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6 17:2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宇浩 陳棟 姜周
1月5日晚9點多,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第五季首播,腦粉們看了沒?小編可喜歡這種比智商的節目了,每次看完就喊:「天吶」「這也行」,從來不用費盡心思去寫什麼朋友圈觀後感。
這次不一樣,小編看到了杭州14歲的男生楊英豪與賭王兒子 何猷君的精彩pk,實在精彩,一定要來說一下。
文瀾中學14歲男生PK賭王之子何猷君,全場驚呆
這一季主打青少年 #就是曬別人家的孩子#,開場,100個全國選出來的新大腦,站在那裡,牌面都很大,比如下面這位姑娘;
本科保送清華物理系,手握六項機器人國家專利。
還有下面這位, 2016年安徽高考理科狀元;
他是100人裡的第54名!
就在排位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小夥子很有眼緣啊 ▼▼▼
中間這位小帥哥,14歲,來自杭州市文瀾中學,他是第 34名
這100個人要經過兩輪測試,搶60強名額。
第一輪比的是數字華容道,把打亂的數字還原成按順序排列就算過關,按照完成時間決出前80位,楊英豪拿了第二!
第二輪考試,分兩個房間,很難,你看分數都打到5分了。
楊英豪拿了第幾呢?先賣個關子。
這位楊英豪呢,其實我們在首期節目錄製完後,就採訪過了。不要問為什麼,錢報君的同事杭州浪貨就是這麼神通廣大。
楊英豪說過,自己最驕傲的事之一,就是考進了文瀾中學。
沒錯,就是那所傳說中歷屆中考 「不是出狀元就是僅與狀元一分之差」的重點中學。
這張小學畢業照也太萌了吧
楊英豪初二在讀。
與他在《最強大腦》舞臺上表現得很惹眼不同,日常的他有著不符合這個年紀的 低調和內斂——
明明處在一個心裡藏不住事的年紀,卻從來不哇啦哇啦地刻意表現什麼。
「要不是他要請假一個星期,我們都不知道他被選上了《最強大腦》。」看得出來,班主任孔老師對能在電視上看到自己的學生還是挺驕傲的。
在孔老師眼裡,這位學生和其他孩子也沒什麼不同,上一樣的課,考同一張試卷,偶爾也會在某一門考試裡栽個跟頭。
如果真要說一些差別來,他還是仔細回想了一下:
楊英豪當初參加數學競賽,才12歲。所有一等獎學生裡,他年紀最小,但是最冷靜。
這種冷靜呢,更偏向於一種理性。理性加上性格平和,他成了同學最歡迎的解題大師。
同學口中的他有點像《最好的我們》裡劉昊然飾演的那個餘淮——
我們如果數學上有什麼不懂的,都會去問他,他講得很仔細。講完了還會問你聽懂了沒,沒有的話就再講得細一點。
數學考滿分是因為那張試卷只有120分
「我覺得我最大的特點就是穩, 不粗心,所以做的都能全對。」
楊英豪的「穩」表現在對數學的自信上。有一次月考,全校只有他一個人考了120分,上了100分的也就二三十人。
「你考滿分是不是因為這張試卷只有120分?」
「是的,哈哈。」
在同學眼中,數學是楊英豪的天賦,讓人驚嘆也讓人羨慕。
「他真的太厲害了,請了一個禮拜假,回來照樣拿第一。」
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擅長數學的?楊英豪說,當初要準備小升初,媽媽就幫他報了奧數班。第一次參加培訓,他就覺得這類題目和書上的不一樣,要「搞腦子」,但是解出來很有成就感。
然後稍微練一練,奧數也就變得easy了。
之後他就跟開掛了一樣地拿獎,隨便舉幾個:
華羅庚金杯全國數學邀請賽一等獎
