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涵齊億靈
來源:蝌蚪五線譜
跳羚還可以在急速奔跑時,隨意轉向,對速度影響不大。
在塞倫蓋蒂大草原的一個角落裡,有二十幾隻跳羚正悠閒地啃食著肥美的嫩草。它們是一個家庭,這幾天雌性跳羚陸陸續續地產下了後代,今天又有一隻小跳羚呱呱墜地,這就是今天的小主人公魯魯。
魯魯的大家庭(圖片源自Pixabay)
剛剛出生的魯魯,還站不起來。媽媽在輕輕地舔著它的皮毛,鼓勵著它。魯魯能否生存下來,就在於能否在五分鐘內站起來並學會奔跑,超過黃金五分鐘就可能被附近四處搜尋找食的天敵發現。在媽媽的不斷鼓勵下,它蹣跚地站起、跌倒、再站起、再跌倒、半跪著、喘息著,勉勉強強地再一次站立起來,還沒來得及站穩,媽媽就敦促它學著跑動。一次比一次站得穩,一次比一次跑得遠。
第二天清晨,家人們陸陸續續地離開了。它們一起出去吃早餐,剛剛出生的魯魯還不能隨同媽媽一起外出。媽媽在出發前將魯魯的毛皮舔了一遍,用來降低本來就不是很重的體味,來降低被天敵發現的機率。魯魯和另外三個兄弟被安排到一處非常茂密的草叢中,跳羚的幼崽天生就會隱藏自己。靜靜地趴在草叢中,不會發出任何響動。
尋找食物的跳羚(圖片源自unsplash)
時近中午,飢餓的魯魯時而抬起頭,伸長脖子四處探望,期盼媽媽早點到來,它始終不敢站起來。比它早幾天出生的小哥哥,不甘寂寞站起來,偶爾還跳躍幾下。不遠處草叢中傳來了「窸窸窣窣」聲音,小魯魯嚇得趴在地上不敢抬頭。小哥哥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竄蹦著跳了過去。還用鼻子拱了拱地上一團毛茸茸的東西,又用小蹄子觸了觸。那個小東西朝著小哥哥「吱吱」的叫了兩聲,轉身就跑了。小哥哥不甘心在那個小東西的後面不停地追攆著。過了一會,遠處傳來了「嗷!嗷!」叫聲,這是臭名昭著的鬣狗發出來的。小哥哥再也沒有回來。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三個月過去了。魯魯已經有半個媽媽大了,每天都會和大人們一起早出晚歸。
一天黃昏時分,一家人高高興興往家裡走去。忽然在草叢中竄出一隻獵豹,直直地衝了過來。爸爸最先發現,它一跳就達到了三點五米。家人們一見爸爸高高跳起就知道這是被襲擊的警報,一家人撒腿就跑。媽媽往前一躥就達到了十米,小魯魯也不示弱,緊隨著媽媽,一步不落。
獵豹盯住了媽媽,在後面緊追不捨。媽媽在前面東竄西跳,時而低頭疾衝,時而高高躍起。極盡所能地混淆獵豹的視覺,混亂獵豹的判斷,並發揮它略遜於獵豹的急速,用超常的耐力,連續幾次靈活地運用轉向跑,終於把善於衝刺不善於長距離奔襲的獵豹甩得無影無蹤。
跳羚長得不高大,只比普通的山羊稍大一些。但是跳羚善於奔跑,它的速度僅次於獵豹和叉角羚,最高時速可以到九十四公裡,即使以最高時速連續奔跑一小時也不會覺得累。並且,跳羚還可以在急速奔跑時,隨意轉向,對速度影響不大。正是因為這一特點,才能使只會逃跑的跳羚在競爭慘烈的塞倫蓋蒂大草原頑強地生活下去。
參考資料:藍色動物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