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後媽,沒文化,摳門,嘴巴惡毒,霸道強勢,刀子嘴豆腐心,她是我媽,親媽那種,不是親媽,勝似親媽。
01
這些年刷手機,但凡有寫「後媽」這個話題的文章,我都愛點進去看看,可能是因為自己也有一個後媽的緣故吧,但是看了,十有八九都有些後悔點開進去。
電視劇電影就不說了,裡面的「後媽」,十個有八個都「惡毒」,還有一個不好不壞,剩下最後一個說不清楚。對孩子要麼不懷好意,要麼虐待和嫌棄,總是窮兇惡煞的。
可能是為了營造氣氛,製造矛盾衝突,電視劇電影,甚至網絡文章裡,總是把「後媽」設計得不堪入目。
後媽這個詞語,也多有負面貶義的意思,不敢苟同,至少我的後媽就不是這樣。
我想寫寫我的後媽,她嘴巴很毒,霸道強勢,大大咧咧,她不是我的親媽,但是勝似親媽。
她對我和大弟小弟,對我父親,對我們這個家庭,一輩子奉獻和犧牲。
02
我母親病故過後,剛滿3個月,父親就把後媽娶進了門。家族老輩們頗有意見,覺得我媽屍骨未寒我爸就著急著娶媳婦,多少有些忘恩負義的意思。
其實我爸也有他的打算,兩個老人兩個孩子,沒有一個女人搭把手,他也吃不消。
說是家族,其實我們家算是村裡的「另類」,整個村絕大部分都是一個姓,姓黃。其餘幾個雜姓在村尾角落偏安一隅,我們姓上官。
父親爺爺們脾氣都很好,甚至可以說有些軟弱和無能,基本上從來不過問村裡的大小事,自己過自己的日子,自己種自己的田地。村裡有什麼事情需要集體表態,也輪不到我們,老是被排擠忽略,倒也圖個安靜。
祖輩們,特別我爺爺,嘴上雖然堅決不同意,奈何執拗不過我爸,也只得答應。我爸倒是挺乾脆,這樣的媳婦兒,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現在不結婚,放跑到別人家去了就真的太可惜了。
我後媽進門那天據說很轟動,誇張說就是十裡八村父老鄉親們都來湊人頭,原來大家都想來看看,這個出了名的潑婦,到底是嫁給了誰。
據說她原來的老公就是被她活生生給罵死的,是個剋星,自從嫁過去後,老公婆婆都相繼去世。這不免讓人浮想聯翩,所以她掃把星加剋星的流言蜚語就傳開了。
他們新婚那天,小姑小叔們拉扯著我和大弟,叫給她磕頭,我顫顫巍巍的拿起酒杯,說是磕頭有錢拿。年幼的我們,嘻嘻哈哈就忘了我們的親生母親才剛去世,撲通跪下去就叫了媽。
這一叫,就是一輩子!
所有人都覺得我爸腦袋進水了,這樣的女人也敢娶進門,唯獨就我爸,自始至終都愛著我後媽。
03
小孩子的覺悟,總是慢半拍,第二天我和大弟才突然意識到她進我們家門,意味著搶走我們親生母親位置的時候,我抱著大弟可憐兮兮的痛哭了一個下午。
晚飯做好端上桌,送走親朋好友後,她看我和大弟眼圈哭得紅腫,溫柔體貼地勸我們吃飯。小孩子那個倔強勁頭一上來,哪裡能服軟,不吃就不吃。
不料她跳了起來:「不吃是吧,不吃老娘就端去餵狗。」連我爸都以為她說氣話,沒想到她就真的把一鍋菜倒去餵了狗。
不吃拉倒,大家都不吃,一家人一起餓,全餓死算了!
