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 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倪萍董卿首度同臺

  斯琴高娃朗讀追憶母親

  汪明荃與羅家英

  今年第一季度,文化類綜藝節目集體走紅,而其中最紅者莫過於董卿擔任製片人的《朗讀者》。但打造這樣一個文化爆款並不容易,4月7日,董卿在國家廣電局總局例會上向全國廣電同行介紹經驗,形容籌備之難時稱:「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

  弘揚優秀文化 責無旁貸

  節目火了之後,董卿接受了許多媒體的採訪,很多記者會問同一個問題:「你怎麼會想到做這樣一個節目?」

  對此,董卿以自己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採訪為例:「單霽翔院長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另外四座博物館分別是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館。你看這五個博物館所在的國家,正好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這說明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博物館,還當不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當然他最後一句話有些玩笑的意思,但細細去體會,真的有道理。一個國家的自信最終是文化的自信,文化是更加持久、更加基本、更深層的力量。作為國家媒體,弘揚和傳播優秀文化,責無旁貸。」

  要學會低下

  那已經習慣了高昂的頭

  話雖如此,在娛樂真人秀的擠壓下,文化類節目招商並不容易。董卿形容,當初籌建《朗讀者》之難是「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為此她和同事調侃「現在明白了吧,做製作人要學會低下你那已經習慣了高昂起來的頭。」

  除了錢,真正困難的還是「怎麼樣讓文化節目引發大多數人的參與和共鳴。」為此,董卿和模式研發者以及國內的眾多學者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研究「《朗讀者》誰來讀?讀什麼?怎麼讀?」最後大家形成的共識是,朗讀者的情感、所要朗讀的文本的寫作者的思想、聽節目看節目的觀眾情感,這三種元素要和諧凝結,一定要凝結起來。

  所以,觀眾看到:麥家很糾結地講述完他和他父親、他和他兒子這兩代父子之間掙扎的故事之後,再來讀他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許淵衝老先生,他講一個人一輩子重要的不是活過了多少日子,而是記住了多少日子,之後再來讀林徽因;得了罕見疾病的「企鵝人」夫婦,依然樂觀、依然相愛、依然行走在路上,這樣一對年輕人講完他們的故事之後,再來讀同樣一直在路上的三毛……這個時候,文字的魅力就產生了疊加效應,充滿了感染力。

  曾經被許淵衝拒之門外

  朗讀者第一個火起來的人物是96歲的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坦言,在第一期推出這樣一位「高冷」的人物當時確實有顧慮,「96歲的翻譯家,翻譯的是什麼?唐詩宋詞莎士比亞。他一切的標籤都是高大上的,都距我們很遠。但做了兩次採訪後,我們發現這許先生是一位特別單純樸素、特別豐富而有趣的人。所以我們決定:這樣的朗讀者要放在第一期。要讓觀眾知道,這個節目做的是什麼。」

  有趣的是,正因為老先生至情至性,沒少讓導演吃苦頭。董卿介紹,「第一次約許老先生的錄製時間是在2016年的夏天,後來不得不推遲。第二次確定的錄製時間是2016年的冬天,又沒錄成。第三次,2017年1月終於真的要開始錄製了,再去請他,老爺子不搭理我們了,他覺得我們是騙子、沒信用,完全把我們拒之門外。導演團隊只能今天抱著果籃站在人家門口,明天抱著鮮花站在人家門口,終於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節目播出第二天,許老爺子的譯著就直接衝上了當當網的熱搜。他告訴我們,他家的電話成了24小時熱線,為什麼是24小時,因為他有很多學生、親朋好友在國外。媒體蜂擁而至要採訪他,老人家的回應特別可愛:『我在《朗讀者》裡面表現完美,不會接受任何採訪。』」

  不要低估「年輕人」

  節目如願火了,但讓董卿最滿意的卻是年輕人和新媒體對這檔節目的讚許。據統計,節目播出了7期,閱讀突破10萬+的公眾號文章已經有132篇了;喜馬拉雅客戶端的收聽量是1.79億次;相關視頻全網播放4.97億次,「別人問年輕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朗讀者》,我說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朗讀者》。他們生活在一個更加富裕、更加開放、更加文明的社會,現在的90後、00後,能夠接收到更多信息,受到了更好的教育,這兩條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沒有審美和判斷力,只是我們之前很自以為是地低估了他們,一味以為他們只熱愛某一類節目。」

