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孫子首回大陸,解決2件頭疼事,一是兩蔣移靈,另一個是啥

2020-12-14 騰訊網

1996年1月,蔣介石的愛孫蔣孝勇,伴隨反胃和吐血症狀,意識到身體要出毛病了。

去榮民醫院瞧後,被診斷得了不治之症惡性腫瘤。思想一番激烈的鬥爭後,他拿起電話。

故意輕鬆的語氣告訴美國求學的兒子蔣友柏,「身體檢查出不太好的徵兆,大夫想打開我的肚皮看看裡面怎樣的情況。」

一個越洋電話過去,蔣友柏饒大半個地球,火速奔回臺北,祈禱著,一定是醫生弄錯了。

術後醫生跟病人家屬說「癌細胞擴散了,剩的時間不會很長。」48歲的蔣孝勇要做的事太多了。

大兒子蔣友柏還在大學念書,19歲的二兒子畢業典禮,還能堅持到那一天嗎?6歲的小兒子蔣友青,還那樣的小,生日派對裡沒了爸爸的身影,將是多麼失望。還想回大陸看看,也算替祖父蔣介石和父親蔣經國完成了心願。

順便請北京的老中醫給自己瞧瞧,據說大陸的中醫在治療癌症方面不錯。

化療、放療後,病情稍微好轉些,蔣孝勇說:「歸鄉路再難走,這一遭也要走啊!」

此願望的背景是,兩蔣浮棺至今未下葬,暫厝臺灣慈湖蔣家寢陵,等時機成熟,到大陸下葬。

蔣介石後代想回大陸,相關部門始料不及!令人欣慰的是,雖說不公開,可大陸方面很歡迎。

並周道妥當給蔣孝勇安排好醫院,還有回奉化老家等行程。因首次大陸行牽涉問題廣,官方未公開。

蔣孝勇的兒子蔣友柏在個人傳記中,對此一行有詳細的記述,「北京治癌、和曾祖父蔣介石、祖父蔣經國移靈,兩件非常難實現的事,我和父親心裡很清楚結果,可還是無怨無悔的來了,能在父親生命的盡頭,能一家人一起回一趟久別幾十年的故鄉,第一次的大陸行我們倍感珍惜。行途中,悲喜交加,如打翻了五味瓶。」

大陸為留住蔣家第三代唯一男丁的生命,可謂盡心盡力。

若能有奇蹟發生,對蔣家、對兩岸關係,乃至祖國統一,有超越救死扶傷的非凡意義。

老中醫給蔣孝勇開了藥方,陳皮、沙參、茯苓……

蔣孝勇僅是看著這樣的藥方,心裡便很溫暖了,中國厚重博大的醫學,很親切的藥名!

蔣友柏回憶說,「中藥,不要說喝了,即便聞著就覺得難以下咽,令我不解的是,父親雙手捧起藥,喝的一滴不剩,臉上看不到絲毫的苦,說藥裡蘊含有久違祖國的氣息,那是他們祖孫三代夢寐以求的氣息。」

終究已散開的癌細胞,是凡人無能為力的。蔣孝勇在北京醫院沒有堅持一個療程,就急於奔赴此行的其他心願去了。

數月後,在臺北去世,臨終前,他說了一句感動華夏人的話:「蔣家人永遠是中國人,炎黃子孫的後代!」

此話背景是,在臺灣政界舉步艱難的蔣家第三代第四代,已移民加拿大。

到了加拿大,蔣孝勇很擔心孩子們沒了語言環境,不願碰中國文化了,他買來金庸小說,鼓勵孩子們讀。

在他的引導和薰陶下,蔣友柏在後來的事業中,滲透著中國文化。泉下有知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該是很欣慰了。

當年敗退臺灣的老蔣,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的子孫後代對故土的掛念、嚮往和依賴如此的迫切。