我和大弟餓了一整天的肚子,期間我爸實在看不下去了,起來張羅給我們下麵條,不料她給攔住了,硬是不準。
這一來,我和大弟哭得更厲害了,一想到以後要過電視劇電影中一般的苦難日子,嚇得兩個人一夜都不敢睡覺。
我爸性格內向膽小,話不多,懦弱也沒主見,聽爺爺說他小時候總是體弱多病,從小性格就像個女人,矜持、旁觀、不著邊際,還怕水怕火。
現在想想,和我後媽還真是絕配,怎麼都吵不起來,鬧不起來,更打不起來,因為我爸從來不爭高低不講對錯。
第二天早上起來,父親已去田地料理莊稼,也顧不得心裡的悲傷難過了,填飽肚子要緊。
刨了一碗,第二碗漲了一半,還剩半碗,吃不下去了,準備隨手把碗撂桌子上,繼續回屋去悲傷流眼淚,不料她大嗓門就來了:
真是眼大肚皮小,能吃多少自己心裡沒個數嗎?給我吃完,一顆不剩,掉地上的撿起來吃了,別浪費糧食。
迫於她的霸道強勢,我混合著淚水把飯生吞了下去,大弟則是被筷子打著吃完的。
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吃飯這個事對我們發脾氣,往後的歲月,哪怕現在自己也為人母,我們家從來沒有剩菜剩飯,也不會浪費糧食。
我弟的綽號叫做小光頭,原因就是「拜他所賜」。為了節約理髮的錢,她乾脆每次都叫理髮師給大弟剃光頭。
節約糧食、勤儉持家,別眼高手低,一開始是不敢,後來是習慣,最後是性格,現在是家風家訓。
04
她說話大嗓門,性情火爆,左鄰右舍沒有不怕她的,但是我爸從未跟她吵過架,任她罵,不還嘴。
她幾乎把我家的親戚都得罪了一大片,有什麼她就說什麼,甚至據理力爭,絕不讓我和大弟,我們家吃虧。
後來她就再也沒有打罵過我和大弟了,可能我們不是親生的,也可能怕被別人說閒話,總之,她對我們說話時都是小心翼翼的,我們對她也小心翼翼。
一次在村廣場玩耍,大人們在旁邊拉家常聊天,小孩子們玩遊戲,鄰居家大男孩來搶大弟的手工玩具車,我和那男孩母親眼睜睜看著,那男孩子動手打大弟,推搡了幾下,大弟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我跑去告狀,她二話不說,蹭蹭跑過來,那大男孩母親見狀,趕緊叫那那大男孩道歉,她不依不饒。
打的哪裡,怎麼打的,給我原封不動打回去。
大男孩母親一聽她來真的,跟她急了:「哪裡有這樣教育孩子的,道歉了就行了嘛,打回去是流氓才做的事,都是有文化的人,算了吧!」
沒想到她更來氣了:
我就是文盲,大字不識一個,我只知道打人就是不對,老祖宗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怎麼打的我就要我兒子怎麼打回去。
說完拉著大弟的手,當著那男孩子母親的面,硬生生給打了回去。
從此,我和我弟就再也沒被欺負過,我大弟一改我爺爺爸爸的「脾氣」,陽剛堅毅,勇敢正義。旁人都說,你這個後媽,真顧你們姐弟。
當時一家人圍在一桌吃飯,她總先把爺爺奶奶的碗裝得滿滿的,過後才輪到我們吃,光見我和大弟狼吞虎咽,缺很少見她動碗動筷,只見兩張消瘦的臉龐和無奈的眼神。
沒有辦法,能有吃的就不錯了,那時候缺錢缺糧,家境貧寒,入不敷出,她要拉扯小的照顧老的,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用。
父親一直在外面幹活,逢年過節才回來一次,來一次三五天又出去,整個家,基本都是她做主,她說了算。我們的衣服褲子,顏色都洗得發白了,她仍捨不得丟。
雖她貼了心對爺爺奶奶,可始終還是有不少閒言碎語,二位老人也不怎麼待見她。
她也懶得去爭去解釋,她常說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好。
管你們怎麼說,我該怎麼做就做,嘴長你們身上我管不著,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
05
沒兩年她就給我們生了一個小弟,她那刀子嘴豆腐心的脾氣,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完了,來我們家看生的人都沒幾個。
不過她做事大大咧咧風風火火,有嘴無心,用了心對別人,沒得罪完的,也都成了我們家的常客。
記得鄰居家養的雞,總是愛來我家自留地吃菜葉子,我媽很生氣,一開始就只是嘴巴上嘟嘟幾句,把這些不聽話的雞「喊」回去。
後來發現喊,沒什麼用。就用了小木棍假裝打打,把他們嚇回去。嚇久了,雞懂得套路了,也就不怕,每天還是大搖大擺來我家自留地吃菜葉。
最後我媽忍無可忍,就去說了這個事:
你家的雞,老是來我家自留地吃我家的菜!你們給管管看看,要不然我放藥了,後果自負!
