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逛重慶丨千年古剎——慈雲寺的傳奇故事

2021-01-07 慈雲老街

在重慶,座落著許多寺廟佛堂,它們歷經千百年風霜洗禮,承載著重慶人的信仰和心靈的寄託。它們既是重慶人民禮佛焚香的聖潔之地,又是巴渝歷史文化的匯聚之所。在本期的老街講故事中,將為您講述重慶千年古剎——慈雲寺的傳奇故事。

慈雲寺坐落在南岸區玄壇廟的獅子山上,背依塗山,面臨長江,窗外是車水馬龍、流光溢彩的南濱路,對岸是繁華的渝中。熱鬧紛繁的大山城中,慈雲寺就是那簇「不一樣的煙火」,清淨悠然,香火嫋嫋,彰顯著霧都另一重獨特氣質。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雲寺

外觀不同

這麼洋氣的寺廟裝潢你見過嗎?

立於慈雲寺前,很難想像這是一座始於唐朝,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古寺。中西合璧的裝潢新潮而別致,哪裡有歷經千年風霜的「古早味」?這可得益於它經歷了三次重大的「裝修工程」。第一次是在唐代初建,因寺廟中供奉著當地的送子觀音菩薩,所以取名「觀音廟」。第二次是在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因為寺廟年久失修,破損太過嚴重,所以進行了復建。第三次是在1927年(民國16年),由雲巖法師組織僧眾四處募資,將觀音廟進行改建,並更名為「慈雲寺」。又經過幾十年的修修補補,慈雲寺才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年輕」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雲寺

中式的飛簷廡頂,西式的磚牆形制,紅牆黃瓦與歐式建築的堡樓閣腳交相融合,不同的建築元素搭配在一起竟然顯得非常和諧,是當下正流行的「混搭風」。雖離造型改造已過近百年,但以現代人「外貌協會」的挑剔眼光來看,如此別出心裁的外觀設計也足以讓人賞心悅目。就知道你不禁要問:「這是哪位著名設計師的大作?」悄悄告訴你們,不光有設計師,還有法師呢!現在的慈雲寺,是由其首任方丈雲巖法師主持修建,並結合了上海著名設計師的智慧共同規劃設計,為慈雲寺「量身定製」裝修風格。那時,重慶地居要塞,水陸交通發達,深受洋氣的泊來文化薰陶,慈雲寺就大膽採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築方式,成了當時的中國佛教寺廟中第一個「吃螃蟹」的寺~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雲寺

身世不同

這麼有趣的傳說你聽過嗎?

想要讀懂一座古寺,不能只看「顏值」,內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重慶,幾代人之間都流傳著「青獅白象鎖大江」的傳說,而傳說中的白象實際早已消失,無從查考,只剩以白象傳說得名而來的渝中區白象街飄搖在歷史風塵中,而「青獅」就側臥在慈雲寺的山門外。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雲寺

這個傳說並不是空穴來風,故事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講起……自古以來,重慶就是有名的富庶之地,經濟發達、文化昌盛、客商雲集。但由於重慶的「山城」特徵屬性,山高地險、高下曲折,陸路不好走,只能走水路。而慈雲寺前的羊角灘水流湍急,常有船毀人亡的事故發生,這時,威嚴兇猛的青獅就「登場了」,人們把它安放在視野開闊的慈雲寺門前,青獅目光如炬,俯瞰大江,哪裡有險鎮哪裡,人們再也不用擔心人員和貨物的來往安全啦!~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雲寺

僧眾不同

這麼文武雙全的僧侶你造嗎?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重慶作為戰時首都,收容和保護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慈雲寺也挺身而出,寺內僧侶們懷著慈悲為懷的善心,加入進這場轟轟烈烈的抗戰中,慈雲寺成為戰時人們最堅實的護佑基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雲寺

