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分公司讓種植戶端上綠色農業「金飯碗」

2021-01-19 金融界

為深入落實集團「32366」農業工程體系要求,建設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今年,北大荒股份青龍山分公司大力推進高標準農業示範區建設,通過整合資源、塑造品牌、開發產品,打造以綠色為特徵的專屬訂製化基地,切實做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文章。

今年,該分公司將繼續打造九區高標準農業示範區,結合立體種養模式,無人駕駛技術、智能病蟲草害防控技術,建設數字服務平臺,將稻田畫元素融入觀光農業,實現人在畫中走、魚在稻中遊的生態觀光農業新景觀;同時將繼續加強97公裡四條科技示範帶和10處示範基地建設,通過點線面結合全方位展示農業新科技、新成果、新措施,讓種植戶參觀有看點、學習有內容、培訓有基地;繼續打造慢節奏體驗式田園品牌,賦予山、水、林以文化內涵,繼續講好青龍山的「白樺故事」,增強示範區吸引力,圍繞春、夏、秋、冬不同時令的工作特點,舉辦「提水節」「稻米節」「果蔬採摘節」等系列活動,形成農業示範區推銷點,不斷提高「青龍山」綠色農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分公司利用青龍山灌區地標性建築資源,開展江水特色種養殖,繼續打造綠色、健康、營養的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榜單產品,既讓種植戶開闢新的財源,又提高產品的品質。

