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恢宏壯觀、亙越千古。中國古都,天下大同,大同是世界的,世界也需要「大同」,因此「世界大同耀華光」。在黨的領導下,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同時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夢回千年,千年一瞬。世界文化遺產——平遙看到過西周王朝的興衰,看到過明清晉商的傳奇,歷經繁華落寞交織轉換的千年滄桑,看到了當年熙熙攘攘的日升昌票號成為川流不息的著名旅遊景點,所以「繁華重回日升昌」。在黨的領導下,古老的平遙……山西……中國生機勃勃、日益昌盛。世界文化遺產——五臺山乃清涼勝境,人到此地自然心神俱寧,靜而生慧,故而「清涼勝境智慧長」。在黨的領導下,山西正在積極構建全省域、大康養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五臺山正在成為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修身養性的康養聖地。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遊客暢遊表裡山河,寄情山水景致,盡抒人文情懷。應縣木塔最高、最古,可謂冠絕天下;晉祠的三絕令人驚嘆,「桐葉封弟」之後,周柏伴唐槐,慣看秋月春風;永樂宮壁畫靈動欲飛遊,簡直是出神入化;坐落在北嶽恆山峭壁上的懸空寺,匪夷所思,令人嘖嘖稱奇。山西以其「最早中國」的底蘊,上下五千年的胸懷和舉世無雙的「風骨」,能帶給你人生感悟與處世智慧。佇立在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郊外黃河岸畔的鸛雀樓,千年前與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的一場偶遇,譜就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千古絕唱,短短二十字,以千鈞巨椽,繪下「表裡山河」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欲窮千裡目」和「風物長宜放眼量」殊途同歸,其境界之開闊、意境之高遠,令後人受益無窮。後人乘涼,當思前人栽樹。紮根於洪洞縣的大槐樹,作為全球華人共同的根祖象徵,牽動著遠方赤子的心緒,承載著永遠難忘的那一抹鄉愁。百川歸海,大槐樹後裔們訪祖先故裡,話百代滄桑,凝千年共識,共襄中華盛世。普救寺裡,西廂有記,千裡姻緣一線牽,伉儷結伴謝紅娘。汾河岸邊,雁丘為證,問世間情為何物?情比金堅比翼飛。山西的厚重,不只在於風光、景觀、文物……還見諸於汗牛充棟的歷史典籍、詩詞歌賦、小說曲藝,更體現在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風俗習慣、情感表達上。《西廂記》《三國演義》《趙氏孤兒》《楊家將》《雁丘詞》……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傳統故事、中華典故、文學意向,以穿越時空的巨大魅力,吸引著遊客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山西汲取文化滋養,增強文化自信。
來到山西,要「遊」,更要「品」。山西的汾酒和老陳醋著稱九州,名揚海外;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推動下,山西藥茶以其獨特的藥用功效和怡人的馥鬱茶香,正在成為中國第七大茶系,香飄省內外。琺華器、推光漆、澄泥硯,以其高超的製作技藝、獨特的文化內涵、重要的藝術價值而被譽為「山西三寶」,當得起「物華天寶」的美譽。天南地北的朋友們,來到山西,一定要細細品味晉商大院,品嘗山西美食,品賞三晉技藝,品鑑四大梆子,品嘆千年韻味。
隨著淺吟低唱、高歌傳頌,表裡山河的全貌,宛如一幅畫卷漸次展開,它的山水草木都浸潤著文明的汁液,人文勝跡皆飽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一磚一瓦都浸染著濃鬱的文化氣息,由「表」及「裡」,「河」東「山」右,到處都是中華文明的印記,到處都是文化和旅遊的「打卡地」。這部亙越千秋、盪氣迴腸的三晉故事,由動人的歌聲和唯美的畫面帶領大家觸摸華夏文明之根,感受中華文化之源,領略表裡山河,感悟今日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