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十八掌憑什麼代表金庸流,最強的不是「亢龍有悔」而是這一招

2020-12-14 鑑史客

眾所周知,金庸先生的作品影響了幾代人,作品中刻畫的角色可謂各有千秋,每個故事都引人入勝且還富有哲理,引領了很多人的航線,風靡程度真可謂是「有華人處,皆有金庸。」

金庸武學

處處皆有引

金庸作品為什麼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這和金庸本人熟讀歷史,博覽全書息息相關,小到人物名字,大道故事背景,皆是有跡可循,金庸作品大部分都有具體的歷史時代和歷史背景,通過明確的故事背景,來增強故事的"真實性"和"可讀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以"靖康之恥"為時間點開展的《射鵰英雄傳》,主角郭靖、楊康取名由此而來。

作品中的武學招式也並非無本之木,我們認為順理成章的武功秘籍皆有出處,如《九陰真經》心法口訣開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此引自老子的《道德經》,大意是客觀自然矛盾雙方對立統一,損有餘來彌補不足,所以不足勝過有餘,而人類社會則相反。本身具有十分深刻的哲理又很符合書中所需,以此更襯託出九陰之陰。

而《九陽神功》的口訣:"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則更顯幾分禪意。其中的含義如字面所述又有神韻升華,正是這樣的處處有學問,筆筆皆有引,才為我塑造了一個無可比擬的江湖夢。而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出自《易經》中最能代表金庸流的「上乘武功」——降龍十八掌

金庸和武俠

出掌既是正義

金庸武俠作品武功無數,千奇百怪,要說最帥、最有氣勢、知名度最高的還屬"降龍十八掌"無論是俠義代表九指神丐洪七公,俠之大者郭靖大俠,還是集所有英雄品質於一身的最強男主角喬峰,都身兼此技,可謂是英雄標配,其技如其人,掌法設定也是剛猛無比,代表使用者剛正不阿,出掌既是正義。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這個掌法作為主角標配代表正義,這和此套掌法的出處息息相關;說到到處,"降龍十八掌"這門"外強外功"是以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作為理論基礎而創作的。

黃日華喬峰

《易經》分為三部:《連山》、《歸藏》、《周易》,但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遺失,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文王姬昌撰寫的《周易》,現在所說的《易經》便是"周易"了,儘管如此,易經仍是囊括天文、軍事、地理、科學'文學、民俗知識、預測人生走勢,做人、經商、管理、養生的指南,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話來說: "易道廣大,無所不包",蘊含了無窮的智慧,其中的開篇第一卦——「乾卦」便是「降龍十八掌」的支撐基礎。

易經八卦

先來大概的了解一下八卦:

有觀點認為八卦是由聖人通過"河圖"推演出來的,具體過程暫不贅述。

河圖

太極生陰陽兩儀,第二階段時陰陽兩儀組合演變成四象,第三階段時,四象各自加一陰一陽,則衍生出八卦。在"太陽"上再加一個陽爻,則成為純陽,代表"乾"。由此八種組合為八卦。八卦相互組合生成八八六十四個卦象。每個卦象都包羅萬象,這便是易經的大概框架。

八卦推演

八卦

乾卦以六十四卦的純陽之數上乾下乾來表示:

乾卦

乾坤二卦位列眾卦之首,是八八六十四卦的根本。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便取自乾坤二卦的卦象精神。

清華大學校訓

乾卦象傳言: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認為乾具有同天一樣的性質:純陽至健,象徵天道運行,周而復始,健而無息。乾,天下第一卦,俯罩上下與四方,進退與動靜皆利,乃天下正義之所在。

乾卦象徵"天",其具有的德有:元、享、利、貞,具有剛強勁健的德性。

以卦象象徵讚美"天"實則要揭示的是剛強者的進取哲學,像天體一樣現出"元始、享通、和諧有利、正固持久的四個品德,天因為這四個品德而積聚陽氣,生萬物,使萬物和諧而各有其利,並且有無窮的變化。激勵人像天一樣自強不息,奮發上進。

