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黑磷中的黑洞:費米子的高溫霍金輻射

2020-12-17 騰訊網

霍金輻射是黑洞因量子漲落向外輻射粒子的現象。它是理解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之間聯繫的關鍵。然而,在宇宙中,黑洞的霍金輻射因其極低的霍金溫度(納開爾文量級,遠低於微波背景輻射溫度)尚未被實驗證實。為了提高霍金溫度便於實驗觀測,人們提出了利用經典流體、量子流體、光纖等各種人工系統模擬黑洞及其輻射的方案。然而,到目前為止,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中的聲學黑洞的納開爾文量級的霍金溫度依然很難被實驗觀測。光纖中的光學模擬黑洞也備受爭議。

以上這些體系均是基於聲子、光子等玻色子體系。與此不同的是,固體裡存有大量電子、準電子等費米子,由於這些基本費米子間的靜電力強於引力很多數量級,由狄拉克半金屬模擬的費米性黑洞應具有較高的霍金溫度。但是,因缺乏可控的狄拉克費米子體系,此類費米子的霍金輻射的物理機制和真實材料的實現是大家普遍關注的重點,但一直未被解決。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生劉行、宋晨晨在孟勝研究員的指導下,與北京理工大學孫家濤教授和美國猶他大學劉鋒教授、黃華卿博士後合作,在前期發現黑磷的電子能帶可受周期性光場的調製產生具有可調節斜率的狄拉克錐的基礎之上【見Phys. Rev. Lett. 120, 237403 (2018)】,他們進一步利用第一性原理量子激發動力學計算和量子隧穿模型分析,預言了首個模擬費米子霍金輻射的真實系統,即雷射場輻照下的黑磷(圖1)。這個系統呈現出迄今為止最高、且實驗可探測的霍金溫度(1-10 K)。

圖1. 雙層黑磷中雷射輻照產生費米子「黑洞」示意圖。

他們發現,通過輻照特定的空間非均勻雷射場,二維黑磷呈現出在空間上連續分布的第二、第三、第一類狄拉克電子態。三類費米子的有效作用勢分別與史瓦西黑洞內部、邊緣、外部所對應的引力勢一致(圖2),因此可用狄拉克費米子體系模擬黑洞行為及黑洞的量子輻射效應。

圖2.黑洞(Black Hole, BH)內外的光錐(上圖)與模擬費米子黑洞內外的狄拉克錐(下圖)的對照。

量子效應使狄拉克電子從第二類狄拉克區域向第一類狄拉克區域隧穿,形成了與史瓦西黑洞輻射同樣的普朗克輻射譜(圖3)。實時的第一性原理激發動力學模擬表明,具有比較弱功率(0.0003V/ )的太赫茲(~7 THz)雷射就可以實現對黑洞行為的模擬,並且黑磷在這一雷射場不會被損壞。

圖3.雙層黑磷中的費米子史瓦西「黑洞」所需的(a)光場分布及(b)霍金輻射譜。

更重要的是,光輻照雙層黑磷產生的「黑洞」呈現出3K的超高霍金溫度。這遠高於引力黑洞及其它人工玻色黑洞的輻射溫度,表明此理論方案可以在當前實驗室中實現。光照黑磷中的超高溫費米黑洞輻射的理論預言為實驗觀測霍金輻射奠定了基礎,也為研究凝聚態物質中的類天體物理現象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手段。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Chin. Phys. Lett. 37, 067101 (2020)(Express Letters)上。該工作得到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2016YFA0300902,2015CB921001)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11774396, 91850120, 11934004)的資助。