不料鄰居怒了:吃你家的菜葉,是因為還瞧得起看得上,別家的它還不吃呢?
我後媽二話不說,先扎籬笆牆,然後放老鼠藥,活脫脫把她家的一鍋雞毒死了,鄰居母親也不是善茬,奈何理虧。每天就對著我家房屋方向拐彎抹角指桑罵槐。
鄰居兩腿站直,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她家死的雞,也不提名說姓,接著深吸一口氣,從祖上十八代一直罵一直數落到斷子絕孫不說,還要支親旁系順帶一起咒了。
我後媽也不甘示弱,直接給她「詛咒」回去。身子微微前傾,一邊罵一邊手要抖動,腳也要跟著輕踏土地來應和,罵得自己口吐白沫嘴角打顫。
理虧也罵不過,鄰居母親被我後媽罵得體無完膚呆若木雞,也只能就這樣算了!
現在她也養著一窠小雞,養兩隻豬,三五鴨子,還有個菜園小圃,扎籬笆牆,圍得嚴嚴實實的。
土裡來土裡去,這算是她一個人一年的生計,小圃種蘿蔔、青菜、大蒜、四季蔥,自留地種苞谷、筋豆、土豆、紅薯。
06
說也奇怪,慢慢大家都知道她是這樣火爆的脾氣後,真性情後,反而慢慢認可了她。
村裡有什麼紅白喜事喪事她都愛去打下手,提心提意給主人家幫忙,跑前跑後,比主人家還上心,常常忙得不可開交。
我們家簡直成了村上婦女兒童中心,閒暇時間,婦女們總愛來閒坐嘮嗑,爺爺奶奶說她大手大腳,別人來了還端茶送水,瓜子花生小板凳都「倒貼」了進去。
爺爺奶奶看不慣,當著她的面不說,背地裡「恨」死她了。說她不會顧家,對自己的孩子摳門,新衣服褲子都捨不得買,對別人手散,什麼好吃好喝的都先讓外人來。
有段時間,小弟迷戀上了上網,經常通宵包夜。沉迷於刀光劍影之中,一次正打得起勁。被我爸發現後,往死裡打,我哭大弟小弟哭,她也跟著我們哭。
父親外出務工後,小弟又去了網吧。後媽拿他沒有辦法,每天端茶倒水,把飯菜做好給他送去,送去後就看著他吃,吃完就在一旁默默看他打遊戲。
不兇也不吼,還給他加油助威。搞得一下小弟的壞名聲就傳了出去,別說還真管用,他去哪裡我後媽就跟到哪裡,從此一心學習,再也沒去過網吧。
爺爺奶奶去世後,後媽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才四十出頭的人,一下子精氣神都差了許多。
我們都上學的那幾年,三個孩子的吃穿上學費用都愁,她顯然有些力不從心了。
她去上香敬佛的次數比原來更多了,別人都是求大富大貴升官發財兒孫滿堂什麼的,她卻不。每次都是求我爸平安,平安她還不是這樣說的。她是說:
老天爺、玉皇大帝、觀音娘娘、各路菩薩神仙們,保佑三個孩子他爸不要死,死了我一個人撐不下去啊!
