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音 ╸ 覺 心 ╻

2021-02-18 YIFLUTO


╹ 一 音 ╸ 覺 心 ╻

一念不覺而有 無明

無明生 煩惱起

平常心 觀無常

一念心光常照 無明

覺而不察 惰也

察而不覺 慎之

行住坐臥 皆悉觀照

食衣住行 不離修行

讓修行落實於生活

使生活貫徹於修行

覺之練習——

內觀

吐納之間,千頭萬緒。

觀照呼吸,遍照全身。 

觀,無常起伏

心,如是平常

徐行

在緩行之中,專注每一趾尖、趾節,與地板的身觸,靜與深之間的感知,遂成了真實內在,卻也是在肉身的極限和自然之間的循環去返,以此抵達身體的儀式性。

凝聽

鬆身自然,色光波動清漪。

外而內,層層鬆綁。

內而外,心光流淌。

凝神,一聽

內外,一音

慢食

在享食裡,聚精在五感與食物的相遇裡,彼此的相融。喚醒對感官及萬物的認知。認知身體的殿堂,其微妙的運作,並與之共處之道。

閉關課

現代的文明病,普遍來自於跟內在的自己分離。 快速而緊張的節奏,讓身心沒有安寧的空間。因此我們常忙碌的向前,盲目的追趕,卻不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於是,我們開始尋找另一個方式,讓自己回到舒服的狀態裡頭。試圖修正自己的心,以及外在的行。

