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學英語,很多人腦子裡立即蹦出來三個詞彙——單詞、語法、課文,有的人是拼命記單詞,有的人是努力學語法,還有的人是一心背課文。可是為什麼做出了很多努力,在英語學習上花了很多時間,但是成績卻一直不見長呢?這跟學英語的方法不對,尤其是死摳語法有很大關係。
其實中學英語並不難,可以靠努力拿到高分,關鍵是你要知道訣竅是什麼。對於成績差一直不見長的同學來說,一定要記住英語基礎不牢時,千萬不要學語法。語法只需知道大概就行,細枝末節不需要過多思考。
盲目地去鑽研語法,是難以迅速提升英語成績的。這就像做漢語試卷,很少有人會去拼命鑽研語法一樣。更何況英語考試的大頭是閱讀、聽力、作文,只有完形或單選才會涉及一部分語法,其中還有不少是可以通過固定搭配來化解的。從卷面來看,閱讀、聽力是分值高又好提分的兩大模塊,單選性價比最低,完型填空難度最高。所以,英語成績的提升之道就是先抓基礎——音標、詞彙、搭配,將最容易提分的大頭——閱讀和聽力分給抓住。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音標、詞彙、搭配是三大基石,成績差的根源就在於基礎不牢。這時你的當務之急是打牢基礎,遠離一切如獨立主格、虛擬語氣、倒裝結構這樣的高級語法知識,把他們當作高攀不起的冷豔女神,遠觀即可,不可心存妄念。做題的時候如果是因為這些知識點丟分,認命就好,告訴自己:以後再來收拾你們。
記單詞首推百詞斬,裡面給單詞搭配圖片,同時單詞庫裡配套有各個版本的中學教材。扇貝單詞也不錯,界面清新好看,單詞有例句和其他網友補充的筆記,還有配套的例句、聽力、閱讀服務。用英語app背單詞,事半功倍。但是用手機一定要克服玩手機的衝動。沒有辦法用手機的同學,可以將課本中的生詞都劃出來,然後標記上去,在課文中背,儘量要在語境中記單詞,而不要孤立地記單詞。也可以手抄或者買單詞卡片輔助記憶。此外,為降低難度記單詞可以先從低年級開始記,比如高一的背起來吃力就下沿到初三背,以此類推。
音標的話,可以讀課文、聽新概念,或者把《賴世雄美語音標》認真過一遍,同時搭配上各類閱讀材料進行朗讀,掌握單詞的讀音。課本上的對話永遠是最實在也最貼合出題範圍的朗誦材料。
固定搭配可以挑教輔書裡的詞組背,同時結合例句練習,比如填空或者造句等,力圖記住這個詞組在句子裡長什麼樣子、是什麼意思。以 show sb around為例,把它對應到/Would you like me to you show you around the city? 這樣的句子中,你會發現,「這個詞組後面是直接加地點名詞的來表示參觀某地,不要再用in、at、on等介詞做連接」。當你對大部分的詞組在文章中位置、應用有了熟悉程度後,這些知識就會慢慢內化成「語感」,幫助你在即使不懂的情況下也能推理出某道題的答案。
基礎知識打紮實後就可以去進攻試題,鑽研閱讀、聽力這些題目的做題技巧,並琢磨一下好詞好句應該放在文章的哪個位置更合適,多化寫幾個不同的句子,而不是盲目地塞一堆不相關的內容上去。聽完一段對話後可以暫停下來,問自己:發生了什麼?誰在哪裡做了什麼事?其他人又是什麼態度和想法?卷子做多了,你自然會知道哪些地方是考點。
當你英語能突破110-130分,這時才可以去摳一些較難的語法,但不要過細。因為考試卷目前的出題方向有重理解而輕語法的趨勢。比如說你看到 Weather permitting,知道它是獨立主格就好,你不需要知道獨立主格由什麼詞構成,也不需要知道它做定狀補的哪一種,更不用去背它可以表示原因、條件、伴隨等狀態。
總之,每個學科最重要的還是基礎。基礎打好了,往上爬升會越來越輕鬆、熟練,成績波動也小;基礎不好,不管花多少時間出來的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