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這位「外賣小姐姐」不輸「小哥」!日送80單,騎行130多公裡

2021-01-09 知浙江

不管是烈日當頭,

還是三九寒冬,

寧波北侖街頭總有這麼一群人

戴著頭盔、穿著工服,騎著電動車,

奔波在取餐、送餐的路上。

他們被人們稱為「外賣小哥」。

但提到「外賣小姐姐」,

大家恐怕極少遇見。

因為送外賣是風裡來雨裡去的體力活,再加上安全考慮,選擇這份職業的女性少之又少。

在北侖的外賣員隊伍中,女性所佔比例不到1%。然而,女外賣員卻普遍受到市場歡迎,尤其是女性顧客,更青睞女外賣員。

在北侖送外賣的女騎手多數是90後和80後,她們大都是家裡的經濟頂梁柱。

陳亭丹說,戴上口罩,騎上電動車,就聽不到別人問「女孩子怎麼出來送外賣」了。

90後貴州畢節女孩陳亭丹就是其中一員,她工作單位在東河路的一家外賣站點。陳亭丹從業1年多,從早上9點半工作到晚上11點,一天工作超過13個小時。12月23日那天,陳亭丹一整天就配送了80單,騎行了130.5多公裡。在站點48名外賣員中排名第三,在全國排名830名,超過多數男外賣員。

出發前為外賣箱消毒。

出發前擦拭電動車。

出發前做騎手信息驗證。

手機要格外保護好。

在一群男同事當中,陳亭丹很顯眼。

上午10點開始接外賣訂單。

途中突然下雨,陳亭丹換上了雨衣,下雨天要比平時忙碌得多。

上午接到第一個單,在等待老闆做好煎包。

跑得越多就掙得越多,陳亭丹每天都和時間賽跑,取送外賣都速度很快。

在路邊等待一些臨時單。

現在大多數訂單地址都有電梯,送起來省事多了。

中午接單高峰過去,陳亭丹在經常取餐的餐廳休息一會。

打電話聯繫顧客。顧客一句謝謝,陳亭丹感受到了溫暖。

晚上陳亭丹在小區送餐。

晚上十點多,陳亭丹還在送餐的路上,這時路上已經很少車輛了。

晚上11點,陳亭丹送完最後一單。

在系統裡查看工作量,當天陳亭丹跑了80單,騎行130多公裡。在站點48名外賣員中排名第三,在全國排名830名,超過多數「外賣小哥」。

晚上11點工作結束後,陳亭丹換上自己的衣服準備回家。

送外賣看似簡單,其實有不少學問。陳亭丹說,在她經常服務的約5公裡的配送半徑範圍內,幾乎所有小區的位置、樓號等情況,都已經刻在了她的腦子裡。看到訂單地址的第一時間,送餐路線圖就已經在腦子裡規劃好了。寒冬裡送外賣,在常人眼中是相當辛苦的事情,陳亭丹卻說,跑起來就暖和了,也不覺得有多累。

外賣小姐姐

辛苦了!

謝謝你們!