在政府的引導下,慈雲寺僧侶們成立了「重慶慈雲寺僧侶救援隊」。由當時的方丈——澄一法師擔任總隊長,以15人為一個小組,共有4個小隊,救護隊成員大多是20歲到40歲的體壯僧人,他們內穿圓領救護短裝,外裹大袖僧袍。相對安寧的時候,救護隊員們耕田勞作,禮佛誦法。遇到空襲,他們則立馬褪下僧袍,頭戴 「佛」字軍帽,迅速結隊,扛起救護用品前往救援現場。慈雲寺的僧侶們不僅能禮佛頌法,還可以療傷救人,稱得上能文能武,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兩個字:優秀!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雲寺僧侶救援隊

歲月流轉,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曾經的磨難並沒有在它身上留下過多痕跡,今天的慈雲寺安好如初。在重慶人眼中,慈雲寺是卸下疲憊,放鬆心靈,尋求靜謐的好去處。節假休息的時候,人們三五結伴,沿著寺廟山麓,一邊觀賞歷史遺蹟,一邊回想著從前的故事,一步一步往廟頂走去,在燭臺蓮池上,焚香燃燭,祈禱明天生活會更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慈雲寺

冬去春來,暮鼓晨鐘,慈雲寺歷經了戰火紛飛,見證了山城的滄桑變遷。未來,慈雲寺將繼續以超然於紅塵的從容與灑脫的氣質立於巴渝大地,陪伴和守護著一代又一代山城人民。

相關焦點

  • 老街逛重慶丨安達森洋行與故宮文物的「千裡姻緣」
    在重慶,有許多歷史老街,它們見證了古巴渝的滄桑變遷,承載著重慶的歷史文脈,凝結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之魂。在本期「老街逛重慶」中,將為您講述安達森洋行與故宮文物的「千裡姻緣」,向您講述重慶老街裡的傳奇故事。在最近大火的節目《國家寶藏》中,講述了被稱為「中華第一古物」的國家重器——石鼓,歷經磨難終回故宮懷抱的傳奇故事。節目中,還由石鼓引出了一段故宮文物南遷的往事,其中就有安達森洋行的影子。 起因 亂世不安,戰火紛飛,中華民族經受著巨大衝擊。1933年,故宮博物院為躲避日軍侵略,保護文物安全,被迫將國寶「南遷」。
  • 探秘千年古剎慈雲寺 主城寺廟最大古墓群藏匿其中
    考古人員正在向文物志願者介紹慈雲寺遺址的院落結構(圖片來源:重慶日報 攝影:楊晨) [原標題]探秘千年古剎慈雲寺 主城區寺廟最大古墓群藏匿其中 你知道重慶有座隱匿的慈雲寺嗎?雖然在史料中偶爾能看到走馬鎮慈雲寺的隻言片語,但這個已經湮沒在歷史中的千年古剎究竟在哪裡,卻鮮為人知。2015年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在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專家的帶領下,記者隨同文物志願者一起走進了重見天日的慈雲寺遺址。 明朝大學士曾親臨古剎 消失的慈雲寺是怎麼被找到的?這要從一塊湮沒於山林野草中的石碑說起。
  • 重慶一座「千年古剎」,距市區15公裡,被稱「小峨眉」,門票免費
    說到重慶,它是一座神奇而迷人的城市,風景優美,布局獨特,交通路線複雜,這裡的火鍋在全國也很有名,每年來這裡的遊客數量也很大,今天說的是重慶一座「千年古剎」,距市區15公裡,被稱「小峨眉」,門票免費。慈雲寺的建築大多建於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有宮廷建築、殿堂、古佛洞等,面積在8000平方米左右,大部分歷史悠久,近千年後依然屹立於此,它們充滿滄桑,處處保留著文化底蘊,這樣的規模在全國也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具有很深的觀賞和研究價值,這座寺廟背靠青山,面向河流,寺廟前面有一隻藍色的石獅子,寺廟建在山的周圍,與附近山峰的樹木融為一體,它既有優雅寧靜的意境,又有一些遠離世界的意圖
  • 重慶有座「千年古剎」,感受豐富文化內涵,有渝中「小峨眉」之稱