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一等獎
中環杯一等獎
「走進美妙數學花園」一等獎
二等獎就不放了吧,不太好意思。
楊英豪覺得easy的奧數,對大部分同學都是霧裡看花。
90後00後都會有感觸,自己讀書那會,奧數好的人要麼就是偏科特別嚴重的理科生,要麼就是全面發展的天才少年。
楊英豪屬於後者。
「他其實非常全面,如果一定要從雞蛋裡面挑骨頭,那英語和語文相對差一些。但也就是差那麼一兩分。」在孔老師眼中,楊英豪的優點在於自主學習性真的太強了,「第一次去家訪,他媽就告訴我,英語一開始都是自學的,他們嫌補習班路遠,就讓他自己學著玩玩。」
楊英豪說「我從來不刷題,就做一遍,把問題都搞清楚了,再做類似的題就錯不了。」
末了他還加上一句「但是我運氣不好,蒙的全錯。」
少年英豪的煩惱是星辰大海
運氣不好只是一句玩笑話,楊英豪真正煩惱的,還是自己的貪玩。
楊英豪說,他以前訂過一個學習計劃,上面寫滿方案,中間夾了幾條「空閒休息」。
執行了一個星期,「空閒休息」全打滿了勾,學習方案都沒打上幾個。
空閒休息的時候幹嘛呢,要麼玩手機,要麼就是坐在床上發呆。
「坐在床上發呆」是寢室室友覺得他有些奇怪的點。
為了抵抗胡思亂想,他的方法是——多看書。
「我覺得我看的書不夠多,得惡補。」他覺得自己讀的文學作品太少了,有時候會和室友們尬聊。
語文也是他的弱項,他除了多看書,不得不努力刷題。和在數學裡的如魚得水不同,語文中的一分兩分,得做三四本教輔材料才補得上來。
和多數人覺得他成績好靠的是聰明不同,楊英豪覺得自己是 靠努力,只是現在努力得還是不夠多。
尤其是去《最強大腦》 見到偶像「水哥」王昱珩之後。
「看水這一項,我覺得我怎麼都做不到,太強了。」水哥是他的偶像,以前坐在電視機前看《最強大腦》覺得他很厲害,看到本人後覺得他更厲害了。
「現在應該少玩遊戲多做題了,成功都是聰明+努力嘛。我應該更努力一點,我可以拿更好的成績。」
楊英豪喜歡玩王者榮耀,問他現在打到什麼段位了。他少有的露出害羞,「很丟人唉, 才黃金。」
爸爸:他是個充滿意外的孩子
就和我們都覺得這麼聰明的孩子玩遊戲不應該只有「黃金」而已,他父也覺得兒子 充滿了意外。
比如他一直喜歡的《最強大腦》,當時也只是一時興起,就去報了名。
然後通過兩個APP刷初試: 在限定的時間裡面完成一些智力題目。
「我其實平時並不用這兩個東西,就是為了《最強大腦》才去做的。」
楊英豪做了一輪題,就被通知去複試,地點在賣魚橋小學。
通過複試,就是去南京面試,劉教授出題,300多位天南海北的「準大腦」,選前100位,就可以站上了《最強大腦》的舞臺。
當初爸爸是覺得,孩子去參加這種節目,無非就是走個過場打打醬油,也沒當回事,面試完,就帶他順道去看了五月天的南京演唱會,結果沒想到成績還挺好。
」後來想到,還有一件事,他那時才4歲,我在開車的時候就隨口提了一句,問他要不要學鋼琴,沒想到他說要。」說著說著,爸爸想起當初兒子學鋼琴的樣子,跟個愣頭青一樣,現在業餘弄弄都已經 考過8級了。
在楊爸爸和楊媽媽眼中,這個兒子真的還挺讓人放心的。剛上勝藍小學那會,還偶爾會有擔心,到了三四年級,意外地發現基本不用操心了。
「他學習就憑著 興趣和上進心,所以我們覺得,感興趣還是非常重要的。」楊英豪最近的興趣已經轉移到了信息學上,前段時間還拿下了 全國信息學奧賽普及組一等獎。
說到未來,沒想到的是, 馬雲是他的方向,而信息學,就是走進IT行業的第一步。
最後,我們問了杭州最強大腦一個問題:「對拿下腦王有信心嗎?」
有!
完整視頻在此,趕緊來感受一下吧
15152307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