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ntel10的發布,可以看到市場上很多Z490主板都開始標配2.5G網絡接口了。而且隨著AMD更新的B550平臺讓2.5G埠進一步更新,這也促使用戶對於2.5G或者萬兆NAS有越來越高的需求。而QNAP作為一直在硬體更新走在前列的廠商來講,也更新了支持2.5G接口的453Dmini以及453D這樣的設備。而且一次標配兩個2.5G接口,處理器也更新到J4125支持核顯的一款處理器,讓453Dmini除了可以作為家庭NAS之外,還可以作為家庭影音伺服器。配合PLEX或者EMBY的硬體解碼,來實現更好的影音體驗。最近就收到一臺453Dmini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作為之前大熱的453Bmini的進階產品,這款產品升級了哪些。
外觀展示
QNAP包裝還是熟悉的設計,一側的產品型號貼紙也直接了當的寫明了產品處理器、內存等等硬體信息。避免用戶怎麼都搞不清產品配置的尷尬。
威聯通453D mini與453B mini採用了一樣的外觀設計,處理器升級到了J4125,核顯性能也更強勁,也更適合作為家庭影音伺服器,配合PLEX或者EMBY的硬體解碼都是不錯的選擇。。
產品正面除了開關之外,還設計了一個USB3.0接口和一鍵複製按鍵。
本身453D mini採用緊湊外觀設計,拿下磁吸頂蓋就看到硬碟倉位置。採用4盤位設計,一樣支持熱插拔設計。
QNAP一直堅持在產品一側附上一個設置說明,方便用戶使用。實際使用的時候不管在網頁端或者手機端都可以完成對NAS的設置。
主要的接口部分一樣設計在NAS後部,可以看到接口還是非常豐富的。電源適配器採用外置設計,這也是這款產品如此緊湊的原因。
接口方面453D mini是非常豐富的,配置了3個USB 3.0接口和一個USB2.0接口,兩個2.5G接口可是十分豪華。另外QNAP還保留了一個HDMI2.0接口,搭配HD600核顯更適合滿足用戶的4K解碼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這次升級的453D mini並不支持NVMe SSD緩存加速,不過內存方面則是一步到位標配了8GB DDR4 2400內存,而且還採用雙通道設計,為後期解碼讀寫提供了不錯的支持。
內存更換升級倒也簡單,拆開就可以看到內存。打開後可以看到採用的是金士頓的DDR4 2400的內存,兩根4GB內存剛好組成雙通道。
使用感受
成品NAS使用倒也是非常簡單,取出硬碟直接安裝即可。支持3.5/2.5寸硬碟安裝,如果和大多數玩家一樣,採用3.5寸硬碟的話還支持免螺絲安裝。另外453Dmini相比上一代而言,風道設計改了,散熱效率相對比有很大提升。
硬碟方面考慮數據安全,我選擇了希捷的酷狼Pro系列和酷玩系列。4塊6T酷狼Pro HDD,酷狼和酷狼Pro系列是希捷專門為 NAS 存儲設計的NAS硬碟,所以在可靠性上應該有一定的保障,在針對多盤位的機械硬碟實現了更好的平衡,還針對RAID 會有一定的優化。這次正好拿了希捷最近更新的酷狼Pro硬碟。
本身我一直對數據的標準就是硬碟有價數據無價,很多時候硬碟可以隨便買,但是真的數據丟失了那樣的損失是金錢無法估算的。相比拆機盤的價格,我覺得有時候還是要選擇性能和質保都更放心的NAS專用硬碟來使用。希捷酷狼硬碟Pro本身還附送了一次原廠數據救援服務(京東:2020年9月1日起購買的出廠日期不早於2020年1月1日的希捷酷狼系列NAS硬碟均享受3年原廠數據救援服務)。要知道一次重要文件的誤刪、硬碟意外損壞或者扇區損壞導致的數據丟失,數據恢復可是非常麻煩而且非常貴的。但是希捷可以提供一次免費數據恢復,而且還可以加密返還。不怕遇到冠希哥的意外情況。
系統設置:
設置方面可以通過Qfinder Pro軟體快速找到區域網內的NAS,根據彈出設置就可以完成對你NAS的全部設置。
設置界面一路無腦下一步即可,整體需要注意的就是關於管理員密碼的設置、針對不同系統的設置需要勾選一下。
之後設置就十分簡單,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硬碟模式。在對不同平臺支持上我建議都勾選吧,此外的設置一路下一步即可。最終就是熟悉的QTS4.5.1系統界面了,與之前變化不大。這次更新最大的亮點可能還是來自於QuMagie這個APP,一般大家選擇NAS用來做照片備份是最常用的功能了,通過AI智慧相冊功能可以實現照片更好的管理功能。另外就是HDMI顯示應用程式,453Dmini本身還可以變身家庭影音播放器。
進入系統後,第一步還是需要對硬碟進行設置。根據你的需要配置硬碟模式,我是設置了Raid5模式,日常兼顧速度與容量。