  「我記得李宗盛有一次聊天的時候很憤怒,他抨擊一些流行樂團的創作只限於口水,他說如果你只給聽眾吃豬食,那時間久了他們就成豬了。就像許淵衝先生,96歲的老先生,很多熱愛他的年輕觀眾可能只有26歲,有差距嗎?當然有,這當中隔著70年呢,一定是有年齡差距的。那我們要做什麼,媒體人要做的就是在年齡差距之外,找到認知的統一。」

  「我們不是只靠吃米活著」

  經驗分享最後,董卿以作家畢飛宇的錄製為例講述《朗讀者》對於細節的認真,「那次錄到凌晨兩點多,但效果一直不滿意,因為燈光我覺得太過花哨。畢飛宇讀的是自己獲茅盾文學獎的《推拿》中的一個片斷,獻給他的父親,他父親雙目失明恰巧是在他寫完《推拿》後。這個世界上會有這樣的事情?他寫《推拿》寫的是盲人的故事,他這部書寫完兩天後,他的父親眼睛完全看不見了。他在節目現場把這段朗讀獻給他的父親。所以我說要調整燈光,要和他的內心、情感、朗讀更匹配。燈光調了很長時間,到凌晨兩點多,大家覺得很過意不去,但畢飛宇沒有絲毫怨言,興致勃勃。結束之後他給我發了一條簡訊:我在歐洲讀過,在美國讀過,在印度讀過,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朗讀。我們一定要讓中國的觀眾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頓飯,是耳朵飯。」

  「我特別感動,他的這句話也讓我想到了我很喜愛的巴金先生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是只靠吃米活著。』如果所有媒體人的工作能夠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一點,那麼我們所有的堅持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義的。」

  《朗讀者》的三點啟發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總結點評了《朗讀者》給電視人的三點啟發——模式、情懷、主持人內功。

  第一個關鍵詞是「模式」。「《朗讀者》通過模式解決了一個問題——這個節目不只是讀書節目,先是講述人生故事,故事講到了情感的高潮點之後,才來用文藝作品抒發當事人的情懷。這個節目不是不講究朗讀者的朗讀技巧,而是更講究參與者的真情實感。」

  第二個關鍵詞是「情懷」。「很多做節目的人一開始想到的就是經濟收入,沒有經濟收入,再好的想法都會放棄,但做文化節目首先要有情懷。《見字如面》第一季節目是裸奔的,其實董卿的《朗讀者》也同樣,有商業贊助和廣告收入,但是很艱難。聽說有商家想要在這個節目上投廣告,但董卿認為那個產品和這個節目不匹配,就果斷拒絕了。」

  第三個關鍵詞是「主持人內功」。「董卿說有每天閱讀的習慣,每天睡覺前大概有一小時的讀書時間,是多年保持的一個習慣。她的手機、iPad是不拿進臥室的。我覺得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是她日積月累後能夠爆發的基礎。主持人要想主持好節目,要想體現出獨特的氣質,離不開內在的修養。腹有詩書氣自華,沒有詩書,想裝出來是不可能的。」(祖薇)

(責編:宋心蕊、燕帥)