編輯:CHANchan

相關焦點

  • 霍金最傑出的科研工作——「霍金輻射」
    以下是張軒中老師給我們科普的關於「霍金輻射」的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藉此了解一下霍金的這項工作:廣義相對論預言了一種天體,叫做「黑洞」。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在它周圍的引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連光都跑不出去,其他比光慢的物質自然就更跑不出去了。黑洞外部的物質,倒是有可能被黑洞吸進去。給人的感覺,黑洞就像是個只進不出、「絕對黑」的無底洞。
  • 黑洞不黑?一起去看看霍金眼中的宇宙
    在這一時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先鋒當屬霍金。 到了1970年,霍金聲譽與日俱增,身體卻越來越差。進入輪椅生活以後的霍金,卻發現自己的思想異常的活躍。偉大的發現「黑洞不黑」,就來自這一時期的直覺,霍金從量子力學找到了「黑洞不黑」的答案。這一理論把兩個尺度截然不同的領域結合起來。黑洞為量子力學與粒子物理這兩大領域的相遇提供了契機。
  • 顛覆認知的霍金輻射——粒子是如何從黑洞逃脫的
    1975年,霍金髮表了舉世震驚的研究結果:如果將量子論考慮進去,黑洞將有可能蒸散!在「霍金輻射」影響下,包括光子,中微子以及一定程度上不同種類的粒子發出微弱光芒。這從未被觀察到,因為在我們能證明已存在的黑洞中是大量熱氣,其輻射完全能吞噬微小的影響。的確,如果黑洞的質量為太陽質量,霍金預測它發出的亮光就像溫度為6× 10^-8/M 開爾文的黑體。
  • 關於黑洞,你一定要知道的知識!
    黑洞會死亡嗎? 黑洞的誕生標誌著大質量恆星的死亡,但是黑洞是不是也會死亡呢?實際上確實很有可能,而黑洞的直接死因可能就是——霍金輻射。 在介紹霍金輻射之前,我們需要先聊一聊量子場論中的真空的概念。
  • 黑洞信息悖論之謎,霍金最後的問題被解決了嗎?
    絕望的拉普拉斯妖霍金計算出的黑洞輻射與普通火堆散發的輻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那就是黑洞輻射無法攜帶信息。如果我們將一本書丟入火堆,物理學四大神獸之一——拉普拉斯妖,這個觀察能力和計算能力都無比強大的妖怪,可以僅憑火焰的細微變化,就推算出那本書上的文字。
  • 黑洞照片不黑,證明霍金說對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與科幻電影中導演們各種各樣「自以為是」的演繹不同,這張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發布的黑洞照片充分證明了霍金曾經的猜測:黑洞不是黑的。 四十年前,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將量子論引入黑洞的經典理論,提出霍金輻射(hawkingradiation)的觀點,而這也第一次將霍金的名字和黑洞聯繫在一起。
  • 霍金說:黑洞與蟲洞關係不一般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霍金是怎樣說的吧。    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蒂博·達穆爾和德國不萊梅國際大學的謝爾蓋·索羅杜金認為這些黑洞天體可能是名為蟲洞的結構。    蟲洞是連接時空織布中兩個不同地方的彎曲通道。如果你將宇宙想像為二維的紙張,蟲洞就是連接這張紙片和另一張紙片的「喉嚨」通道。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張紙片可能是另一個單獨的宇宙,擁有自己的恆星、星系和行星。
  • 黑洞會摧毀地球嗎?史蒂芬霍金的預測,黑洞也可能會消亡
    還有伽瑪射線暴、超新星等能在瞬間對我們造成巨大傷害,但是這都沒有黑洞的存在恐怖。大家都知道黑洞是質量非常大的一個球體,質量達到足以改變空間和時間這種抽象的存在。它就像是一個無盡的深淵一樣,還會吞噬掉周圍的一切,我們已知的最快速度光速都無法逃離黑洞的引力。黑洞的存在就像是宇宙吸塵器一樣,將一切都吸入到自己內部。那麼像黑洞這樣的存在會對地球造成威脅嗎?
  • 「科學」史蒂芬·威廉·霍金和他的宇宙黑洞
    霍金在21歲時不幸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是他憑藉超人的毅力對物理學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取得了許多超越前人的重量級研究成果,並多次獲得科學界及政府頒發的頂級榮譽,成為全球知名的偉大的物理學家,當霍金去世時,引發了全球各界的廣泛悼念;霍金作為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
  • 黑洞終於有了真實照片,那麼你可知道,黑洞也會消失嗎?
    黑洞終於有了真實照片,那麼你可知道,黑洞也會消失嗎?以前在網際網路上,我們只能根據數據看到天文愛好者和科學家繪製的黑洞圖片,但現在它有所不同,因為第一張真正的黑洞照片誕生了,事件視野望遠鏡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望遠鏡組成,終於成功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並在世界六個地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宣布這個突破性的天文領域進展,那麼你知道黑洞的知識嗎?
  • 霍金與他的「黑科技」輪椅:時間永留簡史
