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巨大的核武器,自誕生那一刻起,就成了「藍星」最強硬的外交語言,幾乎每個國家都覬覦這個大殺器,其中也包括以色列。然而,能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只有聯合國那五位「大佬」,其餘國家若想研製核武器,基本上都逃不過被制裁的命運。那麼,以色列這個彈丸小國,又是如何突破限制,發展出自己的核武器呢?
01以色列為何要發展核武?
以色列的核武計劃始於1953年,當時只有美蘇英三國擁有原子彈,法國在1952年底才提出發展核武的設想,中國則是在50年代中後期才開始起步。以色列國父本-古裡安認為,只有研製出原子彈,才能保證以色列實現真正的獨立,才能在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中立於不敗之地。(下圖:本-古裡安)
但是,果爾達·梅厄等眾多工黨元老都反對這一計劃,認為以色列只需躲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下就行了,沒必要勞民傷財、費時費力。但本-古裡安說服了他們:第一,以色列國土狹小、資源匱乏、人口短缺,如果只靠常規戰爭,就算以色列能打贏10場中東戰爭,也禁不起人口的消耗;而維持軍隊的龐大軍費開支,遲早會拖垮以色列。第二,美國的核保護傘,聽聽就行了,千萬別當真。
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後,美國曾信誓旦旦地保證,會為以色列的船隻開放海上通道。然而,當埃及果真封鎖海峽時,美國卻作壁上觀,當初的承諾成了不值一文的廢紙。如此一來,更加堅定了以色列發展核武的決心。(下圖:本-古裡安與愛因斯坦)
02建造核反應堆
以色列的第一座核反應堆是美國人援建的,但是規模太小,而且受到嚴密監控,無法用於軍事目的。最初,以色列想購買一座大功率的核反應堆,可當時美、蘇、英三國實行核壟斷,有錢也花不出去。不過,以色列人很快就發現有一個國家可以合作,那就是同樣在研製核武器的法國。
以色列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為法國提供了許多科研成果,譬如怎樣在磷酸鹽中提取鈾,如何生產不帶電重水等等。不僅如此,以色列還承諾派出軍隊,與法軍共同入侵埃及。撈到不少好處的法國人,也沒有讓以色列失望,為他們建造了迪莫納大型核反應堆(如下圖)。
03摩薩德出馬
1958年10月,戴高樂重返政壇,為了獲取中東的石油,法國改變了對阿拉伯國家的態度,對以色列則漸漸疏遠,並停止核原料供應。以色列的核武計劃,遇到了一個大難題。
對以色列人而言,原子彈的製造技術並不是什麼難題,畢竟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獲獎者,猶太人佔據了20%,美、蘇、英、法等國的原子彈研製,也有猶太人的參與。即使沒有任何國家幫忙,以色列也能研究出原子彈的製造技術。(下圖:「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就是美籍猶太人,「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也是猶太人)
問題的關鍵在於,缺少製造原子彈的原料——濃縮鈾。根據《防止核擴散協議》的規定,濃縮鈾是世界第一戰略物資,所有核礦石原料的生產和銷售,都必須實行最嚴密的管控。在此之前,以色列尚能從法國搞到鈾,如今是指望不上了。怎麼辦呢?這時候,大名鼎鼎的摩薩德該出馬了。
04策反
經過三個月的研究,摩薩德終於拿出一套方案:策反美國「紐梅克」公司總經理扎爾曼·夏皮羅。此人曾為「鸚鵡螺號」核潛艇研製艇用反應堆,後來創辦了「紐梅克」公司,專門為商業核反應堆提供氧化鈾。最關鍵的是,夏皮羅是猶太裔,而且是一名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幾乎用不著策反,就可以讓他為以色列服務。
在扎爾曼·夏皮羅的幫助下,以色列一共從美國偷運出400磅的濃縮鈾,足夠製造18枚原子彈。不過,夏皮羅很快就被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盯上了。1965年4月30日,原子能委員會執行例行檢查,居然發現「紐梅克」公司丟了134磅濃縮鈾,而這些鈾原本是用作「阿波羅」空間計劃的。(下圖:莫迪凱·瓦努努,洩露以色列核武的秘密,遭到摩薩德特工的綁架)
經過兩周的詳細調查,原子能委員會再次驚訝地發現,「紐梅克」公司失蹤的濃縮鈾多達391磅,這可是個大問題。然而,夏皮羅卻矢口否認丟失,聲稱公司所有的交易手續都是完備的,只承認公司曾經埋掉一部分報廢的鈾。由於原子能委員會找不到任何證據,雖然他們高度懷疑夏皮羅,也只能無可奈何。最終,夏皮羅為丟失的鈾補了92.9萬美金的帳單,這件事也就沒了後文。(下圖:以色列核設施內部照片,莫迪凱·瓦努努拍攝)
1968年,中情局得到以色列製造出原子彈的情報,他們猜測使用的濃縮鈾就來自「紐梅克」。但是直到今天,美國人依舊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證明那些鈾是從美國偷運出去的。說實話,以色列能偷走這麼多濃縮鈾,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我總覺得是兩國聯手演了一齣戲。(下圖:以色列核設施內部照片,莫迪凱·瓦努努拍攝)
實際上,「偷鈾」這事以色列不止幹了這一次,在1968年的「高酸鉛鹽」行動中,以色列還偷運回200噸的鈾礦石,真是藝高人膽大。由於篇幅有限,這事暫時先不說,我們下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