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賽季之初,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陣容已經被拆解的支離破碎的雷霆,最重要的是,將「三雙猛男」換成垂垂老矣的35歲克裡斯·保羅又讓「雷霆無緣季後賽」這樣的結論看上去合理了幾分。如果從生涯場均得分數據來看,威少的確要比保羅「更應該」贏球,但事實卻是保羅生涯至今贏下了645場常規賽,勝率為64%;威少迄今為止常規賽勝負比為535:339,勝率61%。
之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2019-2020賽季開打之後,雷霆並未顯露頹勢,反而時時刻刻鎖定著季後賽席位,35歲的克裡斯·保羅依舊能將外界所以為的那些不可能變為可能。相比上個賽季靠著喬治和威少的生鑿硬撼,本賽季的雷霆在進攻上顯得更流暢,這就是保羅這種自帶體系的球員所帶來的除了得分之外最重要的影響比賽的手段。但面對現實,我們還要清楚保羅真的老了,35歲的年紀除了像是喬丹和勒布朗這類的「天選之子」,又能期待誰還能展現出力壓群雄的賽場競爭力呢?
2019-2020賽季,雖然雷霆拿到了40勝24負的成績單,但保羅已經不復當年勇。他依舊保持著好勝心,但卻開始承認自己的老去,他不再試圖利用爆發力和速度來過掉那些高大的四五號位,他開始甘願沉下心來做一個老將,去教導年輕人。這個賽季,保羅的助攻率為33.4%,這是他職業生涯助攻率的最低值,比新秀賽季還要低。但這並不代表保羅失去了傳球的「神功」,因為就這33.4%的助攻率也足以踏進聯盟頂尖控衛的行列了。是的,在一號位這個位置上,即便是現在的克裡斯·保羅早已經不是最好的自己,但依舊能在當下的NBA名列前茅。就像是97-98賽季的麥可·喬丹,雖然也是英雄遲暮,但依舊是無人能出其右。但不同的是,喬丹能在35歲的年紀冠絕聯盟,但保羅做不到了。
在NBA的十五年,保羅有兩次曾經離總冠軍那麼近,第一次是9年前差點聯手科比,如果不是被莫須有的「罪名」阻止的話;第二次是在休斯敦,17-18賽季是繼奧拉朱旺之後休城距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也是保羅距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只要翻過勇士這座大山。但這兩次逐夢,保羅都敗了;第一次敗給了萬人阻擋,第二次敗給了天意弄人。如今再回過頭來看看在休城的那兩年,對保羅而言不過是黃粱一夢。
現在的保羅,錯過了作為核心爭冠的最後機會,他大概率不會在俄克拉荷馬城終老,卻也大概率要顛沛流離(如果他要為了總冠軍而再嘗試一次)。
當小球時代的車輪碾碎了過往的一切,但凡是和「傳統」二字沾邊的球員幾乎都不再吃香,因此保羅也在改變。保羅雖然傳統,但絕對不是古板,從進入NBA的第一個賽季開始,保羅就在提升自己的三分投射能力,從最初的場均兩個左右的三分出手,到如今最少每場比賽都要投上4.4個三分球。保羅的改變的不僅僅是三分的出手次數,還有更高的命中率。
17-18賽季,保羅場均有13.8次的出手機會,其中三分出手次數為6.5次,佔比接近50%,同時,保羅還能在高出手的情況下保持38%的三分命中率。在18-19賽季,這一情況依舊沒有改變。因此你能夠看到,即便是保羅的命中率看起來馬馬虎虎,但也能打出60%上下的真實命中率。但說實話,得分向來不是保羅的強項,作為傳統控衛,保羅更喜歡做一些串聯、組織的工作。
生涯迄今為止,保羅在場上的使用率從未超過30%。15-16賽季是保羅場上使用率最高的一次,但也僅有27.1%,在保羅的身上,高使用率必定能換來高回報的。這一年,保羅的助攻率高達52.7%,也就是說全隊有超過一半的助攻是由保羅產出的。可能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還有人想像不到這個數據的難度和含金量,11-12賽季的拉簡-朗多場均11.7個助攻,助攻率為52.5%;10-11賽季的納什場均11.4個助攻,助攻率為53.1%;16-17賽季的「三雙猛男」威少場均10.4個助攻,助攻率為57.3%。
如果將對比範圍擴大到球員的整個職業生涯,NBA的歷史上助攻率超過45%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約翰-斯託克頓,另一個就是克裡斯·保羅。如果將這項數據再進一步展開來分析就不難發現,像保羅一樣生涯平均助攻率保持在40%以上且使用率不超過30%的那些球員,諸如埃爾文-詹森、史蒂夫-納什,他們早已經都是青史留名的存在了。但不同的是,保羅沒有詹森的「魔術戲法」,也沒有納什的靈動飄逸,印象中的保羅似乎除了「傳統」,再也找不出什麼可以形容他風格的修飾詞。
其實,保羅在數據上的歷史性遠遠不止於此。當將篩選的條件設置成場均20分以上、10助攻以上、3失誤以下,就能發現,保羅是除了六七十年代的「上古超巨」奧斯卡-羅伯特森之外唯一符合要求的一號位。這就是為什麼保羅能夠成為NBA歷史上效率值排行前十名中唯一的控球後衛的原因,強如「魔術師」詹森也只是排在第十九位上。
有人說是小球時代改變了球員屬性,但實際上嚴謹地來說,應該是現如今的絕大多數球員的屬性無法匹配小球時代。所以像是利拉德、威斯布魯克等諸多的一號位只能改變自己的屬性,以免被時代所拋棄。但你會驚訝地發現,保羅依舊是當初的樣子,他孤獨地成為了傳統控衛最後的旗幟。與此同時,這份孤獨帶給保羅的又是讓很多球員眼紅的榮耀和光環。
拉簡-朗多同樣是如今聯盟為數不多的傳統型控衛,但硬實力上的差距使得朗多終究是沒辦法成為傳統控衛最後的旗手,凱爾特人三巨頭時代,朗多就是排在皮爾斯、雷阿倫、加內特之後的第四人;同時期的保羅早已經從「蜂王」變成了快船的掌舵手了。
所以在2018年夏天,保羅得到那份4年1.6億美元的合同時,本就不應該有那麼多的質疑聲。因為保羅確確實實給火箭帶來過爭奪總冠軍的希望,即便是後來的保羅被送到俄克拉荷馬城,即便是後來的哈登改了口風,表現出期待與威斯布魯克再次合作的熱情,但威少真的不比保羅適合現在的火箭。找一個場均需要20+出手次數的,需要大量球權的一號位來搭檔哈登,爭冠難度將會更上一層樓。威少能夠分擔哈登在進攻端的孤立無援,但卻會將球隊的進攻搞得一團糟。
只是現在再去說什麼都顯得有些無力和蒼白,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在缺少一冠證明自己之前,那些對保羅的質疑聲始終難以平息。就像是質疑科比的命中率、冷嘲熱諷麥迪被高估一樣,但對於這些,幾乎沒有看到保羅有過什麼反應,就像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保羅就不在系列賽中笑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