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認為懷孕了就要好好休養,避免運動,以免「動了胎氣」。但是,現代醫學認為,懷孕期是可以從事適當運動的,並且建議懷孕以後也要適當的運動,不然代謝會減慢,會導致胃腸蠕動減慢,出現便秘的情況。同時,孕婦患痔瘡者多,這是由於胎兒壓迫下腔靜脈,影響了血液回流等原因所致,而體育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大大減少孕婦痔瘡的發病率。
另外,妊娠期適宜的體育鍛鍊,可幫助孕婦的身體適應妊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促進胎盤的生長,從而有益於保護母體和胎兒。即使在妊娠早期,孕婦的體育活動也不會增加自發流產、宮外孕、先天性畸形或其他異常胎盤形成的危險。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絕大部分在整個孕期中持續有規律的激烈運動的婦女,可按期正常分娩,接受剖宮產的例數較不進行體育鍛鍊的少。
那麼,懷孕期可以從事哪些運動呢?
首先,孕期開始準備運動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並進行全面體檢,排除不適合進行孕期運動的情況,如妊娠高血壓、心臟病或者先兆流產等疾病。
其次,懷孕期間應進行低強度運動,避免高度疲勞或者力竭的狀態或過度訓練。具體的運動項目可以選擇散步、遊泳、孕期瑜伽等。
再次,在進行任何形式的運動時都不要屏(憋)氣發力,這會對腹部胎兒造成很大壓力,引發危險。因此要特別避免舉重、深蹲等運動。
最重要的是,孕期運動一定不能勉強,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出現不想運動的時候就一定不要堅持運動,以免出現意外。同時,在運動過程中,如出現任何不適也要立即停止運動,並及時就醫。
綜上所述,孕期可以適度運動,但是在孕期特殊身體狀況下,一定要科學合理的運動,才是對孕婦和寶寶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