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幾乎同文同種。
1,英語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的第一語言。
英語是67個國家的官方語言、世界上有超過20億人說英語。
2,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國家。
(英國現任首相鮑裡斯1964年6月1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
(下排左三為鮑裡斯,上排左二是卡梅倫;歲月改變了容顏)
二,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都曾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英國首相帕默斯頓曾在1865年留下遺言:「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穀倉;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礦區;加拿大和北歐半島為我們種樹;澳大利亞為我們牧羊;還有阿根廷為我們養牛;秘魯送來白銀,南非進貢黃金;印度人為我們種茶,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至於我們的棉花種植園正在從美國南部向地球一切溫暖的地方擴展。
(澳大利亞草原)
和印度以及其他英國殖民地不同的是,北美、澳大利亞、加拿大及紐西蘭是當時英國輸出多餘人口、罪犯,宗教異見者等的地方。
三,英國同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都是和平的從大英帝國中獨立,而且加、澳、新依然是大英國協國家。(相較於西班牙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極其慘烈的以戰爭形式結束的分裂,不能不說英國人具有高超的外交技巧,戰略眼光及知道進退。)
美國是五國中唯一一個與英國發生過兩次戰爭的國家,但1871年德國崛起之後,英美關係變得親密起來。
四,1871年之後,由於地緣及利益趨同,英美關係極好,多次同盟挫敗亞歐大陸國家的崛起。
北美、澳洲都是大洋級島嶼,五國從某種程度來說都是陸權國家,對歐亞大陸呈包圍態勢。
(英國的小平衡手,與美國的大平衡手。)
二戰之前,英國是五國聯盟的老大,一戰和二戰中五國都參與了阻止德國統一歐洲的企圖。
二戰之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五國聯盟的老大,美國發起的戰爭幾乎都有英、加及澳大利亞的身影。
(澳大利亞特種兵在阿富汗)
五,美、英、加、澳及紐西蘭是西方世界的小同盟。
二戰結束後,五國情報機構組成「五眼聯盟」;這五個國家組成的情報間諜聯盟內部實現互聯互通情報信息,竊取來的商業數據在這些國家的政府部門和公司企業之間共享。
五眼聯盟不僅監視俄羅斯等美國敵對國家,同樣監視日本、德國等美國盟國。
五國聯盟是一個鐵軸,不吸收英語以外的國家,但並不排斥有條件、有層次的對外合作。
有西方學者認為,英國脫歐只是開始,真正的結局可能是:五眼合一
有西方學者也認為,大英帝國並沒有衰老,只是換了美國這個殼重新上市!
六,五國中英國與紐西蘭人均GDP最低。
2018年英國人均GDP42491美元、美國59532美元、加拿大46125美元、澳大利亞57305美元及紐西蘭41966美元。
世易時移,原宗主國英國已落後於其海外殖民地。
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美國雖然相對衰落,但依舊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