓷坯上雕刻肌理後施釉,經高溫窯變豐富畫面層次,讓乘客能遠觀其勢於百米之外,細品肌理紋路於毫寸之間。

  興國路——《紫嵐》興國路的藝術創作所呈現的是奼紫爛漫的藝術氣氛,作品是站廳整體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創作靈感源自從丁香花等自然形態中的漸漸剝離,形成獨特的藝術姿態,以聚散變化的構成充滿了整個站廳。「在城市中漫步,走入這條迷人的小道上,聞得見滿樹的丁香,看得見舞動的大毯。」藝術品以紫蘭色為主要色調,玻璃熔塊料分塊鋪開,再用紫灰、藍灰等塊料逐層疊加,極大地豐富了畫面。浪漫的紫色帶給乘客沉浸式的空間體驗,踱步於站廳空間中,乘客似被紫蘭花海簇擁,漫天散落的花瓣被定格在空中。

  8號線「時空航驛、夢幻青島」

  8號線北段從膠州北站出發,連接膠東機場、紅島火車站、市民健身中心、下穿膠州灣到達青島北站,未來全線開通將經過滄口機場最終到達五四廣場,串聯多個城市交通樞紐、空港和地標性建築,也造就了8號線與青島航空史、空港、現代交通出行、青島的未來發展等必然的聯繫。作為一座城市公共運輸的主動脈,在高效完成交通功能使命的同時,也是市民共同的客廳,是展示城市精神、青島文化氣質的平臺,是一座現代城市文明進程的重要標誌。

  在8號線地鐵空間一體化設計工作中強調公共藝術為先導,充分利用諸多車站建築空間高敞的特點,理解其作為大型交通樞紐功能的綜合屬性,歸納梳理出脈絡清晰、相互作用的結構系統,使其統一在8號線的設計語言體系中。藝術家大膽運用裝置藝術、金屬藝術、陶瓷藝術、新媒體等更當代的藝術語言植入8號線空間,大大豐富空間藝術表現力。整體統籌車站公共藝術、空間設計、導視系統、商業廣告等諸多要素,圍繞著「時空航驛、夢幻青島」的主題,有機地融為一體。縱覽各座車站空間中懸浮的藝術裝置,抽象的、表現主義色彩的藝術陶瓷壁畫,時尚活力的色彩牆面,形態各異的立柱,輕盈通透的天花,摺紙元素的吊頂,有未來感的服務中心、模塊化的座椅等,是一個個藝術化演繹的過程,給人以未來已來的觸動。青島這座藝術家以面朝大海,嚮往藍天星辰為創作出發點,浪漫地、抽象地傳遞出8號線獨有的藝術氣質,傳達出公共藝術所擔當的人文精神與情感,塑造一條全新體驗的地鐵線,讓地鐵空間成為愉悅心靈的載體,彰顯了青島這座佇立於時代前沿,國際化大都市的風情。

