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洪澇災害致百萬人受災 多地加強預警疏散隱患點群眾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寧6月9日電 (記者 林浩)廣西應急管理廳9日通報,截至6月8日19時統計,發生在廣西的洪澇災害共造成109.10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因災失蹤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1.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2.36億元人民幣。

目前,廣西已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4.79萬人,其中集中安置0.99萬人,分散安置13.80萬人。

該份通報顯示,過去24小時,柳州、桂林、河池、百色、賀州、梧州等市的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短時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累計降雨超過超過250毫米的有14個站點,100~250毫米有123個站,最大是桂林市靈川縣蘭田鄉(氣象)站降雨374毫米。西江梧州水文站於7日23時55分出現警戒水位18.5米,達到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的標準,編號為「西江2020年第1號洪水」。

6月7日凌晨2時30分,賀州市昭平縣北陀鎮立教村反羅片區包片村幹部邱恆明在對全村存在的隱患點進行排查時發現,反羅小學附近的山溝來水變得渾濁,並伴有小石頭、泥沙,可能存在上遊小範圍塌方的情況。邱恆明立即將情況上報至鎮防汛抗旱辦公室,並及時組織村幹部對附近住戶進行疏散。

凌晨3時,當所有住戶轉移到安全地帶,不到2分鐘,隨著後山傳來一聲巨響,頃刻間泥石流滾滾而下,衝塌反羅教學點的大門及圍牆,淤泥、石頭衝進一樓教室及周邊6間民房,學校前面1間住人的民房被衝毀。

此次突發山洪引起的泥石流,雖然造成房屋、農作物受損,但由於及時預警,快速疏散轉移群眾,反羅片區30戶165人撤離到安全地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6月8日凌晨1:50分,桂林永福縣工商宿舍區隱患點監測員羅春蘭接到縣自然資源局撤離電話,立即組織受威脅住戶進行撤離,共14戶70多人轉移避險。凌晨2:00在撤離過程中,山體發生滑坡,滑坡規模約600立方米,衝破一戶房屋破壞,還有2戶房屋受損。

由於預警處理及時讓70人成功避險,從而未造成人員傷亡。

廣西應急管理廳介紹,6月9日,桂林、柳州、賀州、來賓、梧州等市及百色、河池兩市南部、南寧、貴港兩市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短時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針對此輪強降雨造成的災情,廣西減災委、應急管理廳已將救災應急響應提升為III級。(完)