乾卦合動靜、進退之道,雖陽剛,卻兼濟柔道,富有眾道哲理,實屬中華文化之精粹。而在此根基上創作的武學:降龍十八掌,亦然繼承使用了其中的哲理,天下正義,純陽濟柔,所以這套掌法誕生就是為了正義誕生的,陽剛是其本質。這樣看來降龍十八掌在金庸流中的地位之高也就不奇怪了。

在古代, "天"的意指不僅具有當代可見可感的天空,更具有統貫性、整體性的物質與精神意義。

八卦物象表

掌掌皆學問

再來了解一下降龍十八掌,降龍十八掌在外功裡算得上巔峰絕詣,是陽剛武學的巔峰。練到一定境界便能陽極反陰,剛柔並濟了。精義在於"有餘不盡"。也算完全契合易經哲理了。

乾卦作為降龍十八掌的主要創作基礎,因為六爻皆為陽,且因象徵天,註定了降龍十八掌為正義,至陽至剛,純陽是為乾。

這也就導致金庸先生賦予這門武功如"乾"般特性,剛猛無比,純元至剛,也只有大義陽剛之人才能耍出本質,降龍十八掌使用者最具代表的莫過於英氣逼人,使群雄黯然無光,滿足所有人對英雄的幻想的喬峰,這句:"蕭某大好男兒,竟和你這種人齊名"是何等的豪氣,之所以喬峰和降龍十八掌絕配,只因金庸大俠將所有的好都賦予了喬峰,可稱英雄巔峰,喬峰過後,金庸已無力再寫類似角色。喬峰的人物特點,無疑和降龍十八掌對相呼應,更顯技如其人,陽剛無比的喬峰耍起降龍十八掌更顯風生水起。而如《倚天屠龍記》中宋青書之輩,因為品質不到家,又是速成,即便擁有主角武功,也還是主角的磨刀石。

黃日華版喬峰

乾卦表

降龍十八掌可以說是金庸流作品的代表,誰還沒用過一兩次呢,那麼具體十八掌是哪些呢?在周星馳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降龍十八掌被詮釋為:"飛龍在天、神龍擺尾、黑龍偷心、雙龍出海、見龍在田、龍飛鳳舞、伏虎降龍、縮龍成寸、龍蛇混雜、龍的傳人、龍鳳呈祥、龍馬精神、望夫成龍、亢龍有悔"為的是全部都帶"龍字"而實際上降龍十八掌並非每掌都帶龍,只有最強最關鍵的幾招帶龍,帶龍字的幾乎出自乾卦。實際的創作也是依照乾卦的要義賦予的。

降龍十八掌

具體如下:

亢龍有悔 出處:出自乾卦。

飛龍在天 出處:易經乾卦。

見龍在田 出處:易經乾卦。

鴻漸於陸 出處:易經漸卦。

潛龍勿用 出處:易經乾卦。

利涉大川 出處:易經需卦。

突如其來 出處:易經離卦。

震驚百裡 出處:易經震卦。

或躍在淵 出處:易經乾卦。

雙龍取水 出處:源自佛經。

魚躍於淵 出處:源自佛經。

時乘六龍 出處:易經乾卦。

密雲不雨 出處:易經小畜卦。

損則有孚 出處:易經損卦。

龍戰於野 出處:易經坤卦。

履霜冰至 出處:易經坤卦。

羝羊觸蕃 出處:易經大壯卦。

神龍擺尾 出處:易經履卦。

降龍十八掌

大概要表達的含義:

鴻漸於陸:鴻雁落在陸地,高位下降,原文還有半句,其羽可用為儀。說的是鴻雁羽毛可以裝飾衣服,比喻會取巧勁。

利涉大川:大意有利於渡過大河,主要指需要主動出擊。

突如其來:形容的是出乎意料的發生。

震驚百裡:還有一句是不喪匕鬯,大意為震驚百裡的大雷也無法讓到誠心祭祀的人嚇掉手裡的物品。

密雲不雨:易經小畜卦 大意是烏雲密布,但不下雨,比喻事情在醞釀,還沒發作。

損則有孚:易經損卦 一個人有所付出,才能獲得他人的信服

龍戰於野:易經坤卦 龍為陽此么為陰,說的是陰陽交戰,不吉

履霜冰至:易經坤卦說的是踏著薄霜,可以推出,堅厚的冰層馬上要凍結來了。

羝羊觸蕃:易經大壯卦意思是公羊的角卡在籬笆上,進退不得。

神龍擺尾:易經履卦神龍擺尾是為了好聽而改的,卦象為履虎尾,意思是踩到老虎尾巴上,老虎回頭一口必然惡毒之極。

龍戰於野

每一個都富有深刻的哲理,可以細細品,這裡要重點說的是降龍十八掌取自乾卦的: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以及亢龍有悔。