    有些人喜歡重慶獨特的城市布局,有些人喜歡重慶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一些人喜歡重慶悠久的文化。重慶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城市,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豐富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風光是其魅力所在。今日所謂千年古剎,既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又有它獨特的魅力。
  • 重慶小眾冷門老街,號稱另一個「磁器口」!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重慶小眾冷門老街——長壽三倒拐。搭上綠皮火車去旅行,當天即可往返!長壽三倒拐重慶唯一入圍全國歷史文化名街15強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磁器口是重慶歷史的見證者。在重慶長壽有一條蜿蜒曲折、古色古香的老街——三倒拐,號稱是另一個長壽版的「磁器口」。三倒拐,承載了長壽人的美好記憶,見證了長壽的城市發展。搭上從重慶北站出發,駛往長壽站的5609次綠皮火車,歷時1小時6分鐘,我們便到達風景宜人的長壽區。(返程班次為5610次列車(17:39-18:50),大家遊玩注意時間。)
  • 【少林下院】鞏義慈雲寺
    二聖僧閒暇之餘雲遊至青龍山,見其山川秀麗,藏玉兔、列金龜、穹窿高聳、玉潤雲祥,有若盤龍欲飛之狀,即鎮冥龍、降妖蛛,二老談經,預知佛法將應機此處,隨首開慈雲古剎。寺中古碑亦屢記載,此寺為「釋源祖庭」概不虛妄也。青龍山慈雲寺為「華夏第一寺」,歷經滄桑,幾度興廢,該寺經「漢、唐、宋、元、明、清敕建重修」。
  • 國慶旅遊哪裡去丨千年古剎——雲莊寺
    國慶旅遊哪裡去丨千年古剎——雲莊寺 2020-10-02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桷埡老街|酌一杯夜色,走一遭古今,邂逅穿越千年的美麗!
    近日,「發現重慶之美」重慶市2020年城市管理成果評選活動中南岸的彈子石老街和黃桷埡老街榮獲「重慶最美街巷」稱號今天就跟文旅君一起夜訪黃桷埡老街領略這條千年老街的魅力圖源|南岸旅遊600餘米的黃桷埡老街總是能挖掘出一段又一段的故事175棟風格獨特的巴渝建築每一棟都承載著幾代人的生活
  • 重慶慈雲寺取消門票受關注
    核心提示:2013年4月24日,全國重點寺院重慶慈雲寺宣布正式取消門票,以免費開放抵制佛教商業化。開門辦佛教,免費入寺院,一定是大勢所趨。中國佛教要走出圍牆困境,首先應自身保持清淨,不被商業大潮裹挾。免票不僅是踐行人間佛教的態度,更是體現佛門胸懷和精神的行動。
  • 鞏義青龍山.慈雲寺,厚重的歷史
    青龍山原名霍山、天陵山,山中有千年古剎一一慈雲寺。該寺始建於東漢明帝永樂七年,是佛教傳入中原後有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創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釋源"和佛教「祖庭"之譽,北宋趙匡胤以此山勢在鞏縣選建定陵,遂按勘輿風水學易山名為青龍山。
  • 鞏義市青龍山慈雲寺第六屆桃花節3月16日開幕
    3月5日,鞏義市青龍山慈雲寺景區第六屆桃花祈福文化節暨萬人徒步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何宏波,鞏義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文化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賀傳偉,鞏義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秦文坦以及省會50家新聞媒體和近百家旅行社代表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 重慶慈雲寺堅決支持「零皮草春晚」