  膠州北站主題由「紙鳶」主題演化而來,將燈光交錯置於摺紙造型的鏡面飾板之上,通過燈的漫反射照亮整個站廳空間,呼應「見光不見燈」的設計指導理念。在色彩設計上,站廳空間氛圍呈現出明快活潑的黃色調,潔白牆面上配以簡練線條的抽象藝術壁畫。為了對進站的乘客有更有效的引導,在付費區中心位置嵌入了明黃色的,形似「紙鳶」的裝置藝術品,以及五根藝術燈光設計的柱子,使整個空間更具有向心化的張力,豐富了站廳的空間,藝術品,以及燈光的層次關係。膠東機場的設計考慮到青島是一座多雲多霧的海濱城市,提取「雲、霧、海」三個元素創造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浮遊於天地間的雲是自然中連接天海的媒介,也是藍天與碧海、大地、山巒間最變化無窮的自然景象。因此,將具有東方意境的自然美景以一種更加未來的方式呈現,創造出東方文化與未來主義相結合的全新體驗的藝術空間。膠東機場站空間設計引入天空和藍天兩個元素來營造空間氛圍,並將這些元素以抽象的方式表達,用最單純的裝飾手法、燈光語言,實現對藍天白雲、風起雲湧、變幻無窮的概念藝術化演繹,將抽象的自然景觀,藝術化地在空間中表達。為突出其作為重點站以及機場接駁的特殊性,令乘客催生出對青島的深刻印象,天花造型中摒棄了傳統的橫向格柵鋁板,採用了「之」字形造型,並在單面採用淡藍色暈染的處理,使整個天花有統一而又豐富的效果。在站廳的中心懸浮著公共藝術品,運用金屬不鏽鋼藝術語言和LED技術,使乘客從站臺通往站臺的過程中越來越接近天上的「雲朵」。站廳立面也採用了淡藍色設計,讓整座車站呈現淡雅柔和、空靈飄逸的感受。膠東站作為唯一的高架站,站廳空間延續了未來科技的設計風格,用簡約線條的燈光將整個站廳均勻的照亮,站廳中心的天花用淺灰綠色和白色相間的鋁板交錯布置,順應了整條線路清新明快的色調,同時,站廳空間天花微微起拱處理,更加強調了站廳空間高敞的特點。大澗在設計中通過提煉飛行器的外形,融合飛機翱翔的形態,進行解構重組,轉換出抽象的線條、符號並且將其運用在標準站天花造型的設計中,創造了共同的語言形式,彰顯了8號線的特性。標準站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通過顏色的組合在共性中尋求個性,同時也烘託車站的空間氛圍。紅島火車站作為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將高效通行的地鐵交通空間與城市歷史文脈、自然景觀特色巧妙結合作為紅島站的設計主題;天花造型以飛機、海鳥飛翔的動態轉化為左右傾斜的具動感的金屬翼板,形成虛體造型的天花界面。12個8米見方的採光天窗在龐大的站廳中構建出具有導引功能的空間秩序,採光井的內壁飾以分段漸變的淡藍色,減輕了它寬大內壁的單調感,並分別植入了12組空間裝置《光紗》,作品採用特製的鋁製拉伸網,重量輕,質感強,網狀的結構可以透光,可將天窗透進來的陽光折射並通過光線使空間的上下裡外產生聯繫,形成獨特的光影效果,消減了乘客在高深的天井下的不安感。站廳內以淺乳白色烤噴漆弱化柱身,弱化空間中柱子過於密集的壓抑感,以不同的色彩區分不同方位區域的牆面,加強乘客對方位的識別。藝術家置入了兩幅大型陶瓷壁畫《膠澳煮海》和《氣傲霜雪》融入站廳空間,使站廳空間彰顯出獨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觀特色,讓乘客感受到迷人的中國北方海岸線上耀眼的明珠——青島風採,從中領略青島的歷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站廳層四周區域天花造型以起伏的海浪為創作靈感,進行了模數化系統設計,將三組不同的幾何造型靈活的、有機的布置在天花空間中,形成一種有律動的視覺美感,與中軸線的大塊面積的網格狀飾板產生對比。四周牆立面的設計則汲取了藍色海景、瑰色沙灘、日落晚霞等自然景色,四個立面分別選取了四個不同的顏色,不僅呼應了海港的自然美景,而且為乘客辨別方位帶來更多的功能性指引。健身中心(紅島會展)採用區域共性化設計,材質、造型、模數、風格基本保持統一,簡約、經濟並易於實施;個性化區域則結合區域文化,體現藝術造型,凸顯整體空間的設計氛圍。牆面、立柱的設計中,適應廣告燈箱與服務設施等,標準站牆面模數統一,符合構件模塊化生產,在個別牆面與天花有色彩交接處,利用牆面色彩的處理以及柱子的造型區分,使地鐵空間更富有活力和識別性。觀濤站結合站廳空間的特色,將顏色淡化處理,結合整條8號線的標準站統一化原則和該站單柱特點,營造出舒適明快的標準站空間。淡藍色的色調突出青島地鐵8號線的優雅、現代的特色,站廳的造型也更接近8號線開啟未來青島的主題風格。紅島科技館(方特)設計理念歸納、梳理出系統性結構,根據區域對標準站進行劃分,以滿足功能為前提。通過空間造型、材質對比、燈光處理等藝術手法,以簡約、經濟、易於施工作為標準站的設計原則。合理利用車站層高優勢,大幅度抬高站廳乘客界面的淨高,在站廳中打造出舒適、高敞的地下空間感受。大洋在同樣簡潔的空間造型中,大洋站位於沿海地區分段,以海洋藍為主色調,顏色提取自青島的碧海藍天,依海而生。採用標準化燈具及漫反射照明,儘可能避免點光源對乘客照射而產生的眼睛不適,LED光源通過有效的折射角度,營造出柔和舒適的車站光環境,運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呈現出變化各異的地鐵空間,滿足乘車功能的同時又使車站氛圍更舒適。

