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讓人瘋狂的埃及梅西 薩拉赫,只是曇花一現嗎?三年前還在羅馬且有「埃及梅西」之稱的薩拉赫,以破當時球會紀錄的3600萬英鎊(外加700萬獎金條款)加盟由教練尤爾根·克洛普剛執教兩年的利物浦,且加盟的首年(2017/18賽季)即拿出足以匹配球王等級的現象級表現。然而,緊接連續兩年的表現與個人數據卻似乎與首年相比差距甚大,三年前的瘋狂真的只是曇花一現的巔峰而已嗎?筆者將透過數據(英超)帶大家一起來檢視一下這位埃及神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埃及前鋒薩拉赫於2017/18賽季前夕加盟利物浦,而加盟球隊的首個賽季即拿出了足以媲美球王等級的表現,先是以32個進球成為英超神射手,同時也打破由現任球王之一的C羅、前利物浦射手蘇亞雷斯(應該足夠列入利物浦傳奇之一了)以及前紐卡素傳奇射手Shearer保持的單賽季31球的進球紀錄。該年也同時拿下英格蘭FWA與PFA兩大足球先生,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然而緊接著的18/19與19/20賽季,薩拉赫卻似乎回不去加盟首年的亮麗表現,不僅僅是在進球數據上出現下滑,甚至還不時被批評球風過於自私,過度追求個人數據而導致球隊在球場上喪失了更好的得分機會。故此,作為忠實的紅軍球迷,筆者將透過薩拉赫加盟利物浦後的英超數據來和大家一起檢視,到底這位「埃及梅西」是真材實料,抑或只是曇花一現的虛有其表?
以下為薩拉赫加盟利物浦首個賽季(17/18賽季)的數據(英超):
如圖所示,薩拉赫的首個賽季數據非常亮眼,用36場比賽就製造了32個進球外加10個助攻,直接參與了利物浦該賽季的一半進球(利物浦17/18賽季的英超進球數為84個)。故此不難想像該賽季的薩拉赫為何能夠個人獎項收穫滿滿,然而該賽季的利物浦最終的英超排名只有第四名。
以下為薩拉赫加盟利物浦三個賽季的數據比較(英超):
光看數據,尤其是進球數的部分,薩拉赫確實是逐年遞減的,特別是本賽季的19個進球與首個賽季相比減少了多達40%,因此自然會讓一般球迷有狀態變差的印象或感受,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無可否認的是,薩拉赫在首個賽季確實是現象級的表現,但連續兩年的進球數下降並不足以說明球員的狀態變化,因為這還需要考慮到球隊體系的建構過程中對於薩拉赫的依賴程度。
眾所周知的是,尤爾根·克洛普所帶領的利物浦能夠成功在本賽季奪取英超桂冠,離不開目前強大的球隊體系,而體系的建構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須知道利物浦真正被視為冠軍的有力競爭者,也就近兩年的事,這部分從這幾年的英超排名即可得知(前年第四、去年第二、今年第一)。換句話說,薩拉赫加盟利物浦的首個賽季,教練尤爾根·克洛普對於利物浦體系的建構與改造明顯是還沒到成熟期(該賽季只有第四名就足夠說明這一切),因此在進攻端上會顯著的更依賴薩拉赫自然是不在話下,當然就不難理解首個賽季的瘋狂演出。
然而,一支真正的冠軍隊伍從來就不能只依賴球員的個人能力,因此在體系逐漸步入成熟期的18/19賽季以及本賽季,儘管薩拉赫的進球數是逐年下降的,然而把助攻數也考慮進去的話,也就是觀察球員在球隊進球數上參與的比例(上賽季33.7%,本賽季34%),可以發現薩拉赫對於球隊的幫助並沒有減少。而從薩拉赫的場均傳球次數遞增以及射門次數的遞減甚至可以明顯看出,球隊因為體系的逐漸成熟下而減少對其在進攻端的依賴程度是存在的。更不要說,薩拉赫的射門命中率上的表現一直都是維持在差不多的水平(45%~47%),並且在機會創造的次數維持差不多的水平下,還減少了浪費機會的次數(首個賽季反而丟失了明顯更多的機會)。
此外,球隊體系的成熟與穩定,除了體現在對薩拉赫的依賴程度下降之外,也體現在透過將進攻端的任務分攤到其他球員身上,而促使其她球員在進攻數據上的提升。
馬內連續三個賽季參與球隊進球的比例為 20.23%、25.84%、29.4%,加上無論是射門次數、命中目標次數的上升(近兩個賽季與三年前的賽季相比),乃至於逐年遞減的場均傳球次數,都在在證明了球隊在17/18賽季確實是相對比較依賴薩拉赫的個人能力,而近兩年隨著磨合成功將進攻端上的任務更為平衡的分配到其他球員身上。
利物浦在進攻端上的任務更為平衡的分攤到其他球員身上,不僅僅體現在馬內近三個賽季的數據提升,同時也能夠在與薩拉赫同樣在右路活動的右後衛阿諾德近三個賽季的進攻端數據看出端倪:
作為利物浦青訓系統出身的精品阿諾德,透過連續三個賽季在進攻端的傳球數據上都是逐年遞增的(尤其是長傳的部分)現象就更加清楚可見球隊在進攻體系上的建構,而且這裡甚至還沒把左後衛羅伯遜的數據放進來對比(筆者認為數據已經夠多)。
由此可見,認為薩拉赫只是曇花一現或狀態下滑的說法顯然並不是很有說服力,得分數據的下滑反倒說明了球隊在進攻體系上的成熟,並且需要薩拉赫做更多進球以外的事物(比如利用自身威脅給隊友製造空檔,馬內的數據提升基本上離不開薩拉赫在進攻端上的牽製作用)。同時作為球迷來說,同樣不能忽視的因素是薩拉赫在經過一年的瘋狂表演後,自然在來年會提高對手的重視程度,意味著本身在進攻端上要面對的困難也會更艱巨一些,因此數據上要維持17/18賽季這種水平顯然是強人所難的期望。而這樣的現象反倒是筆者更願意看見的,這說明了球隊並不過度依賴單一球員的能力或表現,也間接說明了球隊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整個團隊的強大與團結,這樣的強大在筆者看來反而有更高的機會長年延續下去。
當然,確實薩拉赫在臨場表現上偶爾在進攻端會出現一些不是很合理的決定,比如沒看見空檔的隊友,這確實是薩拉赫自身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光這樣就下定論認為球員就是狀態變差或虛有其表,顯然過於武斷。更不要說雖然進攻端數據不再那麼狂,但球隊成績反而是逐年進步的,透過犧牲個人數據來幫助球隊提升,這不就反而更說明了薩拉赫其實完全是更重視團隊的球員,而非有些球迷批評的那樣「自私」?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薩拉赫17/18賽季的巔峰數據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成分,除了如前面所述的球隊在進攻端上更加依賴其個人能力(也等於是給了無限開火權),同時也離不開在防守端上還沒有引起對手足夠的重視。因此近兩年的數據反倒比較接近球員的真實實力,說明了薩拉赫距離真正的球王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話雖如此,現階段的利物浦,需要球王嗎?
來源:山貓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