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江東新區2020年經貿活動在新區生態景觀長廊舉行,邀請300名客商參加,活動集中簽約項目26個、動工項目7個、投產項目6個,投資總額過900億元,同時舉行生態環保城市會客廳項目啟動儀式。
舉辦2020年經貿活動,是江東新區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對新區的戰略部署要求,為打造撬動河源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平臺,推動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建設的一大舉措,旨在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努力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轉移,把江東新區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腹地、產業基地和企業錨地。
副市長龐啟彪在講話中表示,江東新區作為河源實施都市經濟戰略的主戰場、河源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融深」「融灣」的核心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臺,全區上下搶抓機遇,創先爭優,一批重大項目穩穩落地,開發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發展勢頭越發強勁,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希望江東新區繼續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全力以赴推動籤約項目落地,動工項目早日竣工投產。同時,希望各界企業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河源社會的發展,積極投資興業,共謀江東新區發展大計,推動河源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江東新區被河源市委、市政府賦予打造「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的戰略定位,其城市功能和產業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新區作為「河源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的主戰場、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的優勢日漸凸顯,新的城市功能和產業發展平臺加速形成,引領河源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加速顯現。
近年來,江東新區立足高視野,著眼新發展,以全域協同發展理念,科學謀劃實施「三點三帶四組團」戰略發展布局,紮實做好城市、功能、產業和江岸「四篇文章」,打造樞紐門戶、城市功能、開放合作、內外市場、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六大平臺」,城市起步區雛形漸顯,高鐵新城拔地而起,產業集聚提質增效,日漸成為撬動河源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平臺。
▲江東新區城市起步區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
打造樞紐門戶之城
江東新區位於河源中心城區最南端,北連贛閩,南通廣深,是大灣區連接贛南等泛珠地區的重要門戶,距離廣州、深圳、香港的直線距離均在160公裡左右,是粵東粵西粵北唯一同時近距離接受3個國際大都市輻射帶動的城市新區。
隨著江東新區「五縱四橫」交通路網的完善,特別是贛深客專、廣河客專、惠河城軌、東江航道古竹碼頭、通用機場等重大交通設施的規劃實施,新區將成為大灣區東北部的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明年贛深高鐵河源東站通車後,江東新區到廣州、深圳約38分鐘,到香港約50分鐘,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經濟圈、生活圈,是承接深莞惠產業梯度轉移的首選之地和粵東北人流、物流、信息流南進北出的重要節點。
▲建設中的贛深鐵路河源東站站房
得益於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江東新區城市發展要素不斷積聚,城市和工業承載能力日趨增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社會民生事業進一步發展,河源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的主戰場、未來城市發展核心的地位和經濟發展新引擎的作用日漸凸顯,新的城市發展平臺初步形成,引領河源未來城市發展的態勢持續顯現。
山水相融、風景秀麗
打造魅力生態之城
江東新區東部擁有越王山、梧桐山等綠色寶庫,西部是東江幹流,擁有52公裡的江岸線,區內森林覆蓋率超過70%,擁有發展商務休閒、旅遊觀光、生命健康等產業的重要綠色資源。
新區境內歷史古蹟、生態旅遊、紅色革命、宗教文化和傳統民居等旅遊資源豐富,不僅擁有南越王趙佗屯兵發跡之地越王山、省內唯一石窟景點長排山石窟、700多年歷史的北帝廟等歷史人文景點以及梧峰夕照、秋香晚泊、雞啼石山等風景名勝,還擁有500畝東江農夫葡萄園、千畝金絲皇菊、萬畝荔枝長廊等生態旅遊勝地。
