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狗圖騰!北海這民間傳說,你知多少?

2021-03-01 一個半島

祭海和圖騰崇拜

沙田疍家疍家信奉海神天后、龍皇、龍母和觀世音菩薩之外,還有海大王。疍民出海前後有備三牲祭祀海神的習俗。漁船在海上遇到風浪險情,船家即焚香在握,匍匐跪拜祈禱,邊叫邊向空中撒米,傳說經此一舉便可平息風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沙田曾經受過一次慘重的颱風災難,沙田疍家自發舉辦過一次祭海,那種情景確實令人震撼。沙田疍家祭海是疍家民俗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了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期待,不能以「迷信」論之。

沙田廟舊址在沙田街邊的小斜坡下,處於漁家出海的必經之路旁,是一座三間式的廟堂。漁家們為祈求魚獲豐盛,出入平安,便在此建了這座沙田廟,用以祭祀海神娘娘。先前,廟裡有專門的廟祝打理,廟裡除了海神娘娘金身安座的廟堂之外,還有齋室和夥房。沙田廟寄託著漁家的祈禱和虔信,因此一年四季倒也香火旺盛,在地處偏僻的沙田鄉鎮,也算是一處「名勝古蹟」了。同時,歷史上沙田疍家也曾有過圖騰崇拜。

據《後書·南蠻傳》中記述:「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徵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即是說,高辛氏受到犬戎的侵犯,高辛帝為了能抵禦其侵害,貼出榜文稱,有能取得犬戎吳將頭,平定疆土者,不但可以得到千鎰黃金,萬戶封邑,還可以得到高辛帝的女兒為妻。

榜文貼出後,王公大臣將軍們無一作為,卻得高辛帝飼養的一頭毛色五彩的叫盤瓠的狗奮勇出戰,咬下了吳將軍的頭獻給朝廷。高辛帝見狀大喜,卻又因此為難,認為人狗不能相配,有反悔之意。高辛帝的女兒知道盤瓠立功回來的立即挺身而出,願與盤瓠踐諾,於是盤瓠背負帝女走進深山石室,共同生活了三年,共生子女十二人,男女各六名,並自號蠻夷,這就是蠻夷的祖先。後來蠻夷族人就把狗作為崇拜的圖騰,刻石像以祀之,蠻越地區石狗的來歷因此而起。

合浦古屬蠻夷之地,也以狗作為的圖騰崇拜,沿海一帶的漁村,對狗圖騰崇拜的風俗依然保存下來,在沙田鄉耙棚、營盤鎮火祿一帶的漁村裡,也有狗圖騰祭祀。不同的是,這種狗圖騰不只是石雕像,而是陶瓷燒制或彩色泥塑,這些狗圖騰的造型仿真度很高,生殖器特別的明顯,乍一眼望去與真狗無異。這種狗圖騰一般都安放在村邊的竹根圍路邊,定時燒香供奉。狗圖騰在珠鄉漁村有如此高規格的待遇,則是起因於另一個傳說。

據說當地漁村有一漁家,夫婦二人在一次出海捕魚時,遭遇狂風襲擊,漁夫被狂風打落水中後埋沒于波濤之中,漁婦幸得飼養的一條狗救了回來,以後就共同生活在一起,漁婦也不再嫁人,為了紀念這條狗的救命之恩,漁家便在村邊為狗製作了雕像。筆者前些年曾到過這一帶漁村,親眼目睹了這個靈活靈現的狗圖騰,還被嚇了一跳。事過境遷,不知道這個狗圖騰是否還能夠保存下來?可惜的是,珠鄉的石狗圖騰或是漁村中的泥狗圖騰,都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被廢置一邊,知道珠鄉狗圖騰歷史的人也就很少很少了。