乾彖傳: 「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乃統天。」

乾卦是易經開篇第一卦,重要性不言而喻,降龍十八掌是根據乾卦要義撰寫的,精義「有餘不盡」,是乾卦統籌全局、「上九:亢龍有悔」衍變而來,取乾卦的五式為核心,為了體現完整性,其他十三掌多取自易經其他卦象中典型哲理,還有兩式取自佛經,有拼湊之嫌。

乾表

初九:潛龍勿用

象曰:初九:潛龍勿用。

明確表明,應當積蓄力量,厚積薄發,待時而興,這個時候不宜有所作為,否則必自損。

龍二:見龍在田

象曰: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這個時候已經過了潛龍的狀態,已經到了發力的時候了,雖然離成功很遠,但是已經有了成功的素質,等待時機。

龍三:君子終日乾乾,

象曰:龍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這個要表達的是該階段必須提高警惕,努力不懈,事事謹慎,才不會發生失誤,造成悔恨,是為起飛前的最後準備。

龍四:躍龍在淵

象曰: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此時已經具備起飛的所有條件,躍躍欲試,但仍然要伺機而動,只要條件成熟,就必須抓住最有利的時機進取。

九五:飛龍在天

象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這時「龍」已經起飛,興雲布雨,最強勢的階段,足以應對一切困難,已經大成,必定有所作為。

上九:亢龍有悔

象曰:上九:亢龍有悔。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飛龍在天已達最高處,如果不警惕,剛進過度便會下降,有所追悔,主要警示的是在極盛的時候必須居安思危,止進而退,非則必定不可長久保持。

乾卦還有最有的一個: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基本上來能經受考驗到達這裡基本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這裡的意思為有多個發展方向,無論向哪裡走都可以,潛力無限,大吉大利。

乾卦表

"降龍十八掌"汲取的都是富有哲理的典籍濃縮,武學雖無更多描敘,但言簡意駭,字裡行間便能看出相關奧義,這也為金庸流的成功打下文學基礎。

胡歌版降龍十八掌

從這裡不難看出,最強勢的階段是"九五:飛龍在天",乃一個事物,或者人生,最巔峰的時刻,皇帝自稱九五至尊也來於此,龍以飛天,翻雲覆雨,有足夠的能力豪橫,而亢龍有悔,更多的是表達陽極反陰,剛柔並濟的境界提升,高在境界而非實力。所以對應的"亢龍有悔"應是整套降龍十八掌的精要——"有餘不盡"所在,時刻留有後手。降龍十八掌威力最強應該為"飛龍在天"這一掌,強勢巔峰,興雲布雨。

飛龍在天

乾卦的應用

乾卦六加一位,大有深意,在各方面都能運用其中的哲理。

(1) 對應公司職位

職員位對應的是潛龍,作為普通員工,唯有積蓄力量和經驗,多學多做,潛龍勿用,等待時機。

班組長位對應的是現龍,班組長有了大材之象,逐步顯示出成功的素質。且機會也多了。

經理位對應的是惕龍,這個時候必須嚴防死守,日夜警惕,繼續艱苦奮鬥,不能出現大的問題。

部門主管位對應的是躍龍,逐漸的嶄露頭角,已經具備獨當一面的資格,只待有利時機,進一步進取。

總經理位對應的是飛龍,大展神威的時候到了,放手去幹,飛龍在天,展現巔峰實力。

董事位對應的是亢龍有悔,盈滿則虧,水滿則溢,物極必反,作為董事必須掌控公司大方向,知止而有終,以免剛進過甚。

作為對應位的人員必須懂得做對應位的事,否則難以為繼。

乾表

(2) 對應官位

元士對潛龍,大夫對見龍,三公對惕龍,諸侯對躍龍,天子對飛龍,元老對亢龍,大致意思與"對應公司職位"相似,只是能量和範疇不同,只要有組織,"位對應位"都很適用,略微調整便能對號入座。可見易經之博大精深,至今仍然超前。