村裡人都笑話他,換一個說法嘛,你心要誠,不能什麼神明都請,她也不管,我就沒文化,心裡想什麼嘴巴就說什麼,欺騙神靈的話,說不出來,管他什麼神仙大神,能顯靈就好。
07
陸陸續續我們三姐弟都考上了大學,用她的話說:我總算功德圓滿了!再辛苦幾年等你們工作了,我和你爸就都解放了。
其實她可能也沒料到,我們讀大學那幾年才真的差點要了她和我爸的命,每年學費國家貸款補助,生活費用總免不了。好在就像她說的,我爸也還沒死,沒死總有出路,熬一熬總會出頭。
也大概就是從我們工作開始,她人生的大事就是攢「壽衣」了。
每年鎮上村裡趕集,她總會必不可少的拉綢扯布為自己做壽衣,這幾乎是她後半生的頭等大事。
一生清簡的後媽,倒是身後事頗肯豐厚,那壽字綢緞的夾襖、萬字的壽褲,褥子、帽子以及蓋臉的稠布,裡外厚薄都一一精心備足,凡備一樣必生歡喜,完全沒有生死悲戚。
每到天晴她便會把舊的壽衣抖出來曬曬,以至於早先的壽衣一直疊曬日漸婆娑破碎,她可惜著不肯扔掉,卻又會置了時興時尚的款式來。
生平第一次駭然驚心的看她做這樣赴死鋪陳,卻樂此不疲。
她這樣做就不說了,還叫嚷著我爸,兩人很年輕就把棺材墓地都準備好了,沒事她就拉扯著我爸去他們未來的家看看轉轉,每年用土漆把棺材上色上新。
這樣她就心滿意足了,每次回來她都很高興,常說後事都準備好,不要麻煩別人。
08
我後媽她,真的很固執。現在三姐弟都在城市落腳了,接她來享兩天清福都不樂意。實在需要她來一次,每次都急急忙忙的來,最多三兩天就風風火火趕回去。
問她,她說得有理有據:
這城市有啥好住的,人生地不熟的,一個大鐵門隔著,走家串戶都沒一個地方,一顆蔬菜都得花錢去買,買得我心痛。
她放不下她的阿貓阿狗,怕我爸虧待了她的雞鴨魚鵝,更怕我爸在家自己不會做飯餓死。
我們執拗不過她,只得譁啦啦地把錢給她打回去,買新衣服褲子鞋子,囑咐她好吃看穿不要虧待了自己,不料她分文不用,衣服褲子不穿,全給攢著等發黴。
去年過年回去大弟帶著兒子,背地裡瞞著她,把她的爛衣服破褲子一股腦兒丟得遠遠的。回來她又哭又鬧,非要去撿回來。
年齡大了,她變得越來越溫柔,慢慢沒有了脾氣,沒有了性格,活得越來越像個小孩子。
我又不是你們家的狗,怎麼還給我戴一個牌子呢?趕緊給我取下來。
那一刻一家人集體淚奔。
老年痴呆過後,她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以後我死了,誰給我曬壽衣啊?
老年痴呆過後,她常給我打電話:你後媽雖然不是你親媽,不過人很好,你要好好對待她啊!
老年痴呆過後,她把她是我們後媽這件事也忘了。
老年痴呆過後,她把自己的名字也忘了,她把我們也忘記了。
最後,她活成了只有幾歲孩子智商的「小老人」。
辛苦了一輩子,剛到「享福」的時候,她卻沒有了記憶,現在看著她顫顫巍巍,小心翼翼害怕犯錯誤被批評的樣子,心裡酸酸的,暖暖的,也慚愧亦內疚,更多的是感恩,感動。
她活成了她想活的樣子,卻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模樣,活成了我們心裡完美的親生母親!
期待你的關注,小老百姓,小故事,路人甲的觀點,喜歡記得點讚評論轉發,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