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轉瞬又至,在對疫情是否會反覆出現的忐忑心情中,傳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2020年12月14日, AOP-KF®固體鹼口罩通過最新ISO18184: 2019權威認證檢測。成為世界首款證實有效針對新冠病毒滅活率高達99.31%並可多次重複使用的口罩。這是中國醫用防護口罩的標誌性事件,也是中國在世界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中的又一領先成績,而做到這項成果的正是位於中國創新前沿陣地的深圳企業康風環境發展有限公司。
AOP-KF固體鹼賦能,新材料應用取得進展
作為一家新型空氣淨化材料的研發機構,康風環境數十年來始終瞄準原材料的研發與創新。其原創技術AOP-KF®固體鹼,在淨化過程中變「被動消毒為主,主動消毒為輔」,可通過誘發羥基自由基(·0H)的原位再生,在無加熱、無光照情況下,使載體(介孔材料)表面的物理吸附水(結晶水)緩慢的離子化水解外,還存在化學吸附水(OH)的非離子化(自由基型)水解,後者在一般情況下不顯著但在有底物與之反應或有物理或化學催化時會大大加速,從而有大量·0H等活性粒子產生。·0H氧化電位高(2.80ev),化學反應速率常數106~1010L/(mol·s),比臭氧高7個數量級,所以去除汙染物效率高。對細菌、真菌、病毒有極強的殺滅作用,但對動植物及人類無毒效。SGS檢測也表明「AOP-KF固體鹼不產生有害物質」。
實際上,這項具備綠色、微納、高級氧化的新材料,正是由康風環境的董事長李國培帶領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多年潛心研發而來,今已獲得中國和美國發明專利。而AOP-KF®固體鹼口罩正是採用了康風環境獨有的世界級突破性技術AOP-KF®固體鹼。在這項創新材料的賦能下,AOP-KF®固體鹼口罩已通過了歐洲日本南非等多國檢測鑑定報告,AOP-KF®固體鹼口罩殺滅病毒細菌真菌滅活率高達99%, 使用時間長達7天。不僅能滅殺包括新冠病毒,H1N1流感病毒、金黃葡萄球菌、大腸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溶血性鏈球菌等細菌病毒,還對鼻炎,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有緩解作用。
ISO 18184:2019認證,口罩還是滅毒的好
毫無疑問,中國早已度過了最初的「口罩荒」。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雖然普通口罩已經足夠國人使用和國外出口,但能夠滅殺新冠病毒的口罩對全球人民而言屬實意義非凡,甚至成為很多國家防護的關鍵!
要知道,ISO 18184:2019認證是目前國際最新最權威的紡織品抗病毒測試標準,用於檢測紡織品的抗病毒活性和抗菌活性,是防護口罩產品是否為高品質的檢測最高標準。ISO 18184:2019檢測方法也是適用於醫療級產品的權威檢測方式,通過該檢測方式意味著醫療級產品的高品質保證。在12月14日的報告中,就已經證實AOP-KF®固體鹼口罩對新冠病毒具有滅活率高達99.31%的效果,標誌著該技術在紡織品抗病毒領域中的成功。
值得關注的是,研發生產AOP-KF®固體鹼技術的深圳市康風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同時也是中國2020年頒布《抗菌抗病毒口罩》標準(T/CSTE 0011-2020),《醫用和類似用途空氣消毒淨化器除菌性能分級》標準(T/GIEHA 021-2020 )等多個呼吸安全行業標準起草單位。
七天長效滅殺,AOP-KF®固體鹼走進大眾視野
在用戶佩戴時,AOP-KF®固體鹼能實現原位再生高濃度氣相羥基自由基,通過催化氧化實現高效殺菌滅毒。若新冠病毒附著在口罩上,與固體鹼接觸後,即被氧化殺滅,其複製被阻斷,避免了二次汙染,是安全、高效的抗病毒新方法。
憑藉口罩本身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效能,這款防護口罩在使用中不會引起病毒的傳播,因此不需要複雜的消殺處理。在保持正常的病毒過濾和滅活性能情況下,口罩消殺功能可重複使用至少7天以上。而且,該功能已在南非通過2020年7日無菌檢測。7天無菌檢測試驗,口罩正常使用,每天使用8小時,對口罩內面和外面分別採樣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均無菌生長。
同時,AOP-KF®固體鹼口罩對使用環境友好,不受室內和室外、天氣、溫度和溼度的影響,在低溫和炎熱的天下仍能持久保持其強大的抗病毒和抗菌性能。在使用舒適度上,口罩物料特殊,避免因呼吸阻力產生的悶熱感導致人體不適。
目前,AOP-KF®固體鹼口罩已獲得了歐盟CE認證、美國FDA認證等多項認證。而在AOP-KF®固體鹼材料技術的賦能下,康風醫用產品在國內各大三甲醫院的微環境空氣淨化消毒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和進展。目前,康風已進入家用、車載、冷鏈冷庫等細分領域,持續推進產品與技術的更新換代。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康風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為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室內訓練場館提供安全防疫保障。AOP-KF®固體鹼口罩取得高達99.31%的新冠病毒滅活率的成績,讓人民呼吸安全得到保障,全力配合打贏這場防疫戰。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