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將同一天出生的嬰兒分成兩組,一組生活在一間牆壁雪白,什麼擺設都沒有,且非常安靜的房間內。
另一組生活在天花板和被子上都布有花紋,隔著窗戶可以隨時看見醫生護士的房間,室內隨時放著輕柔的音樂,給孩子們建立了非常良好的環境刺激。
兩組嬰兒分別在兩個不同的環境中生活,幾個月之後差別出現了。
當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智力測驗後,發現在缺乏刺激的房間內長大的嬰兒,智力比另一組遲鈍3個月 。
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了「智商,是3分天註定,7分靠打拼」,孩子在出生時,基本是站在同一起跑線的,但是經過後天的啟蒙開發,豐富多彩的外界刺激,孩子的智商就會出現不同層次的差別。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在《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一書中,從腦科學的角度解讀了0-5歲期間,大腦發育的特點。
從出生到6個月左右,是寶寶大腦第一個飛速發育時期,大腦神經網絡形成,大腦發育完成率達到50%-60%。
2-5歲,是寶寶大腦第二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外界環境給予神經系統的刺激、反射,將激活和強化腦細胞之間的紐帶。3歲時,大腦發育完成率增長至約80%,到5歲時完成率將達到90%,幾乎和成年人相同。
由此可見,0-5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家長們如果抓住這段「關鍵期」,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和教育,進行豐富的外界刺激,將幫助孩子鍛鍊出「最強大腦」,智商將更上一個臺階。
如何培養孩子的「最強大腦」?
智力,也被稱為認知能力,包括思維能力、記憶力、觀察力等多種能力,我們認識世界,獲得各種各樣的知識, 主要依賴於認知能力。
在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心理學家指出,觀察力的培養利於促進孩子的感知、記憶、思維、想像等各種感知途徑。。
觀察來自於生活,引導孩子觀察生活萬物,將見到的任何事物、人都指給孩子看,描述給孩子聽。鼓勵孩子通過眼、手、鼻、口,耳等多種途徑去感知事物。
還可以藉助豐富的認知圖片,引導孩子認識更多的事物,並且在認識中學會歸納總結,分析思考。引導孩子觀察,思考
提升記憶能力孩子在幼兒期,記憶以無意識記憶為主,記憶的精確性比較差,如果家長能夠幫助孩子強化記憶,孩子的記憶力將會有很顯著的提高。
家長可以先通過教孩子認圖片,然後通過猜圖片,畫圖片等方式激發記憶力和觀察力。
通過猜圖片等遊戲強化記憶力
引導孩子進行背誦,譬如古詩,詞語,或者是講故事的方式,強化記憶。
激發想像能力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一兩歲時,想像力創造力高達96%,7歲上學後急劇下降,到10歲時,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就只剩下4%了。所以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想像力,並進一步引導孩子想想。
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曾說:「畫1個小時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鼓勵孩子塗鴉創作,隨他天馬行空,盡情盡興地創作,不要過多幹涉
塗鴉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想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家長就要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通過科學的培養方法,引導開發孩子的潛能。
鍛鍊思維發展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包括判斷力、概括力、論證力、辨別力、推理力、歸納比較等多項能力,是未來孩子學習的底層邏輯。家長一定要在孩子7歲之前著重培養。
將具象的東西和抽象的符號連接起來。比如和孩子講到」兔子「這個詞語的時候,最好能拿出兔子的圖片,讓孩子產生思維連結。
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歸類總結能力、推理能力,多帶孩子做歸類遊戲和推理遊戲
這套來自德國,被很多媽媽稱為「兒童思維訓練神器」的邏輯狗推薦給大家
涵蓋孩子5個成長階段的邏輯狗,共有39個主題,大概1000多個遊戲。包括生活用品、生活場景、交通工具、生活常識、植物動物等多方面的生活常識。
在玩的過程中,有效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分類、推理、想像、空間、語言運用、數學邏輯、手眼協調、專注等至少10項能力。
同時激發孩子自主學習、專注思考、總結分析、靈活解題的學習能力,為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堅固的基礎。
將孩子所有的認知都轉化為遊戲、故事、圖片,讓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聯想出具體與抽象之間的關係, 提高思維能力。
分齡化設計,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分不同階段,用小步遞進、螺旋式上升的思維訓練方式幫助孩子循序漸進地成長。
點擊下面的購買連結,將這套邏輯思維訓練教具抱回家吧!
邏輯狗一共分為五階:第一階段適合3-4歲孩子;第二階段適合4-5歲孩子;第三階段為適合5-6歲孩子;第四階段適合6-7歲孩子;第五階段加入了小學數學的基礎內容,適合幼小銜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