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區是西安市中心城區,全省「五強區」、全國「百強區」,轄區面積23.3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逾百萬,2019年實現GDP1013.97億元,歷史性跨入全市「千億級」城區俱樂部,是西北地區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區,單位面積產值(43.39億元)位居西部第二,也是全市文化教育大區,教育綜合實力始終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碑林區區委書記 劉其智
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碑林區在抓建設、強基礎中持續改善辦學條件,紮實推進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近年來,碑林區堅持把加快建設教育強區作為頭號民生工程,積極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制定了建設教育強區《實施意見》和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強化基礎保障、補齊短板弱項、提高教育質量,主動下好教育優先發展「先手棋」。2017—2019年,區內先後投入教育建設專項資金 5.44億元,實施學校建設項目164個,招聘引進474名優秀教師,增加學位13550個,有力保障了戶籍新政後增加的學位需求。區內納入全市三年行動計劃的改擴建和新建學校有6所,屆時將新增校舍33020平方米、學位3920個。目前新建的金花南路幼兒園、改擴建含光中學教學綜合樓已基本完工,今年秋季開學前投入使用,新增校舍面積13330平方米、新增學位1360個。鹽店街幼兒園、鐵五小、市8中和市82中等4個建設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明後兩年秋季開學將陸續投入使用。今年秋季開學前,區內可提供義務段起始年級學位1.8萬個,有信心、有能力保障本轄區和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義務段入學需求。
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碑林區在創特色、促提升中彰顯碑林教育品牌,全面提升公辦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碑林區制定了「名校+」「名校長+」「名師+」實施方案,組建了31個市級、112個區級「名校+」教育聯合體,在全市率先實現了「名校+」全覆蓋。區內組建了260個「名師+」研修共同體,名師領航13個學科,培養100名種子教師,命名89個區級教學新秀,186名教師被授予省市教學能手、名師等稱號,累計培訓教師16000餘人次,骨幹教師梯隊日趨完善。
區內開展了「弘揚主旋律傳遞真善美·上好思政課為國育英才」主題活動和碑林區「陽光學子育人工程」綜合實踐活動,開設了「碑林·立德樹人」大講壇,每年評選表彰一批「陽光學子」「陽光家長」「陽光教師」和 「陽光美德少年」,讓中華傳統美德融入生活,根植心間,引領風尚。
同時,碑林區調整了23名中學校級幹部,選派17名校級幹部交流輪崗,培訓校長1035人次,優化了幹部隊伍結構,有效激發了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碑林區在明思路、強舉措中優化提升教育品質,持續加快碑林建設教育強區步伐。
碑林區將加大學校建設投入,今年將投資4700多萬元,對區內納入全市第一批33所重點提升的市5中、市12中、市71中、市86中、西信中學等5所公辦中學硬體進行提升改造,倒排工期,確保8月底校容校貌明顯改善。
碑林區將深化「名校+」工程,組建市鐵一中·市12中教育集團,探索交大附中與西信中學、建科大附中與市71中跨體制辦學,促進市26中與市86中深度融合,整合市5中、朱雀大街小學教育資源,委託名校管理;5所名校向5所公辦學校派駐4名副校長、1名校長助理、2名中層幹部和19名骨幹教師,名校和「+校」共建聯辦班,著力打造碑林「優質教育圈」。
碑林區將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啟動碑林區「名校(園)長培養計劃」,選樹國家級中小學領航工程名校長2名,推行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考核,通過線上線下、跟崗研修等形式加大校長隊伍培訓,著力打造「成長型、專家型、領航型」校長梯隊。
碑林區將建立「名師引領」的教師成長機制,計劃招聘教師272名,組建20個「名師+」研修共同體,開展課題研究、重點學科建設、賽教等活動。深入實施「名師問診」「名師領航」,開展「教師周轉編制」試點,制定分級分類教師專業發展規劃,計劃培訓教師1.2萬人次,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碑林區將堅持「五育並舉」特色辦學,深入開展「陽光學子育人工程·勞動傳遞愛」系列活動,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環節,每年評選一批「五育並舉學校」和「特色發展學校」,探索建立學校綜合評價機制,著力彰顯碑林教育特色品牌。
碑林區將堅決落實好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教育強市的部署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實的作風謀劃和推進教育強區工作,全力以赴補短板、促提升、創特色,辦好群眾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不斷提升碑林教育的美譽度和認可度,努力向市委、市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來源:西安市教育局
作者/來源:二三裡資訊西安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