  8號線公共藝術品以當代藝術中新媒體、科技手段和虛擬實境技術的發展與運用,使公共藝術創作邁入了新紀元。地鐵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藝術作品類型也隨之發生了新變化和新趨勢。平面繪畫在三維中被發現,光影替代了油彩,空間置換了畫布,體驗則取代了觀看。青島地鐵8號線公共藝術品將新媒介、新觀念的藝術手法植入空間,通過空間造型、色彩規劃、材質對比、燈光處理等藝術手法傳達出公共藝術所擔當的人文精神與情感,形成青島地鐵空間獨特的藝術語言,利用新媒介藝術為城市公共運輸空間提供了更為嶄新的藝術視覺體驗。

  紅島火車站大型空間藝術裝置《光紗》,以垂掛的組合藝術裝置形式,用「透」來層迭地映襯出不同視野下豐富多樣的藝術形態,此藝術裝置綜合體令人想進一步探訪那抹蘊含著「光」的隧道,營造神秘、予人驚嘆並帶來無限想像的藝術空間。12組空間裝置綜合體與環境的結合度非常高,並在龐大的站廳中構建了具有引導性的空間秩序感。藝術品的主要製作材料為特製鋁製拉伸網,重量輕,質感強,網狀的結構透光但不影響採光,又可將天井灑下的陽光打散,避免強烈的光線直射進入站廳中使乘客感到不適。獨特的設計為空間營造出獨特的光影效果,光線透過鋁網抵達地面,會變得十分柔和且層次豐富,隨著一天當中室外自然光線的變化以及站內燈光照明的調節,效果也會隨之產生微妙變化,乘客在穿梭於光影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藝術品帶來的光線彌散之美,實現公共藝術、空間設計、材質工藝與乘車體驗的完美結合。

  大型高溫窯變瓷板藝術壁畫《氣傲霜雪》,耐冬為山東對山茶花的稱呼,也是青島市市花。《聊齋志異》原文中描寫,耐冬是青島嶗山下太清宮千年古樹成精,幻化人形名叫絳雪,隆冬季節,冰封雪飄,綠樹紅花,紅白相映,氣傲霜雪,故而得名「耐冬」。明清時代,漁民庭院中廣泛栽植之,一是為觀賞及美化庭院,二是漁民常年在海上捕魚,把耐冬花視為神樹神花,它是吉利、平安、發財的象徵。讚美耐冬的詩篇也歷代廣為流傳,陸遊曾寫道「雪裡開花到春曉,世間耐久孰如君」,便是此花的真實寫照。藝術壁畫《氣傲霜雪》,以耐冬花為表現對象,運用抽象表現的手法把具象的霜雪,花瓣,枝葉抽離出來,提煉並概括成點線面進行重構畫面,生動的描繪出了霜雪中的耐冬花隨風搖曳的場景,畫面的布局疏密有致,線條流暢,顏色沉穩,極富韻律感,輕鬆的筆調激活了宏大車站空間。藝術家以高溫窯變釉進行繪製,窯變效果使作品的顏色層次更加豐富,陶瓷工藝與畫面所表達的抽象藝術相輔相成,使作品更加的完整出彩,帶給觀者以美的享受。

  大型高溫窯變瓷板藝術品《膠澳煮海》,紅島原是膠州灣內的第一大島,島內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哺育著這片土地上勤勞善良的人們。紅島的地理條件優越,三面環海,人們靠海為生,因海而興,在與海的和諧共生中,兩種獨具特色的文化經歷千年,傳承不息,其中一個是以食為天的漁文化,另一個是食之有味的鹽文化。據悉,在遠古的神農時代,夙沙氏曾在山東膠州灣畔「煮海成鹽」,留下了美麗的傳說,明代彭大翼的《山堂肆考》羽集二卷《煮海》云:「夙沙氏以海水煮乳煎成鹽,其色有青、紅、白、黑,紫五樣。」紅島火車站的藝術品《膠澳煮海》的靈感正來自於此,這件高溫窯變釉瓷板藝術品,作品以超大尺寸瓷板為載體,運用新型瓷板施釉技術和燒成技術來完成。作品以抽象表現的手法生動描繪了紅島連綿的山丘、浩瀚的碧海、美麗舒緩的鹽田交織譜寫成動人心弦的交響曲。畫面超大的尺度氣勢磅礴,時而鏗鏘有力時而飄逸情深,粗放與柔揚交錯,豐富多變的色塊、靈動飄逸的線條,熱情謳歌了勞動創造的場面。層疊連綿的鹽田轉化為流動的、富有層次和空間想像的畫面,借窯變釉的點綴也使畫面的細節更具有表現力,這使得觀者無論行進間的一瞥或是駐足觀賞都可獲得美好的視覺體驗。