▲金絲皇菊
新區文化多元和諧共生,擁有17處紅色革命遺址,而且是南越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的第一站,客家、廣府、潮汕等文化資源多元並存,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產業集聚、要素匯聚
打造科技創新之城
江東新區產業園總規劃面積21平方公裡,屬於江東新區產業起步區組團,起步區開發建設面積7.55平方公裡,按照「產城融合、以城促產」的理念進行開發建設,致力於打造江東新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戰場,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高端產業延伸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承載地。園區重點發展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大數據、汽車配件及生命健康為核心的5大主導產業。
▲江東新區產業園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大數據、汽車配件及生命健康為核心的五大主導產業加速集聚。
產業園區內,阿里巴巴廣東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中國聯通雲數據中心、凱中精密高端製造、埃納生醫療、堅寶電纜、博通新能源科技、精方科技、健達通電子科技、松樂生物科技等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或已投產,或正在加快建設,園區產業項目加速集聚。
新區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深化「大灣區研發+新區孵化」「大灣區創新+新區產業化」等協同創新模式,積極承接「雙區」產業延伸、企業轉移,資金、人才、信息等發展要素不斷匯聚,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醫藥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集聚,已成為粵東北地區創新創業的熱土。截至目前,江東新區大數據產業投資總額達139億元,高端裝備製造業投資總額達46.5億元,汽車零部件產業投資總額達44.5億元,醫藥健康產業投資總額達19.5億元,新材料產業投資總額達56億元。
隨著深河科技園的落地建設,以及深河特別合作區建設的全面推進,新區將成為集科學研究、發明創新、科技教育、成果轉化及智能製造於一體的「國內一流、國際高水準」的科技產業新城。
底蘊深厚、服務精細
打造尊商重商之城
得益於江東新區至誠守信、尊商重商的良好環境,境內商旅往來,貨物集散。江東新區地處東江東岸,位於東江水路交通運輸的中遊,水陸兩便,自元代起就是東江流域的交通重鎮、商貿之埠。
江東人向來崇商重企、實業興邦,作為東江流域的交通重鎮、商貿之埠,江東人「親商、尊商、重商」的精神越發彰顯,制定一系列惠企激勵扶持政策,加大重點項目扶持力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市場活力不斷釋放。江東新區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活動為抓手,對標深圳等大灣區核心城市先進標準,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聚力築巢引鳳。
今年10月10日,江東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啟用,共進駐14家單位,可辦理520多項業務,讓廣大園區企業在廠門口即可辦理業務,實現政務服務和企業生產經營無縫銜接,降低企業成本。
▲江東新區政務服務中心
接下來,江東新區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新區「數字政府」建設和營商環境改革試點工作,優化投資審批服務,項目辦理要「搶著辦」「盯著辦」「領著辦」「容缺辦」。縱深推進「一枚公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改革,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的「金牌店小二」和「五星服務員」,有求必應、有難必助,持續打造服務高效的政務環境、服務給力的商務環境、服務全面的政策環境和服務精準的人才環境。
配套完善、品質高端
打造宜居幸福之城
江東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注重城市環境,在已建成柏埔河碧道的基礎上,近期將推進留洞河碧道和斬坑水碧道建設。未來的新區,「推窗見碧水青山,抬頭看藍天白雲」。
▲柏埔河碧道
突出園城共建,已建成越王山風景區、梧桐山公園,近期規劃建設高鐵新城環城公園、東江文化公園、鳳凰嶺公園等一批大中型公園。未來的新區,「出門見公園,處處聞花香」。
堅持教育優先,加快推進古竹實驗學校、梧桐學校、碧桂園學校二期和華師大附屬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未來的新區,「琅琅讀書聲,莘莘學子意」。
注重衛生健康,深河人民醫院今年底試運營,新區婦幼保健院、古竹人民醫院提升工程及臨江衛生院改造、城東衛生院籌建等項目有序推進。未來的新區,「病有所醫,病有良醫」。
