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4229字,閱讀約需14分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打響了反貧困鬥爭的攻堅戰。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後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履行社會責任是國有企業的天職。作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脫貧攻堅的「主力軍」、美麗中國的「建設者」,中核環保堅持系統思維,以「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釘釘子精神,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脫真貧、真脫貧,全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自2016年以來,中核環保各成員單位切實有效推進定點扶貧村的脫貧攻堅任務,先後在1個定點幫扶縣(同心縣)和6個定點幫扶村(各省指定)投入幫扶資金1720餘萬元,派出扶貧幹部20餘名。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核環保舉全系統之力,不斷探索定點扶貧的新路徑、新方法,採取多舉措、多渠道、多靶向幫扶措施,實施精準幫扶,取得顯著成績。截至目前,同心縣和6個定點幫扶村全部脫貧摘帽,取得了脫貧攻堅工作階段性勝利。未來中核環保將繼續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擼起袖子加油幹。頻道不換,靶心不散,貫徹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中核環保智慧和力量。
精準發力·發展產業拔窮根
脫貧摘帽地區農村走向富裕,根本途徑還在於支持打造一批連續開發、龍頭帶動、農戶參與、融合發展的特色產業,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中核環保董事長、黨委書記吳秀江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產業扶貧,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這也成為中核環保開展扶貧事業的科學指南。中核環保將系統思維應用到扶貧工作中,加強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謀劃,把發展產業作為一項根本扶貧舉措。」
工作實踐中,中核環保各扶貧單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精準發力拔窮根,探索發展服裝加工、生態養殖等多元化產業,走出一條條符合當地實際的產業扶貧之路。2018年6月,中核環保堅持「突出精準、突出實效」,打出「產業扶貧+民生扶貧」系列組合拳,牽頭成立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核同心」)。中核同心從項目考察,擬定投資協議、商業計劃書,辦理公司註冊到生產前調試培訓,僅用時88天,高效完成了中核同心組建,完全走上了「正軌」,刷新了中核記錄,體現了「中核速度」,貢獻了「中核環保智慧」。同時,中核集團充分發揮內部優勢,舉辦服裝推介會,截至目前,中核同心已籤訂採購合同 13800餘萬元,未來,14萬中核人將穿著「同心」牌工裝,奮鬥在核工業的各個領域。
中核同心屬於勞動密集型加工類企業,1名當地員工就業可帶動1個貧困家庭脫貧,員工主要來源於同心縣境內建檔立卡戶及異地搬遷後子女,可以真正解決當地困難戶子女就業難的問題。目前共有員工334人,其中殘疾人6人,建檔立卡戶106名,低保戶24名,生態移民80餘人。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核同心沒有因疫情防控流失1名工人,也沒因疫情裁減1名工人,及時復工復產也保障了員工的收益,確保了脫貧攻堅的成果。
按照甘肅天祝縣整體脫貧摘帽目標和鄉村退出貧困驗收標準,中核四0四將幫扶重點聚焦在產業發展上,累計投入產業幫扶資金425萬餘元。為進一步發展幫扶村農特產品深加工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公司於2020年投入幫扶資金80萬元,在東大灘鄉建設農特產品扶貧車間和電商平臺,配備菜用大豆加工、菜籽榨油機、野蘑菇烘乾等多條生產線;積極推進扶貧車間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依託當地優勢產業,以電商平臺為紐帶,運用「網際網路+」,積極探索具有當地特色的「電子商務+扶貧車間+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實現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中核四川環保對雅江縣山背後村在前期脫貧取得的成果進一步鞏固,通過養殖藏山羊、種植紫皮土豆、種植有機蔬菜、打造特色花椒園、入股光伏電站、開展太陽能路燈亮化工程等系列措施,山背後村集體經濟得到較好發展,村莊的環境面貌、基礎設施上有了較大改善,貧困戶人均收入由2019年11000餘元/人增至2020年12000餘元/人,村民的幸福感日益增加。
中輻院幫助山西保德縣村村民拓寬農產品銷路,按照高於市場收購價低於市場零售價的原則,大力推動在幫扶村開展以購代捐消費扶貧。2019年度收購本嶽家裡村自產土豆46000斤、穀子31000斤。在院工會組織策劃下,包括離退休職工在內的全體職工對優質土豆和小米進行了認購。2019年度累計消費扶貧總額21萬元,幫助81戶320人實現增收,預計今年的消費扶貧總額可達30萬元。
幫扶有我,愛心無價。今年疫情期間,中核環保全系統通過各種形式積極認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根據統計,中核環保系統今年實施以購代扶,結合公司實際,共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約399.9萬元。其中,集團定點扶貧縣約75.57萬元,非集團公司定點扶貧縣約324.33萬元。
幹群一心·基層黨建聚攻堅活力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扶貧工作中,中核環保各成員單位堅持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堅持黨建引領,黨建促扶貧,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聚焦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匯聚起萬眾一心抓脫貧的強大動能。