▍來源:一個半島

▍小編:微號YB1314_YB

▍圖文:範翔宇   來源:北海風哥

相關焦點

  • 行唐民間傳說:《 行唐柏山及其神奇傳說 —張家莊狗塔 》
    自古以來,關於柏山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頗多,在有關中山國和行唐的古籍史志中多有記載。據明末清初史學家顧祖禹所著《〈讀史方輿紀要〉卷之十四·北直五》記載:「柏山,縣西北三十五裡,以山有古柏而名。相傳竇建德嘗屯軍於此。」縣城隍廟前石碑題記中有「亦有詔鄂公尉遲敬德之飲馬池和竇王建德拴馬之柏樹與柏山神奇傳說代不絕書」表述柏山的詞句。
  • 《白蛇傳》|圖騰、京劇、皮影,非物質文化為何如此眷顧民間藝術
    《白蛇傳》與《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合稱之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何為民間傳說,意思是植根於民間最為廣泛的傳統文化,不管是裡面的愛情還是故事都是民間百姓的嚮往。白蛇傳的故事源遠流長,從古代傳到今天,這也是為什麼稱之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因為歷史悠久富有了充足的文化魅力,而且從故事的起源到最後故事的完整都是受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這種思想文化可不僅僅是古代儒家思想文化,更多的是各個朝代帶來的歷史文化。
  • 年初三習俗多多,你知多少?
    關於「三重日」的來歷有多種說法。傳說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書下降人間,於是真宗頒下詔書,立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又稱「小年朝」,在這一天裡,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另一方面,民間傳說年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因此年初三絕對不能殺羊,如果是日天氣晴朗,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肥碩,養羊的人家將有一個好年景。
  • 遠古蛇圖騰
    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但是它身體細長,沒有爬行的四肢,沒有耳孔和眼皮,為了配合蛇類窄長的身體,成對的內臟會在蛇體前後排列,而非左右互對。部分蛇類擁有毒性,能令被其咬擊的生物受傷、疼痛以至死亡,而且蛇毒的主要目的並非自衛,而是具備侵略性、徵服性的。這些種種怪狀,每每讓人看到都會驚呼這是造物主的神跡。
  • 徽州的圖騰
    「黟縣蛤蟆歙縣狗,祁門猴猻翻跟鬥,休寧蛇、婺源龍,一犁到磅績溪牛。」凡徽州人大多知道這句俗話,並以此互相戲謔和調侃,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內涵。蛤蟆、狗、猴猻、蛇、龍、牛都是動物,這是徽州各縣的圖騰。「圖騰」是什麼?
  • 「靈異」的特呈島石狗
    與主人聊起他家的石狗時,一些對話讓作者印象深刻:「石狗是你家的嗎?」「不是石狗,是石公!是我家的。」「石公是什麼時候立的?」「不清楚,爺爺的爺爺都說不知道。」東村愛潛水的石狗(劉潔貞攝影)根據狗的生活習性,一般沒有把石狗置在水裡的,尚未發現有置在水中的個案,但特呈島這尊石狗就例外。
  • 【荊門民間文化】荊襄古道、關坡與望兵石
    荊門境內有很多三國文化遺蹟,民間也流傳著不少與三國故事相關的傳說。今天說一說與關雲長有關的關坡、望兵石。望兵石上為什麼會有一雙大腳印呢?這背後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傳說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爭霸,戰事紛爭,常常是你搞我一下,我搞你一下,或者你乘我搞他的時候,乘機搞我一下……總之那幾年,大家搞成一團,天下很不太平。有一次東吳大將呂蒙,聽聞關羽率軍出徵去打魏國,心中暗自竊喜。
  • 龍圖騰(下篇)
    說起賽龍舟,百姓多以為是為紀念屈原而來,其實,早在屈原之前,民間已有賽龍舟之俗,當是遠古祭祀龍圖騰的濫觴。龍舟競渡,以唐宋時為最盛。唐代張建封在《競渡歌》中生動地描寫了當時龍舟競渡的熱烈場面:,這不光是緣於這段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更是歷史上山東人「闖關東」的縮影。
