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甲骨文 ,作者甲骨文
甲骨文
讓我們一起追尋!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旗下甲骨文團隊(oracode),精選原創、前沿的國內外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作品與大家分享。策劃最有創意的文化產品,讓我們共同打造高品味、高質量的閱讀空間。
甲骨文年末盤點第二期的主題是日本史主題書單。
出雲自古以來被稱為「神話之國」,眾神之首大國主神的「讓國」開啟了大和王權和天皇家的歷史。村井康彥用歷史解讀神話,用神話填補歷史,開啟了一場尋訪磐座、神社、宮都和古墳的時空之旅。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在神話的影子下漸次清晰,日本的武士以刀劈開了國家前行的道路。日本武士研究權威高橋昌明的著作《日本武士史》顛覆了有關武士的眾多「常識」,揭示了真正的武士形象。而說到武士,就不得不提武家政權德川幕府。《德川幕府與御三家》一書揭示了幕府時期御三家不為人知的野心,以及德川統治的三百年間,幕府、將軍和御三家之間圍繞著權力及將軍繼任者而展開的明爭暗鬥。隨著新選組的離去,最後的武士帶走了武士的傳說,西鄉隆盛通往西南戰爭的道路讓近代日本從明治維新走向了軍國主義的道路。
在此身份下,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另一個日本。被稱為「一戰世代」的日本陸軍軍官群體,正是滿洲事變、日中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的主要擔綱者。黑澤文貴打破了陸軍與「大正民主」對立的刻板印象,以兩次世界大戰間日本內外體制的變動為主線,勾勒了日本陸軍走向戰爭的全過程。1932年,日本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絕對瘋狂的一面。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格魯大使走馬上任。他使日十年的個人日記及公私文件提供了十分貼近實際外交的觀察視角,嶄新了亞太地區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的十年,披露了美日在各領域驚人鬥爭的內情,也展現了日本走向太平洋戰爭的全過程。
溫馨提示:文章最後附甲骨文·日本史書單23種。
01
西鄉隆盛:通往西南戰爭的道路
[日] 豬飼隆明 著
呂靈芝 譯
2020年9月
內容簡介
作為「維新三傑」之一,西鄉隆盛曾在倒幕運動中大顯身手,但在明治維新如火如荼之際,他又因「徵韓論」事件與政府交惡,最終回到故鄉薩摩挑起西南戰爭,兵敗身死。西鄉隆盛為何從時代的弄潮兒變成時代的落伍者?西鄉死後從「逆賊」到「豪傑」的形象轉變又揭示了怎樣的歷史邏輯?通過考察一手史料,日本近代史學者豬飼隆明試圖在這本書中闡明,西鄉隆盛通往西南戰爭的道路,也是一條讓近代日本從明治維新走向軍國主義的道路。
作者簡介
豬飼隆明,1944年生,1969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專攻日本近代史,現任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著有《西鄉隆盛〈南洲翁遺訓〉》《西南戰爭——被戰爭的「大義「動員的民眾》等作品。
02
日本武士史
[日] 高橋昌明 著
黃霄龍 譯
2020年9月
內容簡介
身披鎧甲,縱馬沙場,揮刀斬敵,勇猛果敢,始終以武士道為行動宗旨,誓死效忠主君——這樣的武士形象是否符合史實?日本真的自古便是「武士之國」嗎?《日本武士史》不僅勾勒了武士從誕生之初直到近代的完整歷史,而且展現了豐富細節:江戶時代奇特的丁髻髮型,日本刀的鍛造和變遷,鎧甲的繁複構造及其作用,弓馬之戰的實際情況,武士切腹的理由和影響,近代國家對武士道的歪曲和利用,等等。日本武士研究權威高橋昌明蓄力多年,用這部作品顛覆了有關武士的眾多「常識」,揭示了真正的武士形象。
作者簡介
高橋昌明,1945年生,畢業於同志社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2002年在大阪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學位。歷任滋賀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神戶大學大學院人文學研究科教授,現為神戶大學名譽教授。
03
05
出雲與大和:探尋日本古代國家的原貌
[日] 村井康彥 著
呂靈芝 譯
2020年9月
內容簡介
出雲自古以來被稱為「神話之國」,眾神之首大國主神的「讓國」開啟了大和王權和天皇家的歷史。撥開神話的迷霧,日本海文明圈誕生的出雲系政權,隨著制鐵集團出雲族的擴張,竟在大和之地建立了邪馬臺國。出雲大社與伊勢神宮如何創始,祭祀與信仰的兩大體系怎樣建立?「神武東徵」是南九州島的豪族對出雲聯盟的侵略?著名的桃太郎實際上或是打擊弱者的強權人物?如何用歷史解讀神話,用神話填補歷史,村井康彥將帶你踏上一條尋訪磐座、神社、宮都和古墳的時空之旅。