相關焦點

  • 洪澇災害已致廣西323468人受災 一人因雷擊死亡
    原標題:洪澇災害已致廣西323468人受災,一人因雷擊死亡防汛工作視頻調度會議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廣西應急管理  6月7日,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防汛工作視頻調度會議,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工作。
  • 四川巴中:暴雨來襲致42237人不同程度受災
    巴中消防提供中新網成都7月22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22日從四川巴中市應急管理局獲悉,該市巴州區、平昌縣等地境內出現的暴雨或大暴雨天氣,已致42237人不同程度受災,緊急轉移安置248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200萬元人民幣。消防員雨中緊急排澇。
  • 【國家防總:今年洪澇災害已致26省份1938萬人次受災】國家防總有關...
    2020-07-03 21:11:08來源:FX168 【國家防總:今年洪澇災害已致26省份1938萬人次受災】國家防總有關負責人3日表示,截至7月3日9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湖北等26省(區、市)1938萬人次受災,87.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
  • 2016全國洪澇災害地圖:暴雨受災情況一覽 安徽湖北最嚴重
    今年入汛以來,連續強降雨天氣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截至7月3日統計,全國已有26省(區、市)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3282萬人,因災死亡186人,直接經濟損失506億元。  根據不完全統計,6月30日之後的強降雨所帶來的洪災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集中在浙江、貴州、湖南、湖北、江蘇以及安徽。其中,安徽和湖北兩省受災最為嚴重。
  • 暴雨預警連發29天:13個省份1216萬人次受災,78人死亡失蹤
    6月以來,全國暴雨預警連發29天,四川、廣西、貴州、湖南等13個省份1216萬人次受災,78人死亡失蹤。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已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防汛救災工作專門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加強汛情監測,及時排查風險隱患,有力組織搶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維護好生產生活秩序,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 廣西多地遭遇暴雨襲擊,已致97599人受災,4死1失蹤!
    28日上午,記者從自治區應急管理廳自然災害救援處獲悉:截至28日10時,本次災害過程造成全區97599人受災,因災死亡4人(桂林市灌陽縣2人、資源縣1人,河池市環江縣1人)、失蹤1人(桂林市資源縣),因災受傷4人,緊急轉移安置8395人;農作物受災3984.69公頃
  • ...南方洪澇災害共造成3020萬人次受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
    每經編輯:步靜1丨加州就「留學限制」新規起訴美政府據環球網,多家美媒報導,當地時間9日下午,美國加州總檢察長澤維爾·貝塞拉宣布加州將就「留學限制」政策正式起訴川普政府。3丨南方洪澇災害共造成3020萬人次受災據央視新聞,截至7月9日14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27省(區、市)3020萬人次受災,140人死亡失蹤,172.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60.1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2萬間房屋倒塌,25.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
  • 安徽等11省(市)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共造成3417.3萬人受災
    受強降雨影響,淮河流域江河來水偏多1.5-2倍、長江中下遊流域偏多4-6成,引發嚴重洪澇災害。2.8月中旬川渝及陝甘滇嚴重暴雨洪澇災害8月10-17日,西南地區東部、四川盆地至陝西、甘肅等地連續出現多輪強降雨過程。其中,四川盆地中西部和甘肅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到4倍,陝西西南部及雲南偏多五成。強降雨引發長江上遊發生特大洪水,三峽水庫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多地暴發山洪、泥石流等災害。
  • 入汛以來全國13省發生洪澇災害 因災死亡94人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消息,截至6月11日統計,入汛以來全國累計有13個省份發生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465千公頃,受災人口848萬人,因災死亡94人,失蹤78人,倒塌房屋2.71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74.45億元。
  • 蘭州新區將開始承接隴南等地暴雨洪澇災害災後重建搬遷
    甘肅隴南市發改委網站近日公布的消息顯示,蘭州新區牽頭編制的《蘭州新區承接隴南等地暴雨洪澇災害災後重建搬遷安置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印發實施,為下一步實施搬遷安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另外,甘肅省政府也在本月公開了《隴南等地暴雨洪澇災害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這份規劃提出「大力引導文縣、舟曲縣重災區等受災群眾,向蘭州新區等地跨區域搬遷安置」。
  • 堅持防減救並重 強化全災種管理 全力以赴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特別是今年入梅以來持續強降雨造成的洪澇災害損失最為嚴重。今年全省災害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多,出現歷史罕見汛情。但洪澇災害受災範圍廣,造成損失重。省減災救災辦再次強化部署安排,要求各地明確責任主體,配齊基本設施,嚴格安置管理,加強生活保障。應急、公安、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消防等部門和基層政府積極配合,堅決維護集中安置點秩序,保障入住人員安全,確保受災群眾轉得出、住得好、穩得住。各地同時密切跟蹤分散安置群眾,給予適當生活補助。
  • 廣西廣東福建湖南等地出現強降雨
    最近兩天,廣西、廣東、貴州、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出現強降雨天氣。廣東中部、廣西桂林和柳州、湖南懷化和邵陽、福建莆田等地出現了大暴雨。在廣西,持續的大暴雨導致多地水位上漲,截至6月7日,廣西氣象臺已經連續6天發布暴雨預警。7日,廣西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應急響應。
  • 馬來西亞強降雨持續 東部沙巴地區多地受災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7日晚至28日,受持續降雨影響,馬來西亞東部沙巴地區多地出現洪澇災害。馬新社報導稱,受災地點包括哥打毛律、哥打馬魯都、兵南邦、根地咬和鬥亞蘭(Kota Belud, Kota Marudu, Penampang, Keningau, and Tuaran)這五個地區,多地出現河水上漲、路面坍塌等現象。 沙巴民防部隊28日表示,已在當地設立3個臨時疏散中心,總計接受49名受災群眾,並持續展開救援。截至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報告。
  • 「彩虹」災難:廣東龍捲風已致近100人死傷 廣西87萬人受災
    10月4日,受強颱風「彩虹」外圍環流影響,廣東佛山、汕尾、廣州等沿海地區多處出現龍捲風,最遠處離「彩虹」登陸點將近700公裡。其中佛山龍捲風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傷,這是廣東近幾年來發生的又一起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龍捲風事件。
  • 武漢發放棉衣棉被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武漢發放棉衣棉被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0:07 來源:楚天都市報   武漢已發放棉衣棉被1.3萬件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葉文波 通訊員吳學智 實習生劉錫文 馮佩瑤 陳肖依)近日,武漢市備災中心倉庫門前排滿了多輛大貨車,託盤上滿載著一捆捆棉衣棉被的叉車在倉庫內外穿梭,工作人員有條不紊開展清點、核對、籤收、裝卸、押運等工作(如圖)。
  • 洪澇之下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入汛以來,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據監測,全國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873萬人次受災。災害發生以來,各地水、電、路等受損基礎設施恢復得怎樣了?受災群眾的吃、住等基本生活保障是否正常?如何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 轉移受災群眾10000餘人!洪水來襲,看東至人如何破「敵」
    轉移受困群眾、巡查山塘水庫、清理路面雜物……災情發生後,鎮村幹部立即挨家挨戶排查險情,及時組織動員危險區域人員轉移,緊急營救受困群眾集中安置;落實專人全天候觀察監測地質災害隱患點、河道、水庫、低洼地等情況,嚴防次生災害發生;對道路過水段、塌方段進行封路,及時拉警戒線、設警示牌,安排搶險救災隊伍對塌方、滑坡路段進行清理,確保不發生任何危險。
  • 廣西多地遭遇「龍舟水」 他們在暴雨中逆行
    近期,廣西多地尤其桂北一帶下起「龍舟水」,接連遭遇大雨、暴雨甚至是大暴雨的災害天氣,局部地區還出現了8級以上大風,給老百姓的日常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廣西移動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積極開展抗洪救災保通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