(3) 對應職場人生

工作一生階段大抵相似,先是物色到好的工作,沒有更多的選擇,對應「潛龍勿用」。

然後去努力求得這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對應「見龍在田」。

求得好工作後要適應工作角色,時刻警惕,穩住工作,對應「惕龍」。

工作穩住了開始躍躍欲試跳上更好的位置,就是「或躍在淵」。

有了好位置便需要創造大的功績來實現組織或自己的價值,對應「飛龍在天」。

而後會有各種危險出現,必須進退有度才能保住這個好位置。對應了「亢龍無悔」。

多麼形象,見「表:職場人生」 更直觀。

表:職場人生

乾卦表述了「龍」隨著時間和場景(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形態(狀態),通過六個階段的闡釋,生動形象的展現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中的應用遠遠不止這些,充分發揚古人留下的智慧。我們應該更深刻的思考。

以史為鑑

孔子認為: 龍的德能是善於變化,即隨著外部的壓力而自由變化,雖有變化,但又不失去自我的本性。

金庸構建的"江湖"成為了大部分人心中"江湖"的樣子,豐富的國學、歷史底蘊讓金庸流作品熠熠生輝,同時通過小說題材也發揚了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無形中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洗禮,意義非凡。

"乾卦"深刻的闡述了「龍」的變化,雖順應環境,但並不止於環境,中國人自詡龍的傳人,必傳承龍的精神,深刻發揚,闡釋"天之德,地之善"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謝謝