相關焦點

  • 董卿沒離職反而升職了,成《朗讀者》總導演,以後會隱居幕後嗎?
    引子一段以來,董卿的亮相頻率減少,有人甚至懷疑董卿是不是從央視離職了?其實並沒有,董卿不但沒有離職,最近反而升職了,成了《朗讀者》的總導演,是不是很厲害?很多人認識董卿老師,都是通過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這個節目。那時候的董卿,可以說端莊大氣,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令人覺得她很美麗動人。不過這兩年,新金牌娛樂觀察家注意到,董卿老師沒上春晚主持。其實這也正常,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董卿老師也不能一直當主持人,總需要轉型。
  • 董卿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主持人,因為《朗讀者》更讓人刮目相看
    董卿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主持人,董卿多才多藝,確實讓人心生敬仰,董卿了不起,值得人們學習。董卿是優秀的節目主持人,這些年主持了很多的名牌欄目,更是連續多年主持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董卿身上有多個標籤,她在諸多領域都很優秀。
  • 董卿成《朗讀者》總導演,這是又升職了,以後會隱居幕後嗎?
    一段時間以來,董卿出現的頻率有所下降,有些人甚至懷疑董卿是否離開了央視事實上,董卿並沒有離職。反而是最近升職了,成了《朗讀者》的總導演。是不是很神奇?許多人通過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認識了董卿先生。那時候,董卿,可以說有一種端莊,的氛圍,給人一種春風的感覺,讓人覺得她美麗動人。
  • 央視官博預告董卿特別節目檔期 力破多段謠言
    其實該節目《朗讀者3》早前通過直播形式播出過,節目中董卿與分享者,講述著一個接著一個的故事。 董卿曾被譽為倪萍之後的央視一姐,自2005年首次亮相央視春晚後,董卿接連十三年主持央視春晚、元宵晚會等各大晚會,同時截止2013年,董卿連續八年登上央視掛曆,儼然是央視名副其實的當家一姐
  • 董卿轉型當總導演!身兼3職回歸《朗讀者》,曾被傳退出央視?
    12月15日,媒體發布了一條關於董卿攜《朗讀者》回歸的消息。消息中指出,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以一種全新的身份正式回歸央視,將在電視欄目《朗讀者》中與觀眾見面。不僅如此,在《朗讀者》第三季中,董卿將以總導演、製片人、主持人三種身份與大家見面,一人身兼三職,董卿在節目中的表現讓粉絲們十分期待。網友們看到這個消息之後,紛紛在消息下面發表評論,為董卿的回歸感到欣喜,同時也表示非常期待第三季的《朗讀者》。網友們紛紛評論道:"董卿加油!
  • 董卿朗讀者,經典語錄和驚豔句子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開播了,從白巖松的《故鄉》話題開始,社會各個階層的代表,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佳洱,有科技巨頭CEO李彥宏,國家遊泳隊教練徐國義,著名音樂人羅大佑等等社會正能量,有用心選擇的優秀作品,也有是自己發自內心的書寫的文字,向父母,愛人,奮鬥中的人致敬。
  • 董卿:央視三套終於有了固定主持節目,時隔八百天《朗讀者》開播
    董卿攜《朗讀者》新媒體特別節目《一平方米》強勢登陸央視三套關注點之1——「一平方米」朗讀亭新媒體直播節目前期工作開門紅2020年10月18日,《朗讀者》新媒體直播節目《一平方米》在北京、武漢、廈門如期進行。
  • 《朗讀者》第三季12月11日晚開播 見證總導演董卿的風採
    著名主持人董卿擔任的《朗讀者》第三季節目,將於今晚(12月11日)在央視三套面向全國播出。2020年10月16日、17日、18日,《朗讀者》第三季在北京、武漢、廈門進行了一場持續72小時不間斷的慢直播活動,這時直播已經臨近結束,在凌晨的北京街頭,《朗讀者》第三季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和姚軼濱、馮碩、王嘉寧三位觀察員決定用一段朗讀來和所有觀眾說再見。
  • 董卿當上總導演《朗讀者》第三季濮存昕朗誦巴金作品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董卿攜《朗讀者》正式回歸央視,間接粉碎辭職央視謠言。近日,時隔800多個日夜,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帶著她的王牌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以總導演、製作人、主持人三種身份與全國觀眾見面。許久不見的董卿,在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中,一人任三職,一頭幹練的短髮,別具魅力。最近幾年,已經鮮少能看到董卿活躍在央視的舞臺上,這也讓董卿已經辭職離開央視的傳聞甚囂塵上。今年9月的時候,封面新聞記者曾報導了董卿現身為新一季的《朗讀者》拍攝宣傳片一事。兩個多月過去了,第三季《朗讀者》與觀眾見面。
  • 董卿丈夫被曝落馬,董卿事業受到嚴重影響!是謠言還是事實?
    董卿丈夫被曝落馬,董卿事業受到嚴重影響!是謠言還是事實? 說起董卿大家都非常熟悉,央視知名節目主持人,也是觀眾心中的央視一姐,一直以來主持的《朗讀者》、《詩詞大會》等節目都深受觀眾喜愛,也曾多次主持央視春晚,是觀眾朋友們最喜歡的央視美女主持之一
