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而言,再沒有哪個春節像今年這麼難的了。困難面前,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並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那些激勵或是振奮人心的消息,往往更容易為我們內心帶來力量。
每天刷新聞最感動的是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也許她們過去不忙的時候都是拍著抖音噴著香水的小姐姐們,現在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卻毫不退縮地走向前,還有更多在自己崗位做出默默貢獻的普通人,你甚至都不知道她們的名字,具體做了什麼,可是少了誰都不行。
我們需要榜樣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僅鼓舞著我們繼續往前,還給到了人們很多正能量和信心。
就像看到武漢協和醫院「戰鬥士玲小儷」貼上的科室女同胞的合影對照,前一張大家都美美穿著旗袍,後一張則是防護服嚴陣以待。她說,「女子本柔,遇戰則剛!」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她們選擇去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美麗而勇敢,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榜樣的力量。
而過去這一年,我們也一直為這樣女性的力量所激勵著,也許下一次再想退縮的時候,想想這些世俗定義中更「柔弱」的人所曾有過的努力,一切都可以迎頭面對。
自由地選擇
從來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嚮往自由了,奔跑在戶外,去山裡徒步,到雪山滑雪,和好朋友們聚會……
自由意味著可以選擇。
前段時間剛好看到這部很熱門的《別告訴她》,在國內生活的奶奶被診斷罹癌,家人選擇隱瞞病情,並假借一場婚禮的名義讓所有人回家見奶奶最後一面,而從美國回來的孫女碧莉,直接把最核心的問題拋了出來,奶奶是否有權知道真相?換做我們,又是否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並勇敢面對結果?
現實生活中碧莉的扮演者奧卡菲娜,她的個人經歷可能更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並不符合典型美女定義的她,少年時便從奶奶那裡學到了不要為自己的奇怪之處感到羞恥,這才是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於是她給自己起了藝名Awkwafina,"I'm very awkward, but it's fine."
她把自己的這些特質變成了創作,饒舌、出唱片、做脫口秀,試圖改變人們對亞裔女孩的既定印象,這些努力在被越來越多人看到的同時,也為她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就像演戲,最後她爭取到奧卡菲娜這個角色,成為了金球獎史上第一個亞裔影后。
被《Hollywood Reporter》評為 「娛樂業2019年度百大權勢女性」的她,坐在斯嘉麗·詹森、J.Lo等人中間,你可以說她不美,但她就是她,有著獨一無二的臉龐,不順從,不順大流,自由地呈現出最自我的狀態,她的光芒絲毫不遜色於身邊任何巨星。
自由地吶喊
而去年另一件有關女性力量,也非常震撼我的事情來自BBC紀錄片《日本之恥》。29歲的日本記者伊藤詩織,在2015年的一次工作晚餐會上被時任東京廣播公司華盛頓分社的社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傳記作者山口敬之強姦,想要訴諸法律的她,卻沒想到走上了一條漫長的路,並成為日本首位公開身份和長相談論受害經歷的女性。
儘管全球的MeToo運動都在鼓勵女性站出來,以避免更多的悲劇,可是在日本的傳統職場文化之下,很多人對於這件事都保持了沉默,然而伊藤沒有被打倒,她不斷地努力和控訴,就像她自己說的:「一滴水改變不了什麼,但是聚集起來,它能成為海嘯。」
去年12月18日,在經歷了兩次起訴被駁回,東京地方法院終於判決,山口應賠償330萬日元(約人民幣21萬元),同時駁回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譽的起訴。法庭外伊藤舉起「勝訴」的大字報,代表著女性整體的勇敢和堅韌,也讓更多人意識到,我們必須更好地守護好自己。