來源:北侖區傳媒中心 付希華

相關焦點

  • 外賣小哥撿到手機騎行18公裡送還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李佳 ) 寒風中,暫停了接單,往返騎行18公裡,只為了物歸原主。12月14日下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三秦都市報為餓了麼藍騎士田浩頒發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及五千元獎勵,肯定他拾金不昧的好品質和肩上扛著家庭責任,心中裝著世間道義的正能量擔當。
  • 外賣小哥日均送80單,曬出月收入,網友:還以為看錯了!
    同時,送外賣也是一個付出和回報基本上可以成正比的工作,你付出的足夠的工作時間,送了足夠多的訂單,那麼所獲得的收入也會更高。對於外賣小哥的工資,不少人都抱有很高的期待,曾經還有外賣小哥透露「送外賣月入上萬是分分鐘的事情」。但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 電摩禁行,新國標電動車限速25公裡,外賣小哥:這速度怎麼送外賣
    電動車是現在國民交通工具之一,電動車已經成為很多人上班、接送孩子、買菜會用到的代步工具,但是,電動車其實已經不僅僅是普通人生活的代步工具,也成為部分群體的營生所需要的工具,比如外賣小哥通常用到的交通工具是兩輪電動車,快遞小哥經常用到的交通工具是電動車三輪車;
  • 兼職外賣員每天騎行100多公裡,過年他依舊堅守崗位
    1月22日,農曆廿八,大部分人都踏上了回鄉路,但老家在江西上饒的張聯文,今年春節選擇留在杭州繼續打拼。他告訴記者,過年放棄回家繼續送外賣,是想著再拼一拼,多賺點錢,為更美好的生活奮鬥。兼職送外賣每天騎行100多公裡在接受記者採訪前,張聯文剛接了一單水果外賣,這是一單短途配送,裡程只有300多米,但他依舊不敢懈怠,害怕錯過了時間。記者一邊跟著張聯文送外賣,一邊和他攀談起來。
  • 記者跟隨外賣小哥送外賣:一聲「謝謝」,再累也值
    從早晨6點上線接單,到晚上8點左右下線停止接單,秦帥從業一年多,累計騎行33674公裡,每天都配送幾十單,騎行100多公裡。在當月的「騎手排行榜」中,秦帥的訂單達到1179單,在片區所有騎手中排第一名,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單王」。  「難怪人家是『單王』,送餐時我們都是走,秦帥基本是跑。」在記者和秦帥等單期間,他的同事插話說。
  • 從送外賣到送服務 外賣騎手轉型變身「萬能」小哥
    記者走訪發現,外賣小哥轉型為跑腿小哥,訂單量增加的同時,遇到的煩心事也不少。  從送外賣到送服務  7月17日,外賣平臺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新增團購、生活麗人等服務內容,打出「不再只送美食,包含所有同城生活服務」的口號。餓了麼CEO王磊此前表示,經過此次升級,平臺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送服務,持續聚焦消費者「身邊經濟」。
  • 中國外賣小哥是神秘組織,各行業工作不順的人都可能從事外賣行業
    相關數據顯示,很多騎手平均每天配送48單,奔波近150公裡,相當於橫貫鳥巢體育館近460次,他們構成了本地生活的毛細血管,也是連接商業與社區的紐帶。外賣小哥還在疫情期間幫億萬用戶送餐送藥送超市蔬菜和生活用品,幫孤寡老人代購商品,大大方便了人民的生活。
  • 外賣小哥送的竹蜻蜓被鐵騎隊長沒收了
    廣東東莞一名外賣小哥路遇鐵騎小姐姐,送上了自己頭盔上的同款竹蜻蜓,萌翻一眾網友。其實,這齣連續劇並沒有就此結束。收到這份「禮物」後,鐵騎小姐姐將竹蜻蜓放在了警用摩託車上,但根據規定警用摩託車上不能佩戴其他與執勤無關的裝飾,因此竹蜻蜓被鐵騎隊長「無情」沒收。
  • 「最敬業外賣小哥」齊腰深積水中推車送外賣 摩託壞了跑步送單
    △王勝平(左)8日傍晚6點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了主城區,頓時給連日暴曬,高溫不下的重慶「降了溫」。由於雨勢較大,城區裡不少路段出現了積水。在江北區紅旗河溝轉盤附近,有網友拍到這樣一個場景:兩個外賣小哥的摩託車陷入積水中,積水已經快接近他們的腰部,但兩人依然在推著摩託車前進。網友稱他們是暴雨中「最敬業的外賣小哥」。記者從網友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事發地點位於江北區紅旗河溝立交橋橋下。當時周圍並無其他行人,而路面積水已經快淹到腰部,這兩位外賣小哥的摩託車,也只有車後座的貨箱露在水面上。
  • 新國標實施,電動車最高時速25公裡,為何外賣小哥卻能跑那麼快
    電動車作為常用的交通工具,現在的用途除了出行代步,在某些行業也是謀生的工具,比如外賣行業,這個行業的工作就是和時間賽跑,追逐快速、高效送餐效率,但是,隨著去年新國標的實施後,電動自行車現在最高時速被限制在25公裡,這本會對這個行業有著沉重的打擊,但是新國標實施一年多來,影響好像並不明顯
