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骨盆前傾怎麼辦
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女性都可能會面臨身體上的變形,乳房下垂、骨盆變寬是常見的,所以一般在產後都要用骨盆帶來固體骨盆,防止其變形,無法恢復,那麼骨盆前傾用骨盆帶可以修復嗎?小編來詳細講解吧。
骨盆前傾用骨盆帶可以修復嗎
骨盆矯正帶也稱骨盆帶,是利用一種物理方法矯正骨盆的一種方法,近年隨著人們產後護理意識的增強,骨盆帶主要用於產後骨盆的恢復,選用的好,對產後媽媽骨盆快速恢復,保持身材,增強自信極有幫助。
如果想讓骨盆前傾完全恢復,首先要糾正骨盆的位置,其次骨盆的位置糾正完了以後,對於腰椎和髖關節骨盆位置的改變、骨盆上腰椎、下骨盆、髖關節之間的位置就要進行調整。髖關節的周圍肌肉、韌帶的鬆弛度、平衡度都要達到平衡狀態。治療骨盆前傾,治療往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鍛鍊需要3到6個月的時間才能把骨盆前傾基本上完全控制住。這樣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把骨盆糾正完以後,把周圍的肌肉、韌帶的功能鍛鍊好,鍛鍊的結實來維持好的骨盆的位置,這樣才能達到骨盆好的治療。一般用3到6月的時間,以後還要進行功能鍛鍊,來維持骨盆的位置。
骨盆前傾是骨盆位置偏移的病態現象,較正常的骨盆位置向前傾斜有一定的角度。可以用負跟鞋,前高后低的姿勢,有效的減輕骨盆前傾和腰椎的曲度。
骨盆前傾能完全恢復嗎
大多數因為骨盆周圍肌肉鬆弛導致的骨盆前傾狀態是可以恢復的。人體的骨盆本身就是處於有些前傾的狀態,這種狀態主要指的是骨盆的盆狀結構的上口與下口和地面的角度關係,穿過骨盆的上口和下口的中心點做一個軸心線,這條線與地面的夾角越大,骨盆就越向後傾斜,與地面夾角越小,骨盆就越向前傾斜。就類似於使用熱水瓶倒水的狀態,熱水瓶與地面的夾角越小,熱水瓶當中的水流出來的就越多,而與地面夾角越大,熱水瓶就會趨近於垂直地面的狀態,能夠傾倒出熱水的狀態就是骨盆前傾的狀態。這種狀態大多數都是骨盆後側肌肉力量過大,而骨盆前側肌肉力量過小所引發的,通過肌肉鍛鍊一般就能夠得到矯正。
嚴重的骨盆前傾通過外部矯形,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對於這種問題,應該及時採用手術的方法來對骨盆進行矯形。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骨盆前傾是一個小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給患者帶來越來越多的痛苦和麻煩。
骨盆前傾是怎麼造成的
不良的站姿以及坐姿或者是睡姿等,這些都是會直接影響女性的骨盆,尤其是女性懷孕,這些都會導致骨盆前傾,骨盆前傾不僅會影響到個人形象,還會影響到美觀,不過骨盆前傾可以通過一些動作來改善,但是一般人對於骨盆前傾具體的恢復時間是最為關心的,下面介紹骨盆前傾的恢復時間。
骨盆前傾恢復起來還是比較緩慢的,大部分患者會在3個月左右的時間恢復。骨盆前傾往往是由於患者骨盆前後的肌肉,出現了力量的不平衡,而且患者有一些不良的姿勢習慣,就導致了骨盆有過度的前傾。此時患者往往會表現為腰骶部的S型曲線過度的明顯,並且有腹部膨隆的情況。此類患者往往會表現為在行走、坐立過程中的腰部疼痛,並且有腰膝酸軟無力的症狀。
該類患者可以通過對骨盆前部的一些肌肉進行鍛鍊的方式,來逐步的緩解。比如此類患者可以練習平板支撐、仰臥起坐,或者是練習蛙跳之類的活動,以恢復此類畸形。在患者做了相應鍛鍊之後,還需要配合一定程度的姿勢鍛鍊,比如患者需要靠牆練習站軍姿。通過這樣的方式,骨盆前傾才能夠獲得比較好的矯正。
骨盆前傾怎麼鍛鍊恢復
站姿觸地體前屈
1身體自然站直,雙腳併攏,雙膝挺直;
2彎腰,兩手手掌碰觸地板;
3緩緩挺直身子。
1手掌無法碰到地板也沒有關係,只要盡力去碰就可以了,重要的不是地板,而是拉伸膕繩肌;
2背部不用保持挺直,可以微微彎曲,儘量讓上肢保持自然,不用刻意繃緊,這樣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你在訓練的位置。
站姿直背體前屈
動作描述
1自然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2保持上體的挺直反弓,同時彎腰,直至上肢與地面平行,臀部稍向後,雙膝微微彎曲;
3大腿後側股二頭肌發力,緩緩站直身姿。
動作要點
1彎腰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背部的挺直;
2雙腳打開越寬,膕繩肌的參與越多,也就越有效。
這兩個動作看似只有手的區別,但實際上訓練的內容還是很不同的,第一個動作:觸地,背彎曲,雙腳並起,更多是拉伸膕繩肌;
第二個動作則是背反弓挺直,雙腳分開,雙膝微微彎曲,臀部也要向後一點,更多是訓練膕繩肌肌力。
站姿直背體前屈可以在空手的情況下有效鍛鍊到大腿後部膕繩肌,尤其可以比較好地訓練到觸地式訓練不好的膕繩肌上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