  • 扒一扒《朗讀者》美女主持人董卿的服裝
    扒一扒《朗讀者》美女主持人董卿的服裝 2017-03-21 08:20:19 來源:愛秀美女性網 董卿又火了,因為主持《朗讀者》,不僅主持風格親和大氣,就連董卿的穿著打扮也讓人煥然一新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67歲濮存昕罕露面,陶勇現身太催淚
    12月11日晚,時隔800多個日夜,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帶著她的王牌節目《朗讀者》第三季溫暖回歸了。許久不見,董卿依然留著一頭幹練的短髮,容貌與我們印象中的仍頗為一致,一顰一笑都散發著優雅與大氣,真不愧是穩居C位的央視花旦。
  • 《朗讀者》董卿:1-12期經典卷首語開場白,用到作文就「無敵」了
    《朗讀者》董卿:1-12期經典卷首語開場白,用到作文就「無敵」了語文是一門非常博大精深的學科,學好語文,不僅可以提升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孩子對於知識的積累,增加自己的知識涵養和文化素養。「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並不是人人都能實現的,但是在我們的董卿老師身上這句話就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家都知道董卿才華出眾、出口成章,其實這還得益於兒時語文閱讀的用功。所以平時的積累和閱讀可見有多重要。就像我們的電視節目《朗讀者》中有很多非常經典的話,其中的任何一句對於孩子來說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寫作素材。
  • 董卿《朗讀者》書單 你珍惜了和它們的遇見嗎
    最近整理書架,翻出了一本《朗讀者1》,這本書的主編是董卿,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央視電視臺主持人,她還是一位酷愛閱讀名著的學者。2017年由她擔任製作人的一檔文化類節目《朗讀者》順利開播,首期開播後《朗讀者》在豆瓣的評分竟高達9.3分,不久後這檔節目被編製成了書籍,在眾多書店銷售。
  • 董卿力薦:《朗讀者》經典開場白,列印積累,助你寫作高分不愁!
    董卿力薦:《朗讀者》經典開場白,列印積累,助你寫作高分不愁!語文注重積累,積累的越多,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識廣度,有些知識還可以洗禮內心。之前老師無意中發現朗讀者這臺節目,主持人是董卿,每一次的開場白,或者跟朗讀人之前的對話,或者她所朗讀的描述的內容,都是非常優美,自我的升華。
  • 董卿現身央視活動,網友稱讚知性優雅,父親曾不同意她當主持人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董卿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央視主持人!由她主持的節目那收視率絕對不會低!就好比由她主持的《朗讀者》,不少網友都非常喜歡看這個節目!並且這一季的《朗讀者》她不僅是主持人,而且還參與了幕後工作!不得不說這能力真的是太強大了。
  • 董卿在朗讀者中含淚推薦,絕望中誕生的幸運,艱苦中卓絕的道德!
    2017年,董卿首次挑戰製片人的身份,策劃並主持了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將人文情懷與佳作佳事展開了一個完美的結合,很多人在播出後都深受觸動,重新的拿起了書籍在空餘時間豐富自己,董卿本人也在不斷挑戰自己的人生徵程中取得了又一個裡程碑。
  • 主持董卿舊照曝光!漂亮小臉酷似女星郭羨妮,勇跨學歷成央視一姐
    12月15日,央視官方發布了一段著名主持人董卿當年參加節目《希望英語》的視頻,董卿當時的狀態成為了網友熱議的焦點。從視頻中可以看出,董卿當時還很稚嫩,她身穿大紅色外套,內搭黑色上衣,穿著很職業化,妝容精緻長發飄逸,很多網友指出有些撞臉郭羨妮。董卿在節目中全程說英語,發音流暢準確,氣場很強。董卿的第一學歷據爆料是浙江藝術學院的表演專業,在當時是大專,相比於同是央視主持人周濤的中國傳媒大學、李思思的北京大學來說並不高。
  • 朗讀者第十一期董卿開場白是什麼 朗讀者第十一期嘉賓都有誰
    ——董卿《朗讀者》­  朗讀者第十一期主題是什麼­  朗讀者第十一期的主題是母親。­  在工作中,她兢兢業業生動塑造著戲裡角色,在家庭裡,她做好了呵護備至一心為子的媽媽。兒子的患病,讓她心痛但堅強面對;但母親的陪伴,讓她溫暖充滿感恩。
  • 他曾是倪萍搭檔,和董卿相戀6年,如今55歲退居幕後生活幸福美滿
    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是風趣幽默的撒貝寧?還是成熟穩重的康輝?而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就是倪萍曾經的搭檔——程前。01提起這個名字,想必我們都不陌生,他不管在主持界還是娛樂圈中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除此之外,在他功成名就的同時,又從幕前轉到了幕後,變身為導演,執行了《煙雨濰水》這部電視劇。「他個性鮮明而又鋒芒畢露,他骨子裡的不安分卻促使他不斷地追求青春的活力」。這是圈內網友曾對他的高度評價,但在歲月靜好的同時又曾是經歷了多少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