  • 這位腦癱外賣小哥被無情封號,數億人發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本事件中小哥叫阿龍,這位小哥表示自己在跑2、3個外賣平臺,不過因為美團被封號所以無法跑美團外賣。下圖網友說這位小哥曾經為他送過餐當被問道:「像這樣的客人都會理解。」小哥說:「不理解也沒辦法。」
  • 外賣小哥接了個單,不送貨直接報警
    外賣小哥小張接到一份訂單,原本以為和其他外賣訂單一樣,結果外賣訂單的備註卻讓小張警惕了起來。他立馬打電話報警……近日,在一起突發警情中,由於外賣小哥敏銳的發現,及時協助公安民警化解了一起危機。接到訂單後,看到客戶備註,快遞小哥被驚到了,第一時間撥打民警電話,到底咋回事?外賣小哥接到「特殊」訂單備註10月19日傍晚,外賣小哥小張(化名)和平常一樣接單送單。
  • 高校食堂送外賣,一天700多單!網友卻擔心…
    4月7日晚,正在緊張準備研究生考試的武昌理工學院學生周思齊通過手機APP向本校食堂下了訂單,點了香辣魚塊和手撕包菜,加上配送費,一共花了8.8元。半小時後,周思齊在寢室收到了食堂的「外賣小哥」送來的熱乎飯菜。
  • 外賣小哥送鐵騎姐姐竹蜻蜓:你開啟的小美好,感動了無數善良的人
    小潘丨正能量事件系列小潘談情說愛 籤約作者原創01近日,東莞警方發布的一段「外賣小哥哥送鐵騎小姐姐竹蜻蜓」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騎警小姐姐和外賣小哥在一個路口巧遇。兩個人在等待的時候,騎警小姐姐看上了外賣小哥頭盔上的竹蜻蜓,於是問他從哪裡買的,看起來很可愛。外面小哥說,「這是公司發的,我還有呢!」邊說邊掏出一個竹蜻蜓,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騎警小姐姐的頭盔上。騎警小姐姐很是歡喜,連忙問道:「好看嗎?」外賣小哥直點頭。
  • 寧波外賣小哥因一個"表情包"報警 卻受到了表揚
    1月11日,外賣小哥小陳就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他選擇了撥打「110」報警,還順道拉上了路口值勤的一名交警。不過,最後的結果令他大跌眼鏡……當天上午8點多,小陳從美團APP上接單後到嵩江東路上取了件,直奔目的地——彩虹南路一處公寓樓而去。大約8點25分,他將裝著生活用品的塑膠袋放到了收件人的家門口。
  • 留在北京送外賣 8萬快遞外賣小哥接種新冠疫苗
    今天,277位快遞、外賣小哥將在這裡進行接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前期完成5萬快遞、外賣小哥接種的基礎上,1月18日前,將繼續完成約3萬人疫苗接種。「這道關口很重要。」工作人員抽空抬頭解釋了一句,「有的人比較粗心,來之前沒有好好閱讀接種的注意事項。」為防有人對自己的血壓、血糖情況不清楚,接種現場還專門準備了測試儀器。
  • 「忘了他吧,我送外賣養你!」送外賣真能養活一個家?認真就輸了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外賣小哥穿梭於大街小巷,他們儼然成為都市裡一道靚麗的風景。一天下班回家,看到一位外賣小哥正在等餐,而配送箱上的標語吸引了我。「忘了他吧,我送外賣養你!」我不經陷入了沉思,送外賣真的能養你一個家嗎?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呢?
  • 凌晨四點,外賣小哥出現在加油站...
    點過外賣的人都知道,每一單都是有一個預估送達時間,超時是可以投訴退單的,甚至有些是接受超時賠付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外賣小哥巨大的壓力。襄陽石油油坊崗加油站員工甘亞玲聽到一個怯生生的聲音抬頭看到一位外賣小哥指著加油站的海報說「我出門太急,忘了戴口罩」「公司規定不戴口罩不能送餐」「我這第一單眼看就要超時了」
  • 寧波鬧市,外賣小哥趴在電動車上睡著了
    拍下這些照片的,是寧波網友「窩拿波」。他在論壇發帖:前陣子去寧波市中心辦點事情,在靈橋附近看到一個外賣小哥趴在電瓶車上。原來以為他是在看手機,近前仔細看了下,居然差不多都睡著了,一看時間下午3點不到,也許是太累了吧。
  • 外賣小哥騎「超級電動車」送外賣,充一次電跑800公裡,月入上萬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漸提高,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開車出行已經成為最主要的代步,而也有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人們,對於他們來說,摩託車和電動車才是代步的首選,特別是大家都熟知的外賣小哥,穿梭於各個城市的他們,為節約成本而賺更多的錢,不得不選擇騎摩託車來送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