  膠東機場站大型空間藝術裝置《雲海揚波》,青島見證過無數的歷史與過去,徵戰與文明。然而現在它將見證我們的未來。青島是一個多雲多霧的海濱城市,因此藝術家創作希望在「雲、霧、海」這個幾個元素之間,尋找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浮遊於天地間的雲是自然中連接山海的媒介,也是藍天與碧海、山巒、大地間最變化無窮的自然景象。藝術品創作將具有東方意境的自然美景以一種更加未來的方式呈現,創造出東方文化與未來主義相結合的全新體驗。藝術家將「一片縈繞在山間海邊的雲海」作為膠東機場站公共空間的藝術品靈感來源,為膠東機場站創作一個似雲又像海,漂浮在空中的藝術作品。以自然中流動的雲層和波光粼粼海面為原型,依據對其不斷變化的形態和機理的分析創作成特定的形態、圖形、肌理、構造、空隙和光效,並通過參數化的方式對雲海的律動過程進行捕捉和再創作。最終通過一種特殊的雙曲鏡面材質的藝術裝置,展現出人與自然界變化的的關係,微微泛著波瀾,在乘客、環境與藝術間創造了全新的互動性,透過表層豐富的反射與形變,喚起觀者對雲、海形態的無限遐思。並向公眾展示了充滿未來感的公共運輸空間。藝術品引入天空中的雲朵和藍天元素,用最單純的形式語言,實現對變幻無窮的藍天白雲「青島.夢幻」概念的抽象表達。藝術品與燈光照明及空間進行了一體化設計,通過將「白雲藍天」的形態有機轉換,創造出了裝置藝術品的燈光效果,乘客在空間中穿梭,會隨著不同角度、不同觀看距離產生豐富愉悅的體驗。通過參數化的方式生成藝術品表面的肌理,模擬「雲海」的律動過程和動勢。主要材質為鍛打不鏽鋼,表面作納米噴鍍處理,形成各種不同的,對環境和燈光的折射反射效果。

  膠州北站大型空間藝術裝置《千翼翱翔》,膠州北站位於青島新空港區,本站藝術創作從空間出發,將天花、柱子、牆面以三種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表達。在處於視覺中心的車站天花部分,嵌入形似「紙鳶」、「飛行器」的藝術燈光裝置,對其周邊的立柱及牆面輔以抽象圖形,強調天花與牆面的呼應關係,同時烘託站廳整體氛圍。這組藝術裝置的造型提煉了飛行器的幾何之美並加以藝術創造,整體稜角分明,顏色明快活潑,一片片仿佛在空中翱翔。同時作為燈具置於天頂也十分前衛,給乘客強烈的科技感、未來感,象徵了青島空港的自由開放、激情活力、思想飛揚。

