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9日晚上,國際籃聯正式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男籃落選賽,改期至2021年6月22日至7月4日期間舉行,這一時間比原計劃整整延遲了一年。一年,歷史長河當中的滄海一粟,對嘗試從歐美豪強圍剿中殺出的中國男籃,也不會有實質性的幫助。
但對新的世界盃周期,對一支運動隊、一幫運動員,影響卻已足夠大。
「復活」的鋒線
奧運落選賽延期一年,對因傷錯過家門口世界盃的周鵬和丁彥雨航而言,也迎來了一次彌補遺憾的機會。
2019年8月,在世界盃前夕的備戰訓練當中,周鵬不幸扭傷了腳踝,同世界盃擦肩而過。此後,周鵬經歷了手術和漫長的恢復期,並錯過了男籃世界盃和迄今為止2019-2020賽季CBA的全部比賽。據了解,目前周鵬已經基本康復,並已參與到廣東隊訓練當中。周鵬還表示,等到CBA重啟,自己可以回到賽場比賽了。
相比周鵬,丁彥雨航就沒那麼樂觀了。據丁彥雨航的經紀人睢冉透露,小丁目前還在康復,膝蓋仍有痛感,並且深蹲只有60公斤的負重。正在新疆老家休養的丁彥雨航也透露,本賽季復出已經無望。
延期一年,讓丁彥雨航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休養,然而考慮到小丁右膝蓋飽受打擊,老傷、舊傷反覆碾壓,且已經遠離賽場兩個賽季,一年時間能否痊癒,並達到登場比賽的水準,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阿聯已經為國家隊效力了15個賽季。IC photo
阿聯還要堅守嗎
奧運落選賽延期一年,中國男籃的核心球員易建聯也將再老一歲,屆時,阿聯即將年滿34。對34歲的易建聯而言,還有必要去追逐一個虛無縹緲的東京奧運夢嗎?中國籃球,還有必要繼續透支這位老將嗎?
從2004年入選中國男籃至今,阿聯已經為國家隊服役15年,他奉獻了一個籃球運動員最寶貴的15年職業青春,可以隱退了。只是眼下的中國男籃中生代實力不足,逼迫著阿聯繼續在國家隊挑大梁。
眾所周知,奧運落選賽之於中國男籃,只關乎榮譽、練兵,很難指望他們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完成蛻變,去抗衡兵強馬壯的希臘與加拿大,進而搭上東京奧運會的末班車。
既然是一個練兵的賽事、學習的機會,再去透支阿聯漸趨老化的身體,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另一方面,隨著奧運落選賽延遲一年,中國男籃下一個大考2023年世界盃腳步又進了一步,2023年,阿聯已經36歲,繼續啃老,指望阿聯救場更不現實。
長痛不如短痛,中國男籃需要儘快完成新老交替,就必須徹底解放老將易建聯,從落選賽開始,放手鍛鍊年輕人。這既是對老將的尊重,也彰顯著十字路口的中國籃球壯士斷腕的決心。
備戰如何進行
4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通知,根據通知指示,大型聚集性體育活動如馬拉松長跑、聚集性宗教活動、各類展覽及會展等暫不開展,CBA何時複賽,依舊懸而未決。
如果本賽季的CBA聯賽繼續無限期延遲,勢必會衝擊到2020-2021賽季,作為連鎖反應,延期後的奧運落選賽也將會被波及。而按照CBA聯賽制定的五年規劃,2020-2021賽季CBA常規賽輪次將增加至56輪,賽季的拉長,留給中國男籃備戰落選賽的時間勢必被壓縮。
與此同時,杜鋒身兼國家隊、廣東男籃主帥雙職,下賽季CBA結束後,直接無縫對接到奧運落選賽,其壓力和工作強度可想而知。
當然,眼下杜鋒最大的挑戰還是落選賽延期後,如何規劃中國男籃的未來。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杜鋒曾表示,中國男籃的奧運落選賽將採用老中青結合的方式,力爭打出精氣神兒,但說這話的時候,奧運落選賽延期的具體時間尚未明確。
在落選賽確定延期一年之後,是繼續固守老中青結合、略顯保守的套路,還是著眼未來,派遣新人參賽,儘快完成中國男籃的更新換代?杜鋒需要有自己的判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