眾多修行及鍛鍊心性的法門,常無法與生活做連結。只要回到生活裡頭,好像所有的功法都歸零。打回原形。

圖/阿敦煌

這一次,來到這殊勝的阿敦煌。彷彿被唐卡所守護著的空間。一切的感受不需多用言語說明。靜靜的去體會、被滋養。

聲波、藏香、徐行、慢食。各種不同頻率的波,讓我們浸入在其中。所有一切的束縛,在當下,自然的解開。恢復我們的本來。歡喜自在的回到日常生活。

並把所學,一點一滴,一步一步,帶回到生活。讓生活跟修行從此成為一體。

無念之聲 ╸ 藥音

音樂會

念            無無垠

無念             無垠

無無念              吟

念 無念  無無念

吟 無垠  無無垠

萬物一心

宇宙一音

萬念靜  止中動

此時無聲勝有聲



                     心   光   流                     


心  無常駐

光  照無名

流  蘊有無

 連結 

Koshu 導師

聽 寂靜的音

觀 無常的心

以聲音為法

藉由呼吸開始 覺察

透過聲波釋放 轉化

回到呼吸 在這當下

安住 臣服

在聲波創造的神聖空間

用正確的頻率找回秩序

「心光流」發起者

聲音療癒師

通過頌缽、煉金水晶缽、銅鑼、

泛音及音光共振調頻

帶來使人身心和諧的療癒音樂

國際上少數藍道瑪智慧鍵盤使用者

師從世界銅鑼大師Don Conreaux

亞洲音樂療法高峰會的演出嘉賓

臺北華山文創園、阿敦煌、蘇州本色美術館、加拿大等地舉辦過上百場聲音療癒分享。

致力於分享聲音療癒,協助生命的成長與轉化,讓人們回歸當下的平靜。

「音,是傳遞宇宙訊息最直接的途徑。

心,是接收能量振動最自然的管道。」

聲音療癒師——以聲音傳遞訊息,校準身體與宇宙的共時性

音波SPA師——製造聲波能量場,為身心做一場深度共振按摩

無聲音樂家——聆聽寂靜的聲音,聽見來自於心底的弦外之音

國忠 導師

靜默 非虛無  其中充滿了可能性

緩慢 非費時  而是醞釀生命的醇厚


身體如同宇宙般

有無盡的寶藏等待探索

鬆  沈  緩  定  靜


由身體進入心靈

沈入黑暗中去碰觸未知的火花


開啟內在的空間

讓身心更加自由


在優劇團沈浸多年,從鑼、鼓、頌缽等樂器中,感受振頻的力量如何影響身心


在太極導引、陰瑜珈等簡易單純的動作中,讓身體鬆柔輕盈長養內勁

從而更易進入深層的靜心覺察中,

並非老師,

只是純粹的分享帶領大家一路緩步去體會內在的風景。

寶寶 導師

放掉了所有追求時 

發現原來自己不曾離去

那曾經痛苦的孤獨感

原來是和自己的分離

好好生活 生活好好

生活是宇宙裡最珍貴的體驗

想為人們

提供安全舒適的時空

整理自己

回到心 發現光 順著流

我是林寶寶

美術班、跆拳道、休學、酒吧、主持、舞者、管理、企劃、民宿管家、太太、媽媽、奧修禪卡、內觀、靈氣、身體療程、剪髮、採集…

我這樣、那樣的、有意、無意的、逃避、覺知的、經歷、體悟、觀察、抗拒、追求

現在                  在

在這裡               只是 在 

閉關對我來説

是慎重的、認真的

利用自己的感官

深入、浸入、交付自己到生命之流裡

感受什麼是「生命」

這是宇宙最珍貴的發生

分分秒秒

用自己的專注

禮敬這一切

同時

成為

如此珍貴的   生命

佑濃 導師

以一自然姿態

行走於天地間

曾獨自  找尋心中樂園

才發覺  淨土就在當下

以本身的存在  作為管道

去傳遞那份美  安靜閃耀

純粹而寶貴的  享受一切

15歲 開始工作

15歲 開始跳舞

幾年前的我 曾做過服裝設計 花藝設計

               賣衣服 各式打工

幾年後的我 在無垢舞蹈劇場學習

               與原住民部落生活

               取土捏陶 取植織染 取柴生火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當我不再向外尋找的當下

真實的創造 就在此刻得到滿足

生命本來就不該是規劃好的單一道路

讓所有人依循著一套理所當然的規矩

而所有的限制都在我回到大自然裡時 自然地放下 

身體進入屬於自己的韻律 

依循自己的速度在裡面成長

才開始真正的平衡 放鬆 獨處


透過捏陶 繪畫 舞蹈 聲音 都只是沒有分別的 自我對話而已


 生活是活出來的

                     阿   敦   煌                     

   上海黃浦江北岸,一座殘舊的軍火庫。供養著西藏第一唐卡家族,紅閻摩(明永樂西藏宮廷「遺族後人」),傳承至今已600年。阿敦煌是「紅閻摩唐卡家族」唯一供養人。

圖/阿敦煌

   阿字代表宇宙生命的緣起,敦煌是莫高窟千佛洞的緣來。平時不對外開放,一周只開放4小時給有緣人⋯⋯

   這裡是能量場,我們守護並供養著西藏第一唐卡家族。這兒的唐卡都是密修畫師們禪觀入定裡觀想出的畫面,然後,再從天界「原封不動」的接引下載至畫布上。

圖/阿敦煌

   從根本上來講,紅閻摩唐卡所表達的全都是我們自身生命本來具有的本能或本性(自性),它是「眾生旨具如來智慧」的踐行圖。

   阿敦煌,數十年默默「隱身式」供養一個西藏傳承家族的供養者。「因緣而起、密不示人、不可誤傳」的戒律堅守如初。

   我們在這裡的隱匿,如蟄伏的金剛如來的種子,因緣成熟,定會發揚光大,澤被末法眾生。

圖/阿敦煌

                   課  程  內  容                   


【 閉關課 】


時間 |   12月7日【週五】19:30

          至 12月9日【週日】17:30

流程 |   三天兩夜  

席位 |   14 席

票價 |   3800 元/人                  

              4000 元/人  ( 閉關課+音樂會 )

         含兩晚住宿及兩天有機素食、茶歇。

【 音樂會 】

時間 |   12月9日【周日】19:00-21:00

席位 |   36 席          

票價 |   480 元/人     

           1280 元/ 3人  團報價

圖/阿敦煌

學員須知 |  


溫馨提醒 |  

「衣」 

請著舒適禪修服或寬松得體的棉麻衣褲,以適合冥想、行/坐禪和舞動;建議備2套服裝,並自備睡衣。

「食」 

為了讓身體和意識進入深度淨化排毒和修復覺知,閉關期間茹素;12月7日報到前,請提前用好晚餐;建議自備環保水杯。

「住」 

睡袋閉關,睡袋、睡毯由組織方統一提供。

༺  地址|阿敦煌  ༻


上海北外灘藝術倉庫

楊樹浦路2361號6棟

區內可停車  地鐵12號線隆昌路3號口

༺  報名|預約諮詢  ༻


名額有限,盡早報名。

一經售票,只可轉讓,不予退款。

            

    阿 敦 煌                        心 光 流


THE

END

IS

BEGINNING

~靜候在阿敦煌與自己相遇~

相關焦點

  • 短評│誰得了思覺失調症?
    高院發言人林瑞斌被批「缺乏同理心」。
  • 靈魂導航塔羅 | 初期抑鬱的思覺失調,你需要休息.
    一、靈魂導航塔羅(3對7牌陣/情緒疏導&休息):此時最易丟掉自己的心和陷入臆想症。一定要將自己拉回來。)求助塔羅牌的過程,是你看到內心糾結、情緒和角力的過程。你需要有個人帶著你和鼓勵你,特別當你想要退縮的時候。你也需要對方很耐心的傾聽、陪伴、沒有指責,也沒有希望你一定要變好。
  • 圖書館淪睡房:橫臥扯鼻鼾 霸位瞓覺擾民
    最離譜的是油麻地公共圖書館,雖已張貼「不可睡覺」的告示,記者仍直擊有男子打橫臥於梳化,即使職員多次勸喻依然「詐死」,要驚動警員及救護員到場,才「彈起」離開。「每次午飯過後,圖書館都會特別多人,但好多人只係嚟瞓覺,搞到真正想睇書嘅人,被迫坐地下或企係度睇。」經常到圖書館「打書釘」的李先生表示,「圖書館唔係畀人瞓覺嘅地方,要瞓就返屋企啦!」
  • 覺林菩薩偈 The Verses of Juelin Bodhisattva | 性仁法師開示
    內容我們大家在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在讀誦的過程當中,諸位同修有沒有發現,在《地藏經》的最前面,放有《華嚴經》的《覺林菩薩偈》。經常有同修問我:要不要讀誦這些偈頌?對於我個人來說,我私下認為:要不要讀誦,反而沒有那麼重要。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作為一個佛弟子,我們大家在讀《地藏經》之前,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弄明白,為甚麼要放《華嚴經》的《覺林菩薩偈》在《地藏經》的最前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