這無疑離不開蔣家的家風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宋美齡告訴孫子,如果不能將蔣介石安葬回老家!大陸還有一個地方
    蔣介石和宋美齡都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作為蔣介石的後人也不例外。宋美齡在1995年曾對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勇說過,希望能將「二蔣」移靈回大陸老家安葬。蔣孝勇聽後很吃驚,不知為何阿婆宋美齡為什麼那麼堅持。
  • 80歲的蔣緯國,代表家人第一次對臺媒吐露心聲:希望蔣介石移靈大陸
    蔣介石泉下有知一定會埋怨他兒子欠考慮,或許蔣經國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的失誤呢。此話怎講? 兩蔣是腿一蹬眼一閉一抹黑啥都不用管了,然而,他的後代子孫們招架不住了。 蔣介石和蔣經國可是他的老領導吧,他上臺後就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去蔣化」。怎麼去呢?
  • 蔣介石的孫子得癌症後回浙江祭祖,買門票進祖宅,祖墓前跪地痛哭
    1993年8月4日,蔣介石長孫蔣孝文的妻子徐乃錦代表蔣家後人第一次回溪口老家。 徐乃錦的溪口之行,非常成功。引起了蔣孝勇的極大關注。 蔣孝勇是蔣介石的孫子,是蔣經國和他的俄籍妻子蔣方良所生的幼子。 孝勇於1948年出生。長大後,進入臺一所軍校開始讀書。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後,為何忍不住失聲痛哭?
    蔣介石的孫子名叫蔣孝勇,他在48歲的時候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的祖宅,卻忍不住失聲痛哭,這是怎麼回事兒呢?蔣孝勇是家裡最小的一個,他非常聰明,從小就懂得討大人的歡心。大人們也特別寵愛這個孩子,但是沒有讓他成為驕縱的官二代。蔣孝勇長大以後依舊非常懂事,沒有給家人製造過什麼麻煩。
  • 蔣介石孫子臨死前回老家溪口探親,臨走前說的話讓人感慨
    4月25日這天,蔣介石帶著親信部隊逃往臺灣臨走前有人問他「總統什麼時候再回來?」蔣介石沒有回答,只是向大家伸出三根手指。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蔣介石這一去直到去世都沒有再回來大陸。中國人都講落葉要歸根,大陸始終成了蔣介石晚年的心結,就像臺灣詩人余光中寫的《鄉愁》「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卻忍不住抱頭痛哭,寫下5個字,字字戳心
    因為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分別了幾十年,從解放戰爭結束後,到現在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了,其實,早在蔣介石統治臺灣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老兵都嚷嚷著要回祖國探親,但是,當時的蔣介石,絲毫不在乎這些老兵的心情,說不能回就不能,即便蔣介石自己也是想要回到大陸看看的,但是,他卻採取了強硬的政策,不允許任何人回到大陸。
  • 蔣介石生前告訴宋美齡:除了老家,大陸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安葬他
    原標題:蔣介石生前告訴宋美齡:除了老家,大陸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安葬他 隨著蔣經國的去世,蔣家在臺灣大勢已去,其後人也紛紛離開臺灣省遠赴國外定居。「去蔣化」也在這時大肆放縱,蔣介石的雕像遭到人為的毀壞,例如潑油漆,更有甚者還將其腦袋也砍去了。
  • 1996年蔣介石唯一回大陸祭祖孫子,痛哭著對妻兒說:我們是中國人
    然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作為戰敗方,敗退到了臺灣,建立了國民黨政權。在蔣介石的一生中,曾經有過四段婚姻,而宋美齡成為了他最終的伴侶。但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以後,卻沒有生育過一兒半女。這件事情一直到蔣介石的孫子輩中,終於實現了回家的夢想。當蔣介石的後人來到魂牽夢繞的家門口時,竟然需要買票才能回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蔣家子孫能否回到家鄉祭祖嗎?新中國成立之時,曾經與人民抗衡許久的國民黨蔣介石的政權,隨著老蔣逃往臺灣而告終。
  • 蔣介石孫子來大陸探親,在祖母墓前哭著說了五字,令人感慨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小孩子見不相識,笑問客從哪裡來?」《回鄉偶書》是賀知章從小就背的,這首詩表達了遊子漂泊在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就我們大家而言,年少時志趣相投,可到了年老時愈加覺得家鄉情意濃烈,說到底也只有家鄉才是最後的歸宿。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時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卻忍不住失聲痛哭
