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要積極拓展市場化崗位,廣泛匯聚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創業資源,組織舉辦重點省份、重點城市、重點行業、中小微企業等就業創業供需對接系列活動」、「鼓勵畢業生到先進位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多元化多渠道就業」,並提出,「各地各高校要將實習作為促就業的重要渠道,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建設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開發更多就業實習崗位,推動更多畢業生通過實習實現就業。」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姚斌彬副教授,受教育部及學校委派,於2019年7月赴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任黨委委員、副院長。看到莘莘學子對未來的期盼,以及康養行業人才的緊缺現狀,他深感肩上責任重大。通過中國康復醫學會產後康復專業委員會會議及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中醫孕產康復適宜技術推廣項目,他了解到妙姿媽媽品牌,並對妙姿媽媽始終致力於打造專業化、系統化產後康復的發展理念十分認同。於2020年10月,邀請滇西應用技術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楊麗宏,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院長聶曲一行親臨妙姿媽媽品牌旗下產後康復中心深入考察,並就傣醫藥學院康復治療專業2021屆畢業生,依託妙姿媽媽進行實習與就業的具體事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左一:姚斌彬副院長)
對進一步加快落實雙方的共識導向,12月12日,妙姿媽媽創始人荊路女士攜人力資源部經理王麗紅女士趕赴美麗的雲南西雙版納,就康復醫療、產後康復發展現狀與趨勢,以及康復專業人才發展方向等相關問題,向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的師生們開展了「健康中國,你我同行」的主題演講。
(妙姿媽媽創始人荊路女士)
她講到:「在國家政策、社會關注、家庭重視及個體需求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下,產後康復市場正在進入井噴式發展階段,而產後康復市場現階段從業人員資質良莠不齊,經營管理不規範、技術操作不專業的現狀不容樂觀,在魚龍混雜的社會機構中,很多時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廣大產後媽媽根源性痛點和問題。產後康復市場需要規範化,從業人員需要專業化,產康技術需要系統化。 」
我國傳統醫學源遠流長,自成體系,具有蘊義深邃而有廣博概念和範疇體系,「助人抗病」,調動和激發人體「天然自愈力」和「潛在功能」,幫助人體恢復和提高自身免疫和調節能力,從而實現祛病健身目的。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中醫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康復醫學的發展,需要中西醫之融合,兩者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中醫學對現代醫學能夠起到補充、完善、與提高的積極作用,對康復醫學以及產後康復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
我國悠久的歷史、廣袤的地域,使得少數民族醫學成為中國醫學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藏、蒙、維、傣作為四大民族醫藥各具特色,必將在康復醫學中注入自己的獨有的力量,形成中國特色康復醫學。而各族人民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對女性產後調理都有著獨特的經驗及見解。希望傣醫藥學院同學們的加入,能夠發揮傣醫藥的優勢,更好的助力產後康復專業技術的發展。
12月14日,在荊路女士的帶領下,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康復治療學專業首批實習學生抵達首都北京,正式進入妙姿媽媽,開啟實習工作。妙姿媽媽現有一線產康師中,80%以上畢業於康復治療、中醫康復專業,擁有大專或本科學歷,其中60%擁有公立醫院康復科工作或實習經歷,為服務的技術專業化、規範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也將為傣醫藥學院同學們的實習工作提供支撐。
此次校企聯合,是應用技術型大學邁向產學研融合的關鍵一步,是社會康養機構擔負人才培養責任的具體形式,雙方一定共同努力,為國家、社會、行業培養出合格的人才,為教育扶貧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