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十三五」期間,我國建設了500多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近700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人。

不過,我國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的比重僅為26%,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總量的比重為28%,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十四五」規劃建議要求「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湯濤表示,當前我國結構性就業矛盾依舊突出,需要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具體工作包括: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進一步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範圍、提高培訓質量;大力發展技工教育,進一步擴大培養規模;加強基礎建設、能力建設,加大新職業開發力度,修訂職業分類大典,加強職業標準、職業培訓包開發,做好推進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等方面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坦言,與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觀念尚未根本改變,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任務依舊十分艱巨。

湯濤表示,將按照中央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要求,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激發人才活力。

政府引領,政策激勵。張立新表示,人社部將充分發揮政府引領促進作用,出臺政策、加強激勵、加強宣傳,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營造良好環境。

企業主導,適當傾斜。鼓勵企業完善職工收入分配機制,在基本工資定級、津貼補貼、績效獎勵等方面將技能作為重要要素,向一線職工傾斜。「實踐中,有一批企業已經在建立技能激勵導向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例如,有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成為企業股東,憑技能入股;有的享受高技能人才待遇,相當於企業的副總水平。」張立新說。

組織競賽,加強獎勵。據介紹,「十四五」期間人社部門將加大職業技能競賽工作力度,對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給予榮譽和物質獎勵。在剛剛結束的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中,共有291名選手獲得86個項目的金、銀、銅牌,1010名選手獲得優勝獎。各競賽項目前5名獲獎選手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人社部門加大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改革,取消280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為應對職業資格大量取消,技能人才面臨評價缺失、影響職業發展等問題,我們積極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遴選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張立新說。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3700多家企業、近900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備案。企業可以自主確定評價範圍、自主設置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運用評價方法,完成技能人才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社會組織可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目前,已有104萬名勞動者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至2019年,有13個省份開展了工程技術領域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工作,有1826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了相應職稱,職稱和職業技能等級已經實現貫通。

「今年,我們準備把貫通領域延伸到技術、技能融合發展的多個職稱序列。」湯濤說,近期人社部將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_新聞中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中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人民日報12月19日報導: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中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
  • 我國技能勞動者超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5000萬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以下為文字實錄:記者:剛才提到2億勞動者未來將成為中等收入者,請問2億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者的具體措施?包括他們的區域和職業?
  •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權威發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中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權威發布)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中國技能人才超過2億人
    據統計,我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千萬人。全國技能人才超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已達5千萬...技術工人是支撐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中流砥柱力量。據統計,我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千萬人。全國技能人才超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已達5千萬人。 我國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的25%,高技能才人佔比重的29%,與發達國家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
  • 高技能也應高收入 我國將提高超兩億技能勞動者待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12月18日表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下一步將按照中央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要求出臺政策,加強激勵;同時鼓勵企業完善機制,促進企業收入分配向一線職工傾斜。  張立新是在當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的這一情況。
  • 人社部: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我國技能勞動者目前已經超過2億,對產業結構升級、改善就業質量非常重要。下一步,人社部將強化技能的激勵導向作用,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政府引導作用,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讓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張立新介紹,在促進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收入水平方面,人社部將按照中央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 如何讓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者?人社部回應
    中新網12月18日電 談及讓2億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者的具體措施,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18日表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具體促進提高他們的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方面,將按照中央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要求,做好三方面工作。
  • 我國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但總量仍不足
    技能人才的數量增長和人才培養一直是各界關注的問題。12月18日,國新辦就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表示,人社部在「十四五」期間,將把技工教育發展作為重要抓手,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緩解目前存在的結構性就業矛盾。
  • 破解技工荒問題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高級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有關部門提出——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但是,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是我國製造業發展必須補上的短板。對此,人社部在發布會上回應,「十四五」時期,將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 藍領「含金量」更高了:我國技術工人高技能人才不到4800萬人
    目前我國有技術工人(技能勞動者)近1.7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不到4800萬人,供需矛盾突出。企業急需什麼樣的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怎樣培育壯大?記者在製造業大省浙江進行了採訪。在我國,高技能人才通常主要包括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人員;「高」體現在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為社會作出貢獻。數據顯示,近些年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維持在2以上的水平。
  • 「十三五」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
    今天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湯濤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人社部:中國技能勞動者超2億 要全方位提高其待遇和地位
    中國網 楊楠 攝中國網12月18日訊(記者 彭瑤)針對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問題,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在國新辦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鼓勵企業完善職工收入分配機制,促進企業收入分配積極向一線職工傾斜。張立新說,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
  • 人社部:2億技能工人將成為中等收入者
    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導未來幾年,中國中等收入者群體將極速擴大,即將「有2億技能勞動者將成為中等收入者」。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社科院的研究認為,中等收入群體是指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萬元~50萬元之間,以此計算中國有4億人,有1.4億個家庭。
  • 如何「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人社部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國新辦今天(12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提到「十四五」時期將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把技能作為基本工資定級以及津貼補貼、績效獎勵發放等的重要要素。發布會上,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但從整個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我國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特別是結構不優、素質不高問題比較突出。
  • 2億技能勞動者將成中等收入群體!怎麼做?人社部表態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18日,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布會。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表示,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這樣在擴大內需上就有一個堅實的基礎。五中全會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就是要擴大內需,要強化技能的激勵導向作用,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政府引導作用,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術工人的待遇,要激發人才活力,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需動力。與此同時,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這樣在擴大內需上就有一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為國內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所做的一個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