相關焦點

  • 降龍十八掌裡面最厲害的到底是哪一掌?為什麼喬峰只愛用亢龍有悔
    《降龍十八掌》明明有十八掌,為什麼喬峰只愛用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這幾招呢?是這幾招最厲害嗎?如果不是,那《降龍十八掌》裡面,到底哪一招才是最厲害的掌法?是他常用的亢龍有悔,還是最後一招神龍擺尾?在金庸先生筆下,最厲害的功法莫過於《降龍十八掌》《葵花寶典》《九陰真經》等幾種絕世武學。
  • 從《易經》出發,分析降龍十八掌哪一掌最強,及其衰落的原因
    蕭峰降龍十八掌降龍十八掌指的就是以下這十八掌: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鴻漸於陸、潛龍勿用、利涉大川、突如其來、或躍在淵 、雙龍取水、魚躍於淵 、時乘六龍 、密雲不雨 、損則有孚、龍戰於野、履霜冰至、羝羊觸藩、震驚百裡、神龍擺尾等,共十八掌。降龍十八掌從掌法的名稱就可以看出,這套掌法的靈感來自於《易經》的「乾」卦。
  • 降龍十八掌發掌之前蓄力很久,對手卻未趁機發難,真相竟然是這樣
    「降龍十八掌」中威力最為強大的一招「亢龍有悔」,發招時只是左腿微曲,右臂內彎,右掌在胸前劃個圓圈,呼的一下子就拍出去了。這種動作是相當簡潔的,也不需要慢吞吞的蓄力。郭靖初學「亢龍有悔」便遇到參仙老怪梁子翁,兩人打鬥時郭靖不敵,便使出初學乍練的「亢龍有悔」解救。梁子翁躲閃之時郭靖趁機逃跑,眼看就要被捉住時又是一招「亢龍有悔」發出去,讓梁子翁毫無辦法。
  • 降龍十八掌為何「天下第一」,從《易經》分析招式的精髓
    先說「亢龍有悔」,這是洪七公平生最為得意一招,「亢」意思是高位的、高傲的,亢龍可以理解為某人地位達到非常高,或者將某一件事做到了頂峰,但是如此之下,「亢龍」為何會悔?正所謂月滿而虧,過猶不及,為人處世,任何事情,都要留有餘地,這樣才符合自然萬物變化的規律,合乎天道,也合乎仁義。
  • 降龍十八掌裡面的潛龍勿用、亢龍有悔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金庸電視劇我看得最多遍的就是《射鵰英雄傳》,對憨憨笨笨的郭靖學習降龍十八掌的橋段也一直記憶猶新。江南七怪教了郭靖很久,他還是武功平平,等到了洪七公這兒,一套降龍十八掌學下來,郭靖就成的一代大俠了,讓我對這套武功不得不肅然起敬。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降龍十八掌裡面的潛龍勿用、亢龍有悔的招式名稱分別出自《易經》乾卦裡初九和上九的卦名。
  • 號稱「金庸筆下第一掌法」,丐幫絕學降龍十八掌,有何厲害之處?
    也就是說,這門掌法在招式上是沒有破綻的,因為破解招式沒什麼用,相當於返璞歸真,無招勝有招。「降龍十八掌」的精要之處,全在運勁發力,至於掌法變化卻極簡明,否則以梁子翁、梅超風、歐陽克三人武功之強,何以竟讓郭靖將一招掌法連使許多遍,卻仍無法破解?
  • 馬雲打出降龍十八掌,問世間誰能夠接招?
    這個問題,小編給個回答:除非你能練就破解降龍十八掌的武功!否則你別想能夠打敗他。雖然我們不能做同樣的馬雲,但是,我們可以做第二個馬雲。只要你學會馬雲的降龍十八掌!你也可以名震江湖!馬雲的降龍十八掌,至今無人能敵!但有心之人,必將是馬雲的接班人。
  • 你看他最猛的武功是啥,不是降龍十八掌
    只因蕭峰身上有一門極度兇猛的武功,「降龍十八掌」很強,它是蕭峰最強的武功,但並非蕭峰最猛的武功,論威力,「降龍十八掌」其實比不過蕭峰的另一套神功,這套武功叫啥名字呢?咱們來看看蕭峰當時與掃地僧交手的動作:蕭峰大驚,這老僧既能一掌打死慕容博,也能打死父親,大聲喝道:「住手!」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當胸猛擊過去。
  • 誰是降龍十八掌創始人揭曉,喬峰去繁就簡,改創絕世武功!
    「降龍十八掌」是金庸筆下著名的武功絕學,練其功夫的有喬峰、洪七公、郭靖等大名鼎鼎的英雄!而令人好奇的是誰是降龍十八掌創始人呢?降龍十八掌一開始是丐幫的武功絕學嗎?不妨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說起降龍十八掌的出處,其創始人已不可考證,只知招式名稱取自《周易》,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鎮幫絕學。是外家武學中的巔峰絕詣。少林寺藏經閣的掃地僧曾言:降龍十八掌不愧為天下第一神功。降龍十八掌很不好學,按照洪七的描述,以新修版為例,他是初期死活不懂其中的奧秘,後來才明白的。
  • 「降龍十八掌」和「黯然銷魂掌」,招式數量上分出了高下
    「降龍十八掌」共有十八招,在蕭峰手裡得到了發揚。掃地僧也不得不側身避讓,但還是被打傷,發出了「降龍十八掌不愧為天下第一神功」的感嘆。該掌法招式名字大部分取自《周易》,「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神龍擺尾」等等,基本每個招式都與「龍」字有關。
  • 同樣是降龍十八掌的巔峰,郭靖與蕭峰誰更勝一籌?金老:看爬城牆
