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夢幻祭》,是樂元素IP陣容中的一絕。自2015年誕生的偶像IP,已經在日本風靡5年之久,是當地App Store暢銷榜的常客,很少跌出TOP50。繼今年3月續作《Ensemble Stars!!Music》上線日本後,11月27日,《偶像夢幻祭2》終於也在國內上線公測。
根據統計,《偶像夢幻祭2》首月下載突破百萬、創收超過3000萬元,人氣程度完全不似一款「小眾音遊」,近日更得到蘋果最高含金量的Today推薦。加上伽馬數據統計中,《Ensemble Stars!!Music》11月流水超7800萬的預測,保守估計,《偶像夢幻祭》IP在全球的單月收入已經過億。
多維度內容衍生,創造豐富的IP體驗
《偶像夢幻祭》IP誕生於2015年,二次元+女性向的標籤的疊加,在吸引了一批高度忠誠的擁躉的同時,也帶來了相當的發展挑戰。
當時,國內二次元市場恰好處在爆發邊緣,可以借力的地方並不多。另一方面,女性向市場同樣方興未艾,嚴格來說,女性向遊戲真正進入大眾視野,並被業界重視起來,已經是2017年之後的故事。
因此從一開始,《偶像夢幻祭》成功就少有外因的影響,更多依靠內在的品質制勝。儘管所處領域早被定論為「小眾」,但樂元素卻有一顆並不小眾的心,自認基因為「致力為全球用戶創造歡樂」的樂元素,一開始就確立了將《偶像夢幻祭》向IP,而非單純遊戲的打造方向。
《偶像夢幻祭》IP布局規格之高,也超出了行業平均水平。在以往的認知中,IP無非是小說、漫畫、動畫和手辦,但《偶像夢幻祭》卻相繼涉及了CD專輯、舞臺劇、線下演唱會等一系列衍生內容,在帶來更為豐富的IP體驗的同時,也提升了IP的影響力。
國內女性向遊戲市場開始發力
《暖暖環遊世界》、《奇蹟暖暖》與《花千骨》等遊戲通過成績證明女性消費市場的不凡,但無論是大環境下的遊戲市場或是細分下的二次元遊戲市場,女性向手遊的佔比依然相對空白。不過這並不能代表沒有公司看重這個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女性向遊戲開發數量正在逐漸增加,諸如《甜甜萌物語》等女性向遊戲產品已經投入到了遊戲市場。
二次元遊戲市場逐漸成熟,用戶群體特徵也逐漸清晰。從年齡上看,國內的二次元用戶整體年齡很低,90後、95後和00後佔據了群體中的主流。而95後則是整個群體的中堅力量。
從性別上看,在遊戲圈中男性依舊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但是值得深思的是,2017年到2018年,以戀與製作人為代表的女性向遊戲,讓女性玩家激增。
二次元用戶對遊戲類型的偏好較為集中,以RPG類和卡牌類為主。且付費範圍較為廣泛。相比於其他遊戲用戶主要因追求數值而付費,二次元用戶內容更為多樣,除了數值外,購買遊戲、手機內容、外觀產品等內容也是這類用戶熱衷的付費項目。而遊戲的人設畫風與玩法類型,最為二次元玩家所關注。
她遊戲未來趨勢
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女性向遊戲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數據顯示:與整體遊戲玩家一致,女性玩家也是寒暑期更活躍,並在今年疫情期間達到月活新高3.9億
預計在2020年,女性遊戲市場規模將達到568.4億元,她遊戲潛力仍待進一步開發。女性遊戲市場規模。從換裝到二次元,「她遊戲」爆款類型逐漸多元《暖暖》換裝、《陰陽師》二次元、《製作人》RPG、《青蛙》放置,她遊戲市場日臻完善。
95後女性玩家遊戲類型偏好—射擊類成榜首,其次是MOBA射擊類、MOBA類遊戲是心頭好,消除類與養成類遊戲亦上榜。00後女性玩家遊戲類型偏好—休閒競技類受偏愛,新興世代女性玩家更喜愛休閒競技類遊戲,跑酷類與MOBA類也受到偏愛。
藉助VR、AR技術,女性向遊戲IP開發將逐漸多元化,通過遊戲IP改編動畫/電視劇、遊戲主題CV直播、沉浸式VR體驗展等一系列活動,充分挖掘女性向遊戲IP價值,推動遊戲觸達到更多年輕用戶。
小結
《偶像夢幻祭》不光是個遊戲,某種角度上是小說,是音樂,也是動畫片」,如今的五歲的「偶像夢幻祭」系列已不再局限於手遊,而是在向更廣的泛娛樂領域擴散,連接更多玩家。這一過程中,一直秉承精品打造的樂元素,對《偶像夢幻祭》IP的打造更為嫻熟,正一步步通過多維度、立體的形式,將《偶像夢幻祭》塑造成一個全方位的立體IP。
隨著亞洲市場的打通,《偶像夢幻祭》正蛻變為全球意義上的「文化產品」。我們更樂於見到的是,《偶像夢幻祭》究竟還能為原創偶像養成IP,發掘怎樣的潛力,開闢出多大的新賽道。期待樂元素和這些「偶像」,在未來帶來新一份令人驚喜的答卷。
註:部分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小編
— END —
請務必註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你認為女性遊戲市場未來的趨勢會如何
報告丨Mob研究院:2020盲盒經濟洞察報告
零售丨國潮之下,美膚寶的全域營銷「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