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混改雲南實踐觀察:百年變局下文旅央企的改革恆心和初心

2020-12-14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陳婷 昆明 騰衝報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站在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門檻上,回首來路,在改革開放、民族復興的偉業中,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複雜變化的國內外形勢對於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也讓社會對促進國資國企改革迸發新活力充滿更多期待。

隨著今年6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全面啟動。從改革開放,到國企改革,發軔於深圳的華僑城集團35年來始終與「改革」這一關鍵詞緊密相連;而作為深耕文化產業、旅遊產業這兩大國民經濟「幸福產業」的中央企業,為人民美好生活賦能的「初心」也在其發展之路上一以貫之——前者順應市場邏輯,後者呼應社會責任,這是華僑城為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寫下的生動註腳。

以「混」促「改」:激發企業活力 向市場要效益

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簡稱「混改」),是激發國有企業活力的重要途徑。華僑城在雲南的混改實踐,是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圍繞建立更加高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大刀闊斧推進系列改革的鮮活樣本。

2015年,彼時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三期疊加」之際,粗放型經濟模式逐漸成為過去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內容日漸豐富。而立之年的華僑城在原有「旅遊+地產」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調整為「文化+旅遊+城鎮化」「旅遊+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模式,並將全域旅遊定義為其中一個「突破口」。

與之不謀而合的是,雲南近年來也按照「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雲南」的理念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加快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2016年,華僑城與雲南省政府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2016年12月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將混改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長期浸潤在「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特區精神下的華僑城,聞令而動、先行先試,在滇積極開展央地混改,依託旗下華僑城(雲南)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集團」),戰略重組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博集團」)和雲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文投集團」),並啟動「雲南大會戰」,提出「戰區主戰、兵種主建、平臺搭建、資源獲取」的作戰模式。

「行業龍頭企業並非意味著『錢多』,更重要的是有著完備的產業鏈體系和成熟的市場思維。與當地政府、當地企業合力開發建設和運營團隊的互補效應就顯現出來了。」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這一思路下,華僑城遍布全國的各級企業也紛紛向雲南三家集團提供產業幫扶、項目規劃、資金支持、人才輸送等全方位的支援。

在這其中,華僑城旗下華東集團、雲南文投集團共同打造的夢幻騰衝國際溫泉度假小鎮便是一個典型案例。位於雲南西南部,騰衝素有「極邊第一城」之稱。據了解,騰衝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騰衝入列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19年3月,華僑城華東投資有限公司和雲南創意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計以約10.2億元的成交價拿下騰衝騰越鎮寶峰社區9宗土地,面積超過700畝。同年9月,華僑城·夢幻騰衝文旅綜合項目啟動。夢幻騰衝國際溫泉度假小鎮以「歡樂旅居目的地」為定位,配套秘境森林樂園、溫泉度假酒店、夢幻騰衝大劇院、歡樂主題商業街等多元業態。其中,聯合歡樂谷集團運營的秘境森林樂園已於今年11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

刀刃向內,直面沉痾。但凡每一場改革,陣痛總是如影隨形。「跨越式指標+斷崖式考核+市場化薪酬」,這是華僑城推進戰略重組採取的第一項改革措施。從改革重組之日起,華僑城便用好市場化經營機制的激勵「工具箱」,制定跨越式任務指標,對於經營性關鍵指標採取斷崖式考核,健全差異化薪酬和業績考核機制,切實做到收入能高能低。

「十三五」時期,世博集團、文投集團旗下各級企業經受住了這一考核激勵機制的考驗,並激發了自加壓力、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從部分關鍵經營數據可管窺其成效:與重組前的2016年比較,雲南世博集團2019年實現營收增長82.56%,利潤總額增長381.43%;雲南文投集團2019年實現營收增長14.3%;利潤總額增長63.86%。