作者簡介
村井康彥,生於1930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歷任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滋賀縣立大學教授、京都市歷史資料館館長、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校長,2004年任京都市藝術文化協會理事長,2010年被授予瑞寶中綬章。他主要從事日本文化史、古代史、中世史的研究,出版學術專著三十多種,編撰、校注的史料、書籍近二十種。其中主要代表作有:《古代國家解體過程研究》(巖波書店,1965)、《平安貴族的世界》(德間書店,1968)、《千利休》(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71)、《茶的文化史》(巖波書店,1979)、《京都史跡見學》(巖波書店,1982)、《王朝風土記》(角川書店,2000)、《日本的文化》(巖波書店,2002)、《出雲與大和》(巖波書店,2013)等。
相關閱讀
終結邪馬臺國——日本初代天皇神武的崛起之路04
最後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日] 永倉新八 本村幸比古 著
信譽 譯
2020年6月
內容簡介
幕末時期,新選組承擔著維護京畿治安的重任,是著名的佐幕派武士集團。他們身處時代劇變的旋渦中心,深度參與了禁門之變、鳥羽伏見之戰、戊辰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永倉新八是新選組草創期的核心人物,也是新選組幹部中極少的倖存者之一,他在《最後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中回顧了新選組的整個歷史,講述了浪士上洛、暗殺芹澤鴨、池田屋襲擊、油小路激戰等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者簡介
永倉新八,天保十年(1839)生於江戶。本姓長倉。原為松前藩藩士。在修行武藝途中,結識了近藤勇並加入浪士組。新選組成立後,擔任二番隊組長等職,是新選組草創期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池田屋事件、油小路事件中均有活躍表現。在戊辰戰爭中,他曾作為甲陽鎮撫隊和靖共隊(靖兵隊)的一員與官軍作戰,爾後從米澤返歸江戶。後獲得回歸松前藩的許可,成為藩醫杉村介庵的入贅女婿,改名杉村治備(後改名杉村義衛)。其後渡海前往北海道,擔任樺戶集治監的劍術師範。離職後,返回東京開設劍術道場,後再度移居小樽。他作為新選組幹部中為數不多的倖存者,在板橋建起了近藤勇、土方歲三兩雄之墓。大正四年(1915)病逝。
木村幸比古,1948年生。靈山歷史館副館長。專攻日本近世思想史。著有《新選組戰場日記》《新選組與衝田總司》《新選組日記》(以上均由PHP研究所出版)、《史傳土方歲三》(學習研究社)、《新選組局長近藤勇》(淡交社)等多部作品。
相關閱讀
記憶中的最後武士 | 新選組始末記05
德川幕府與御三家:三百年的野心與權術
[日] 河合敦 著
常曉宏 胡毅美 譯
2020年6月
內容簡介
德川家康的子嗣中,始於義直的尾張家、始於賴宣的紀伊家,以及始於賴房的水戶家,這三大門第合稱德川御三家。但御三家是否只為了輔弼將軍家,抑或補充將軍後繼者才誕生?歷史學家河合敦認為此種觀點完全錯誤。在這部作品中,河合敦揭示了御三家不為人知的野心,以及德川統治的三百年間,幕府、將軍和御三家之間圍繞著權力及將軍繼任者而展開的明爭暗鬥。
作者簡介
河合敦,1965年出生於東京都。在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科修完碩士課程(日本史專業),任教於東京都立白鷗高中,在教授日本歷史課程的同時從事創作。曾榮獲第17屆鄉土史研究獎優秀獎、第6屆NTT脫口大獎優秀獎。因其解說簡明易懂,在電視節目《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課程》中廣受好評。出版有《簡單易懂日本史》(日本實業出版社)、《巖崎彌太郎和三菱四代人》(幻冬舍新書)等多部著作。
相關閱讀
德川第十一代將軍家齊的奪權計劃06
使日十年:
1932~1942年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C.格魯的日記及公私文件摘錄
[美] 約瑟夫·C.格魯(Joseph C. Grew) 著
沙青青 譯
2020年3月
內容簡介
