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網魚網咖
一部手機,究竟要多麼酷炫,才能談得上改變世界?2007年之前,這個問題本身可能就是個笑話,但是賈伯斯卻活生生地讓它變成了神話。
作為賈伯斯的鐵桿粉,網魚網咖創始人黃鋒也一直在思考,我將如何改變世界,通過網吧可以嗎?至少,在他的努力下,網魚網咖幾乎定義了網吧以及網咖的行業標準,每年會有數千萬年輕人出入其中。如今,黃鋒又讓網咖和電競結緣。
那麼,開網吧能改變世界嗎?誰知道呢,但至少,中國的網吧確實已經因他而不同。
從草根到新貴:一個創業者的自我修養
凡是去過黃鋒辦公室的人,都能感受到一股濃鬱的「賈伯斯style」。
這是一間極簡主義風格的辦公室,沒有一件多餘擺設,任何物件的設計也沒有贅餘感。辦公桌上除了一臺iMac和網魚自主設計的電腦,幾無其他物件。辦公桌旁,是一臺同樣極具設計感的Dyson無葉風扇。
不止於此,在這座極致簡約的辦公室裡,仍為賈伯斯騰出不少地方。在辦公桌後的柜子上,有兩張裝框的賈伯斯不同時期照片,以及一座3D列印的賈伯斯人偶。
當黃鋒走進辦公室的時候,你更能看清他的「賈伯斯style」。身著黑色的圓領衫加上休閒的牛仔褲,與賈伯斯標誌性裝扮如出一轍,黃鋒高大清瘦的身材與這身裝扮渾然一體,毫無違和感。
不止於對極簡主義的追求,黃鋒的信仰也與賈伯斯心有戚戚。在那兩幅賈伯斯照片的上面,是一尊禪定的佛像。黃鋒每天起床後和睡覺前,都會盤腿冥想一會。雖然身處喧囂躁動的科技行業,黃鋒仍以這種最傳統的儀式,守護自己內心的那份寧靜。
在記者的採訪對象之中,喜歡賈伯斯的企業家並不在少數,比如錘子科技的羅永浩、知乎的周源、紫輝創投的鄭剛、鑽石小鳥的徐磊以及餓了麼的張旭豪。但是,很少有人會如此系統地審視與思考賈伯斯。
在黃鋒看來,學習賈伯斯至少有四種境界,第一種是學習他的設計美學,第二種是學習他的商業模式,比如建立以iTunes和AppStore為代表的軟硬體生態系統;第三種是學習他的精神追求,比如改變世界;第四種是思考他行為背後的邏輯,即賈伯斯是如何擁有改變世界的理念與能力。
「偶像不是用來膜拜的,而是用來超越的」,這是黃鋒的態度,「學習賈伯斯,是要理解他之所以為他的因,而不是結果本身。每個人的精神追求都不一樣,但我們至少要煥發出自己的精神。」
黃鋒對賈伯斯的推崇,更多源於他早年的困惑。而賈伯斯,正是帶他走出迷津的線索。
作為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新貴,由於在20世紀末抓住了網吧這個「風口」,黃鋒在20多歲時,就已年入數百萬元。在當年的上海,這筆收入足以在核心地段全款買房。從小時起,家裡對於黃鋒的期待,不過是每月能掙到300元而已。
面對超出預期的財富,沒有一點點心理準備的他,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除了讀書、旅遊和玩遊戲,黃鋒並沒有太過奢侈的愛好。在實現財務自由之後,接下來的生活該怎麼過、還要再為什麼而努力?這個玄之又玄的問題,讓黃鋒心裡一下子空落落的,一時間竟無所適從。
不過,這並非黃鋒一人曾面臨的問題,所有起於草莽的新貴,在掘得人生第一桶金之後,都會面臨類似的困惑。
有些人可能選擇提早退休、週遊世界,比如保羅·艾倫;有些人會選擇退居幕後、改做投資,比如沈南鵬;而有些人則選擇繼續奮鬥、改變世界,比如賈伯斯。不到三十歲就躋身億萬富翁的賈伯斯,曾很直白地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歸根到底,這個問題觸及到了創業者的靈魂,選擇決定命運,而價值觀決定選擇。
從那時的困惑開始,黃鋒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商業的本質。或許,這正是創業者的自然狀態,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充足的動機和理由,而不會僅僅因為純粹的「詩和遠方」,就會不顧一切。
在反覆思量之後,黃鋒逐漸看清了自己的初心,「足以讓我終身努力的動力只有一個,就是改變世界。讓這個世界因為我的存在,變得有點不同。」
對於創業者來說,如果做出一款產品或者一種服務,能夠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去消費,並且傳遞一種富有品味的生活方式,這算不算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
那麼,黃鋒創辦的網魚網咖,目前已經有517家門店,年服務人次超2100萬。在2016年1月文化部下屬的中國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行業協會公布的第一批A級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名單中,188家門店中僅「網魚網咖」就有143家。可以說,網魚網咖幾乎定義了網吧或者網咖的行業標準。
或許,這就是黃鋒讓世界變得不一樣的地方。
根據牛頓第三定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實際上,當我們在改變世界的同時,我們自身也在被改變。在黃鋒改變網吧行業的過程中,他也逐漸改變了自己。
從最初開網吧時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黃鋒背負了沉重的道德壓力。那時很多人都會指責,說網吧教壞了小朋友。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2006年時,黃鋒一怒之下對媽媽說,「我不要開網吧了,我要去辦工廠,我要實業報國」。一年後,黃鋒創辦的新型隔牆材料工廠雖然銷售不錯,但全是應收帳款,最終不得不破產清算。
折騰一圈之後,黃鋒又回到了他熟悉的網吧行業。這時,他重新思考網吧的道德意義,「為什麼大家會指責網吧?因為中國人默認玩物必然喪志,所以我們推崇艱苦奮鬥、吃苦耐勞。這種觀念本身沒有錯,但在國外,很多創新者都是玩出來的。當我們做真正喜歡的事,才更容易堅持下去。」
所以,黃鋒現在的座右銘已經變成「玩出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