相關焦點

  • 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24日同步通車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
  •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開始試運行
    8月30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迎來為期3個月的空載試運行,預計年底正式開通運營。
  •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即將迎來雙線同步開通
    12月9日,青島市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同步以最高等級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完成了線路開通前最重要的檢驗,青島地鐵即將迎來首次雙線同步開通。
  • 「六線時代「來臨!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今日同步通車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
  • 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通車,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
  •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明日通車
    作為聯通城陽、膠州的兩條地鐵線路,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一直備受矚目。
  • 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今日通車,運營裡程躋身全國十強
    1號線北段機械掘進14284米,機械化率80%,大幅度加速了建設進程。針對極具困難的富水砂層地質,1號線北段在青島地鐵建設中首次應用了TRD工法,以鳳崗路站基坑隔水帷幕工程為依託,優化了青島上軟下硬地層明挖車站設計及施工工法。在來自全國的多位專家指導下,開創性應用了凍結法進行土層加固,取得了良好成效。除此之外,建設過程中還應用了管幕法、鋼纖維管片、預埋槽道等諸多先進工法。
  •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明天通車!
    作為聯通城陽、膠州的兩條地鐵線路,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一直備受矚目。今天,記者從市地鐵辦獲悉,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青島北站—東郭莊站)、8號線北段(膠州北站—青島北站)將於12月24日上午10點同時通車,兩條新線的開通將進一步完善青島市軌道交通網絡。
  • 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
    央廣網青島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偉)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這是山東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1號線線路全長約60公裡,共設41座車站,線路南起西海岸峨眉山路站,北至城陽區東郭莊站,是一條過海線路,沿線穿越西海岸新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及城陽區,為連接西岸城區、東岸城區和北岸城區的南北向快速軌道交通走廊,可與軌道線網中的多條線路進行換乘,屬於國內少見的超長線路。
  • 本月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將迎來雙線同步開通 高清大圖先睹為快
    12月9日,青島市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同步以最高等級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完成了線路開通前最重要的檢驗,青島地鐵即將迎來首次雙線同步開通。  本次通過評估的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是青島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的重要攻堅項目。
  •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15日起試乘
    12月15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啟動試乘活動,本次試乘為期9天,採取有組織的「團體預約試乘」為主和「個人憑票試乘」為輔的方式進行。受疫情影響,根據疫情防控要求,1、8號線北段試乘將對試乘人數進行控制,個人試乘票前期已向周邊社區發放。
  • 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15日起試乘
    承東啟西、聯南接北,12月15日,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開始試乘,距離正式開通運營又向前邁進一步,青島地鐵即將迎來首次雙線同步開通。
  • 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開通,青島地鐵運營裡程躋身全國前十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開通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同步開通後,青島市地鐵運營線路達到6條、246.2公裡,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
  • 記者試乘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城陽通勤青島主城區更方便 從...
    當天上午,記者在青島北站看到,年底前即將開通的地鐵1、8號線北段均匯聚於此. 這也是島城首個三線樞紐的地鐵站。相比之下,青島北站地鐵站與五四廣場站的結構有些類似,即地鐵3號線與8號線北段在同一站臺,而1號線北段獨佔下一層站臺。
  • 地鐵1、8號線北段開啟試乘 膠州城陽到青島主城更方便
    坐地鐵過海,飛一般的感覺承東啟西、聯南接北。 12月15日,承載厚望的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試乘活動啟動,這是青島地鐵首次雙線同時試乘,城陽、膠州的市民紛紛扶老攜幼走出家門,參與到試乘體驗當中。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開通後將加強膠州市、城陽區和主城區的聯繫,將膠州市、城陽區納入地鐵圈,打造膠州市、城陽區到青島主城區的新通道。
  • 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15日起試乘|青島|地鐵|青島北站|...
    12月15日,承載厚望的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試乘來了!秋去冬來,你我相約青島北站,共赴一次「奔現」之旅。山海相約,三線交匯,滿載幸福的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在現實與夢想間穿行,與美好不期而遇。
  • 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今日起試乘
    12月15日,承載厚望的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試乘來了!  秋去冬來,你我相約青島北站,共赴一次「奔現」之旅。山海相約,三線交匯,滿載幸福的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在現實與夢想間穿行,與美好不期而遇。
  • 涉及青島地鐵1號線、4號線、8號線!
    為滿足青島地鐵1/4/8號線工程建設需要,儘早確定車站正式名稱,地鐵集團開始了站名的調研工作。針對沿線的歷史傳承、典型公共建築、習慣稱謂、本地習俗進行了認真分析,確定了1/4/8號線擬定站名,並於2018年8月進行了社會公示。
  •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雙線同步通車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12月24日10點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正式通車,許多市民專程趕來,體驗地鐵新線路的快速便捷。兩條新線開通後,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全程36分鐘左右,8號線北段全程需45分鐘左右。
  • 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今起試乘,乘車指南來了!
    青島地鐵近日召開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會。 12月9日,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同步以最高等級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具備初期運營基本條件,完成了線路開通前最重要的檢驗,青島地鐵即將迎來首次雙線同步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