1932年的日本已然瘋狂:扶植偽滿洲國傀儡政權,政治刺殺事件不斷,且準備退出國際聯盟,撕毀《華盛頓條約》,妄圖主宰亞洲和西太平洋。此時,美國需要派遣最優秀的外交官力挽狂瀾,既堅守美國在遠東的權益,又努力避免戰爭。在這樣的風口浪尖,格魯大使走馬上任。格魯出使日本的十年,正是亞太地區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的十年,他的個人日記及公私文件提供了十分貼近實際外交的觀察視角,披露了美日在各領域驚人鬥爭的內情,也展現了日本走向太平洋戰爭的全過程。
作者簡介
約瑟夫·C.格魯(Joseph C.Grew,1880—1965),1932~1942年任美國駐日本大使。麻薩諸塞州波士頓人,出生於1880年。比富蘭克林·羅斯福早兩年從哈佛大學畢業。1904年,他在美國駐開羅領事館開始了自己的外交官生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格魯先後在墨西哥、俄國、奧匈帝國以及德國的使館工作過。1918年,他成為國務院西歐司的負責人,代表美國參加了巴黎和會。之後,出任駐丹麥公使、駐瑞典公使、副國務卿及駐土耳其大使。1932年6月,轉任駐日本大使。1942年返回美國後,格魯再度出任副國務卿,成為當時美國政府內部數一數二的日本問題專家,直接影響了戰後的美國對日政策。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格魯正式從國務院的崗位上退休。
相關閱讀
美國駐日大使1932年日記摘錄07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日本陸軍
[日] 黑澤文貴 著
劉天羽 譯
2020年1月
內容簡介
一戰是世界上的首次總體戰,它對日本軍政史的影響卻被嚴重低估。被稱為「一戰世代」的日本陸軍軍官群體,正是滿洲事變、日中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的主要擔綱者。他們在「大正民主時期」的靈活性,反而導致陸軍在20世紀30年代嚴重幹政。黑澤文貴打破了陸軍與「大正民主」對立的刻板印象,以兩次世界大戰間日本內外體制的變動為主線,勾勒了日本陸軍走向戰爭的全過程。
作者簡介
黑澤文貴,1953年生於日本東京。法學博士。曾任日本宮內廳書陵部編修課主任研究官,現任東京女子大學教授、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編纂委員、(日本)軍事史學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本近現代史。主要著作有《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宮中與政治家》《兩次「開國」與日本》《歷史與和解》《日本紅十字會與人道援助》《日本·比利時關係史》等。
推薦閱讀
甲骨文·日本史
1 出雲與大和:探尋日本古代國家的原貌
[日]村井康彥 著 呂靈芝 譯
2 古代日本的女帝
[日]吉村武彥 著 顧姍姍 譯
3 蘇我氏的興亡
[日]吉村武彥 著 呂靈芝 譯
4 天智天皇的日本:白村江之戰後的律令國家與東亞
[日]中村修也 著 吳明浩 譯
5 發現陰陽道:平安貴族與陰陽師
[日]山下克明 著 梁曉弈 譯
6 石山本願寺之戰:織田信長與顯如的十年戰爭
[日]武田鏡村 著 康昊 譯
7 本能寺之變:光秀·信長·秀吉·家康,1582年的真相
[日]明智憲三郎 著 鄭寅瓏 譯
8 豐臣秀吉與海盜大名:從海洋史看日本戰國的終結
[日]藤田達生 著 信譽 譯
9 江戶開幕
[日]藤井讓治 著 劉晨 譯
10 花之忠臣藏
[日]野口武彥 著 張秀梅 譯
11 德川幕府與御三家:三百年的野心與權術
[日]河合敦 著 常曉宏 胡毅美 譯
12 日本武士史
[日]高橋昌明 著 黃霄龍 譯
13 最後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日]永倉新八 本村幸比古 著 信譽 譯
14 龍馬史
[日]磯田道史 著 沈藝 譯
15 西鄉隆盛:通往西南戰爭的道路
[日]豬飼隆明 著 呂靈芝 譯
16 元老:近代日本真正的指導者
[日]伊藤之雄 著 沈藝 梁豔 李點點 譯
17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日本陸軍
[日]黑澤文貴 著 劉天羽 譯
18 使日十年:1932~1942年美國駐日大使格魯的日記及公私文件摘錄
[美]約瑟夫·C.格魯 著 沙青青 譯
19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美]入江昭 著 李響 譯
20 最後的大隊:蔣介石與日本軍人
[日]野島剛 著 蘆荻 譯
21 中日之間:誤解與錯位
趙瓊 李長聲 主編 賈葭 執行主編
22 甲午兩甲子:憶與思
姜鳴 主編 賈葭 執行主編
23 物語日本史
[日]平泉澄 著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譯
延伸閱讀:
甲骨文中國史主題書單 | 2020年末盤點原標題:《甲骨文日本史主題書單 | 2020年末盤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