聚焦主業:深耕「幸福產業」的定力與耐力

文化、旅遊市場消費規模日益增長、潛力巨大。然而,文化和旅遊類項目開發周期、回報周期都比較長,不屬於「來錢快」項目,往往也不受市場「熱錢」的青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文化和旅遊這兩大國民經濟「幸福產業」,事關民生福祉,其開發建設和運營,須臾不可短視。從這方面來看,華僑城近年來的相關布局,無疑體現了作為中央企業的初心使命,以及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率先垂範。

從市場公開數據可考,近年來,華僑城「去地產化」進程正持續加速:一方面,其在保證合理利潤區間基礎上推動地產項目出售,今年10月、11月,華僑城先手公開轉讓資產近10次,出讓總金額逾50億元;另一方面,則進一步聚焦文旅主業,加大文旅用地拿地力度,並在策略上發揮產業經驗優勢,向輕資產性質的管理輸出等逐步轉型升級。具體到文旅項目開發建設的微觀觀察,華僑城在其高質量發展的堅持上,展現出了不俗的定力和耐力。

回顧雲南文旅發展史,昆明世博園曾是濃墨重彩的一筆。199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昆明舉辦,承載了一代昆明人的記憶,也就此成為雲南文化旅遊的重要符號。據了解,昆明世博園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會會址,也是中國第一個A1級的世博園。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昆明世博園業態單一、觀賞性有餘而參與性不足等發展瓶頸日益突出,這也是全球世博園區普遍面臨的「後世博」新課題。

2017年,華僑城集團戰略入滇後承擔起了破解這一「世界級」難題、建設「新世博園」的重任。據華僑城雲南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程大厚介紹,華僑城對世博園的改造提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傳承世博文脈、保留世博記憶;其次是保持世博園的生態、將其與城市融為一體;最後是解除對門票經濟的依賴,打開世博園大門讓市民共享世博園的美麗風景。為此,華僑城邀請了近30位國內外各領域的專家,從策劃、規劃、研究三個方面參與昆明世博園的煥新升級。

「昆明世博園的創新升級不是簡單的翻新工程,我們的定位是要在經典之上再造精品,要打造新時代的文化旅遊標杆項目,樹立世界級旅遊綜合開發新典範。」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姚軍這樣創想「新世博」的藍圖,而改造策略中的「持續發展」正是這一目標實現的內生動力。

35年來,華僑城已將「先規劃,後建設」的開發理念融入基因。在昆明世博園改造項目的規劃中,建設團隊應用「雨水花園」「海綿城市」等新型生態環保科技手段,提升「新世博園」的整體環境生態,以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帶動城市發展轉型升級。

創業維艱,守成更是不易。立足當下,新時代新階段的高質量發展必將是一場耐力賽。對於文旅產業而言,其項目普遍具有開發周期長的特點,雲南全域旅遊的深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風物長宜放眼量,而華僑城也早已做好花10年甚至更長時間描繪雲南全域旅遊美麗畫卷的準備,紮根於此,成為推動雲南旅遊可持續、跨越式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當年蛇口開山炮聲猶言在耳,彼時的華僑城突破傳統的「三通一平」開發區建設模式,以超前的規劃視野和膽識,打造了時至今日仍被眾人稱道的華僑城片區。在這片位於城市核心區的區域,植被茂盛、生機盎然,社區居民、遊客、企業員工、商戶等各種不同身份角色交織其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可從片區設計的種種細節中挖掘到諸多現實映照。

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之路無坦途。聚焦百年變局下的文旅產業發展路徑,華僑城正蹚出央企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相關焦點