在那些看上去不可逾越的鴻溝面前,只要你勇敢地做自己,為了自由不斷地吶喊、抗爭,它一定會有所回應。
我很喜歡的一位演員鞏俐說:「我不覺得一個女孩子擁有美貌之後就擁有了一切,這是個很幼稚的想法,你自己沒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或者自己的一個能力的話,這個人很快會枯萎。」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擁有能力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去爭取,在我看來,才是女性最動人的所在。無論是無懼面對奇怪自己的奧卡菲娜,還是坦然暴露傷痛的伊藤詩織,她們所擁有的,一定是一顆絕對自由的內心。
自由的鼓舞
可以自由去選擇,可以得到公正的對待,這些看上去本應理所應當的事情,在女性身上卻往往因為性別本身變得更為困難。還好這個世界並不缺乏鼓勵她們去追逐自我的先驅,這樣的鼓勵可能是一個人,一件事,一本書,一部電影,也可能是一件衣服。
就像你可能很難想像,一百年前有法律規定女性不能穿褲裝,數十年前,穿褲裝的女性也不被允許進入正式場合或高檔餐廳。直到1966年,伊夫·聖·羅蘭先生設計出第一套吸菸裝,西服外套和鉛筆褲從此才成為女性的代表形象之一。自由地表達自我,從來不是一件易事。
在鼓勵女性去做自己這件事上,聖羅蘭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去年封存多年的紀錄片《聖羅蘭:最後的系列》上映,你能看到晚年的他依然對設計和美學有著近乎執拗的堅持。而如果你看過更早的《伊夫·聖羅蘭傳》(Yves Saint Laurent)和《聖羅蘭傳》(Saint Laurent),也便懂得他對於女性之美的這種理解:「聖羅蘭的女人可以成為一切」,他的靈感不僅僅只是為了美本身,而是讓更多的女性面對生活的時候,可以將自由和勇敢完全釋放出來。
既可以穿上迷你裙表達身體的主張,也不妨以褲裝呈現中性的迷人,服裝是一種態度,而聖羅蘭讓女性有了更自主選擇的同時,也可以更自如地追隨自我的內心,這樣一種精神不僅融入了他的設計,也成為聖羅蘭品牌的基因。
我們喜歡這個品牌,不僅僅是因為漂亮的衣服和精緻的香水,更多還是它所代表的自由去表達、去選擇、去愛的女性形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羅蘭的女人。
在今天,這樣的女人可以是「奇怪的」奧卡菲娜,也可以是勇敢的伊藤詩織,更是那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為自己做決定的女生。敢於對自己的命運負責,才能贏得人生的自由。
YSL肆意之水
「穿聖羅蘭的女人從來不會順從,所有決定都要自己做」,就像最近我收到的這款YSL肆意之水,你對味道做出的第一選擇,也是對自我的某種認定,這瓶YSL肆意之水也是如此。
還沒有打開盒子你就會驚嘆於YSL對細節設計美學的執著,搭配的香水手袋更像是一個限定單品,瓶身設計師說:「我希望通過透明含蓄的玻璃瓶身與狂野張揚的金屬配飾之間的碰撞,彰顯出自由摩登的時尚態度。」
而我拿到這款YSL肆意之水就能感受到到這樣的金屬時尚感,經典的YSL聖羅蘭美妝品牌標誌被移至香水瓶側面,摺疊稜角設計讓你甚至都不會覺得是一瓶香水,而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願意為自己做下每一個決定的人,很難不會為這樣的設計所吸引:堅韌,性感和充滿個性。
它的味道也非常符合「聖羅蘭的女人」的定義,前調帶著明媚清澈的柑橘香調的馥鬱,第一感覺正是女性柔美的一面。
最讓人驚喜的,是中調中薰衣草的運用,YSL讓慣常用於馥奇香調,現在更多使用於男香的薰衣草的凌冽香味融合於嫵媚性感的橙花香調中,表面上的衝突,卻賦予了它獨一無二的個性,女性從來都可以集性感和剛毅於一體,說它是香水中的「吸菸裝」也毫不為過。
而尾調又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自由感,豐富的香草香氣將龍涎香及冷冽的雪松呈現在你的味覺之旅裡,和前面女性柔美形成鮮明對比,力量與自由,正是這瓶香水想要告訴每一個人的。
無論你在哪裡,做著什麼不一樣的工作,有著什麼的故事,都應該勇敢的做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像是聖羅蘭先生說的:「我不是一個裁縫,我是一個藝術家,一個製作幸福的人。」
春天不遠了,未來一切會更好,為自己做好每一個決定,才是成就自我的根基。而勇敢做自己的第一步,不妨從YSL肆意之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