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位高三的學生家長告訴小編,她的孩子這段時間一直悶悶不樂,有時候連飯也不想吃,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偶爾失眠。孩子說她自己的學習壓力很大,感覺學不動了。聽到孩子說的這些事情後,她的心裡也很難受,不知道該怎麼辦?
經過進一步和這位母親交談,得知了孩子在高一、高二的學習成績還不錯,但進入高三之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下降,每次月考的總成績都是在550分到580分徘徊,沒有一次上過600分。但是孩子的目標院校是西安交通大學,按照以往的錄取分數線,孩子可能很難考進心儀大學。正是因為這樣,孩子有點洩氣了,甚至告訴父母,她不想再學習了,這次高考也很想放棄,打算高考過後選擇復讀。當孩子講完這樣的話之後,她和孩子的爸爸如同感受到了晴天霹靂一樣,不知所措,也不敢大聲指責孩子,只能選擇默不作聲。這段時間,他們夫妻二人多次在孩子身邊通過語言暗示,讓孩子不要想太多,好好學習就對了,至於結果並不重要,但效果並不理想,孩子依然表現得很深沉,憂慮。
小編認為,孩子有一個遠大的目標或者名校情結是好事情,但也不能一味地鑽牛角,比如:非什麼大學不上,或者一定要考多少分才能滿足,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想法。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想盡一切辦法把學習成績提上去,查找自己在學習上的短板是什麼?如何才能突破學習上的瓶頸?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所以,當我們的學習成績一直無法提高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學習方法,不能讓自己的心情變糟糕,更不能為此焦慮,洩氣,在平時的生活中悶悶不樂。不論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勇於克服在學習上的困難,堅持到高考的最後,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戰勝高考的希望,以至於讓我們順利地考入到心儀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