本文源自本站原創

相關焦點

  • 青龍山分公司召開物聯網工作推進落實會議
    12月1日,青龍山分公司召開物聯網工作推進落實會議,就物聯網應用推廣工作進行安排布置,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海森出席會議,各管理區主任、副主任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傳達了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印發〈物聯網項目完善、提升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進一步完善股份公司及16家分公司物聯網項目,對現有軟體系統及硬體設備進行分類、整合、完善、升級,並結合現代農業企業的實際需求,增加農業科研平臺、營銷管理平臺、惠農服務平臺等內容;要做好對現有平臺內容、數據的梳理工作及下一步管理應用軟體的完善工作,加強數據收集整理
  • 建三江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寶林到青龍山農場調研
    4月5日,建三江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寶林來到青龍山農場,就疊盤暗室出苗及智慧水利示範區建設等進行調研,管理局農業局負責人,青龍山分公司總經理何安全、副總經理李海森陪同。在青龍山農場疊盤暗室車間,張寶林聽取了青龍山農場疊盤暗室育苗技術應用情況,並圍繞疊盤暗室育苗技術進行深入了解。據介紹,疊盤暗室育苗技術是通過對育苗方式的優化,解決常規育苗出苗差、整齊度低,秧苗素質差等問題的一項技術措施,應用疊盤暗室技術育苗,不僅能縮短育苗周期,使秧苗長勢一致,發育健壯,同時減少秧苗立枯病、綿腐病的發病機率,為後期插秧打好基礎。
  • 興凱湖分公司高標準農田建設為農業發展提供保障
    日前,筆者從北大荒股份興凱湖分公司了解到,明年,這個分公司計劃新建育秧基地3處及配套附屬設施,完成2萬畝格田化改造工程,持續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平。據悉,為提高土地利用率,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這個分公司以強化農業綜合治理、提高綜合效益、打造精品農田為目標,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做到渠、林、田界限分明、擴池減埂連片、地頭地邊整齊、田間道路林帶無雜草、灌溉排水工程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健全,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和科學管理水平。
  • 在「綠色等高線」上種植致富「金葉」
    仙遊龍華金溪茶業領軍人黃世統: 在「綠色等高線」上種植致富「金葉」 山上佳木蔥鬱,高處雲霧繚繞;而山丘上,層層疊疊的梯田間,是一壟壟碧綠的茶樹,順著山勢,或直或彎,或長或短,像是一條條飄逸的「綠色等高線」。 這是仙遊西鄉平原龍華平原金溪村的「屋脊」,位於戴雲山東側山麓。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的龍華鎮,若干年前曾經是仙遊家喻戶曉的甘蔗基地,而在更久以前的明朝,龍華的薏米是朝廷的貢品。
  • 慶豐分公司挖溝築壩 為防洪排澇上標準 為農業生產上「保險」
    初冬時節,筆者在北大荒股份慶豐分公司第六管理區二作業站作業區內看到,水利部門工作人員和管理區農技人員正在檢查防洪壩加高加固進度,因今年澇災嚴重,田間含水量大,對於含砂量大的堤線段,秋季施工難度大,需抓住即將上凍時間點,才好施工。
  • 高黎貢山下的現代菸草農業樣板
    近年來,騰衝市局(分公司)著力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不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以菸葉提質增效、菸農增收致富為著力點,推動產區成為以煙為主,多元協同互補的現代農業體系。高黎貢山下的煙田科技引領 推動菸葉生產轉型升級騰衝市局(分公司)依靠科技創新不斷突破資源、環境約束,持續穩定在35萬擔左右的種植規模。
  • 衡南縣朝陽村:荒山種滿「搖錢果」,村民捧上「金飯碗」
    在湖南日燦農業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幫助下,貧困戶種下「搖錢果」在衡南縣向陽橋街道朝陽村的油茶莊園內,一排排油茶佇立山頭,一座山頭連著一座山頭鬱鬱蔥蔥,重巒疊翠。近年來,在湖南日燦農業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幫助下,這裡的油茶果成了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果」。
  • 菸草農業綠色發展要切中肯綮
    菸草農業是大農業生產的組成部分,要著眼於綠色發展的特色、高效、循環、互惠、環保等要求,立足自身實際,釐清發展思路,堅持需求導向,轉變生產方式,統籌調整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利益關係,建立完善符合菸草農業綠色發展的模式和技術集成,積極組織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綠色發展。
  • 吃上「旅遊飯」 捧上「金飯碗」
    白鷺、鸕鷀等鳥類在此棲息;野鴨、野兔出沒於叢林中;生態修復,水美魚肥,有機農家菜供不應求……  新疆農業大學駐村工作隊為了讓村民吃上「旅遊飯」,捧上「金飯碗」,依託溼地天然優勢發展鄉村旅遊,邀請新疆全景旅遊規劃院設計了國家3A級景區「索克滿休閒公社」,將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甘肅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我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記者近日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我省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指導下,持續強化現代科技、現代裝備和現代旱作農業技術在馬鈴薯產業中的集成應用,切實提高馬鈴薯標準化綠色化種植水平。
  • 綠色食品豌豆的栽培管理技術是一系列綜合的農業種植技術,
    綠色食品豌豆的栽培管理技術是一系列綜合的農業種植技術,每個環節都應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才能達到生產綠色食品的技術要求。
  • 北大豬肉佬談農業數位化:很多企業在拿著金飯碗要飯
    有著「廣東養豬大王」「北大豬肉佬」之稱的陳生談中國數位化農業趨勢:數位化如同一場重生 是一個流血和痛苦的過程,很多企業在拿著金飯碗要飯。陳生認為,過去幾年,中國的農業在數位化探索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躍遷,不僅打造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自動化養殖模式,一批頭部企業在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業裝備現代化中也處於世界前列。
  • 農業供給側改革+通脹預期 看好農產品
    農業供給側改革將是十三五期間農業發展的核心主線,這已成為市場共識。2016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即將召開的農墾工作會議、年底的農村工作會議預計將對今年以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各項試點進行歸納總結,並在明年初的一號文件中體現政策思路。而從我國農業目前面臨的現狀來看,政策密集發力的方向將包括農業科技創新以及通過土地流轉改進農業經營模式等。
  • 亞盛集團擬置入大股東農業類資產
    證券時報網消息 記者 康殷 亞盛集團(600108)4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所屬的礦業分公司、盛遠分公司、供銷分公司全部資產與負債以及持有的綠色空間100%的股權(淨資產評估價值為96680.91萬元)與公司控股股東甘肅農墾集團所擁有的五宗土地共計27.23萬畝土地使用權及相關農業資產(淨資產評估價值為97122.80
  • 讓貧困戶端上「金飯碗」丨運鴻集團科技農業扶貧實踐記
    而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山坡上、村莊邊,甚至在曾經的荒地裡,一排排錯落有致、鱗次櫛比的新型鋼結構光伏智慧大棚,如同山間鑲嵌的藍寶石,散發出耀眼奪目的光彩。武穴田鎮地區光伏扶貧基地在體武穴市田家鎮地區,許多錯落有致的村落間,許多農戶在房頂建造起了太陽能發電板,田地裡則是改造成了光伏智慧大棚,與以往的大棚不同的是,現在這裡的大棚棚頂是覆蓋光伏原理的發電設備,大棚結構是新型輕質鋼結構,能實現大棚頂上和底下種植雙收益
  • EM菌在農業種植上有何作用
    原標題:EM菌在農業種植上有何作用   EM菌為一類有效微生物菌群,是最早由日本琉球大學研製出的一種新型複合微生物活菌劑。
  • 亞盛集團條山分公司推進「三大一化」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每日甘肅網訊近年來,亞盛集團條山分公司充分發揮集中統一經營和項目化團隊管理優勢,堅定不移推進「三大一化」建設,不斷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著力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大條田整理。條山分公司搶抓國家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土地整理項目,通過平渠滅埂建成便於機械作業的400畝大條田共計2萬餘畝,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還在持續推進,預計將在2021年全部完成大條田整理。大農機服務。
  • 義大利綠色農業全球領先,我們學得會嗎?
    義大利的綠色農業 國家戰略重點多元發展、綠色共生成為義大利農業最獨樹一幟的地方和最鮮明的特徵。義大利一直把「特色農業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作為一張名片,農業從業者都嚴格踐行「可持續」的座右銘,讓農作物自然生長,畜牧養殖與蔬菜種植相輔相成,既保證了品質,也保護了土壤和水質。義大利農場都是綠色有機種植,都採用噴灌滴灌的方式給作物進行灌溉,所施用的肥料都是以義大利本土的生物有機肥為主。
  • 特色農業如何變成金飯碗?「三明實踐」有啟示
    特色農業如何變成金飯碗?「三明實踐」有啟示  福建省三明市,地處閩西、閩西北,是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的核心區。  近年來,三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現代農業,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致富路。  將樂縣常口村,金溪環繞,茂竹修林,風景秀麗。這裡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92%。
  • 洱海源頭新農人 綠色種植有「金色收穫」
    近年來,洱源縣積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綠色、有機化種植,在洱海源頭湧現出了一批新農人,為發展綠色、有機化種植注入新活力。 基地負責人凌體超從2006年開始,就在洱源種植蘋果,近年來,為了保護洱海,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洱源縣積極調整產業發展,走綠色有機農業發展之路,凌體超一家也看到了綠色有機化種植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