  • 騰挪背後:華僑城的雲南混改實踐與文旅新徵程
    此「騰挪」和彼「騰挪」之間,也真實反映了華僑城在快速擴張和戰略轉型期,通過加速資金變現,用以支持戰略性文旅產業的合理之舉。 與激進擴張型企業相比較,央企華僑城的高質量發展轉型之路還算相對「溫和」。
  • 雲南城投集團「混改」未知數:新戰略定位一夜回到六年前 央企保利...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北京報導央企與地方國企的混改,若有風吹草動便引發極大關注。《華夏時報》記者從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獲悉,該行瞄準雲南城投集團的最新戰略定位,就建信理財50億元資產收益權融資項目與雲南城投集團達成共識,接著轉入首期資金30億元。建行雲南省分行此舉與近日市場傳出的消息極吻合,該消息說保利集團將退出雲南城投集團混改,取而代之的是地方政府以醫療、文旅等資產對雲南城投集團進行注資。
  • 華僑城集團:助力雲南旅遊產業跨越發展
    2017年,雲南省制訂了全域旅遊創建實施方案,華僑城集團戰略入滇,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創建「中國最美省份」「旅遊革命」「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戰略相關決策部署,深度參與雲南旅遊大開發。三年來,華僑城用初心、決心和匠心踐行著助力雲南旅遊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承諾。
  • 華僑城的變與不變
    恰逢「十三五」圓滿收官之年,11月11日,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僑城」)迎來了35周歲生日。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十三五」期間,華僑城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根主線,將「文化+旅遊+城鎮化」和「旅遊+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發展模式向縱深推進,科技創新動能不斷釋放,交出了一份令行業矚目的「成績單」,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央企樣本。
  • 主流媒體代表走進華僑城廣東項目 「粵」見城市文旅新創想
    流媒體組成的城市觀察團走進肇慶、茂名、順德,參觀華僑城華南區域文旅標杆作品,一睹華僑城的造城抱負,「粵」見城市文旅新創想。   35載「粵」見初心   助力城市文旅發展   35年,60餘座城市的輝煌履歷,早已將「華僑城」的名字深深鐫刻進人們的腦海。回望初心,華僑城用歡樂詮釋文旅的時代魅力,用創想探索文旅的更多可能,打造一座座文旅標杆作品與城市共發展。
  • 雲南城投混改鬧劇:董事長上任7個月下課 11年後重走「老路」
    除了變賣資產,缺錢的雲南城投想到引進同為國資的保利集團參與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可旁人終究是「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尾」。去年10月原保利集團高管衛飈被任命為省城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僅僅7個月時間(2019年4月30日),雲南城投宣布不與保利集團「玩了」,雲南城投在脫離雲投集團11年後重歸懷抱,雲南國資委副主任楊敏接替衛飈擔任雲南城投黨委書記、董事長。如此戲劇性的混改告一段落。
  • 康旅產業成熱點華僑城以四大核心競爭力前瞻布局
    近日,第五屆安仁論壇在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舉辦,此次論壇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國務院參事室、中華文化促進會、華僑城集團共同主辦,旨在圍繞「新型城鎮化與康旅產業」主題,結合理論和實踐,為新型城鎮化與康旅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案例和智慧。
  • 廣發固收:城投混改成功的案例有什麼規律?
    成功混改的城投主要有幾個特點:1. 土地資源優質,具備吸引力。2. 從事的業務與戰略投資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戰略投資者進駐之後,可以快速強化自身集團業務或者開拓新區域。3. 混改標的以城投子公司為主。8家城投混改中,僅2017年華僑城直接混改雲南城投,其餘均為混改城投子公司。
  • 探索「明日邊際」、引領文旅創新未來 2020華僑城策劃規劃聯盟大會...
    ,華僑城集團董事會秘書關山,華僑城股份總裁助理劉冠華等華僑城集團內部領導和核心骨幹;華僑城策劃規劃聯盟專家郭仁忠院士、孟建民院士、嚴迅奇教授(線上)、呂斌教授、俞孔堅教授、朱榮遠先生、王富海先生、翁菱女士、劉曉都先生、何昉教授、吳必虎教授、孫冕先生;成員單位代表、新聞媒體等。
  • 城投混改知多少?
    成功混改的城投主要有幾個特點:1. 土地資源優質,具備吸引力。2. 從事的業務與戰略投資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戰略投資者進駐之後,可以快速強化自身集團業務或者開拓新區域。3. 混改標的以城投子公司為主。8家城投混改中,僅2017年華僑城直接混改雲南城投,其餘均為混改城投子公司。
