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許多許多同袍剛「入坑」時都曾被仙氣飄逸的大袖衫迷住過吧。那麼漢服中仙氣飄逸的大袖衫到底是什麼來頭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下大袖衫的前世今生。
根據歷史記載,公元前828年的某一天,唐文宗因為不能忍受服裝被胡化的十分嚴重的風氣,下旨要求:「今後......不可穿短窄衣服。」從此之後服裝胡化的風氣越來越弱,女子們不再穿窄袖衣服,寬大的衣服從此之後開始流行起來了。
在現存的書畫和歷史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貴族的女子們身穿及地薄紗長裙,裙頭用絲帶或者錦緞系在胸上,裙子的外面再披上一層薄如蟬翼的輕紗。這件透明的輕紗,就是唐代後期的大袖衫。它代替了外套的存在,薄薄的質地不僅仙氣飄逸,而且還可以露出女子豐盈的體態和白皙的手臂。
到了中晚唐的時候,服裝寬大的現象更加的明顯。女子的大袖,袖寬一般都達到了四尺以上。那個時候的貴族女子,把它當做一種禮服在參加重要的場合時穿著。因為穿著的時候頭上會搭配著金釵步搖,所以又叫做「花釵大袖」。大袖衫的穿著一直延續到明朝末年,宋明時期都皆有出土。
這款大袖叫白骨精,設計靈感來自西遊記中的白骨精。不同於那種溫柔仙氣的大袖衫,這款大袖是一個十分霸氣側漏的款式。白骨刺繡、彼岸花刺繡、層巒的山脈刺繡等在藝術性的環繞下產生一種特別的美感,但是又讓人感覺可以稱讚。是不可多得的霸氣大袖衫款式哦!
這款大袖叫春庭月。氣韻古典,配色清新。穿著輕薄衣物頭帶茉莉花的女孩在庭院中遊玩,她動作悠閒的拈花一笑,蕩起鞦韆,撲蝶嬉戲。紗衣長裙的外面穿著繡滿了春景的大袖衫,白白的皮膚在春日裡閃著光,頭頂上簪起來的茉莉花在黑色的髮髻下,顯得優雅又美麗。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代服裝作為一門重要的文化,在特定的角度下向我們展現了大唐的繁榮和開放的文化特徵。各種令人眼前一亮的配色和設計層出不窮,即使在現代看來,依然是十分時尚的裝扮。
同袍有禮,期待您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