    在金庸筆下若要問哪一門神功最著名,小編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降龍十八掌,此功貫穿了金庸最著名的《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四部小說。而提到了降龍十八掌就不得不提到兩位極具代表性的人物——蕭峰與郭靖,他們分別在自己統治的時代獨領風騷,將降龍十八掌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 天下第一的降龍十八掌是否名副其實?
    降龍二十八掌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威力非但不弱於原來的二十八掌,反而有所勝過,成為武林中威震天下的高明武學。降龍十八掌可說是外門武學中的巔峰絕詣,當真是無堅不摧、無固不破,精要之處全在運勁發力,至於掌法變化卻極簡明,雖招數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絕大威力。降龍十八掌,講究的是敵人愈強我更強,最難的地方,在於既以強力出擊,仍然留有餘力。
  • 揭秘:現實中真的有「降龍十八掌」嗎?威力怎麼樣?
    看過金庸小說或影視作品的都知道丐幫威震武林的絕招「降龍十八掌」。蕭峰以降龍十八掌威震武林,少林寺一役技冠群雄。洪七公以降龍十八掌奪得"北丐"之稱。敵人必須先避過此招才能自保,固必然撤招。第八式 神龍擺尾降龍十八掌最後的救命絕招,在最危險的時候使出。任何有生命的東西在他有生存受到威脅時所生成而出的反應力道,自是非同小可。創「降龍十八掌」的那位高人本來把這招取名為「履虎尾」,好比攻虎之背,一腳踏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頭反咬一口,自然厲害猛惡之至。
  • 降龍十八掌名稱並非金庸原創,真正來歷郭靖更不知,周文王知道!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度興起「金學」,也就是研究金庸武俠小說的學問,當時很多人都指著金學吃飯呢,但不管怎麼說,金庸把武俠小說推到了很高的地位,這點不容置疑。降龍十八掌降龍十八掌在金庸武學體系裡,名氣第一,招式名稱大氣磅礴,但是大部分名稱卻不是金庸原創,而是來自於《易經》。
  • 降龍十八掌和六脈神劍哪個更厲害?喬峰有話說
    文/歡仔在天龍八部中,出現了兩大武林絕學,一個是降龍十八掌,另一個就是六脈神劍。降龍十八掌為丐幫所有,六脈神劍為大理絕學。這兩種武功在天龍八部中,出盡了風頭,威力都不可小覷。那麼有朋友就說了,降龍十八掌和六脈神劍哪一個更厲害呢?
  • 宋青書投靠周芷若,學會降龍十八掌?你被騙了,他練的九陰白骨爪
    在蘇有朋版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宋青書學到了降龍十八掌,大出風頭。以前夢露居士我寫文章說,降龍十八掌代表著君子人格,書中學過降龍十八掌的無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有很多讀者反駁我說,宋青書這個卑鄙小人也練過降龍十八掌。
  • 金庸最強掌法不是降龍十八掌,有一招主角都沒學,出現一次就失傳
    如果要評「金庸筆下最適合大俠用的武功」,那麼降龍十八掌無疑是多數人心中的正確答案,這套剛猛無比的掌法就是多數武俠迷童年與夥伴們嬉戲打鬧時最喜歡釋放的「絕招」,在金庸原著中也的確如此,降龍十八掌的歷代使用者基本都是大俠,蕭峰、洪七公、郭靖、耶律齊、史火龍,哪一個不是英雄人物,但降龍十八掌算是金庸筆下最強的掌法嗎?
  • 《天龍八部》裡面的降龍十八掌,原來每一招都是有依據的
    說起降龍十八掌,我們知道在《天龍八部》裡面絕對是神一樣的存在,喬峰僅僅憑藉這一門絕學就可以縱橫江湖了。而且幾乎沒有遇到對手,除了少林寺的掃地僧。我們以前以為這些都是金庸老先生自己編的,不過當看完裡面的招式之後發現裡面都是有歷史依據的。第一招:亢龍有悔。
  • 取名只服金庸,降龍十八掌凌波微步等武功名都出自古文,大寫的服
    每次讀國外名著的時候,總是被各種人物名、地名饒暈,每當這個時候筆者都很想對那些大師們說上一句:要是你們取名字時,能學一學咱們的金庸先生該有多好。金庸很會取名字,這是小說迷們都知道的事。不過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倒不是金庸先生給人物取的名,而是他對武功命的名。凌波微步、降龍十八掌等武功等武功名都出自古詩文中,大寫的服。讓我們一一來了解一下:1、降龍十八掌這是金庸小說中最厲害的武功之一,會的人物有蕭峰、洪七公和郭靖。
  • 金庸小說中,誰是最後一個掌握降龍十八掌的人,其功力如何?
    文/時針小時候我是一個武俠迷,徜徉在蕭峰的降龍十八掌中不能自拔,曾經兒時打鬥時,也曾使出過「亢龍有悔」,但是就是效果不太行,被人打了一頓哭著回家了。以後對於這些武學也就再也沒有深深研究過,僅僅也就是欣賞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