    同為漸凍人患者,霍金不但堅持多活了50餘年,而且在他的輪椅上完成了《時間簡史》等10多本暢銷書以及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這一切成就都離不開他的「黑科技」輪椅...正是由於有了這些高科技,癱瘓輪椅幾十年,身不能動、口不能言的霍金依然能與我們分享他對宇宙的深刻洞見。2018年3月14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永遠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所留下的智慧是人類永遠的財富。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曾給霍金帶來奇蹟的黑科技,終將會造福更多的漸凍人。
  • 霍金誕辰!宇宙帶走了霍金,願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然而命運又再次和霍金開了個玩笑,1985年,霍金在訪問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旅途中得了肺炎,為了幫助他呼吸,醫生切開了他的氣管,把一根管子插了進去。 1979至2009年,宇宙論和黑洞成為他研究的主要領域,在此期間,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
  • 都說黑洞是黑色無光的,其實黑洞也有溫度,而且還在逐漸蒸發
    說起霍金大家都不陌生,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留下了很多理論和預言讓人佩服。很多對霍金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先不說這些看法是對是錯,但是霍金的很多預言和理論到現在都影響著我們,而且有一部分已經經過了驗證。霍金直到臨終之前,他的大腦都在思考宇宙,對於科學的研究可以說是非常的瘋狂。
  • 霍金「戰友」獲獎,黑洞「吸納...
    官方表示,羅傑·彭羅斯發明了巧妙的數學方法,探索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證明了該理論可預測黑洞的形成,這種時空中的怪物可以捕獲進入其中的萬物。」另一半則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他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一個隱形且非常重的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
  • 霍金的故事:輪椅上的命運交響曲
    霍金重新開始研究學術了,並且很順利地獲得了博士學位。霍金對女人有著獨特的幽默感,當人們問到他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時,他回答第一想知道黑洞裡有什麼,第二想知道女人是什麼。多年之後,簡在自己的回憶錄《音樂移動群星》中寫道:「我非常愛他,任何東西都不能阻止我和他結婚,我願意為他做飯、洗衣、購物和收拾家務,放棄我自己以前的遠大志向。」
  • BBC又出神級紀錄片,霍金帶你生動有趣地了解奇妙黑洞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黑洞研究的時效性。越研究它,它就越神秘。進展越大,之前的研究成果被推翻的也越多。科學的進步,反映在電影中,就是科幻片的想像力不斷突破。黑洞長啥樣?無數電影曾把它具象化。1979年,迪士尼拍的科幻電影《黑洞》。像個赤紅的火山口,「邀請」著盤旋的飛船。
  • 宇宙神秘的天體黑洞其實並非黑的,並且有著特殊的溫度?
    宇宙神秘的天體黑洞其實並非黑的,並且有著特殊的溫度?宇宙中有這樣一種物質,一旦接近,它就會被吸收並消失。科學家給它起了個名字,大家一定聽說過,也就是黑洞,這種物質在宇宙中的存在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對黑洞有了更深的了解。
  • 全球高溫氣候多變,霍金預言或要提前?
    除此之外在北極NASA通過衛星進行監測,發現了200多萬個甲烷熱點,這就意味著北極因為高溫的影響,一些凍結在冰川中的甲烷被釋放出來。甲烷是要比二氧化碳還要強25倍的溫室氣體,溫度升高冰川融化甲烷釋放,同時甲烷再次加劇溫室效應,這就是一個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惡性循環。
  • 霍金預言成真?科學家研究發現:22世紀12億人可能會受到高溫威脅
    霍金作為一位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對於黑洞的研究以及在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融合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當然了一個人可以扮演很多的角色,霍金就是如此,除了作為著名的科學家,霍金還是成就非凡的科普作家,一本《時間簡史》不知道成為多少人的物理啟蒙書籍,當然霍金的身殘志堅也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霍金更被很多人熟知的還有另外一面,那就是他生前的一些預言。霍金曾公開聲明自己的觀點,他毫不保留的表達自己對外星人的擔憂,對於未來人工智慧、基因編輯的擔憂。
  •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它們會穿越時空嗎,霍金的黑洞人生!
    黑洞堪稱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能吞噬其周圍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物質,在黑洞內,物理學上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了意義。那麼,如此強大的黑洞會是穿越時空的通道嗎?其實說到這裡大家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刻板印象,黑洞並不是一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