    重慶慈雲寺全力支持鳳凰網華人佛教發出的春節電視螢屏拒絕皮草倡議。每逢新春,全球華人都會圍坐電視機前,收看各大衛視為中國人精心準備的春晚大餐。鳳凰網華人佛教在此呼籲:不要在春晚中出現任何真皮草鏡頭,別讓春晚的祥和美好沾染上血腥的美麗。佛教中最高的善就是保護生命,最嚴重的罪惡就是殺害生命。佛教戒律中規定不可以殺害一切有情生命,全面禁止殺戮動物。
  • 重慶慈雲寺!我國唯一的僧尼合廟寺院!
    重慶慈雲寺是我國唯一的僧尼合廟寺院,也是全國重點寺院,現由佛教界管理使用。寺廟始建於唐朝,原名觀音廟,1927年雲巖法師募資擴建,更名慈雲寺,寺院方具規模。慈雲寺位於重慶市南岸區玄壇廟的獅子山上,整座寺廟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
  • 重慶主城賞馬鞭花、品美食、逛老街……這條免費一日遊攻略請收下
    賞花海、品美食、逛老街……這條免費一日遊攻略請收下文/雙姐旅遊今天讓我們走進重慶賞花地北碚自然世界公園——縉雲花海>並結合周邊其他新鮮耍事來一場歡樂的市區一日遊打卡路線:市區—北碚自然世界公園—重慶自然博物館—澄江老街—市區北碚自然世界公園
  • 青龍山慈雲寺的黃金滿地和漫山流丹
    青龍山慈雲寺的初冬,有兩種最有味道的自然奇觀:一種是黃金滿地,另一種是漫山流丹,兩者一起撐起了鞏義大美形象。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欣賞下鞏義青龍山慈雲寺的奇景吧。
  • 3個壯漢抬上車運回重慶龍門浩老街
    受訪者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1日18時20分訊(記者 李華僑 餘志斌)今(21)日,被洪水衝到南濱路慈雲寺附近的「熊本熊」雕塑火了,它憨厚的樣子和懵圈的表情,讓網友直呼「承接了一天的笑點」。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這隻「熊本熊」來自龍門浩老街(詳細報導:《視頻|那只在洪水中上演奇幻漂流的重慶「熊本熊」 它的「家人」正接它回家》)。
  • 獅子山下有個慈雲寺
    慈雲寺正門慈雲寺在重慶十大寺院之列,有點與眾不同,它不但是座僧尼同修的佛教寺院,它的建築也是中西合璧風格。本想早點去拜訪,總是找不到去路。找不到去路並不是迷路而是慈雲寺奇特的建築。慈雲寺就在南濱路玄壇廟獅子山依山而建,中式的飛簷廡頂,西式的磚牆形制,每每從門前路過總以為是一座飯店。當走近參觀一番,才領略了慈雲寺的奇特。慈雲寺最早建與唐朝,最初叫觀音廟歷經千年和戰火的洗禮幾經坍塌,民國時雲巖法師四處化緣籌得善款,從上海十裡洋場請來設計師,可能當時米市街龍門浩一帶已有法國水師兵營,美國使館酒吧,英國洋行等西洋建築,設計師觸景生情設計成現在這樣。
  • 梁厝千年古剎藏有多少動人故事
    古寺大雄寶殿的基座上有12幅浮雕石刻,經過千年的洗禮,至今仍保存完好,它反映了福州對外交流的海絲文化。昨日,記者從福州市古厝集團獲悉,龍瑞寺大殿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預計將投入資金近千萬元。此次修繕,將本著尊重歷史風貌的原則保護主體建築,同時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讓千年古剎在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煥發生機活力。
  • 重慶慈雲寺,寺始建於唐代,重修於清乾隆年間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處旅遊景點重慶慈雲寺。慈雲寺位於南岸區玄壇廟獅子山麓,瀕臨長江。寺門左側臥一石刻青獅,與長江對岸的白象街遙遙相望,素有「青獅白象鎖大江」之說。寺始建於唐代,重修於清乾隆年間,原為觀音廟。
  • 千年古剎東巖寺,舊貌換新顏
    古剎是為「雙佩劍」格局,有主座和兩側廂房,中央主座禪堂,前後兩進,正中大門上方嵌砌的綠色大理石匾額鐫刻著繁體「東巖寺」三個金字,十分醒目。大門兩旁石柱上鐫刻著「東來紫氣護蓮座,巖煥祥光照佛堂」、「古佛梵音空遠界,靈山貝葉映青川」兩幅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