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ESPN評選出了近20年內,世界體壇最具統治力的20支球隊。NBA只有兩隊上榜,分別是2017年的勇士隊和2007年的馬刺隊,其他幾支在球迷心中人氣頗高的球隊比如三巨頭時期的熱火和三連冠時期的湖人,則榜上無名。
事實上,ESPN這次評選的排行榜分為球員和球隊兩個部分,涵蓋了全球所有年營收在1億美元以上的頂級體育聯盟,如NBA、NFL、MLB、NHL、WNBA甚至NCAA、FIFA,用數學方式對他們單個賽季(或者一個年度)的表現進行打分,最終做出了這份排名。
計算的方式相當複雜,具體就球隊排名來講,ESPN先後對數據進行兩次調整,其中第一次是取一個基準點,使跨越時空的球隊之間數值達到標準化,第二次是在不同的體育項目之間找到一條共同的基準線。這樣的兩次校正,目的就是為了讓不同時代、不同項目之間達到儘量的公平。
在最終的計算結果中,1分,或者1點「統治力數值」,相當於超過這項運動中所有冠軍球隊平均水準1個標準差。
例如:2016-17賽季的勇士隊,常規賽場均得到115.9分,丟掉104.3分,在參考了他們比賽的回合數以及對手質量之後,得出他們的校正淨勝分值為11.35分,高於該賽季NBA球隊平均數據2.71個標準差。
這一數字(2.71),相比1997-98賽季以來所有NBA冠軍球隊的平均數值,又高了2.4個標準差——這是一個令人為之驚訝的成績,任何大於1的數字,意味著這支球隊綜合表現超過了所有冠軍球隊的平均水準,而只有極少數球隊,該項數據能超過2。
過去20年時間裡,只有一支球隊的該項數值達到3.6,遙遙領先於其他所有運動隊,那就是2007年的新英格蘭愛國者隊。但由於他們最終沒能奪冠,因此並不在這份榜單的統計範圍之內。這也是季後賽的結果在這份榜單評比過程中唯一發揮效用的一次——如果你沒能奪冠,那麼自然沒資格和統治力這個詞畫上等號。
搞清楚了20年20隊的評選規則,你就應該明白:這份榜單在將球隊綜合實力數據化的過程中,只考慮了他們在常規賽的表現,而且參考的標準並非勝場數,而是相對而言更能反映出絕對優勢的得失分差。除此之外,計算過程中還考慮到了比賽節奏以及對手實力等綜合因素,因此結果可能與我們的印象有所偏差。
另外,所有參評球隊,都是以賽季為單位,因此像2000-02年的湖人,雖然在OK組合的引領下完成三連冠,但對他們巔峰賽季的評分,卻沒有任何加成作用。
從2014到2017,勇士隊總共打出了207勝39敗的驚人戰績,總勝率高達84.1%,全部三個賽季都成功打進總決賽,其中兩次奪冠,統治力毋庸置疑。而這其中,又以2016-17賽季的綜合表現最佳。
2016-17賽季的勇士,剛剛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賽季,休賽期完成驚人動作,以犧牲掉兩位奪冠功臣為代價(送走老將中鋒安德魯-博古特,不和合同到期的哈裡森-巴恩斯續約),清理出足夠的薪金空間,籤下四屆NBA得分王以及2014年常規賽MVP杜蘭特,組成了改變聯盟格局的「四巨頭」。
通常一支球隊在經歷了如此重大的人員變動之後,都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適應,但勇士隊自由無私的打法,加上庫裡、克萊森以及杜蘭特三名球員歷史級別的投射能力,讓這一過程大大縮短。防守端,因為勇士隊沒有頂級內線,杜蘭特身高臂長移動能力出色的優勢被充分發揮,成為球隊最好的護筐者。
憑藉這套陣容,勇士迅速打出了統治級的表現。該賽季,他們每百回合可以得到113.2分,進攻效率聯盟第一,此外助攻率(70.5%)、助攻失誤比(2.06)、有效投籃命中率(56.3%)以及真實投籃命中率(59.7%)全部高居聯盟第一。
同時,勇士每百回合僅失101.1分,防守效率聯盟第二,而且與聯盟第一的馬刺(百回合失分100.9)差距甚微。他們場均搶斷9.6次,封蓋6.8次,全部是聯盟第一,防守籃板率(35%)也排名聯盟第三。
兩相作用,17勇士+11.6的場均淨勝分高居聯盟第一,而且遙遙領先於其他球隊——排名第二的馬刺場均淨勝7.2分,第三的火箭只有5.8分,再往後,就是快船的4.3分。
此外,17勇士的強大統治力不僅體現在了常規賽的數據統計上,季後賽他們更是勢不可擋。他們連續三輪4-0橫掃對手,總決賽僅輸一場,成功復仇騎士,重奪冠軍獎盃,創下NBA歷史最佳季後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