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中國女籃運動員、身高1.95米的許諾,在回答關於身高和顏值的看法時,這位參加過相親節目——《非誠勿擾》,卻牽手失敗的她稱:「每個人觀點不一,我認為兩者兼顧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觀點,顯然最為公允了,也最能為大家接受了吧?不過,許諾接下來的說法,其實,仍能看出其對人之美醜的觀點之傾向或偏向來:
「第一,我認為男生看身高,女生看顏值!網絡上曾經流傳一米八的男生,你只需要一張五官端正的臉,就可以無憂無慮了——的確,在當今這個社會,男生看身高的確太重要了。而女生,我認為顏值高能加分,身高我認為不重要,當然身高高點更是錦上添花了」。
「第二,我認為身高和顏值都只是表面的,一對情侶倘若可以修成正果,光靠身高和顏值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兩個人要情投意合,雙方要有相同的價值觀念。不然,光看身高和顏值的婚姻一定不會長久。所以,我認為身高和顏值是一個客觀因素,主觀因素更在於雙方不斷的磨合」。
「身高顏值可以兼顧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兩人要情投意合……」
總體上而言,許諾的觀點,算得是一個「標準答案」了,不過,人們為何會形成這種「男生更看身高,女性更看長相」的大眾觀點呢?
其實,這仍還是千百年來,人類歷史中男女分工產生的影響所致。
人類史過程中,除了仍有疑問是否真的存在過「母系社會」的時代外,男權社會則是一直延續至今——這顯然與男女身體先天的差別有關。
雄性激素下的男性,相對而言,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都大多比女性更為健壯與高大些——這樣才能承擔家庭與社會中更重的體力活。
所以,高大威猛,就成了男人被看重的一大重要因素,這也就有了許諾所稱的「對於男人,要更看重他的身高」之論了,這也是此觀點的源頭所在。
反之,男權社會中的女性,在人類史上,大多處於附屬地位,這與其相對孱弱的先天體型大有關係。於是,就形成了柔美為特徵的對女性的審美觀。
女性「主內」的特徵,以及歷史上成為男性的「從屬物」,其就成了男權「看臉社會」下,男人眼中的所謂「女人以漂亮為重」的觀念了。
當然,如果真要探究美醜觀感與觀念、標準的由來,筆者竊以為:「世上本無美醜,只是有了比較後,美醜才從此產生了」。
比如,假如全世界的人都是黑皮膚——則誰還會將白皮膚當作更美?而去不停地為美白化妝品奉獻錢包呢?
假如都像我們東鄰的男人,世上全部都是小眼睛者,則就沒人會產生「大眼睛美」的觀念了。
但因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於是,在有了差別之下,人們便有了不同的參照物,也就是說:有了「對比、比較或攀比」的可能後,就產生了美醜等差別化的概念!
此時,如果拿武大郎、潘長江去跟許諾比身高;或者拿許諾(長得已是夠美了),去跟西施、楊玉環、趙飛燕、貂蟬,或者是什麼奧黛麗-赫本、費雯-麗、瑪麗蓮-夢露、蘇菲-瑪索等西方絕世美女去比較,則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也就是說,相較而言,已夠美的許諾,假如是在這樣一個相互比較的環境裡:其他的所有人,都是上述這些絕代美女的模樣,則許諾是不是就會成了「醜女」的最低標準呢?顯然是的。
所以,我們就可以說:美醜的產生,終極原因就是有了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才因此讓個子矮的男人,長相普通的女人,都成了「醜」的人了。
由此,也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發:人,在一些方面,不要更多地去與他人比較,或曰攀比,才不會產生不同的落差心理,也就能過得更加淡然與從容了!【原創作者: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