    蔣孝勇,是蔣介石最為疼愛的孫子,從小聰明機靈,也十分乖巧懂事,在長輩面前非常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寄予了厚望。而他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成為了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長大之後,蔣介石希望他可以像自己一樣,於是讓他報考了軍校。但是在學校裡,有一次訓練,不小心扭傷了腳腕,在家休養了很長一段時間。
  • 蔣介石孫子回大陸祭祖,見到祖宅後含淚說了5個字,卻字字戳心
    1949年蔣介石深知自己在大陸敗局已定,因此在安排好撤退的部隊之後,蔣介石帶著蔣經國最後一次回到老家奉化溪口鎮,看著家鄉的一幕幕,蔣介石的心裡五味雜陳,在祭拜了母親之後,蔣介石揮淚與村民告別,當有人問他什麼時候還能回來,蔣介石沒有說話,只是伸出了三根手指頭,然後就匆忙離開了,至此之後蔣介石再也沒能回來過。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然知道父親在那一戰中受到的恥辱有多麼的大,他不願意再踏入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臺灣畢竟不是他們真正的家。
  • 蔣介石後代刻意隱瞞身份回大陸故居,一個小細節,被管理人員認出
    1996年春,蔣介石生前最愛的孫子,48歲的蔣孝勇查出食道癌晚期,這個春天,將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抹綠。 蔣孝勇有一個未了心願,不多的時日裡,他想回大陸奉化溪口掃墓。 開始,家人不斷勸他放棄回大陸,腫瘤不斷惡化,經不起長途跋涉的遠行。
  • 蔣介石給自己選了三處墓地,為何至今仍然沒有下葬?
    中國古代的帝王將相十分看重自己的身後之事,對於葬地的選擇十分慎重。蔣介石具有濃厚的傳統思想,當他還在大陸時,不到花甲之年,就給自己選好了墓地,墓址共有三處。蔣介石最早選定的第一處墓址,是在其母王採玉的墓旁。
  • 蔣介石去世40周年︱威權時代,臺灣如何操辦蔣介石喪事
    蔣介石的喪事,不僅將臺灣地區的威權崇拜與領袖神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也預示著這一難以為繼的神話將會迅速走向破滅。而這場喪事留下的慈湖陵寢和中正紀念堂兩大建築,也在隨後的政治風雲中經歷了起起伏伏的命運,見證了臺灣地區從威權政治走向自由多元的時代變遷。
  • 蔣介石的孫子回溪口,買票進入不搞特殊,臨走說的兩句話令人感慨
    1949年1月21日至4月25日,這是蔣介石在家鄉的最後一段時光。蔣介石已經有了預感,大陸是無法繼續待下去了,於是在家鄉的最後一段時間裡,慰問族人、祭拜祖先親人、飽覽家鄉風景等成為日常生活主要內容。4月25日,蔣介石離開了家鄉。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回歸大陸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中國迎來新的曙光之後,臺灣和大陸禁止通行,許多家庭彼此分離,無法相見。有些人再也見不到他們所愛的人,而另一些人則是幸運的,他們等到生命最後一刻,終於有機會回到故土。蔣介石的孫子48歲重回溪口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 高華:蔣介石為何在大陸失敗
    高華:在大陸時代,蔣介石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率的軍政機構,用餘英時的話說,蔣介石是「無效獨裁」。內戰爆發後,國民黨無從建立舉國一致的軍事動員體制,「總體戰」只是一句口號,甚至連口號都稱不上。國民黨沒有辦法讓人民接受它對「戡亂」的解釋。雖然國民黨政府宣布全國進入「戡亂」時期,上海、南京、北平、武漢、廣州等大城市,仍一如往常,國人完全沒有進入非常時期的感覺。
  • 蔣介石因一事大罵孫中山之子,將其劫持回重慶
    這張珍貴的漏網照片是在1960年9月,一場記者會前,蔣介石忽然頑皮吐舌,強人形象下不曾曝光的的真性情讓人莞爾,這跟他平常的性格差很大。 在臺北「國史館」收藏的蔣介石檔案中,有蔣介石命親信根據自己日記編寫的事略稿本。1945年的蔣介石事略稿本,記錄了孫中山之子孫科在抗戰勝利後私自前往南京,後被蔣介石派人強行弄回重慶的一段隱情。
  • 9月18日,蔣介石在幹啥?
    「對粵」所為何事呢?原來在1931年2月28日,蔣介石與國民黨元老胡漢民因政見分歧而進行協商,在會談中胡出言不遜,蔣一努之下將其軟禁於湯山,這下闖了大禍,引起國民黨的分裂。1931年5月,汪精衛、孫科與粵系、桂系等頭面人物齊聚廣州,另立國民政府,與南京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