中核同心聯合同心縣工業園區黨工委及時組建聯合黨支部。黨支部成立後,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將黨的政策、理論、法規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平常、帶入經常。同時,積極做好發展黨員工作,使回族員工提高對黨的認識。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和入黨自願的原則,目前已有15名回族員工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今年已發展了4名黨員。中核同心還以黨組織帶動工會、團組織,充分發揮各級組織力量。在聯合黨支部的指導下,中核同心還相繼成立了工會、團支部,實現以黨建促發展、以群團保生產。
中核四川環保駐村幹部依託山背後村黨委,以「三會一課」為抓手,不斷推進支部學習教育常態化,全面規範村黨支部活動;嚴格實施「黨建促脫貧」工作,積極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引導黨員和群眾從思想上認識脫貧攻堅重要意義,樹立脫貧致富堅強信心,建立脫貧摘帽光榮理念。
中核四0四黨委制定了《幫扶村黨支部共建活動實施方案》,確定公司機關所屬兩個支部分別與幫扶村黨支部結為共建黨支部,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了「六個一」支部聯建共建活動。共建黨支部充分發揮連心橋作用,在廣大群眾中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為民舉措,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群眾振奮精神,不斷提升戰勝貧困的決心和信心。
中輻院通過做實「三會一課」,強黨建促脫貧。中輻院定點幫扶的嶽家裡村黨支部有30名黨員。中輻院工作隊到村後,遍訪黨員、幹部,確立了以過好每一次主題黨日活動為抓手的三會一課制度、全面推進黨支部建設的總體黨建方案。每月27日的主題黨日活動日,做到了月月有主題,主題緊扣脫貧攻堅,脫貧攻堅必聯繫具體工作,談工作必講實際問題,說問題必要全面落實。系列活動形式多樣,黨員參與度和積極性也越來越高。
中國的扶貧攻堅戰是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只有依靠黨的領導,依靠黨建和黨員先鋒隊帶頭作用,才能充分發動群眾,創造這人間奇蹟。中核環保各成員單位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這條真理,以黨建聚人心,匯合力,不斷提升黨員隊伍活力,帶領廣大群眾奔向小康的道路上疾步前行。
志智雙扶·授人以漁增內生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中核環保在扶貧工作中,始終堅持對貧困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要想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必須『志智雙扶』,才能激發活力,形成合力,從根本上剷除滋生貧窮的土壤,徹底斬斷窮根。
工作實踐中,中核同心組織開展服裝加工等各類培訓,規範員工培訓「一條龍」工作,將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形成實效。通過「師」帶「徒」「老」帶「新」等模式,從熟悉設備、製作工序到考核上崗,手把手地教會新員工裁剪、縫紉等技術,累計培訓1000餘人次。除了教會員工就業技能外,中核同心通過思想引領扶起員工主動脫貧的志氣,脫貧的信心。
中輻院黨政領導帶領黨員幹部給當地幼兒園師生送去學習用品、教具、體育用品,開展公益課堂。此外,中輻院協助考取二本及各類學校的貧困戶學生申報並獲取教育資助和教育獎勵,申辦了學校自助和助學貸款。中輻院還建立了「教育關懷金」,每年針對考取二本以上的大學生給予3000元獎勵,解決家庭困難,並鼓勵報考中輻院研究生,負責安排就業。同時,為了發揮文化建設在「扶志」「扶智」中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中輻院還加大了文化扶貧力度。中輻院扶貧幹部找來鼓譜和隊員一起手把手教村民學習太原鑼鼓,舉辦了嶽家裡村「中輻院杯」象棋比賽,使村裡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越來越有精氣神。中輻院還捐資75萬元,建設了面積為400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
中核四0四開展了「愛心支教、助力教育扶貧」活動,為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積極的作用,為貧困學子點亮了希望。同時,中核四0四文藝團隊積極行動、精心組織,分別在幫扶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文化下鄉活動,進一步強化了貧困群眾對於脫貧致富自身作用的認知,激發了「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正確思想。
中核四川環保選送6名貧困藏族學生到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接受免費教育,讓貧困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努力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針對兩名在讀藏族大學生家中發生變故,面臨輟學風險的問題,及時給予了6萬元的愛心捐助,幫助其完成學業。
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決不搞花拳繡腿,決不擺花架子」。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同心縣和6個定點幫扶村全部脫貧摘帽,並不等於脫貧攻堅畫上了句號。接下來,中核環保將乘勢而上,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穩住農民的「錢袋子」,以一抓到底的執著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接著一件辦,轉變思想觀念,加快幫扶村產業轉型發展,完成「十四五」規劃各項工作,與當地脫貧群眾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來源:中國核工業報
作者:鄭可
責編:鄭欣
審校:胡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