▲建設中的深河人民醫院
同時,加快推進深圳安居房項目落地建設,以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承接「雙區」城市功能疏解和社會服務延伸。
延 伸 閱 讀
精準布局「三點三帶四組團」
推進聯動整體開發
「三點」
依託高鐵河源東站,高標準建設高鐵新城,重點發展商務服務、商貿流通、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和快速軌道運輸業。
依託東江古竹碼頭,強化水陸轉運功能,發展水陸聯運、江海聯運,全力申報保稅物流中心(B型),發展港口物流、保稅物流、保稅加工、跨境電商等產業。
依託古竹通用機場,規劃建設軍民融合航空航天產業園,發展航空研發、製造、維修、銷售與支線運輸機場建設運營、物流、租賃,以及駕駛培訓等產業,配套發展航空小鎮、航空體育、航空傳媒等產業。
「三帶」
東江東岸生態景觀廊帶——依託區內東江50公裡黃金水道,建設東江東岸生態景觀廊帶。隨著東江航道復航及升級,新區水路可實現江、海聯運,與惠州、東莞、黃埔、南沙等地形成航運互通,借船出海。重點發展臨港產業、港口物流、保稅物流、冷鏈物流、旅遊觀光等產業。
都市經濟帶——依託完善的市政交通體系與源城區、河源高新區、東源縣城聯動發展,建設都市經濟帶。圍繞建成通達珠三角、連通周邊、覆蓋全區的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目標,堅持通道建設與樞紐建設並重,把新區與中心城區、河源高新區等完全連接起來,實現聯動發展。重點發展都市經濟和現代製造業。
鄉村振興產業帶——依託東部260平方公裡生態屏障,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帶。依託新區東部的生態屏障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發展生態觀光、休閒體育、山地旅遊、健康養老、文化娛樂、現代農業等綠色低碳產業。
「四組團」
城市起步區組團——在城東街道三江六岸金三角建設10平方公裡城市起步區組團。位於城東街道,與中心城區、老城區隔江相望,東枕梧桐山,西臨東江水,南接高鐵新城組團,北鄰大學城。已建設東江教育城、河源高級中學、碧桂園、購物中心、文化中心、總部經濟區等一大批中高端社區和配套設施項目。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商務會展、科教培訓等高端現代服務業,打造河源城市新客廳、科技創新總部商務區和中央生活區。目前,城市起步區組團已籤約項目16個,投資總額約417.18億元,中駿世界城、時代中國、山湖海及其他基礎配套等項目已動工建設。
高鐵新城組團——以高鐵河源東站為核心,建設26平方公裡高鐵新城組團。位於臨江鎮,北連城市起步區組團,南接產業起步區組團,西與源城區隔江相望。已建設購物中心、深河醫院、正德中學、華南城十裡東岸等一大批中高端社區和配套設施項目。採用TOD模式推動交通樞紐與周邊用地一體化開發,集聚商務服務、商貿流通、會展博覽、電子商務、金融衍生、科技孵化、信息服務等高端服務功能,構建完善的高鐵經濟產業生態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樞紐節點、河源市中央商務區、河源市未來行政中心。目前,高鐵新城組團已籤約項目8個,投資總額約470.1億元,正在建設贛深高鐵河源東站站前廣場、高鐵綜合交通樞紐、深河醫院等配套設施項目。
產業起步區組團——在柏埔河南岸、河源高新區對面建設21平方公裡產業起步區組團。2015年5月納入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享受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政策,2018年8月納入深河產業共建範圍。產業起步區組團是新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戰場,是新區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高端產業延伸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承載地。重點發展大數據、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及生命健康5大主導產業,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產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特色產業組團——在古竹城市南部副中心建設80平方公裡特色產業組團。位於第一批全國特色小鎮、全國重點鎮——古竹鎮,北連產業起步區組團,南接惠州市,西與源城區埔前鎮隔江相望。汕湛高速公路古竹出口近在咫尺,距離汕湛高速公路博羅藍田出口約3公裡。依託東江古竹碼頭,規劃建設倉儲、物流中心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依託古竹通用機場,打造軍民融合航空航天產業城,大力發展現代科技、現代工業、現代物流業;依託越王山,打造綜合文旅項目。目前,特色產業組團已籤約項目18個,投資總額約485.3億元,正在建設臨古大道等基礎設施配套項目。
來源:河源日報、江東新區黨委宣傳工作部
記者:張平 攝影:馮曉銘、黃贊福、黃世軍
特約記者:俞俊翔 通訊員:陳敏
原標題:《總投資額超900億!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有大動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