  • 明日邊際:2020華僑城策劃規劃聯盟大會圓滿舉辦
    ▲華僑城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姚軍致辭喬恆利表示:「聯盟大會秉承了深圳包容跨界的基因,華僑城以央企的號召力、責任感和使命感,召集起這樣一個匯聚全球智力資源的策劃規劃聯盟,希望華僑城集團能和專家、團隊一道,繼續為中國文旅產業發展貢獻智慧,持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貢獻力量。」
  • 混改已經進入死胡同,雲南聯通混改已死!
    但是,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可以說:中國聯通混改已經進入死胡同,而最先混改的雲南聯通混改,筆者認為已經是死局,最後的結局是雲南省只有雲南移動和雲南電信!  01雲南聯通混改的結局!一個字:敗!二個字:完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 中聯通混改雲南公司在爭議中剝離,國資流失嫌疑待解
    中國聯通的混改之路中國聯通於2017年8月21日公布混改方案。根據方案,聯通集團引入包括騰訊、百度、京東、阿里、中國人壽、蘇寧雲商、光啟互聯、淮海方舟、興全基金與結構調整基金等戰略投資者,同時對核心員工採取股權激勵模式,該方案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大」混改方案。據悉,雲南聯通早已在2016年底就已經開始施行混改。
  • 保利入局混改擱淺 雲南城投51億資產出售控股股東與董事長換帥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 低調「接觸」不到一年,市場傳出保利參與雲南城投混改或正式擱淺。4月30日晚,雲南城投發布的一則資產出售公告和人事任免,則從側面印證上述推測。公告稱,雲南城投已與控股股東省城投集團籤署《股權轉讓協議》,出售其持有的18家標的公司,標的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50.9億元。
  • 新華聯集團積極參與國企混改 與湖南建工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新網12月4日電 日前,新華聯集團與湖南建工集團在深圳華僑城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整合優勢,在混合改革試點、產業鏈供應鏈的升級和大灣區項目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層次合作。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與湖南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典維出席籤約儀式。
  • 雲南城投轉型「生死關」:債務壓頂、業績巨虧、混改待考
    作為雲南首家上市房企,雲南城投曾對當地房地產市場發展、融資渠道開闢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2014年國發43號文出臺,我國城投公司迎來剝離地方融資平臺職能、自我轉型升級的關鍵口。顯然,配合政策環境轉型多年的雲南城投,還未找到適合自己的造血模式,只可寄希望於還未成型的集團混改、資產重組。
  • 2019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盛大發布沸騰六個月的歡樂大禮包重磅來襲!
    華僑城集團秉持央企責任擔當,不斷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新產品、新服務、新體驗。2018年10月,華僑城統籌旗下百餘家文旅企業,成功舉辦首屆文化旅遊節,作為全球首次由企業舉辦的歷時最長、活動最多、覆蓋面最廣、類型最豐富的旅遊節慶,開啟了世界文旅節事活動新時代,為人民的美好生活帶來了優質體驗和文化滋養。
  • 雲投集團參與的國企混改基金成立
    雲投集團參與的國企混改基金成立 供圖雲投集團參與的國企混改基金成立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李繼洪)12月18日,記者從雲投集團攜手雲南省投資協會、雲南股權投資基金協舉辦的高峰論壇上可解到,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牽頭髮起設立了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
  • 雲南城投藏「暗礁」
    樂居財經 曾樹佳 發自昆明一夜之間,雲南城投(SH:600239)密集地發布了38份公告文件。其中,除了一份是宣布控股股東「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名稱變更為「雲南省康旅控股集團」之外,其餘的皆為調整資產重組方案的陳述。
  • 萬科與雲南城投的私密往事被洩露,原來是這樣的……
    雲南,彩雲之南,一個神奇之地。 萬科,曾經的中國地產一哥,其向雲南的戰略挺進充滿了奇幻的城投色調。如今,儘管手中握有大量土地的雲南城投因為許雷自首和混改的失敗而最終變成了雲南康旅控股集團。但回首萬科與雲南城投的10年過往,在中國地產發展史仍具有獨特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