通過QNAP內置軟體還可以對硬碟進行測速,實測單盤讀寫可達200MB/s,配合453Dmini的2.5G接口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盡最大可能滿足用戶高速傳輸線需求。
完成了硬碟測試之後,我在網絡設置中查看NAS連接速度是否正常。可以看到在配合華碩的AX89X之後,453Dmini的網絡接口被正常識別為2.5G,實際如果你還沒有2.5G或者萬兆路由器的話,本身453Dmini也有兩個網絡接口,可以通過鏈路聚合的方式來提升傳輸速率。
iSCSI設置:
另外一般NAS我都會分一部分空間給電腦,主要也是由於我現在很少給電腦配置傳統的機械硬碟了。這次設置也看到QNAP的iSCSI設置為單獨的一個app叫做iSCSI與光纖通道。可以在這個APP中設置管理iSCSI空間。此外還支持設置遠程磁碟,就是可以把這個NAS中的空間存儲到另一臺伺服器上的iSCSI LUN。
在電腦的Windows管理工具中可以找到iSCSI管理程序點擊打開,我是覺得在開始菜單中找到你電腦中的iSCSI是最省事的一個辦法,當然還有很多別的設置辦法,這裡我就分享這個吧。
很多用戶使用NAS會有一個使用場景,就是讓NAS分出來一定空間來給電腦使用,對於筆電這樣硬碟較小的設備時這個功能就尤為實用。如果需要ISCSI功能的話在存儲與快照總管中設置好你需要的ISCSI空間即可。之後在電腦端使用ISCSI發起程序中查看並連接對應的ISCSI。
完成了上面的設置之後,你會發現本身我的電腦下並沒有出現你之前設置的iSCSI硬碟。這裡還需要點擊計算機--管理找到磁碟管理設置一下。
之後可以在計算機管理中看到最新掛載的硬碟了,之前分配的2T容量可以在這裡像設置本地磁碟一樣設置。
掛載好之後就可以用硬碟測速軟體對於掛載的iSCSI硬碟進行測速,在2.5G網絡下讀寫速度要比一般臺式機HDD讀寫快不少,這個速度和一般入門級SATA 3接口的SSD類似了。
本身我還要QNAP的一款USB3.0轉5Gbps的網絡適配器QNA-UC5G1T,接入453Dmini後可以直接使用。配合AX89X的萬兆接口使用,可以看到傳輸速度正常識別為5Gbps。
通過AS SSD軟體測試掛載的iSCSI網絡硬碟的速度也可以看到,相比在2.5G接口下又有不少的提升。對於有高速傳輸需求的用戶可以考慮加裝這款QNA-UC5G1T看看。
傳輸測試:
另外分別在不同條件下進行了實際傳輸測試,在1Gbps千兆環境下實測可以看到讀寫都穩定超過了110MB/s。
在配合AX200無線卡時,搭配WiFi 6的路由器傳輸速度如圖。實測感覺體驗下來,目前AX200這款無線網卡表現還是十分尷尬的,雖然傳輸速度最高可達2.4Gbps但是實際傳輸表現可能還不如Intel的9560表現搶眼。
實測在搭配支持160Hz頻率的5G路由器,Intel 9560在傳輸速度在1.7Gbps下傳輸速度可達110MB/s。就是發現在無線條件下傳輸速度上並不算十分穩定。
Intel 9560在867Mbps速率下連接時,讀取速度可達81.3MB/s,寫入速度可達64.4MB/s。
在NAS端2.5G、PC端萬兆下測試讀寫均與之前AS SSD軟體測試結果一致,讀寫296MB/s,寫入290MB/s。
在搭配QNA-UC5G1T之後實測實際寫入可達406MB/s,讀取可達382MB/s。整體表現還是非常優秀的,我是更推薦可以搭配5G網絡來實現更好的傳輸體驗。
總結
使用過多款nas之後覺得其實大多數用戶的需求都是非常的簡單,基本大家需求都是數據備份、各種設備相互交換備份資源,照片、視頻內容的備份管理以及簡單的家庭娛樂需求。選擇的差別無非是價格以及硬體性能和最基本的支持幾盤位的NAS產品了。其實如果都是這樣的需求選擇什麼牌子的NAS都不算重點了,重點就是你口袋裡有多少預算和需求匹配了。這款TS-453Dmini就是之前大火的453Bmini的升級版,更強的處理器配合雙2.5G接口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傳輸體驗,而處理器也升級到J4125之後,搭配的HD600核顯在解碼方面也更強勁。當然目前價格在3k+的位置,相比之前大火的453Bmini性價比不是那麼高。但是如果你有高速傳輸以及解碼需求的話,投資453Dmini還是不錯的選擇。
優點:
1、緊湊的四盤位設計,內置了雙2.5G接口為用戶提供了不錯的傳輸體驗;
2、支持HDMI輸出,升級後的J4125處理器也更適合作為家庭HTCP主機使用;
3、支持虛擬機、iSCSI掛載映射及Qfinder Pro一鍵映射;
4、453Dmini相比上一代而言,風道設計改了,散熱效率相對比有很大提升;
缺點:
1、部分app功能介紹還是英文的,上手有一定難度;
2、在453Bmini還未退市的條件下,453Dmini的價格可能會影響部分用戶的選擇;
3、不支持NVMe SSD加速還是非常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