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5月20日13點14分,魏晨在微博曬出與妻子的結婚照和結婚證官宣結婚,並發文:「2020.05.20 13:14 終成眷屬」。照片中魏晨與妻子身穿白襯衫白毛衣情侶裝,在喜慶的紅色背景前對鏡燦笑,兩人用雙手比出心形,恩愛十足。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不少準新人錯過了2020年2月2日「對稱日」,2月14日「情人節」等特殊的日子。
特殊的520,新人半夜排隊領證
不過,今年的5月20日,因為2020520這一組數字中所蘊含的特殊含義,「520」諧音「我愛你」變成了一個結婚登記的好日子,全國各地的民政局門口不出意外地爆滿,有人甚至半夜12點來排隊。
「有人凌晨三四點就來到了民政局門口,還有人早有準備,帶上了小馬扎。還不到上班時間,民政局門口的隊就已經排出去老遠了。」一位成都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講。還有網友半夜12點就來排隊,他們拍視頻調侃:以後想離婚了就拿出來看看!
據寧波市部門統計,2019年全市婚姻登記處共有1666對新人辦理了結婚登記,而平日全市每天的結婚登記量在200對左右,5月20日是平時的8倍多。
520 加1314等於多少?1834有深意!
今天早上送女兒上學,女兒無聊中玩我的手機,翻我的朋友圈,翻著翻著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爸爸,520 加1314等於多少?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趕緊心算,半天給出答案:1834啊。女兒哈哈大笑,我心想這題肯定是個「陷阱」。果不其然,女兒拿著手機讓我看「答案」:不是1834,而是「一巴扇死」。
小孩子只是覺得這個諧音很好玩,但我要是和她解釋520 代表我愛你,1314代表一生一世,她估計還不懂,對網絡上這種數字諧音的調侃,估計就更摸不著頭腦了。
其實,我也不是很明白,520 為什麼能諧音成我愛你呢?
查閱了一番歷史資料,也沒找到一個十分完美的解釋。其實,5月20日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這一天歷史上既沒有發生過動人的愛情故事,也沒有什麼浪漫傳說。
當然,這裡不是否定5月20日情侶們的濃情蜜意,如果能夠在這個日子說出自己的愛,總比壓抑在心底來得爽快,選擇這一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也未尚不可。
其實,如果兩個人真心相愛,每天都是特殊的日子,每年5月20日,相愛的人還是相愛,不愛的人還是不愛。愛不只是簡單的表白,應該要付諸行動。
「520」=「我愛你」?
說一句「我愛你」並不難,難的是無論陽光還是風雨都能陪伴與守候,這應該是愛情最好的告白。愛是點點滴滴的積累,日復一日的付出,揮之不去的掛念,不離不棄的諾言,真正的愛情當然少不了甜言蜜語,其實更多的應該是責任和擔當。
諧音確實是一種比較悠久的文化,比如背圓周率的時候,有聰明的人就諧音成了「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這對那些原本對數字不敏感的人,確實是一種福音,就像有人學英語把「thank」記成「三克油」一樣,諧音成了一種工具,利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
關於數字諧音的遊戲和表達由來已久,比如8代表「發」。後來,在網絡上被「玩壞」的不止是一些數字,一些特殊的文字和符號或其組合也因其特殊的形象和含義流行一時,比如「囧」,就是一張愁眉苦臉。
有段時間,網上還有關於這些網絡語言會不會影響語言嚴肅性的爭議。其實都多慮了,現實生活那麼緊張,在表達上輕鬆一下,找點樂子還不可以嗎?
總結:語言是發展的,符號說到底都是一種溝通的方式。能把枯燥的520,演繹成動人的愛的符號,這是一種創造,讓無趣的日子,多了一些生動,多了一些值得期待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