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AI科技大本營付費下載自視覺中國)
作者 | CV君
來源 | 我愛計算機視覺(ID:aicvml)
相對業界研究比較多的單目標跟蹤,多目標跟蹤(Multi-Object Tracking,MOT)系統在實際項目中應用場景更多。
長期以來談到此領域,大家都會推薦DeepSort算法(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 with a Deep Association Metric,2017),不過今天要刷新一下知識庫了。
今天一篇多目標跟蹤的論文Towards Real-Time Multi-Object Tracking,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代碼也已經開源了,非常值得參考。作者稱,該算法是第一個實時的多目標跟蹤算法。
該文作者信息:
來自清華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多目標跟蹤往往採用tracking-by-detection 流程,分為用於目標定位的檢測模型和目標關聯的表觀嵌入模型,長久以來,這兩大模塊是分開的。
作者的想法就是在這兩大模塊共享特徵。
請看下圖:
(a)為經典的檢測與嵌入模塊分離的模型;
(b)為兩階段模型,嵌入部分復用檢測的特徵;
(c)為本文提出的檢測和嵌入聯合的模型。
該文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將表觀嵌入模型集成到一個單階段目標檢測模型中,如下圖:
使其在進行目標檢測預測的時候,預測head同時進行表觀嵌入,另外,因為預測head是一個多任務的模型,對各個任務Loss函數進行自適應加權。
上圖中(a)為網絡架構,(b)為預測head的詳細展示,包含分類、回歸、嵌入的三個任務,和各Loss加權示意圖。
作者在MOT-16多目標跟蹤數據集上評估了算法精度和速度,結果如下:
該文提出的算法,MOTA接近state-of-the-art,比DeepSort精度高,速度快3-4倍。以上算法評估作者是在Nvidia Titan xp GPU上運行的。
論文地址:
https://arxiv.org/pdf/1909.12605v1.pdf
開原始碼:
https://github.com/Zhongdao/Towards-Realtime-MOT
(*本文為 AI科技大本營轉載文章,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