  • 民間故事《 狗兒泉的傳說》
    他高興地割下了這一籠草。第二天,聶郎又到這處山崖,發現那籠剛割過的草又長了出來,仍然那麼茂盛和翠綠如滴。這樣,他天天到這裡割草,並很快回到家裡。母親感到奇怪,問他:「郎兒,這幾天你怎麼這麼快就割好了草?草又多又嫩,到底是怎麼回事?」 聶郎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母親說:「郎兒,你把這籠草挖回來,栽在屋團轉,以後割草就用不著爬坡上坎了。」聶郎按照母親的叮囑,去挖這籠草。
  • 怒族圖騰是什麼? 怒族圖騰的傳說及寓意了解一下
    怒族圖騰是什麼? 怒族圖騰的傳說及寓意了解一下時間:2018-10-09 16: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怒族圖騰是什麼? 怒族圖騰的傳說及寓意了解一下 伴隨著圖騰崇拜的是各氏族關於圖騰物是自己祖先的傳說,對圖騰物的禁忌,以及把圖騰物作為本氏族的名稱和標誌。
  • 圖騰崇拜——狼、鹿圖騰
    因為《蒙古秘史》中不少具有各種野獸含意的人名,在旁註中均以"名"或"人名"來代替,而偏偏將這兩個詞的實際所指的動物明白無誤地譯寫標明,說明他們是出於對這句話內涵的深刻理解所作出的註解,而不是一般地泛指人名。所以這句看來極其簡短的話語卻深深刻印著蒙古先民在圖騰文化時期有過狼、鹿圖騰崇拜。從這句話分析,存在天命觀,又以父系推算,可能是父權時代定型的神話傳說。
  • 強推 圖騰的傳說(你知道藏族的圖騰是什麼嗎,哈哈.)
  • 民間流傳的神與外星人有關?專家發現神秘圖騰,疑似有貓膩!
    民間流傳的神與外星人有關?專家發現神秘圖騰,疑似有貓膩!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擁有豐富的想像力,產生天馬行空的想法。面對未知事物時,總懷著一顆濃厚的好奇心。正因為有了好奇心,才有探索下去的動力,在努力下將不可能變成現實。
  • 狗年說狗!雲南這些關於狗的神奇傳說你都知道嗎?
    2018年是農曆戊戌年,民間俗稱狗年。在可愛的狗兒為主角的這一年裡,我們就來和您說說在雲南眾多的少數民族中,流傳的與狗有關的故事。比如生活在雲南北部山區的仡佬族的一支就有狗用乳汁救祖先的傳說。雲南南部姓白的哈尼族則傳說,古代李姓與白姓發生衝突,白姓戰敗,只剩下一個幼兒,最後被狗救下並用它的奶汁餵養長大,於是白姓哈尼人不吃狗肉。生活在雲南西部拉祜族有這樣的傳說:他們的祖先在嬰兒時期,母親因病去世,孩子沒有奶喝,小時候是靠吃狗奶才活下來的。
  • 圖騰傳說 鳳凰圖騰的起源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
  • 狗腦貢傳說
    相傳上古帝王神農氏尋藥嘗百草,帶著麒麟犬走遍千山萬水,行至資興湯市一無名山
  • 《爐石傳說》感受風之領主的狂怒吧,薩滿圖騰流新卡召喚奧拉基爾
    爐石傳說今天公布了新版本薩滿職業的三張卡牌,且這三張卡牌均和薩滿的英雄技能圖騰有關,有隨從有法術、從普通到稀有再到史詩一應俱全,這次新版本薩滿有元素卡、圖騰卡,曾經的冰薩我們就當無事發生過好了,讓我們一張一張來分析一下薩滿的新卡吧。
  • 馬年品讀馬文化 民間傳說有趣
    原標題:馬年品讀馬文化 民間傳說有趣  荊 墨   即將步入馬年,特推薦一些與馬文化有關的書籍,在閱讀的同時,讓我們一起感受馬的神秘與有趣。   神秘傳奇的馬生肖生肖馬有什麼樣的文化內涵呢?舒大豐主編的《解讀生肖文化·午馬》,是一本解讀生肖馬文化的書。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圖騰意識
    有的氏族的圖騰是與本氏族歷史上某一次重要的事件有關係,如雲南芒人的水鳥氏族,傳說氏族的祖先在一次打獵的時候非常饑渴,找不到水而想躺下來等死,忽然看到水鳥飛翔,於是才找到水源,得以活命,於是本氏族奉水鳥為圖騰;斑鳩氏族則是祖先學習斑鳩築窩的方法開始了房屋建築的歷史;蛇氏族是因為祖先長時間打不到獵物,幸而看見一條蛇滑行,於是猛追過去,在半裡地之外打到了別的獵物;黃麂氏族則是因為黃麂在燒過的土地上走過,留下腳印
  • 一夜夢後,化為石人,廣東省民間信仰寶地,流傳著一段美麗的傳說
    雷祖祠始建於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是紀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雷祖〕的祠堂。雷祖祠神話傳說紛紜,其中千年五人就有一段美麗的傳說:五代後梁開千四年,寇賊符盤容等不輸稅糧,倡亂騷擾,還煽動民族糾紛,鬧得雷州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