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裡,「停車難」已經成為很多市民出行的痛點。大量的停車需求與有限的停車泊位資源嚴重不匹配,導致城市重點停車區域停車供需矛盾突出,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受到幹擾。業內不少行業人士認為:想要破解停車難題,必須通過對市區現有停車資源的信息採集、匯聚和整合,構建城市停車大數據平臺,從而盤活城市存量停車資源。並結合智慧商圈的推廣應用,構建全方位的「車生活」價值鏈,打造智慧停車產業系統。
然而,正如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向雋說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向雋告訴停車技術網,目前整個停車行業相關參與者都呈現出一種「鴕鳥心態」,停車場運營商自立山頭、設備商廠家軟硬體系統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停車場不願意對外界開放車位共享......他提到,要想真正破解城市停車難題,必須做到三個共享,即:平臺共享、車位共享、數據共享。
為了能通過停車大數據應用,挖掘更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2020年中國首屆城市停車數據應用大賽」成功召開,如何讓海量城市停車數據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得到最大和最佳釋放,是停車業界人士共同努力的方向。基於此,停車技術網特別邀請了蒙迪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雋進行獨家採訪,共同探討如何破解城市停車難題,挖掘城市停車大數據。
以下內容為停車技術網記者整理自迪蒙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雋的採訪內容。
停車技術網:「停車難」的問題尤其在超大型城市間更為顯著。出現「停車難」的原因有哪些?
向雋:主要原因是停車位供不應求。過去十年,隨著城市車輛的大量普及,停車難的問題開始突顯,與此同時停車位也不能得到有效補充。每年新增車位需求和每年實際建設停車位數量的缺口不斷擴大,這是其根本原因。
停車技術網: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可以從哪幾方面入手?
向雋:第一,車位共享。造成停車難問題除了供不應求,還有停車位的利用率不高,以現在城市車位利用率來看(40%~50%),每買一輛新車,實際上需要至少一個半車位。為什麼呢?白天上班需要一個停車位,你晚上回家是不是需要一個車位?你的白天辦公開車也需要一個車位來停放,停車矛盾就在這裡。如果白天把寫字樓的車輛引到周邊的住宅小區去,晚上把周邊住宅區的車輛引向周邊的寫字樓,停車矛盾也能有效緩解,這就是為什麼必須要實現車位共享的原因。
第二是平臺共享,第三是數據共享。實現這三個共享,前提是實現平臺共享,把城市車位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裡,進而實現車位共享、數據共享,這是最根本的。
而很多的小區不希望車費社會車輛進入,因為社會車輛進去之後,小區正常的停車就會受到影響,這是其一。其二是擔心安全問題。一些社會上的車輛開到地下室去之後,他想到是不是會出現是一些安全問題。當然這些問題最終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但是還有很多高端的小區是不願意共享的,而對於其他小區他雖然願意把它拿出來共享,但是他本身車位也很少。車位的數量不夠,這個現象短期都沒法解決的。供需矛盾造成的問題,需要城市的發展資源配合,以及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這些是很現實的問題。
停車技術網:有人說,要想真正破解城市停車難題,除了數據共享平臺,還需要找到合理的商業模式,讓數據跑起來,您是否認同此觀點?請談一談您對停車數據共享平臺的看法。
向雋:必須先形成數據共享,才能實現這個平臺共享、停車共享。現在的停車場大多是各自為政,每個停車場它的系統用硬體軟體都不一樣,每個系統供應商都是一個獨立的模塊,他們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數據跟別的系統來進行共享,甚至是打通,都希望別人跟他打通,而不希望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跟別人打通,跟別人共享。
這是一種鴕鳥心態,一種封閉的心態。這種現象的出現,第一是出於自我保護,第二是不信任,第三是因為沒有一個機構能夠強制把數據共享進行推動。
從長遠來看,從根本上要破解停車難的問題,必須實現城市停車平臺一張網才行,這就必須實現數據共享才行。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想要真正實現數據共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執行部門(最好是政府)來推動這個事。
停車技術網:除了政府推動,是否可以通過合理的商業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實現數據共享)?
向雋:合理的商業模式是有必要的,商業模式要實現什麼呢?要利益共享。如果沒有利益共享,他就沒有這個積極性,沒有推動的這個事物的動力,所以第一個要實現的是利益共享。
但要推動這個事情(實現數據共享),我認為只有政府才有這個能力和實力來做。任何民間的機構,比如平臺運營商、技術服務商、系統集成商單獨來做這個事都不合適,這兩個條件互補的,缺一不可。
停車技術網:您認為下一步停車市場重點將會放在哪些方面?您有什麼看法?
向雋:我認為下一步停車行業的重點還是車位的增加,因為你一個城市裡面,不可能路邊能停的地方都去停,車位增量非常有限。
第二是實現共享停車,在城市,車位增量永遠跟不上汽車增量,我們只有優化車位資源配置,推行錯峰停車、共享停車,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高科技手段,實現一個平臺、一張網、一體化和平臺共享、車位共享、數據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緩解停車難矛盾。
第三,城市的車輛要進行限制,限制車輛的增加。即使現在增加停車場的泊位,你都趕不上車輛增加的數量,停車難不只是一線城市的問題,即使在我們老家湖北恩施,也一樣會堵車。
停車技術網:請站在您個人(專家)的角度,淺談一下本次數據應用大賽的意義和價值?
向雋:本次大賽可以在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上探尋一些新的路子。這個很受行業人士的期待,我希望大賽能夠有一些創新突破,這是我們的共同願望,我們做停車這個行業做那麼長時間了,也希望把我們的一些理念,通過這次的活動宣揚出去。讓所有的行業人員一起來推動這個城市經濟的發展,解決市民出行難的問題。
停車技術網:您對本次大賽有什麼期望?
向雋:從我內心來講,我是希望這次大賽讓全社會達成共識(破解停車難題),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全社會達成一個共識來推動這個事,期待大賽舉辦成功!
專家介紹
向雋,現任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兼CEO、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深圳市羅湖區科協副主席。系湖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資深網際網路及傳媒專家,人工智慧共享停車領域專家。
向雋先生系中國智慧停車產業的早期推動者,曾以深圳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力推深圳市智慧停車項目的立項、落地,深圳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智慧停車落地城市;2014年率先提出 「共享停車」理念,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金融科技等前沿技術,實現一個平臺、一張網、一體化城市停車管理和平臺共享、車位共享、數據共享,徹底改變中國傳統落後的停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